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火星會比地球小?

2021-01-2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1月2日電 火星的直徑卻只有地球的一半,質量約為地球的十分之一。為什麼火星比地球小那麼多?美國西南研究院科學家用了一種全新的行星形成模型,認為行星是從「小石頭」開始的,這個理論還可以解釋木星、土星等多個太陽系行星的形成。

  火星質量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直是困擾科學家的一個謎題。在行星形成的標準模型中,石頭堆成山,山堆成「城市」......大小相似的物體通過一種名叫「吸積」的過程堆積融合。金星和地球的大小及質量符合這個模型的預測結果,但火星按照這個理論至少應該和地球一樣大甚至更大。此外,根據這一理論計算出的小行星帶的質量也比實際大得多。

  西南研究院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報》上報告說,太陽系的內部結構是一種「粘性攪拌石子吸積」過程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塵土逐漸聚集成直徑只有幾釐米的小石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一些「石子」會聚集成小行星大小的星體。但在合適的條件下,這些原始的小行星能大量「吞噬」剩餘的小石子,把它們拽到自己的軌道上。

  這些小石子會呈螺旋式下降並與成長中的行星星體融合,讓一些小行星在短時間內成為行星大小的星體。

  但是,這個模型發現,並不是所有小行星的位置都適合「吸積」石子後變大。例如,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穀神星,如果它的位置在地球現在的位置,它會迅速「長大」,如果它在火星現在的位置,就不能變大了,火星所處位置的這種「牽拉」的力量很弱。

