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引力波的不是郭英森,而是他的師父……

2021-01-17 界面創新家


近日,一段五年前《非你莫屬》的節目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郭英森在節目中提到了一個概念,正是不久前剛剛被證實存在的「引力波」。視頻被重新挖出來之後,網上便出現了《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等類型的文章,無數媒體、大V和網友都發出聲援:「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


那麼「引力波」真的是這位郭英森首提的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藍貓淘氣三千問》裡也曾出現過「引力波」呢?


鑑於主流科學界已經被推翻了,我們的記者只好向民間科學界求助。和那些整天躲在研究所和實驗室裡的主流科學家不同,民間科學家聯繫起來要方便得多,在民科吧的貼子裡很容易就能找到他們的聯繫方式,手機郵箱QQ微信一應俱全。

不過在撥通電話之後,我們的記者卻遇到了巨大的困難。聽說我們想問的是「引力波」,那些民間科學家就紛紛把電話掛斷了,一連打了十幾個人的電話,仍一無所獲。只有一位民間科學家在掛斷電話前問記者:

「引力波我不知道,你想知道量子力學嗎?相對論呢?弦理論你聽說過吧?圈量子呢?要不要圈量子?」

最後記者委婉的表示,如果他能跟我們講講「諾貝爾哥」郭英森,我們或許可以聽聽他講一講「量子力學」,這位民科猶豫了一下,終於沒有掛斷電話:

「引力波,肯定不是郭英森發明的。」

這位民間科學家名叫陳向箔,從事民間科學研究已經十年有餘,曾在有著中國民科界第一論壇之稱的民科吧裡擔任過小吧主,並獲得過百度民科吧傑出貢獻獎。

早在十年前剛加入民科界不久,陳向箔就和郭英森有過來往。當時陳向箔在民科吧發了自己的處女貼,而就在不久後,郭英森也發了自己的處女貼,兩人還到彼此的貼裡回復過,「挽過尊」。

眾所周知,民科界和主流科學界不同,不講「科學共同體的基本範式」,沒有那麼多的框框條條,更不限制新人的進入,也沒有學歷要求。但是和所有的民間技藝一樣,民科界也講傳承,和相聲一樣需要拜師。如果不拜師,就沒有人提攜和宣傳,在吧裡發的貼就不會有人回復,久而久之就會愈發邊緣化,成為民科裡的民科。

按照民科吧的規定,新人發處女貼,就要把自己目前的理論成果貼出來,標明「拜師貼」,請吧裡的民科大師們過目,看看哪位老師有空額,就招他為徒,進行深入的民科學習。在那個決定命運的日子裡,陳向箔和郭英森都找到了自己的老師。不過令陳向箔羨慕又忌妒的是,看中郭英森的,居然是艾伯特。


在民科界,沒人不知道「艾伯特」的大名,雖然這只是他的貼吧ID,但卻比任何一位民科的真名都如雷貫耳。據說,百度民科吧的創始人之一,就有這位艾伯特;還有人說,中國民科概念的奠基人,就是這位艾伯特。不過艾伯特的厲害之處,不在於古老,還在於他的「學術地位」。

為了證明這一點,陳向箔給記者看了一篇《宇宙統一真理論導論》的文章。這是艾伯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至今仍然沒有人能夠撼動的理論——宇宙統一真理。根據該理論,全世界所有的科學,不,不只科學,什麼文學、經濟學、政治學都可以匯總到一門學科裡,這也就是所謂的「統一真理學」。這門學科的偉大之處,在於簡化了整個世界的學術理論,只要研究這一門,就等於研究了所有。

很可惜的是,這篇著作已經從全百度裡消失了,陳向箔剩下的只有幾張屏幕截圖。

據陳向箔介紹,這篇文章奠定了艾伯特在民科界至高無上的地位。在民科界,你的話語權取決於你研究的學科,你研究的學科越多,那麼就越有發言權。更關鍵的是,你可以分配給你學生的方向就越多,你學生的研究就越自由。新人拜師,都希望自己的老師是「百科學者」。

而像艾伯特這樣的大拿,則是新人共同的嚮往,因為他研究的是所有學科的總和。


拜入艾伯特門下,郭英森領到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引力波」。在此之前,民科界完全不知道什麼是引力波。毫無疑問,艾伯特是第一個提出「引力波」概念的人,不過他並沒有公開闡述引力波的概念。這與他個人的性格有關。

