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森的理論是否科學無關「下崗工人」標籤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沒有人看得懂的「科研成果」,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它已經大大超越了人類文明認知程度,二是它屬於不著調的「創作」。

------------------------------------------------------------------

    最近,一段5年前電視節目《非你莫屬》的視頻片段熱傳。主角是遼寧下崗工人郭英森,他在節目中提到自己發明了幾個新理論,可以實現「未來的各種車輛都不用有車輪」等。當時他這番言論遭到了包括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內多位嘉賓的嘲笑。在同一段視頻中,他還提到了時下火熱的名詞「引力波」,為郭英森鳴不平者,就是以引力波已被實驗證實,而要求方舟子等人向郭英森道歉。

    下崗工人多年前提到引力波,遭到作為電視節目嘉賓的社會精英的嘲笑,如今引力波成為備受矚目的科研對象。兩相對比,似乎有一種隱喻——普通人的夢想不能隨意打擊,說不定哪一天就真的應驗了呢?從這個角度看,郭英森在輿論場上的遭遇是很好的心靈雞湯素材。一些人即便轉發視頻,可能並不明白郭英森到底有什麼理論,只是認同「下崗工人」也可以追逐科學夢想的立場。

    這當然沒錯。科學研究是開放的,它不僅無關性別、年齡、國籍,也不因研究者的社會地位而有所限制。哪怕是愛因斯坦,也一度體驗過「畢業即失業」的滋味,大學畢業後靠做家庭教師過活,後來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專利局職員。當然,如今隨著學科分工越來越細,研究所需要的各種資源越來越龐雜,科班出身、經過嚴格學術訓練的研究者優勢明顯。這並不是對研究者個人身份的限制,而是從事科研的門檻隨著科學發展而大大提升了。

    從事科研沒那麼浪漫,它不僅要求研究者達到一定的腦力和體力,也必須遵從公認的學術規範。同時,科研並非自說自話,而必須得到學科內認可,比如愛因斯坦的理論起初沒幾個人看懂,但是看懂的幾位科學家都是學科內的權威人士。沒有人看得懂的「科研成果」,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它已經大大超越了人類文明認知程度,二是它屬於不著調的「創作」。鑑於前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看不懂的「科研成果」一般屬於後者。

    正如方舟子的建議,要嚴肅地討論郭英森的理論科學不科學,不妨採取向學術刊物投稿的方式。上述電視節目的嘉賓,有娛樂明星,有企業界人士,唯一科學背景紮實的只有方舟子,而他本人是生物學專業,儘管從事科普事業而掌握各學科的基本概念,但畢竟不是物理學專家。在舞臺上嘲笑也好,同情也罷,這些嘉賓的言論都不是從科學角度出發的,郭英森固然無需懊惱。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郭英森的理論有沒有被嚴肅的學術刊物接受並發表?答案是沒有。在更多時候,像郭英森這樣的「民間科學家」都是在學術界、學術規範以外發表自己的理論。個別不遵從科學規律的新聞媒體,也一度為他們的言論傳播推波助瀾,比如若干年前就有許多民間人士證實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導。「民間科學家」的一大特點,就是將學術傳播異化為民間宣傳,迫切期待獲得公眾認可而非相關學科的專業人士認可。

    郭英森的理論是不科學的,至少是不為現有學術秩序認可的,這一點無關他的下崗工人身份。一個人有多少錢,社會地位怎樣,發表的「科學理論」不科學就是不科學。不妨舉另一個極端的例子,為多所名校捐款蓋大樓的廖凱原,他的「軒轅反熵運行體系2.0」已成為學術圈內的笑話,一些學者更是以所在高校為其頒發名譽教授頭銜為恥。可見,被嘲笑的「民間科學家」也不只有「下崗工人」,僅因為「下崗工人」搞科研就濫發同情心,同樣是不尊重科學的表現。

