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望向星空時,定會想,為什麼那顆星星總在那個位置那兩個星星之間為什麼總是著同等的距離……所有的這些綜合到一起,人們就想,是不是空中的星體也遵守著某種秩序事實證明,人們的這種想法是正確的,而發現這個秩序的就是克卜勒。開勒(1571-1630),是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他是第一個把力學的概念引進天文學領域的人,他還是現代光學的奠基人,製作了著名的開勒望遠鏡。他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為哥白尼創立的「日心說」提供了最為有力的證據。他被後世譽為「天空的立法者」
克卜勒第一定律是:所有行星繞太陽運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其大小不一,太陽位於這些橢的一個焦點上。
克卜勒第二定律這樣斷定:向量半徑(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裡掃過的面積相等。由此得出了以下的結論:行星繞太陽運動是不等速的,離太陽近時速度快,離太陽遠時速度慢。這一定律進一步推翻了唯心主義的宇宙和諧理論,指出了自然界真正的客觀屬性。克卜勒第三定律是:行星公轉周期的平方與它們各自軌道半長徑的立方成正比。這一定律將太陽系變成了一個統一的物理體系。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發現為經典天文學奠定了基石,並促進數十年後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
哥白尼學說認為天體繞太陽運轉的軌道是圓形的,且是勻速運動的。克卜勒第一和第二定律恰好糾正了哥白尼的上述觀點的錯誤,使「日心說」更趨於完善,更徹底地否定了統治了人類千百年的託勒密的「地心說」。克卜勒還指出,行星與太陽之間存在著相互的作用力,其作用力的大小與二者之間的距離長短成反比。
知識連結
什麼是正比與反比
正比是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且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增大而增大。如果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就叫作成正比例關係,我們就稱這兩個變量成正比例。
而反比則是兩種相依變化的量,如果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就叫作反比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