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一種新奇的面內自極化的鐵電光伏效應

2020-11-26 索比光伏網

鐵電光伏材料,由於其具有窄的光帶隙、良好的載流子傳輸和強的紫外-可見-紅外吸收等特點,兼具機械、化學、熱穩定且製造成本低等優點,因此在太陽能轉換應用上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內外研究者的關注。作為完全不同於傳統p-n結光伏效應的獨特光伏材料體系,鐵電光伏材料的自發極化是驅動載流子分離的主要動力,且光電流方向能夠隨著自發極化方向發生轉變,這些獨一無二的特性拓寬了鐵電光伏材料的應用領域。但是由於光-電能量轉換效率較低,且穩定性較差,尋找高轉換效率且輸出穩定新型鐵電光伏材料仍然是光伏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挑戰性課題。

近期,內蒙古科技大學郝喜紅教授團隊製備了一種新型窄帶隙鐵電光伏材料:Bi2FeMo0.7Ni0.3O6 (BFMNO)薄膜,並對其鐵電及光伏特性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這種鐵電材料具有一種新奇的面內自極化行為。不同於薄膜通常的縱向的面外極化,這種面內自極化展示了在水平方向由薄膜中心指向邊緣的發射狀極化。第一性原理計算發現,這種自極化的形成主要由於在晶體中形成了大量的Ni-Bi偶極,創造了內部極化電場,從而使得薄膜材料產生了橫向的極化。這種特殊的自極化行為誘導了BFMNO薄膜區域依賴的鐵電光伏效應和整流行為。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自極化行為能夠使得薄膜在長時間及寬溫區內保持穩定的光伏輸出,極大地提高了鐵電光伏材料的可靠性。