    追逐科學夢想,首先要理解科學精神,用科學的語言和懂科學的人對話。否則,做夢就只是做夢。

相關焦點

  • 下崗工人郭英森五年前發現引力波 遭方舟子等譏諷
    法制晚報訊(記者 溫如軍)今天,遼寧一位下崗工人在5年前參加電視節目時提到「引力波」遭到譏諷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法晚記者隨後聯繫到參加節目的郭英森,他表示當時參加節目就是為找工作,對於遭譏諷一事他說不怨節目主持人張紹剛。上周,美國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 紅色年代的郭英森 承受了娛樂時代的滿滿惡意
    但是把科學變成選秀的並非郭英森,這不是他的錯。節目方讓郭英森上臺選秀,顯然不是出於對科學創新精神的尊重與推崇,也沒有從專業角度審視過郭的理論是否具有創新和推廣價值,更不是希望用節目幫助郭從個人妄想中走出來,回歸正常生活;而是抱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審醜心態,利用郭挑起嘉賓的觀點與情緒的對立,製造爭議,最大程度提高節目收視率。
  • 撫順下崗工人郭英森因提引力波 再成網絡熱點
    網絡新聞截圖《非你莫屬》節目視頻截圖  (遼東網 記者 盧然)2005年10月,撫順煤氣公司下崗職工郭英森自稱弄清了結果,出場20分鐘的他始終沒有機會完整地介紹自己發現的「理論」,並遭到炮轟。包括方舟子等在內的很多嘉賓給出的理由是:荒謬!  五年前的節目再次被熱炒,不少網友指責當年的嘉賓不禮貌,應該向郭英森道歉。  有網友說,「郭英森的理論是否符合科學,看懂看不懂,最終能否實現都不重要。但,節目中嘉賓和主持人的一些行為和態度是不合適的。
  • 工人談引力波遭諷 郭英森:不怨主持人張紹剛
    法制晚報訊(記者 溫如軍)今天,遼寧一位下崗工人在5年前參加電視節目時提到「引力波」遭到譏諷的視頻在網上熱傳。節目下崗工人提「引力波」遭專家譏諷「郭英森,55歲,遼寧人,初中學歷。」郭英森一出場,主持人張紹剛這樣介紹。《法制晚報》記者(微信公眾號:觀海內參guanhaineican)注意到,當時電視屏幕的字幕為:「網絡紅人 諾貝爾哥(初中學歷)」隨後,張紹剛讓其介紹一下自己的發明。
  • ...下崗工人,引力波,民科,民間,科學家,科學,郭英森 ——快科技...
    這兩天,網上頻繁出現大新聞,繼引力波、sunshine組合這些事件出現後,一個叫郭英森的民間科學家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當中。他在五年前參加了一個節目,提出了和引力波有關的理論,但是卻遭到節目嘉賓方舟子和主持人的諷刺,以至於最後沒能闡述完他的理論。
  • 央媒刊文:要尊重郭英森夢想,但稱「諾貝爾郭」是不尊重科學
    【編者按】5年前,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郭英森參加電視節目《非你莫屬》,在闡釋他「發現」的一種可以讓汽車不要輪子,讓人長生不老的理論時,提到了「引力波」一詞。
  • 這名中國下崗工人 5年前就預言了引力波?網友深扒
    最近,一段視頻因為「引力波」被網友翻了出來,這是很久以前一期《非你莫屬》,說的是一個叫郭英森的「民間科學家」,5年前上節目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出現,還說自己的夢想是拿諾貝爾獎。
  • ...下崗工人,引力波,預言,民間,科學家,科學,科普 ——快科技(驅動...
    近來,一段5年前的《非我莫屬》節目老視頻,把工人郭英森、民間科學家、主持人張紹剛、嘉賓方舟子等先後送上熱議話題榜。不少網友乃至媒體都指責嘉賓和主持人屢次打斷郭英森說話,稱應尊重有夢想的人,「我們欠他一個道歉」,但也有很多科普人士站出來,揭露「民間科學家」之危害。
  • 工人談引力波遭嘲諷 比「民科」郭英森更有趣的是背後的輿論場
    2月19日下午2點之前,郭英森並沒有受到媒體的格外偏愛,他與眾多「民間科學家」一樣,主要活躍在相關科目的貼吧裡,滔滔不絕地推銷著自己的「發明」。然而在那個時刻之後,他成了「名震」全國的「諾貝爾哥」。 諾貝爾哥(也有媒體稱之為「諾貝爾郭」)所擁有的下崗工人、業餘研究者等身份,很快為他獲得了草根對抗權威的印象,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同。
  • 工人談引力波遭諷 揭秘方舟子嘲諷郭英森事件真相
    遼寧「諾貝爾哥」郭英森五年前《非你莫屬》提引力波遭方舟子嘲諷,現如今,「引力波」被證實真的存在。一位民科最近又火了,事情卻很滑稽。這個叫郭英森的遼寧大叔、下崗工人,只有初中學歷,5年前參加《非你莫屬》節目的視頻,日前在微博、朋友圈中熱傳,據稱,他「首次提出引力波,竟遭方舟子殘酷打壓,嘉賓為他當場翻臉失控發飆」。
  • 發明引力波的不是郭英森,而是他的師父……
