肺癌的6個科普,建議收藏!|吸菸者|肺癌|CT|劑量|胸部|廚房|油煙|...

2020-12-06 健康界

肺癌是一個致死率極高的惡性疾病,是全球頭號的癌症殺手,而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的唯一途徑。專家指出,通過規範化治療和多學科聯合診治,晚期肺癌的總生存時間從過去的2-4個月延長到現在30個月左右。

1. 發病:肺癌致死率極高,號稱「全球頭號癌症殺手」

肺癌並非是不治之症,科學防治肺癌,從了解肺癌開始。據悉,不論是發達西方國家還是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惡性腫瘤前列,我國每年有60萬人死於肺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肺癌第一大國」[1]。因為肺癌是一個致死率極高的惡性疾病,是「全球頭號的癌症殺手」。

從1985年以來,肺癌已成為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數多於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腸癌死亡人數的總和。目前,肺癌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預計到2025年,我國每年僅死於肺癌的人數將接近100萬人。

據我國的數據顯示,肺癌在男性癌症死因中已居首位,在女性中僅次於乳腺癌居第二位。在城鎮癌症死亡病例中,每3至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多在40歲以上發病,發病年齡高峰在50~65歲之間。

2. 肺癌的病因

肺癌發病病因主要有吸菸、環境汙染、職業接觸、肺部慢性病以及遺傳基因易感性等。其中吸菸是肺癌發病的首位高危因素,80%以上的肺癌被認為是由於吸菸而引起[2]。據悉,吸菸者患肺癌的機率比不吸菸者高10倍以上,尤其是50歲以上、20年吸菸史及平均每天吸20支煙,這類患者的肺癌風險就是非常高了。

有報導稱,近年來在臨床女性患上肺癌的比例明顯上升。有研究表明可能和中國女性烹飪習慣中產生的廚房高油煙有關。很多女性長期接觸廚房油煙、喜歡用高溫煎炸食物、做飯時廚房門窗關閉,導致廚房小環境油煙汙染嚴重,毒煙霧長期刺激眼和咽喉,會損傷呼吸系統細胞組織。

另外,像大氣汙染、居住環境的空氣汙染、工作壓力大等也是誘發肺癌的重要因素。此外,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慢性肺病,也是高危人群,尤其需要關注和定期篩查。還有一部分是職業病患者,比如煤礦工人、接觸如石棉等化學製劑的工人,他們都是塵肺病和肺癌的高危人群。

3. 體檢很重要

目前在中國80%的肺癌病人一發現已是晚期[3],失去了手術機會。早期肺癌無任何症狀,只能靠體檢發現。

肺癌的可疑症狀包括:乾咳,咯血,胸背痛。乾咳是肺癌最早期的症狀,尤其是在沒有感冒和咽炎等情況下乾咳超過兩周,必要時要做CT檢查,如果出現咯血和胸背痛等情況,就更加提示肺癌的可能。

在日本為40歲以上吸菸者行免費肺癌體檢,他們對控煙非常嚴格,室內嚴禁吸菸,就算在室外吸菸,菸灰也不能彈在地上,違反者都需要罰款。他們有60%的早期肺癌發現率,但中國只有2%-5%,差距非常大,所以我們還需要不斷努力。

低劑量胸部CT是發現早期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其敏感度是常規胸片的 4-10 倍,可以檢出早期周圍型肺癌。國際早期肺癌行動計劃數據顯示,低劑量胸部CT 年度篩查能發現 85% 的 I 期周圍型肺癌,術後 10 年預期生存率達 92%,可以降低整體肺癌死亡率20%左右。所以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議每年檢查胸部CT。2015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本單位四十歲以上職工胸部CT體檢,在1389名員工中共發現確診了21例肺癌。非常令人震驚,其中男女的發病率是相近的。

4. 胸片、胸透能起到早期篩查肺癌的作用嗎?