陳向箔告訴記者,民科界的人都知道,艾伯特以低調、神秘著稱,至今沒人知道他的真名是什麼,即便如此他還經常更換馬甲,什麼「阿爾伯特」、「Albert」,時不時又搞出一個大理論,讓人錯以為又有高手出現,實際上都是他一人的傑作。

艾伯特向來反對民科以其學術出名或牟利,對於座下弟子,他的要求極為嚴苛。陳向箔還記得,當時艾伯特在郭英森的貼子下留了幾句忠告,「苟利科學生死以,莫因虛名趨避之。」要郭英森「十年冷板凳,一心向學問」。而他交給郭英森的任務,就是證實他提出的「引力波」概念。

遺憾的是,郭英森並未遵照老師的教誨,沒有潛心於引力波的檢測,卻整天醉心於搞一些「奇技淫巧」。比如上面提到的懸浮汽車、長生不老,此外還有什麼令整個人變大變綠的輻射、可以操縱心靈的法術、帶縮小功能的裝甲。民科吧裡人提到艾伯特的這位學生,都不免大搖其頭。


很快,郭英森又犯了民科界的大忌——向主流科學界尋求認可,不僅私自聯繫了科學院,還甚至向「諾貝爾獎」示好。要知道,民科界最痛恨和不恥的,就是有著第一「偽科學獎」之稱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登上《非你莫屬》的一刻,郭英森用行動宣布和老師決裂,從此師徒分道揚鑣。

據說那天艾伯特第一次用「斯坦愛因」的ID,在豆瓣情感小組裡發了一個長貼,旋即刪除。

為了阻止郭英森玷汙民科界,許多民科大師發動關係或發功,在《非你莫屬》上給予了郭英森反擊。雖然沒有留下證據,但誰都看得出來,打斷郭英森的張紹剛和方舟子,還有那些大老闆,都是受了民科界的囑託。


沒想到五年之後,趁「引力波」的東風,郭英森又重新出山,而且還獲得了許多大媒體與大V的支持,大家都對郭式引力波理論深信不疑,甚至希望他能夠代表中國,拿下諾貝爾。


現在唯一能制止郭英森的,只有師父艾伯特。可以肯定,一旦放出「宇宙統一真理論」,大家就不會關心什麼引力波了。但很可惜,自從五年前師徒決裂,艾伯特已經很少出現在百度貼吧,截止目前我們記者和其他民科都未能聯繫到他。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說到這裡,陳向箔不禁抬頭,看著眼前的記者,發出一聲長嘆:

「哎……現在可以聽我講量子力學了吧?」

這是一篇洋蔥新聞,其特點是以最正統的新聞報導手法,報導純粹虛構或真假摻半的新聞事件,從而達到娛樂或諷刺的目的。

公眾號內所有文章,皆為本中心研究成果。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查看轉載要求。


相關焦點

  • 發明引力波的不是郭英森,而是他的師父……| 國產洋蔥
    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郭英森在節目中提到了一個概念,正是不久前剛剛被證實存在的「引力波」。視頻被重新挖出來之後,網上便出現了《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等類型的文章,無數媒體、大V和網友都發出聲援:「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
  • 引力波被證實,你要的郭英森近況都在這裡了!
    5年前,方舟子等人對郭英森的引力波理論進行了百般的嘲笑,但現在,美國科學家已經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在媒體上,人們一致認為,這是對愛因斯坦引力波預言的證實,但在郭英森看來,愛因斯坦的引力波理論只是一種預言,而他通過計算方式所發現的引力波,才是真正的權威。如果美國人沒有發現引力波,恐怕這個視頻將被永遠的遺忘,這位下崗工人可能一輩子窮困潦倒,受盡嘲笑與嫌棄。
  • 工人談引力波遭諷 郭英森:不怨主持人張紹剛
    「我發明了幾個新理論,這些東西合集到一塊,就會產生新的科學,這些新科學會帶來什麼新的技術呢,未來的各種車輛都不用有車輪……」郭英森說,現科學是在「慣性系加粒子實體」,在這個運動範圍之內,物體運動的速度極小極小於光速,它的物理學叫正物理學。而在新科學當中,是「加速系+引力波+物質波」,它的速度可以極大極大地超光速。
  • 被嘲諷的初中生郭英森和引力波
    五年前,一個普通工人郭英森,在張紹剛主持的《非你莫屬》職場節目上,提出了引力波理論,遭到了張紹剛、方舟子等人的冷嘲熱諷。「郭英森,55歲,遼寧人,初中學歷。」郭英森一出場,主持人張紹剛這樣介紹。一段當時錄製的視頻,在網絡上被網友們瘋狂點擊。大家不是衝著引力波是什麼鬼去看的,而是去瞧一瞧張紹剛、方舟子等人當年的嘴臉。
  • 下崗工人郭英森五年前發現引力波 遭方舟子等譏諷
    法制晚報訊(記者 溫如軍)今天,遼寧一位下崗工人在5年前參加電視節目時提到「引力波」遭到譏諷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法晚記者隨後聯繫到參加節目的郭英森,他表示當時參加節目就是為找工作,對於遭譏諷一事他說不怨節目主持人張紹剛。上周,美國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 撫順下崗工人郭英森因提引力波 再成網絡熱點
    11年後,美國科研人員宣布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有網友記起五年前郭英森曾在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中提到了引力波,就將當年的節目視頻翻出,於是,被稱為「諾貝爾哥」的郭英森再次成為網絡熱點。  在天津衛視五年前那期節目裡,郭英森提到「引力波」,並試圖向現場嘉賓和觀眾解釋自己的「新飛行力學」。郭英森說自己帶來的發明會讓未來的車輛不用車輪,人類生命可以無限延長等。
  • 「諾貝爾哥「郭英森引力波事件的感想
    之後,一位在電視節目上偶然提到「引力波」的下崗工人郭英森,突然火起來了,被媒體炒作成了「引力波」的提出者或證實者。節目嘉賓方舟子等對這位工人的打擊,也讓網友憤怒,成了科學界打壓「異己」的罪證。其實,最早提出引力波的是愛因斯坦,證實引力波存在的是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都與這位工人毫無關係。他只是碰巧在節目上提了一下引力波而已。
  • 郭英森《非你莫屬》談引力波 科學必須有「腳踏實地」作基礎
    2016年2月23日訊,證實了「引力波」的美國LIGO團隊的科學家大概怎麼都不會想到,他們的大發現在大洋彼岸同樣也引發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波動。這幾天,5年前曾經在一檔電視求職節目中出鏡的遼寧人郭英森,因在描繪自己的構想時談及了引力波而成了話題人物。
  • 郭英森的理論是否科學無關「下崗工人」標籤
    主角是遼寧下崗工人郭英森,他在節目中提到自己發明了幾個新理論,可以實現「未來的各種車輛都不用有車輪」等。當時他這番言論遭到了包括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內多位嘉賓的嘲笑。在同一段視頻中,他還提到了時下火熱的名詞「引力波」,為郭英森鳴不平者,就是以引力波已被實驗證實,而要求方舟子等人向郭英森道歉。
  • 放過郭英森吧,別慫恿他入魔太深