    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郭英森在節目中提到了一個概念,正是不久前剛剛被證實存在的「引力波」。視頻被重新挖出來之後,網上便出現了《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等類型的文章,無數媒體、大V和網友都發出聲援:「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
  • 「諾貝爾哥「郭英森引力波事件的感想
    之後,一位在電視節目上偶然提到「引力波」的下崗工人郭英森,突然火起來了,被媒體炒作成了「引力波」的提出者或證實者。節目嘉賓方舟子等對這位工人的打擊,也讓網友憤怒,成了科學界打壓「異己」的罪證。其實,最早提出引力波的是愛因斯坦,證實引力波存在的是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都與這位工人毫無關係。他只是碰巧在節目上提了一下引力波而已。
  • 關鍵看是否具備科學精神—新聞—科學網
    不久後,中國一位與引力波相關的人物也迅速躥紅,他是一位下崗工人,5年前參加某電視節目時提到過引力波,但遭到現場嘉賓的嘲笑。這也讓公眾重新關注到「民間科學愛好者」(以下簡稱「民科」)這一群體,「恐龍王」鄭曉廷的事跡也再被挖出。那麼,「民科」是偽科學還是被低估?該不該受到尊重?
  • 關鍵看是否具備科學精神
    不久後,中國一位與引力波相關的人物也迅速躥紅,他是一位下崗工人,5年前參加某電視節目時提到過引力波,但遭到現場嘉賓的嘲笑。這也讓公眾重新關注到「民間科學愛好者」(以下簡稱「民科」)這一群體,「恐龍王」鄭曉廷的事跡也再被挖出。那麼,「民科」是偽科學還是被低估?該不該受到尊重?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聯合創始人Kip Thorne在介紹合併的黑洞。
  • 發明引力波的不是郭英森,而是他的師父……| 國產洋蔥
    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郭英森在節目中提到了一個概念,正是不久前剛剛被證實存在的「引力波」。視頻被重新挖出來之後,網上便出現了《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等類型的文章,無數媒體、大V和網友都發出聲援:「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
  • 五年前工人談引力波遭諷 稱不怨節目主持人
    昨日(2月20日),遼寧一位下崗工人在5年前參加電視節目《非你莫屬》時提到「引力波」遭到譏諷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法制晚報記者20日聯繫到參加節目的郭英森,他表示當時參加節目就是為找工作,對於遭譏諷一事他說不怨節目主持人張紹剛。 上周,美國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個消息讓整個物理學界和天文學界為之沸騰。
  • 引力波被證實,你要的郭英森近況都在這裡了!
    5年前,方舟子等人對郭英森的引力波理論進行了百般的嘲笑,但現在,美國科學家已經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在媒體上,人們一致認為,這是對愛因斯坦引力波預言的證實,但在郭英森看來,愛因斯坦的引力波理論只是一種預言,而他通過計算方式所發現的引力波,才是真正的權威。如果美國人沒有發現引力波,恐怕這個視頻將被永遠的遺忘,這位下崗工人可能一輩子窮困潦倒,受盡嘲笑與嫌棄。
  • 被嘲諷的初中生郭英森和引力波
    科學和英雄,總被那些大人物和名人光環下的小人們踐踏。文/如海上周,美國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個消息讓整個物理學界和天文學界為之沸騰。 五年前,一個普通工人郭英森,在張紹剛主持的《非你莫屬》職場節目上,提出了引力波理論,遭到了張紹剛、方舟子等人的冷嘲熱諷。「郭英森,55歲,遼寧人,初中學歷。」郭英森一出場,主持人張紹剛這樣介紹。一段當時錄製的視頻,在網絡上被網友們瘋狂點擊。大家不是衝著引力波是什麼鬼去看的,而是去瞧一瞧張紹剛、方舟子等人當年的嘴臉。
  • 下崗工人郭英森真的預言了引力波?「民科」是如何煉成的
    在美國科學家宣布成功探測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引力波」信號之後,5年前《非你莫屬》的一位選手、下崗工人郭先生因為曾提及「引力波」而獲得了極大的同情。網友們對評委嘉賓們的嚴苛評論極為不滿,人民網發微博「請你尊重別人的夢想」,微博女王姚晨則稱郭先生為「一個了不起的工人」。
  • 放過郭英森吧,別慫恿他入魔太深
    借著引力波的新聞效應,最近有一段視頻刷爆朋友圈,事件的主角是有「諾貝爾哥」之稱的下崗工人郭英森。 感動中國有沒有?這或許是多數人對於這個民間科學家的第一反應。連@姚晨這樣的微博大V也要以轉發並附上一句」了不起的工人「以示鼓勵。然而在這個輿論場可以塑造和人造的當下,往往熱鬧背後是一地雞毛。長達十幾分鐘的視頻中,一句輕輕略過的「引力波」提法所創造的的輿論興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