做胸透和拍胸片,如果有腫塊擋在心臟、食管、膈肌、肋骨後面,特別是對於小於1cm的小結節,醫生是看不見的。有些人也許會有疑問,為什麼肺癌那麼可怕,病人自己卻沒有明顯不適?這跟我們肺的結構有一定關係,人體有五個肺葉,左肺有兩個肺葉,右肺有三個肺葉,人體只要有兩個肺葉能正常工作就能基本正常地生活,最多出現易疲勞、氣短等表現,所以很多時候當出現症狀後已經是肺癌晚期了,這也是肺癌最恐怖的地方

CT進入中國30多年,低劑量螺旋CT對肺癌患者的早期診斷、肺癌生存質量改善、降低病死率有很大作用[4]。目前在很多地方,政府已經認識到CT對發現早期腫瘤的作用,CT的價格也在逐漸下降。

目前一個晚期肺癌患者在中國大陸,平均治療花費11萬元,而且治療後生存期是按月計算,並不長。如果可以早期發現,術後一般不需要化療,只需要注意複查,一個微創手術大概5-6萬,術後可以達到長期生存目的,10年生存率達到90%。而真正到了晚期,11萬僅僅只是平均數字,有些甚至達到了幾十萬元,幾百萬。

一些人認為國內技術有限,跑到外國去治療,其實國內外的治療區別不大,主要是病情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並不是說去了最好的醫院就能治好的,因為全世界的醫學信息是共享的,國內外最大的區別可能在於一些美國上市的藥物中國還沒有上市,但是那些藥都是非常貴的。

5. 高危人群多久做一次CT比較合適?

「如果有上述的高危因素,年紀超過50歲,有長期吸菸史、家族裡有肺癌病史或者既往檢查發現有肺部結節的,建議每年做一次胸部CT。但如果抽菸大於20年的,即使沒到50歲,也建議每年做一次胸部CT。」

專家認為,「如果篩查時發現肺裡有小結節,就要根據肺部結節的大小和性質來決定隨訪的間隔,以明確疾病性質以及是否要做手術。肺癌篩查用的不是CT的常規劑量,是低劑量的螺旋CT,這時的射線是正常射線量的1/6,也就是連續6年,每年做一次CT篩查,輻射劑量跟平時一次CT的劑量一樣。即使是按照常規劑量計算,幾年做一次胸部CT對於健康也沒有什麼影響。」

6. 肺部小結節是肺癌嗎?

肺癌早期有相當一部分表現為結節,但是結節也可能是良性病變,惡性結節佔30%-40%。臨床中一般認為肺部結節小於0.8釐米,邊緣清楚光滑的,良性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仍然需要定期觀察,如果結節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大,則不能排除是惡性的(如果是惡性結節,病變增大一倍的時間約為300~400天;如果結節倍增時間大於600天,那麼說明其惡性概率很低。)

大多數結節在兩年內未觀察到生長,一般可視為良性。如果肺部結節大小超過0.8釐米,特別是邊緣不規則,看上去有又短又細的毛,則認為惡性的可能性比較高。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相關問題,請諮詢您的處方醫生。

— 參考文獻 —

[1] 吳志. 防抗肺癌的新理念——圍、堵、殲[J]. 老年人, 2014(11):52-53.

[2] 鄒小農. 吸菸是肺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J]. 抗癌之窗, 2014(11).

[3] 支修益. 晚期肺癌是手術禁區嗎?[J]. 抗癌之窗, 2016, 000(001):P.47-47.

[4] 廖玲玲. 低劑量螺旋CT肺癌篩查的臨床價值[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8, 002(012):131-132.