該研究結果不僅對鐵電材料極化行為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為高穩定性鐵電光伏材料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鐵電反常光伏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鐵電光伏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研究鐵電材料的光電子學性質時發現的一種新的重要的物理效應。因與常規的p-n結型太陽能電池的光伏效應存在根本差別,這種現象常被稱為反常光伏效應或者體光伏效應。近年來,隨著人類社會對能源環境問題的持續關注,關於鐵電光伏效應的研究持續升溫。
  • 鐵電材料中發現周期性半子晶格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馬秀良研究團隊在氧化物鐵電材料中發現半子(Meron,也有音譯為麥紉)拓撲疇以及周期性半子晶格。這一發現是繼通量全閉合(Science 2015)之後,該研究團隊在有關鐵電材料拓撲疇結構方面的又一項重要突破,為與鐵磁材料類比的結構特性再添新的實質性內容,也將為探索基於鐵電材料的高密度信息存儲器件提供新思路。2020年6月1日,《自然·材料》以「氧化物鐵電材料中發現極化半子晶格」為題在線發表了該研究成果。該項工作由馬秀良、朱銀蓮、王宇佳、馮燕朋、唐雲龍等人共同設計和完成。
  • 什麼是鐵電效應?
    極化軸沿一個晶軸方向極化的鐵電體:羅息鹽(RS)、KDP等;沿幾個晶軸方向極化的鐵電晶體:BaTiO3、Cd2Nb2O7等。非鐵電相非鐵電相無對稱中心:鉭鈮酸鉀(KTN)和磷酸二氫鉀(KDP)族的晶體。
  • 用鐵電「場效應」拓撲絕緣體
    到了今天,任何一個可測的物理量,如果基於某種結構,能夠用另外一個物理量來調控此一物理量,實現「開/關」兩態甚至多態之間轉換,都會引起廣泛關注。從效應上,可以泛稱之為「場效應」或「開/關效應」;從對稱性角度,可以泛稱之為「非互易性(non-reciprocity)」。
  • :「剛柔並濟」構建氧化物鐵電褶皺結構
    該工作是劉明教授課題組與丁向東教授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發文後,在自支撐鐵性薄膜領域發表的又一重要合作成果。 該研究在PDMS彈性體中,通過預加不同應力狀態,可形成高度有序的條紋狀、之字形和馬賽克形等多種圖案。
  • 上海技物所等在鐵電隧道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課題組的王建祿博士與博士研究生田博博、趙曉林等對鐵電隧道結進行了系統研究,製備了聚偏氟乙烯聚合物(PVDF)材料的鐵電隧道結固態器件,發現了鐵電極化操控的直接量子隧穿效應。這一研究首次利用厚度只有幾個納米的鐵電PVDF聚合物超薄膜作為隧道結的勢壘結構,發現了鐵電極化對隧穿電流的調控比超過1000%,為探索隧穿電子與極化耦合特性以及發展基於鐵電隧道結的新型電子器件提供了基礎。該研究工作與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段純剛及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教授Garcia合作完成。王建祿為論文通訊作者,田博博為論文第一作者。
  • Science: 彎還是直, 這是一個問題, 從中國學生發現撓曲電光伏效應...
    這篇Science論文則另闢蹊徑,研究了一類新型的體光伏效應(Bulk Photovoltaic, BPV)。與通常的基於pn結的太陽能電池不同,體光伏效應的開路電壓不受半導體帶隙限制,其效率也不受Shockley-Queisser極限約束,因此又被稱為反常光伏效應(Anomalous Photovoltaic,APV)。
  • Science: 彎還是直, 這是一個問題, 從中國學生發現撓曲電光伏效應說開
    這篇Science論文則另闢蹊徑,研究了一類新型的體光伏效應(Bulk Photovoltaic, BPV)。與通常的基於pn結的太陽能電池不同,體光伏效應的開路電壓不受半導體帶隙限制,其效率也不受Shockley-Queisser極限約束,因此又被稱為反常光伏效應(Anomalous Photovoltaic,APV)。
  • 中科大基於鐵電隧道結量子隧穿效應實現了亞納秒超快原型存儲器
    中國科大李曉光團隊力於鐵性隧道結信息存儲原型器件研究,該團隊基於鐵電隧道結量子隧穿效應,實現了具有亞納秒信息寫入速度的超快原型存儲器。該原型存儲器信息寫入速度快至600ps,即使在極端高溫(225℃)環境下仍能進行信息的寫入,可實現高溫緊急情況備用。
  • 鐵電材料的電流
    電流分類鐵電測試過程中,電流大體上分兩種,一是漏電流,電容介質不可能絕對不導電,當電容加上直流電壓時,電容器會有漏電流產生。另一種是極化電流,或者叫瞬態電流,是鐵電體在極化翻轉過程中會產生的較大的瞬態電流。
  • 新研究或讓鐵電材料實現超高密度信息存儲
    原標題:新研究或讓鐵電材料實現超高密度信息存儲 中科院瀋陽金屬研究所研究人員通過國際合作,在鐵電材料中發現了通量全閉合疇結構以及由順時針和逆時針閉合結構交替排列構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陣列,並發現了閉合結構核心處存在巨大彎電效應,有望使鐵電材料實現超高密度信息存儲功能,相關成果4月16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
  •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鐵電體具有自發極化,且在光照下鐵電自發極化所產生的內建電場能夠促進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在自驅動光電探測領域顯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與傳統的無機鐵電體相比,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因其豐富的物理化學特性而備受關注。然而,基於雜化鈣鈦礦鐵電體實現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仍然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 金屬所在鐵電異質界面發現極化巨大增強現象—新聞—科學網
    鐵電材料由於具有鐵電、介電、壓電、熱釋電等豐富的物理性能,被廣泛應用於非易失性鐵電存儲器、電容器、制動器、熱釋電探測器等電子器件中。
  • 鈣鈦礦極性晶體:能夠自發極化
    極性晶體作為光電功能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非線性光學、壓電器件、熱釋電探測器和鐵電信息存儲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中自發極化是極性晶體材料的本質核心,設計組裝具有強極化效應的化合物是研製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的有效途徑。
  • :鐵電材料極化保持研究取得進展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鐵電材料作為一種重要的功能材料,基於其獨特的自發極化和外電場可控反轉特性製造的鐵電存儲器
  • 東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新型三維滷化鉛鈣鈦礦分子鐵電材料
    近日,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際分子鐵電科學與應用研究院暨江蘇省「分子鐵電科學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在三維滷化鉛鈣鈦礦鐵電材料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 Three-Dimensional Lead Halide Perovskite-Related Ferroelectric」為題發表在化學領域頂級刊物
  • 上海交大郭益平教授團隊在寬光譜吸收高壓電鐵電鈣鈦礦的研究中...
    目前大部分傳統的無機鐵電半導體都是基於鐵酸鉍。但是鐵酸鉍的鐵電性壓電性能不夠高,而且無法實現對可見光的全譜吸收(Eg~2.7eV)。雖然已有研究提出能夠在鈣鈦礦氧化物ABO3的B位進行摻雜可同時實現可見光的全譜吸收和鐵電性,但是這類材料往往由於伴隨著氧空位缺陷的引入導致漏電而只能保有非常弱的鐵電壓電性。
  • 今日Nature Nano: 中國團隊自組裝拓撲保護鐵電納米島,調控疇壁...
    然而,鐵電存儲器信息讀取過程相對複雜,需要額外的極化翻轉,大大降低了器件潛在的工作壽命。因此,如何實現鐵電存儲器無破壞的信號讀取是近10年來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和難點。鐵電疇壁是電疇之間極化電荷不連續的區域,厚度一般小於幾納米,而且可以受外電場控制。
  • 壓電效應 能發出超聲波的壓電陶瓷是什麼東西?
    知識點:壓電陶瓷是一種基於壓電效應,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功能陶瓷材料,屬於無機非金屬材料。目前,超聲傳感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壓電效應的壓電傳感器,另一種是基於磁致伸縮效應的磁致伸縮傳感器。
  • 西安交大《Nature》: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
    1月16日,英國《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西安交大壓電單晶研究團隊的最新學術成果:「Transparent ferroelectric crystals with ultrahigh piezoelectricity(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