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五年前《非你莫屬》的節目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郭英森在節目中提到了一個概念,正是不久前剛剛被證實存在的「引力波」。視頻被重新挖出來之後,網上便出現了《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等類型的文章,無數媒體、大V和網友都發出聲援:「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
那麼「引力波」真的是這位郭英森首提的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藍貓淘氣三千問》裡也曾出現過「引力波」呢?
鑑於主流科學界已經被推翻了,我們的記者只好向民間科學界求助。和那些整天躲在研究所和實驗室裡的主流科學家不同,民間科學家聯繫起來要方便得多,在民科吧的貼子裡很容易就能找到他們的聯繫方式,手機郵箱QQ微信一應俱全。
不過在撥通電話之後,我們的記者卻遇到了巨大的困難。聽說我們想問的是「引力波」,那些民間科學家就紛紛把電話掛斷了,一連打了十幾個人的電話,仍一無所獲。只有一位民間科學家在掛斷電話前問記者:
「引力波我不知道,你想知道量子力學嗎?相對論呢?弦理論你聽說過吧?圈量子呢?要不要圈量子?」
最後記者委婉的表示,如果他能跟我們講講「諾貝爾哥」郭英森,我們或許可以聽聽他講一講「量子力學」,這位民科猶豫了一下,終於沒有掛斷電話:
「引力波,肯定不是郭英森發明的。」
這位民間科學家名叫陳向箔,從事民間科學研究已經十年有餘,曾在有著中國民科界第一論壇之稱的民科吧裡擔任過小吧主,並獲得過百度民科吧傑出貢獻獎。
早在十年前剛加入民科界不久,陳向箔就和郭英森有過來往。當時陳向箔在民科吧發了自己的處女貼,而就在不久後,郭英森也發了自己的處女貼,兩人還到彼此的貼裡回復過,「挽過尊」。
眾所周知,民科界和主流科學界不同,不講「科學共同體的基本範式」,沒有那麼多的框框條條,更不限制新人的進入,也沒有學歷要求。但是和所有的民間技藝一樣,民科界也講傳承,和相聲一樣需要拜師。如果不拜師,就沒有人提攜和宣傳,在吧裡發的貼就不會有人回復,久而久之就會愈發邊緣化,成為民科裡的民科。
按照民科吧的規定,新人發處女貼,就要把自己目前的理論成果貼出來,標明「拜師貼」,請吧裡的民科大師們過目,看看哪位老師有空額,就招他為徒,進行深入的民科學習。在那個決定命運的日子裡,陳向箔和郭英森都找到了自己的老師。不過令陳向箔羨慕又忌妒的是,看中郭英森的,居然是艾伯特。
在民科界,沒人不知道「艾伯特」的大名,雖然這只是他的貼吧ID,但卻比任何一位民科的真名都如雷貫耳。據說,百度民科吧的創始人之一,就有這位艾伯特;還有人說,中國民科概念的奠基人,就是這位艾伯特。不過艾伯特的厲害之處,不在於古老,還在於他的「學術地位」。
為了證明這一點,陳向箔給記者看了一篇《宇宙統一真理論導論》的文章。這是艾伯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至今仍然沒有人能夠撼動的理論——宇宙統一真理。根據該理論,全世界所有的科學,不,不只科學,什麼文學、經濟學、政治學都可以匯總到一門學科裡,這也就是所謂的「統一真理學」。這門學科的偉大之處,在於簡化了整個世界的學術理論,只要研究這一門,就等於研究了所有。
很可惜的是,這篇著作已經從全百度裡消失了,陳向箔剩下的只有幾張屏幕截圖。
據陳向箔介紹,這篇文章奠定了艾伯特在民科界至高無上的地位。在民科界,你的話語權取決於你研究的學科,你研究的學科越多,那麼就越有發言權。更關鍵的是,你可以分配給你學生的方向就越多,你學生的研究就越自由。新人拜師,都希望自己的老師是「百科學者」。
而像艾伯特這樣的大拿,則是新人共同的嚮往,因為他研究的是所有學科的總和。
拜入艾伯特門下,郭英森領到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引力波」。在此之前,民科界完全不知道什麼是引力波。毫無疑問,艾伯特是第一個提出「引力波」概念的人,不過他並沒有公開闡述引力波的概念。這與他個人的性格有關。
陳向箔告訴記者,民科界的人都知道,艾伯特以低調、神秘著稱,至今沒人知道他的真名是什麼,即便如此他還經常更換馬甲,什麼「阿爾伯特」、「Albert」,時不時又搞出一個大理論,讓人錯以為又有高手出現,實際上都是他一人的傑作。
艾伯特向來反對民科以其學術出名或牟利,對於座下弟子,他的要求極為嚴苛。陳向箔還記得,當時艾伯特在郭英森的貼子下留了幾句忠告,「苟利科學生死以,莫因虛名趨避之。」要郭英森「十年冷板凳,一心向學問」。而他交給郭英森的任務,就是證實他提出的「引力波」概念。
遺憾的是,郭英森並未遵照老師的教誨,沒有潛心於引力波的檢測,卻整天醉心於搞一些「奇技淫巧」。比如上面提到的懸浮汽車、長生不老,此外還有什麼令整個人變大變綠的輻射、可以操縱心靈的法術、帶縮小功能的裝甲。民科吧裡人提到艾伯特的這位學生,都不免大搖其頭。
很快,郭英森又犯了民科界的大忌——向主流科學界尋求認可,不僅私自聯繫了科學院,還甚至向「諾貝爾獎」示好。要知道,民科界最痛恨和不恥的,就是有著第一「偽科學獎」之稱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登上《非你莫屬》的一刻,郭英森用行動宣布和老師決裂,從此師徒分道揚鑣。
據說那天艾伯特第一次用「斯坦愛因」的ID,在豆瓣情感小組裡發了一個長貼,旋即刪除。
為了阻止郭英森玷汙民科界,許多民科大師發動關係或發功,在《非你莫屬》上給予了郭英森反擊。雖然沒有留下證據,但誰都看得出來,打斷郭英森的張紹剛和方舟子,還有那些大老闆,都是受了民科界的囑託。
沒想到五年之後,趁「引力波」的東風,郭英森又重新出山,而且還獲得了許多大媒體與大V的支持,大家都對郭式引力波理論深信不疑,甚至希望他能夠代表中國,拿下諾貝爾。
現在唯一能制止郭英森的,只有師父艾伯特。可以肯定,一旦放出「宇宙統一真理論」,大家就不會關心什麼引力波了。但很可惜,自從五年前師徒決裂,艾伯特已經很少出現在百度貼吧,截止目前我們記者和其他民科都未能聯繫到他。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說到這裡,陳向箔不禁抬頭,看著眼前的記者,發出一聲長嘆:
「哎……現在可以聽我講量子力學了吧?」
這是一篇洋蔥新聞,其特點是以最正統的新聞報導手法,報導純粹虛構或真假摻半的新聞事件,從而達到娛樂或諷刺的目的。
公眾號內所有文章,皆為本中心研究成果。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查看轉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