    借著引力波的新聞效應,最近有一段視頻刷爆朋友圈,事件的主角是有「諾貝爾哥」之稱的下崗工人郭英森。 感動中國有沒有?這或許是多數人對於這個民間科學家的第一反應。連@姚晨這樣的微博大V也要以轉發並附上一句」了不起的工人「以示鼓勵。然而在這個輿論場可以塑造和人造的當下,往往熱鬧背後是一地雞毛。長達十幾分鐘的視頻中,一句輕輕略過的「引力波」提法所創造的的輿論興奮點。
  • 「引力波民科」郭英森走紅 有人諮詢靈魂出竅
    2月22日午後,郭英森坐在首都圖書館二層咖啡廳外的長凳上,邊接受採訪邊處理各項事宜。  10天前,美國科學家宣布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隨後,下崗工人郭英森5年前參加職場招聘類節目《非你莫屬》,引用「引力波」相關理論卻被諷刺的情節,被人重新翻了出來,並號稱「眾人欠他一個道歉」。
  • 工人談引力波遭嘲諷 比「民科」郭英森更有趣的是背後的輿論場
    2月19日下午2點之前,郭英森並沒有受到媒體的格外偏愛,他與眾多「民間科學家」一樣,主要活躍在相關科目的貼吧裡,滔滔不絕地推銷著自己的「發明」。然而在那個時刻之後,他成了「名震」全國的「諾貝爾哥」。 諾貝爾哥(也有媒體稱之為「諾貝爾郭」)所擁有的下崗工人、業餘研究者等身份,很快為他獲得了草根對抗權威的印象,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同。
  • ...下崗工人,引力波,民科,民間,科學家,科學,郭英森 ——快科技...
    這兩天,網上頻繁出現大新聞,繼引力波、sunshine組合這些事件出現後,一個叫郭英森的民間科學家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當中。他在五年前參加了一個節目,提出了和引力波有關的理論,但是卻遭到節目嘉賓方舟子和主持人的諷刺,以至於最後沒能闡述完他的理論。
  • 五年前工人談引力波遭諷 稱不怨節目主持人
    昨日(2月20日),遼寧一位下崗工人在5年前參加電視節目《非你莫屬》時提到「引力波」遭到譏諷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法制晚報記者20日聯繫到參加節目的郭英森,他表示當時參加節目就是為找工作,對於遭譏諷一事他說不怨節目主持人張紹剛。 上周,美國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個消息讓整個物理學界和天文學界為之沸騰。
  • 工人談引力波遭諷 揭秘方舟子嘲諷郭英森事件真相
    遼寧「諾貝爾哥」郭英森五年前《非你莫屬》提引力波遭方舟子嘲諷,現如今,「引力波」被證實真的存在。一位民科最近又火了,事情卻很滑稽。這個叫郭英森的遼寧大叔、下崗工人,只有初中學歷,5年前參加《非你莫屬》節目的視頻,日前在微博、朋友圈中熱傳,據稱,他「首次提出引力波,竟遭方舟子殘酷打壓,嘉賓為他當場翻臉失控發飆」。
  • 紅色年代的郭英森 承受了娛樂時代的滿滿惡意
    這兩天,一篇《5年前節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賓嘲諷,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的視頻刷屏了谷哥的朋友圈。有人事後評論,「科學不是選秀,你背誦幾個專業術語,配上夢想的翅膀,講一下沒錢的苦難經歷,就一夜間感動中國了?你以為你在參加好聲音嗎?」但是把科學變成選秀的並非郭英森,這不是他的錯。
  • 諾貝爾哥五年前就找到了引力波?為何當時受盡嘲諷?
    《非你莫屬》五年前的春節特別節目重現網絡,有一位被稱為「諾貝爾哥」的遼寧民間科學家郭英森曾提到過引力波,巧的是五年後,引力波被證實了。這個叫郭英森的遼寧大叔、下崗工人,只有初中學歷,日前在微博、朋友圈中熱傳,據稱,他「首次提出引力波,竟遭方舟子殘酷打壓,嘉賓為他當場翻臉失控發飆」。
  • 諾貝爾哥---郭英森
    2016年2月11日,美國科研人員宣布,他們利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去年9月首次探測到引力波
  • 郭英森被打擊並不只「引力波」這一次,11年前就因UFO問題想要挑戰...
    引力波被發現後,遼寧一位叫郭英森的民間科學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只因他在5年前參加《非你莫屬》節目的視頻提及引力波,遭主持人張紹剛,嘉賓方舟子等人殘酷嘲諷和打壓。圍繞他的關鍵詞還有「下崗工人」、「初中學歷」。
  • 工人談引力波遭諷,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近來,一段《非我莫屬》5年前的老視頻,把工人郭英森、民間科學家、主持人張紹剛、嘉賓方舟子先後送上話題榜。眾多網友指責嘉賓和主持人屢次打斷郭英森說話,稱應尊重有夢想的人,「我們欠他一個道歉」。在方舟子看來,不是他們欠郭英森一個道歉,而是「誰欠我一個道歉」。方舟子說,看到到現在還有那麼多人在力挺「諾貝爾哥」,痛罵我把中國一個諾貝爾獎給搞沒了,不正說明連初中都沒學好的中國人是非常非常多的嗎?初中沒學好當然也並不就低人一等,但是初中沒學好卻自以為比誰都懂科學,這就叫反智。這個事件也該讓大家明白,中國在某種程度上還處於蒙昧的中世紀,還是義和團時代。所以做科普,講道理,要有不怕挨罵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