文章來自浙江省抗癌協會iLCC健康宣教

相關焦點

  • 肺癌是如何靠近我們的?這3個誘因,讓很多人沒有躲開
    我們常聞肺癌的可怕,認為它的到來,可能就給人下了「死亡的判決書」。今天就從幾個方面來給大家科普一下肺癌,來了解肺癌是怎麼「接近」我們的。所以她就做了一個胸部ct檢查,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在做胸部ct檢查之後發現,右中肺有一個一公分左右的磨玻璃結節。所以婦科的問題倒是不大,但是肺部這個結節,經過我們的鑑別以後考慮,還是肺癌的早期狀態的可能性比較大。
  • 4種汙染堪稱肺癌「催化劑」,最後一種,每家都有,勸你儘早改善
    二手菸是指吸菸者呼出的煙氣和香菸點燃時散發的煙霧,二手菸中含有40多種致癌物質,若長時間吸入二手菸,其致癌物質會和氡氣癌變產物結合,從而對肺部帶來損傷。2、石棉一般在礦井、磨坊或紡織工工作的人,工人會長時間暴露在石棉中,增加患上肺癌風險。此外在舊的建築物中也含有大量石棉。
  • 關於肺癌低劑量CT篩查的7件事
    對於此類人群,指南推薦進行低劑量CT篩查,且即使首次檢查為陰性或者結節大小未達到進一步檢查標準,仍然推薦每年進行低劑量CT篩查。需要注意的是:胸部X光不推薦用於肺癌篩查。所有目前吸菸的人都應該被勸告戒菸,既往吸菸者應該被勸告保持戒菸(參見:)。肺癌篩查不應被認為是戒菸的替代品。
  •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八成是良性不必治
    近年來我國女性患肺癌比例明顯上升,專家指出,這可能與女性接觸二手菸、廚房油煙、汽車尾氣等致病因素的增多相關。專家強調,肺癌是可防可治的,不僅可通過健康的飲食、生活、運動等方式來預防,也能通過胸部X光檢查和低劑量螺旋CT定期篩查,將肺癌在「嬰兒期」早早揪出來,及早進行微創治療,規範化手術後五年生存率可達80%以上。
  • 早期肺癌 微創手術效果好
    專家表示,治療肺癌的關鍵還是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做個胸部CT是最保險的方法。而對於早期肺癌,微創手術效果最好,現在最先進的手術方法只需要3cm切口就可以根治肺癌。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王繼勇教授介紹,肺癌可以說跟「氣」關係密切,概括起來導致肺癌的因素主要有「五氣」:室外大氣汙染、菸草煙霧煙氣、廚房油煙氣、房屋裝修裝飾材料汙染和長時間愛生悶氣導致的心理汙染。長時間愛生悶氣、孤僻內向的性格也稱之為「癌症性格」,在遇到突發事件和意外打擊後患肺癌的機率要明顯高於正常人。
  • 車禍導致了肋骨骨折,不幸;發現了肺癌並切除了,又是很幸運的
    我們認為目前病灶很小,發現得及時,考慮是早期肺癌,強烈建議他立即做微創手術把肺結節切除,最終他同意手術治療,術後結果是微浸潤腺癌,但由於是很早期,術後並不需要進一步的放療和化療,只要定期隨訪就可以了。目前醫學專家建議:年齡在40歲以上,有以下至少一項危險因素:吸菸≥20包/年,其中包括戒菸時間不足15年者;被動吸菸者;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每年可接受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如發現可疑小結節應該及時去專業的醫院進行鑑別診斷。
  • 低劑量螺旋CT篩查為肺「留個底板」-光明日報-光明網
    研究顯示,早期發現肺癌,通過外科手術可使死亡率下降約20%。當前,無論是我們臨近的日本、韓國,還是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以及很多歐洲國家,肺癌的死亡率已開始呈現下降趨勢,但由於我國肺癌早診率低,患者往往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機會,這是導致我國肺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 發現早期肺癌,CT比胸片靠譜得多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CT比胸片敏感4-10倍  年底體檢,很多單位都是習慣去做一次胸部X線檢查。2011版診療規範中定義「胸片是早期發現肺癌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根據現有證據,這個說法過時了!胸片其實是難以發現早期肺癌的,大部分患者都會被漏診。  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束永前教授指出,新一版規範強調胸部低劑量CT在肺癌篩查和早期診斷中的重要性。
  • 低劑量螺旋CT是篩查肺癌的重要手段,輻射量低,可發現大部分肺癌
    低劑量螺旋CT是篩查肺癌的重要手段,輻射量低,可發現大部分肺癌 2020-07-11 0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肺癌惡性腫瘤首位 預防肺癌的五個方法
