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哥「郭英森引力波事件的感想

2021-01-17 史事拾遺

最近,「引力波」得到了科學家的證實,這個新聞很快刷爆了朋友圈。之後,一位在電視節目上偶然提到「引力波」的下崗工人郭英森,突然火起來了,被媒體炒作成了「引力波」的提出者或證實者。節目嘉賓方舟子等對這位工人的打擊,也讓網友憤怒,成了科學界打壓「異己」的罪證。


其實,最早提出引力波的是愛因斯坦,證實引力波存在的是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都與這位工人毫無關係。他只是碰巧在節目上提了一下引力波而已。看過這個節目就知道,這位工人的理論是很不靠譜的。他聲稱自己的理論完全可以得諾貝爾獎,並認為他的理論能讓人長生不老,很有一股江湖術士的味道。力挺他的嘉賓,也並不是支持他的觀點,恐怕更多的是為了與其它嘉賓爭勝。


網友們為何要力挺這位不太靠譜的業餘物理學愛好者呢?我猜想還是源於普通大眾對科學界的「不滿「。科學一向是神聖的,高高在上的。即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如果不是物理學專業的,對於各種高深的物理概念,也完全是一頭霧水。在物理學面前,所有人都變成了低能兒。正好有業餘愛好者發聲對抗科學界,那就不管他們對不對,就是要支持他們,以證明高高在上的科學界也不過如此。


媒體對郭英森的吹捧,完全就是一場鬧劇。大家看看熱鬧就行。如果真的認為郭英森的理論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那實在是病的不輕。專業人士永遠比業餘愛好者可靠,更何況是不靠譜的業餘愛好者。就像我們看病時,都知道要去醫院找醫生,誰敢把自己的身體交給滿口神秘概念的江湖郎中?


我自己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從身份上來說,跟郭英森有類似之處。曾經也覺得所謂專業人士,也不過如此。不過,隨著知識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是越來越佩服歷史學界的專家們。他們的專業素養、文化底蘊,遠非業餘愛好者所能比。平時查找資料,專業人士的論文總是最讓人信服的。各位歷史學者的專著,總是讓人醍醐灌頂、受益匪淺。聽網上公開課,各大院校教授、博士的課程,也比百家講壇等節目有用的多。


因為業餘愛好者的研究深度,完全不能與專業人士相比擬。百家講壇上有幾位知名的歷史老師,如易中天、王立群。他們都是大學教授,但他們自己的專業是文學,所以只能算是高級別的業餘歷史愛好者。他們的講座,還主要集中在講故事、分析人物的層面。這是大眾所能理解的層次,也是大多數業餘愛好者達到的層次。更深層次的,比如政治經濟制度、文化的研究,是一般大眾不感興趣,業餘愛好者也不願接觸的。有的能夠更進一步,借鑑一些專業學者的結論。如易中天,他的觀點多來自歷史學者呂思勉,藉此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水準。但他只是將專業學者的觀點以一種通俗幽默的手法講了出來,我們直接去看呂思勉老師的作品,豈不是受益更多?近年來,易中天老師也想進行深入的歷史學研究,他開始編著《易中天中華史》。但這樣的通史,錢穆、范文瀾、呂思勉、白壽彝等歷史大家早已完成。《易中天中華史》能超越這些大師的經典作品嗎?非專業人士多半只能通過史料講個好故事,給我們的生活添加些感動,或者添加些情趣。從史料中進行歸納總結,讓我們更深刻的認識歷史,並提煉出嚴肅的、有益於現實政治、經濟、文化的觀點,提升我們認識社會人生的大智慧,這些事情,卻只有專業人士能夠做到。


