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氣候變化 俄羅斯課本上的氣候帶邊界或被修訂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6日報導,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氣象與氣候學系副教授加林娜·蘇爾科娃表示,俄羅斯中小學課本上的氣候帶邊界可能因氣候變化而被修訂。

蘇爾科娃稱:「這個地方(地圖上的位置)不是亞熱帶應該已經幾十年了。阿利索夫地圖(教科書上的氣候分區圖)在二十世紀末變得更加準確。但在北極緯度中,確定的不是整個緯度帶的邊界,只是確定了亞地區的邊界。」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8月5日,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一座漂浮的冰山。

「也許,到本世紀中,會有人再對此予以確定……要是我們以後經常遇到熱帶氣團,我們就是生活在熱帶地區」,她說。

蘇爾科娃解釋稱,氣候帶的邊界,主要根據已形成的特徵確定。氣候分為幾種,各不相同。俄羅斯教科書上給出的是阿利索夫氣候分類,是一種基於特定地區盛行氣團的起源分類方法。按照阿利索夫分類,氣候帶邊界劃分不是按照溫度數值,而是按照氣團特性的總和。

蘇爾科娃還表示,也有其他基於定量指標的氣候分類法,在這些分類法中,氣候邊界需要不停重新確認。

相關焦點

  • 應對氣候變化做好科研轉型
    日前,在「中國國情與發展」論壇與「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委員會聯合專題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要將局部變化與局部問題置於大範圍平臺上分析,考慮可能帶來的全局影響,為此,科學界要隨時做好研究轉型和合作的準備。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系統研究所研究員祝從文說。11月,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學者表示,俄羅斯中小學課本上的氣候帶邊界可能因氣候變化而被修訂。
  • 全國氣候與氣候變化標委會及分委會成立
    怎樣對人居環境氣候舒適度進行科學評價?這些氣候及氣候變化的標準化問題,有望逐步得到解決。4月27日,全國氣候與氣候變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其兩個分技術委員會在北京成立。這對於推動我國氣候及氣候變化的標準制定與修訂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沈曉農出席大會並致辭。  會議宣讀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於全國氣候與氣候變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其分委會的批覆文件。
  • 太平洋西邊界流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改變傳統認識
    原標題:太平洋西邊界流影響全球氣候變化——《自然》雜誌首次刊登我國海洋領域研究文章   6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研究員領銜17位國內外海洋學家和氣候學家合作撰寫的「太平洋西邊界流及其氣候效應」評述文章在《自然》雜誌正式發表。
  • 俄羅斯:採取五大措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中國網新聞11月14日訊 據俄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22次締約方會議在摩洛哥的南部城市馬拉喀什召開,這是《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後的第一次締約方大會,來自全球196個國家,總計20000名代表參加此次會議。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出席了本次大會。
  • 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是什麼樣的氣候?有哪些氣候類型?
    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總面積約為1709萬平方千米,地跨亞洲和歐洲兩大洲。俄羅斯的全國總共可以劃分為八個聯邦管區,分別是中央聯邦管區、南部聯邦管區、西北部聯邦管區、遠東聯邦管區、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烏拉爾聯邦管區、伏爾加聯邦管區和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 問答 |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是什麼樣的氣候?有哪些氣候類型?
    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總面積約為1709萬平方千米,地跨亞洲和歐洲兩大洲。
  • 氣候變化與高原凍土退化
    多年凍土不僅是古氣候、古環境變化的重要信息載體,也是氣候及環境變化的靈敏指示器,氣候變化將引起凍土地區環境和凍土工程特性的顯著變化,這一點正在被冰凍圈監測和近年來青藏公路沿線凍土變化的諸多研究結果所證實。
  • 氣候變化的「蝴蝶效應」
    氣候變化可能加速那些對氣候敏感的物種的滅絕速率。目前關於物種滅絕風險的預測表明,0%~54%的物種可能會因氣候變化而加速滅絕。在未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下,物種的滅絕風險會增加,如果現有的政策不改變,地球上1/6的物種會受到威脅(Urban, 2015)。此外,全球氣候變化會對物種種群動態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改變物種的豐度、死亡率、年齡結構、性別比例。現有的資料研究表明,陸地、淡水和海洋生態系統中大約80%的群落豐富度的改變是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 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成效
    本報訊  記者張興國 通訊員王福祥報導  《2017年國家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近日發布。2017年,中央和地方各級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政策方面,國家林草局印發了《2017年林業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與分工方案》和《省級林業應對氣候變化2017-2018年工作計劃》。開展造林綠化等專項督導。