    肺癌或與這6大因素有關  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經多年的臨床研究表明,肺癌的發病因素跟吸菸、環境汙染、職業、遺傳、疾病病變、氦氣等因素有關。  1、吸菸  雖然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是據大量的數據顯示,吸菸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 「肺結節」等於「肺癌」嗎?你不可不知!
    2、5-10mm的結節可以3個月或每6個月複查一次,共隨訪3-5年。3、10mm以上的結節最好1個月複查一次,隨訪4次以後每3個月複查一次,隨訪兩次之後每6個月隨訪一次,共隨訪3—5年。如果發現結節增大,或者患者出現症狀,則需要儘快取得病理學診斷,隨訪期間的檢查,建議最好採取胸部平掃和薄層CT,而且最好在同一家醫院隨訪和檢查,以便每次檢查能夠準確對比。即使查出肺結節就是肺癌,也不用擔心。總體來說:手術治療效果好,幾乎所有的肺結節術後都不需要放化療、甚至靶向藥物或免疫治療。
  • 3歲男孩查出肺癌!普通人該如何預防肺癌的發生?
    二手菸 二手菸顧名思義,是菸草燃燒時產生和吸菸者吐出的混合煙霧,也是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主要見於女性和兒童。二手菸霧含有超過4000種化學粒子和氣體,比如焦油、尼古丁、苯丙芘、一氧化碳、甲醛等。其中的很多物質都已經被證實是致癌物質。
  • 肺癌引起的咳嗽什麼樣?|支氣管|肺癌|咳嗽|腫瘤|患者|CT|症狀|...
    今年4月底,他曾因低熱前往醫院就診,當時結果顯示胸部CT見左下肺磨玻璃結節,不排除炎症可能。抗炎治療後複查CT,結節較前未見好轉。因患者年齡小,手術創傷偏大,所以採取保守治療。直到9月份去醫院複查時,CT顯示結節較之前大致相仿,綜合分析考慮惡性可能性大。
  • 【貼心醫生】肺癌如此高發需要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嗎?
    全國多家醫院職工體檢結果分析等一系列研究,發現年輕不吸菸女性肺癌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這意味著,非高危人群的肺癌發病率並不低,建議可以進行1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對於70歲以上的人群,無論其他危險因素如何,建議的間隔時間均為2年。
  • 肺癌成我國發病率最高惡性腫瘤 你關注肺部健康了嗎
    據統計,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菸包括被動吸菸引起的,男性吸菸者肺癌死亡率是不吸菸者的8到20倍。  肺癌成「頭號殺手」  東莞是廣東省城市癌症早診早治的5個項目城市之一。今年初,東莞市衛生局就組織制定了《東莞市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實施方案》。
  • 遠離肺癌,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
    肺癌的病因: 1、吸菸 目前認為吸菸是肺癌的高危因素,菸草中含有好多致癌物質(如苯並芘、亞硝胺等);吸菸者肺癌發生率比非吸菸者高10-20倍
  • 香菸中的釙-210是否引起吸菸者肺癌?
    《中國輻射衛生》雜誌2000年曾發表以我的碩士研究生王欣為第一作者的論文——《香菸中釙-210含量及其對人體肺組織所致劑量的研究》,報導了16種國產香菸、4種進口香菸的平均釙-210含量以及吸入煙霧後對人肺組織所致劑量,並作出了衛生評價。當時的結論是「尚無足夠的材料證明肺癌發生率的增高就是由香菸中釙-210所引起」。這個結論得到當時參加論文答辯的5名醫學專家認可。
  • 肺癌形成的幾大病因 做到四點可有效預防
    肺癌常見有四種類型:小細胞肺癌,佔15%左右,與吸菸關係明顯,轉移早;腺癌,佔大約40%,可能與廚房油煙有一定關係,因女性多見;鱗狀細胞癌,佔35%左右,與吸菸關係明顯,病程較長,轉移稍晚;大細胞癌,少於10%,惡性程度高,易轉移。肺臟是人體臟器跟外界直接接觸的內臟,所以肺癌的病因也多與外界相關:抽菸,吸菸是肺癌的主要後天因素。
  • 低劑量螺旋CT在肺癌篩查時尚需解決的問題探討
    常規一次掃描輻射量大概是3~5 mSv,低劑量大約是1 mSv,也有研究顯示,LDCT人均劑量吸收值為2 mSv。2018年中國肺癌低劑量螺旋CT篩查指南建議,依據受試者體質量,管電壓100~140 kVp,管電流<60 mA,總輻射暴露劑量≤5 mSv。
  • 香菸中的釙-210會引起吸菸者肺癌的增加嗎
    《中國輻射衛生》雜誌2000年曾發表以我的碩士研究生王欣為第一作者的論文——《香菸中釙-210含量及其對人體肺組織所致劑量的研究》,報導了16種國產香菸、4種進口香菸的平均釙-210含量以及吸入煙霧後對人肺組織所致劑量,並作出了衛生評價。當時的結論是「尚無足夠的材料證明肺癌發生率的增高就是由香菸中釙-210所引起」。這個結論得到當時參加論文答辯的5名醫學專家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