專業人士最值得尊敬、學習,業餘愛好者也值得肯定。至于堅持荒誕不經理論的「民科」們,卻只適合當作笑話看。


相關焦點

  • 諾貝爾哥---郭英森
    2016年2月11日,美國科研人員宣布,他們利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去年9月首次探測到引力波
  • "諾貝爾哥"刷屏背後疑有推手 郭英森:炒不炒作不重要
    營銷號稱曾「炒作」過「諾貝爾哥」「蕭剛二號」曬「諾貝爾哥」微博後臺頁面  日前,「諾貝爾哥」郭英森走紅網絡。視頻中的主角即是「諾貝爾哥」,不少發布此視頻的網絡帳號配文稱:「5年前節目中的他首提引力波,遭嘉賓嘲諷,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隨後,此視頻及「諾貝爾哥」本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而昨日,在一條名為《「諾貝爾哥」爆紅的背後是什麼》的網絡文章中,有網友質疑「諾貝爾哥」爆紅的背後疑似存在炒作行為。
  • 引力波被證實,你要的郭英森近況都在這裡了!
    5年前,方舟子等人對郭英森的引力波理論進行了百般的嘲笑,但現在,美國科學家已經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在媒體上,人們一致認為,這是對愛因斯坦引力波預言的證實,但在郭英森看來,愛因斯坦的引力波理論只是一種預言,而他通過計算方式所發現的引力波,才是真正的權威。如果美國人沒有發現引力波,恐怕這個視頻將被永遠的遺忘,這位下崗工人可能一輩子窮困潦倒,受盡嘲笑與嫌棄。
  • 工人談引力波遭諷 揭秘方舟子嘲諷郭英森事件真相
    遼寧「諾貝爾哥」郭英森五年前《非你莫屬》提引力波遭方舟子嘲諷,現如今,「引力波」被證實真的存在。一位民科最近又火了,事情卻很滑稽。這個叫郭英森的遼寧大叔、下崗工人,只有初中學歷,5年前參加《非你莫屬》節目的視頻,日前在微博、朋友圈中熱傳,據稱,他「首次提出引力波,竟遭方舟子殘酷打壓,嘉賓為他當場翻臉失控發飆」。
  • 諾貝爾哥五年前就找到了引力波?為何當時受盡嘲諷?
    《非你莫屬》五年前的春節特別節目重現網絡,有一位被稱為「諾貝爾哥」的遼寧民間科學家郭英森曾提到過引力波,巧的是五年後,引力波被證實了。這個叫郭英森的遼寧大叔、下崗工人,只有初中學歷,日前在微博、朋友圈中熱傳,據稱,他「首次提出引力波,竟遭方舟子殘酷打壓,嘉賓為他當場翻臉失控發飆」。
  • 撫順下崗工人郭英森因提引力波 再成網絡熱點
    11年後,美國科研人員宣布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有網友記起五年前郭英森曾在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中提到了引力波,就將當年的節目視頻翻出,於是,被稱為「諾貝爾哥」的郭英森再次成為網絡熱點。  在天津衛視五年前那期節目裡,郭英森提到「引力波」,並試圖向現場嘉賓和觀眾解釋自己的「新飛行力學」。郭英森說自己帶來的發明會讓未來的車輛不用車輪,人類生命可以無限延長等。
  • "諾貝爾哥"與引力波:該受尊重的不僅是夢想,還有科學
    科學界證實了引力波,這一重大喜事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普及科學的美好前景,可五年前的一期《非你莫屬》卻將一群不明真相的網友捲入偽科學的漩渦。  這兩天,「諾貝爾哥」郭英森和他的「科學夢想」在網絡上可謂是風頭無兩,網友們紛紛斥責節目的主持人和嘉賓,並提出「請尊重別人的夢想」。
  • 下崗工人郭英森五年前發現引力波 遭方舟子等譏諷
    法制晚報訊(記者 溫如軍)今天,遼寧一位下崗工人在5年前參加電視節目時提到「引力波」遭到譏諷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法晚記者隨後聯繫到參加節目的郭英森,他表示當時參加節目就是為找工作,對於遭譏諷一事他說不怨節目主持人張紹剛。上周,美國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 發明引力波的不是郭英森,而是他的師父……
    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郭英森在節目中提到了一個概念,正是不久前剛剛被證實存在的「引力波」。視頻被重新挖出來之後,網上便出現了《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等類型的文章,無數媒體、大V和網友都發出聲援:「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
  • 發明引力波的不是郭英森,而是他的師父……| 國產洋蔥
    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郭英森在節目中提到了一個概念,正是不久前剛剛被證實存在的「引力波」。視頻被重新挖出來之後,網上便出現了《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等類型的文章,無數媒體、大V和網友都發出聲援:「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