  • 對氣候變化之問的別致回答——《地球氣候演化小史》讀後感
    (車上,床上,廁上)能夠隨手翻閱所做,然而對我這樣從國際政治、全球治理角度研究氣候變化的中青年讀者而言,該書依舊充滿趣味,吸引我在五一假期的帶娃、家務、外出活動間隙閱讀完畢。作為山東人,我從本書中很開心得知由於氣候變暖將導致我大山東的茶葉種植面積增加,品質提高,這對家鄉而言當時是好消息。然而與此同時,很遺憾得知地處熱帶的傳統產茶區,例如印度的阿薩姆邦則會因氣候變暖而導致茶葉產量質量雙降。氣候變化還會導致對人身體健康有益的棕櫚油、紅酒等等美味佳餚的產量和質量。
  • 科普小百科:海洋與氣候變化(組圖)
    氣候變暖使海水增暖、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續上升、海水酸化、 大洋環流結構改變以及海洋災害加劇;氣候變化也使得海洋食物網結構變化,部分種群在群落結構的演替和種間競爭中失去優勢、生物多 樣性被改變、海洋/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退化。
  • 人類祖先因氣候變化而滅絕,警惕慘劇重演
    然而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人類對氣候變化的束手無策,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遠古人類很可能因不適應氣候變遷而滅絕。近日發表在《地球》的研究結合氣候模擬和化石紀錄,試圖找出導致古代人類祖先滅絕的線索,結果發現氣候變化使人類祖先無法適應變暖或變冷溫度,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美國」共擁有九種不同氣候類型,是世界上氣候類型最為豐富國家
    氣候是我們熟悉的五大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不同的氣候類型表現出不同的氣候特徵,並深刻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等)、地形海拔、洋流等因素。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氣候帶各種氣候分類的基礎
    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個帶,即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熱帶在南北緯23°26′之間,跨緯度46°52′,約佔地表面積的39.8%。其特徵是有直射陽光,終年常夏無冬,晝夜長短變化小。
  • 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的...
    來源:海外網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堅定支持《巴黎協定》、促進合作共贏的決心」「團結一心,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提振雄心,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增強信心,堅持綠色復甦的氣候治理新思路」習近平主席提出三點重要倡議,為新的歷史背景下完善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中國方案。「環境問題沒有邊界,深刻影響著每個人。治理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人類共同行動。
  • 什麼是氣候變化 - 專題 -中國天氣網
    研究歷史時期氣候變化與地質時期氣候變遷不同,除地質上的證據外,主要靠歷史記載、樹木年輪、冰芯及湖泊沉積物的分析。    自然災害分為很多種,其中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氣象災害主要有:旱災、洪澇、高溫熱浪、沙塵暴、霜凍、冰雹、暴雨、雷雨、大風、雪災等。
  • 氣候變化 - 專題 -中國天氣網
    氣候變化氣候變化是指氣候平均狀態隨時間的變化,即氣候平均狀態和離差(距平)兩者中的一個或兩個一起出現了統計意義上的顯著變化。離差值越大,表明氣候變化的幅度越大,氣候狀態越不穩定。定義氣候變化是指長時期內氣候狀態的變化。通常用不同時期的溫度和降水等氣候要素的統計量的差異來反映。變化的時間長度從最長的幾十億年至最短的年際變化。氣候變化(Climatechange)是指氣候平均狀態統計學意義上的巨大改變或者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典型的為30年或更長)的氣候變動。
  • 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圖)
    第1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1)第2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2)第3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3)第4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4)第5頁:十大因氣候變化而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事件(5)     相關知識:世界上十大人類無法匹敵的動物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氣候公約》)指出,歷史上和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對較低,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排放中所佔的份額將會增加,以滿足其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 氣候變化與古羅馬帝國的衰落
    一開始,羅馬人很幸運,可後來就不走運了  今天,我們排放的溫室氣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地球氣候,但坦白地說,氣候變化並非什麼新鮮事兒。地球旋轉、傾斜及其運行軌道的微小變化都能影響太陽給地球的能量「分配」。而且,就連太陽本身的輻射量也總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