  • 工人談引力波遭諷 郭英森:不怨主持人張紹剛
    上周,美國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個消息讓整個物理學界和天文學界為之沸騰。節目下崗工人提「引力波」遭專家譏諷「郭英森,55歲,遼寧人,初中學歷。」郭英森一出場,主持人張紹剛這樣介紹。《法制晚報》記者(微信公眾號:觀海內參guanhaineican)注意到,當時電視屏幕的字幕為:「網絡紅人 諾貝爾哥(初中學歷)」隨後,張紹剛讓其介紹一下自己的發明。「我的發明就是幾個有實力爭奪諾貝爾物理學獎新理論與新發現,因此希望在座的各位高瞻遠矚,讓中國成為20世紀真正的創新型國家……」張紹剛打斷郭英森並糾正:「21世紀!
  • 教授:我為什麼不相信「諾貝爾哥」?
    教授:我為什麼不相信「諾貝爾哥」?首先是美國科學家宣布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很多科普性的帖子瞬間刷爆了社交媒體。緊接著,一篇題為《5年前節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賓嘲諷,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的網文,又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文章稱,在《非你莫屬》五年前的節目,有一位被稱為「諾貝爾哥」的民間科學家郭英森曾提到過引力波,五年後,引力波被證實了,但在當時卻受到了方舟子等嘉賓的嘲諷和挖苦,如今他們都欠郭英森一個道歉。
  • 郭英森《非你莫屬》談引力波 科學必須有「腳踏實地」作基礎
    2016年2月23日訊,證實了「引力波」的美國LIGO團隊的科學家大概怎麼都不會想到,他們的大發現在大洋彼岸同樣也引發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波動。這幾天,5年前曾經在一檔電視求職節目中出鏡的遼寧人郭英森,因在描繪自己的構想時談及了引力波而成了話題人物。
  • 放過郭英森吧,別慫恿他入魔太深
    借著引力波的新聞效應,最近有一段視頻刷爆朋友圈,事件的主角是有「諾貝爾哥」之稱的下崗工人郭英森。 感動中國有沒有?這或許是多數人對於這個民間科學家的第一反應。連@姚晨這樣的微博大V也要以轉發並附上一句」了不起的工人「以示鼓勵。然而在這個輿論場可以塑造和人造的當下,往往熱鬧背後是一地雞毛。長達十幾分鐘的視頻中,一句輕輕略過的「引力波」提法所創造的的輿論興奮點。
  • 諾貝爾哥、非你莫屬、某些媒體,你們都讓我感到噁心了
  • 工人談引力波遭嘲諷 比「民科」郭英森更有趣的是背後的輿論場
    2月19日下午2點之前,郭英森並沒有受到媒體的格外偏愛,他與眾多「民間科學家」一樣,主要活躍在相關科目的貼吧裡,滔滔不絕地推銷著自己的「發明」。然而在那個時刻之後,他成了「名震」全國的「諾貝爾哥」。 諾貝爾哥(也有媒體稱之為「諾貝爾郭」)所擁有的下崗工人、業餘研究者等身份,很快為他獲得了草根對抗權威的印象,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同。
  • 工人談引力波遭諷,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近來,一段《非我莫屬》5年前的老視頻,把工人郭英森、民間科學家、主持人張紹剛、嘉賓方舟子先後送上話題榜。眾多網友指責嘉賓和主持人屢次打斷郭英森說話,稱應尊重有夢想的人,「我們欠他一個道歉」。在方舟子看來,不是他們欠郭英森一個道歉,而是「誰欠我一個道歉」。方舟子說,看到到現在還有那麼多人在力挺「諾貝爾哥」,痛罵我把中國一個諾貝爾獎給搞沒了,不正說明連初中都沒學好的中國人是非常非常多的嗎?初中沒學好當然也並不就低人一等,但是初中沒學好卻自以為比誰都懂科學,這就叫反智。這個事件也該讓大家明白,中國在某種程度上還處於蒙昧的中世紀,還是義和團時代。所以做科普,講道理,要有不怕挨罵的勇氣。
  • 方舟子回應屢次打斷諾貝爾哥:誰欠我一個道歉
    在方舟子看來,不是他們欠郭英森一個道歉,而是「誰欠我一個道歉」。方舟子說,看到到現在還有那麼多人在力挺「諾貝爾哥」,痛罵我把中國一個諾貝爾獎給搞沒了,不正說明連初中都沒學好的中國人是非常非常多的嗎?初中沒學好當然也並不就低人一等,但是初中沒學好卻自以為比誰都懂科學,這就叫反智。這個事件也該讓大家明白,中國在某種程度上還處於蒙昧的中世紀,還是義和團時代。所以做科普,講道理,要有不怕挨罵的勇氣。
  • 郭英森被打擊並不只「引力波」這一次,11年前就因UFO問題想要挑戰...
    引力波被發現後,遼寧一位叫郭英森的民間科學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只因他在5年前參加《非你莫屬》節目的視頻提及引力波,遭主持人張紹剛,嘉賓方舟子等人殘酷嘲諷和打壓。圍繞他的關鍵詞還有「下崗工人」、「初中學歷」。
  • 誰最應該向「諾貝爾哥」道歉?
    2012年,「諾貝爾哥」郭英森在高校門口擺擂臺郭英森事件真正要反思的是:為何民科如此自信,支持者如此之多五年前,下崗工人郭英森在某節目中展示自己的「新理論」,提到了引力波、物質波、粒子等概念,遭到主持人和嘉賓的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