  這就是說,火星所處的位置決定了它「力量」有限、不能吸積更多的「原材料」來讓自己變大。

  目前來看,太陽系最適合星體長大的地方就是金星和地球的位置。

  從小行星帶上看木星。

  先前研究認為,小石子的吸積能形成巨大行星的內核,解釋了太陽系外緣的一些行星的結構,這次提出的新理論是對現有理論的補充。

  兩者結合起來,可以重現太陽系的構成過程——地球、金星、個頭較小的火星、星體質量小的小行星帶、木星和土星兩顆氣態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兩顆冰巨星和目前所知太陽系邊界的柯伊伯帶。(記者李宓,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火星上看地球會那麼大?而在地球上看火星卻那麼小?
    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1000個人眼裡有1000個哈姆雷特,但這只是人們看待事物的思維不同而已,但是如果同一個東西,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地方看到的不同,你會相信嗎?
  • 明明是近鄰 火星為什麼比地球小那麼多?
    火星的質量僅約地球的十分之一而已,為何相鄰的兩顆行星差異卻這麼大這件事,困惑了太陽系理論學家們很久了。在行星形成標準模型中,類似大小的天體是透過所謂的「吸積(accretion)」過程累積成長,巖石和其他巖石堆積成了山嶽級天體,山與山合併成了城邦級天體,之後以此類推。
  • 火星距離地球很遠,且其引力很強,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火星隕石?
    我們地球處於太陽系當中,太陽系又處在銀河系當中,而銀河系不過是宇宙當中無數星系的其中一個,所以就能看得出來我們地球的渺小了。太陽系當中有八顆行星,是我們地球,火星等等,在我們地球上偶爾有隕石墜落,那麼就有人非常的奇怪,在我們的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火星的隕石呢?
  • 地球上為什麼會有火星隕石?
    隕石一般是指來自地球以外天體的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後沒有燒盡的部分。落到地球上的隕石絕大部分來自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那些小的石塊可以直接落到地球上。也有少部分隕石來自火星和月球,來自火星和月球的隕石就需要外界將它撞出火星或月球。
  • 中美阿齊飛火星!為什麼是火星,它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又到每26個月一次的火星發射季,中、美、阿聯齊發火星探測器。根據誰先到誰先開發的原則,迅速開展火星探測是未來開發利用火星資源的基礎。但為什麼是火星,它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天問一號」著陸器和火星車(概念圖) | 中國航天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火星,火星會成為第二個地球嗎? 為什麼選擇火星?
  • 體積和質量遠比地球小的火星上,為什麼會擁有太陽系最高的山?
    我們知道太陽系中水星、金星和火星都是類地行星,此外還有月球、木衛三、冥王星等也都是巖石星球,在這些星球上也有山地,不過除地球以外的太陽系其他星球上沒有液態水的存在,所以也就沒有海平面。而我們地球上的海拔是以海平面為計算的,因此在和太陽系其他星球的山地對比時,我們也要把地球上海水的影響除去,這樣一來,地球上最高的山就不是珠穆朗瑪峰了,而是位於夏威夷群島的冒納羅亞火山。
  • 如果地球人類真的來自火星,那麼為什麼會從原始人開始進化?
    導語:如果地球人類真的來自火星,那麼為什麼會從原始人開始進化?如果說人類和大猩猩一樣是通過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這種說法也普遍被大眾所接受,如果是這樣那麼為什麼卻沒有近於兩者之間的其他動物的存在及在進化中所產生的化石。人類就如同被某種神秘力量在很短的時間加速進化而來快速的統治地球。而且人類並不像其他地球動物那樣在地球自然災害前都有所警覺,有科學家有分析得出結論人類其實並不適合地球24小時每日的生理時間。
  • 地球的未來會是火星嗎?
    馬斯克的太空計劃——移民火星,究竟現不現實?為什麼那麼科學家痴迷於火星?地球的未來是火星嗎?火星上的一項重要發現讓科學家們震驚,讓我們一起揭開火星的秘密。,我們覺得有幾分親切,因為我們將其看作是地球的近鄰,我們可以從火星上找到不少和地球相似的地方。
  • 同樣是衛星,為什麼火衛一未來會撞向火星,而月球卻在遠離地球?
    月球遠離地球這件事大家相比十分清楚,而且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可問題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為衛星在圍繞自己的行星公轉,為什麼有些衛星未來會被自己母行星的引力捕獲,或者撕碎呢? 離我們最近的鄰居火星,它有兩顆衛星,其中火衛一根據估計,在未來5000萬年以後就會進入火星大氣層,與火星發生碰撞。
  • 同樣是衛星,為什麼火衛一未來會撞向火星,而月球卻在遠離地球?
    月球遠離地球這件事大家相比十分清楚,而且也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可問題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為衛星在圍繞自己的行星公轉,為什麼有些衛星未來會被自己母行星的引力捕獲,或者撕碎呢?你看,發生日食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月球在太陽的前面經過,有時會遮住全部的太陽盤面,有時會遮住一半,有時會留下一個金色的圓環。根據日食古人就做出了這樣一個正確的假定,太陽與地球的距離要比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要大得多,而且我們可以遙遠的太陽光看作是一組平行線。
  • 人類為什麼會出現?很可能跟多年之前,火星同地球的碰撞有關!
    文/行走天涯人類為什麼會出現?很可能跟多年之前,火星同地球的碰撞有關!人類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在地球上,可以說是一個未解之謎了,其實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種說法了,比如達爾文揭示的生物進化論,說咱們人類是從猿猴一步步進化來的,但其實現在動物園裡面關的猿猴還是蠻多的,為什麼這次猿猴沒有再繼續進化成人類了呢?而且據悉,人類進化成猿猴的最關鍵一直都沒有從地球上找到,這也是這種說法越來越被人質疑的原因之一!
  • 火星為什麼是人類邁出地球的下一站?
    那麼,我們就將通過本文直接論證火星為什麼有足夠多的條件能滿足開發的需求。人類未來的行星際基地開發需要至少達到這些條件:充足的水源、空氣、能量、土壤和元素,能庇護生命,易於實施航天開發。人類探測火星已有60年歷史,目前依然有8個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在火星工作,它們發現火星水資源可以用「豐富」(當然,相對地球是貧瘠的)一詞形容:火星全球淺層土壤普遍存在2-3%的水分,火星表面在夏季甚至出現液態滷水流動,南北兩大極冠地區蘊藏著超過地球格陵蘭島的水冰含量,火星底部可能蘊藏巨大的液態水湖。對於小規模人口而言,已經足夠。
  • 為什麼火星上會有藍色的日落?
    今天,讓我來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為什麼落日是紅色的。當然了,除非你是在火星上,看到的天空和落日的顏色倒是和地球正好相反。首先,你需要明確的是,太陽光是什麼顏色的。答案揭曉,太陽光是彩虹所有顏色的集合。事實上,彩虹的顏色是下雨後,雨水將白光折射成各種不同的顏色,這就形成了彩虹。
  • 面對地球微生物的「星際入侵」,為什麼土衛二比火星更為脆弱?
    為什麼說不怕汙染火星,而僅僅是一些科學家表出現了擔憂呢?火星是一顆怎樣的星球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火星,火星一度被認為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近可以讓人類移民居住的第二家園。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類地行星,自轉周期為24小時39分,公轉周期為687個地球日。火星的自轉傾角為25.19°與地球相近,所以也有著明顯的四季變化。
  • 如果火星消失,地球會遭滅頂之災?
    火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行星,它最接近地球的時候大約只有5500萬公裡,其實這個距離對於人類來說也幾乎是遙不可及。經常聽到有一種說法,稱火星相對於地球來說非常重要,如果火星消失,地球會偏離自己的軌道,並且大量小行星的襲擊會使人類遭受滅頂之災。果然如此嗎?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火星成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
    「天問一號」火星很多地方和地球相似,如果地球毀滅的話,火星就是地球的備胎。它將會是我們移民的首選。而且密度都差不太多,這就代表了,火星的質量比地球要小很多,只有地球質量的11%,這就導致火星表面感受到的引力只有地球的38%。
  • 火星上的火山為什麼比地球上的高那麼多?
    火星上的火山為什麼比地球上的高那麼多?這與兩個星球的環境有關。火星的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2/5,同樣高度,在火星上的火山比在地球上的所承受的重力更小,這使它們不容易崩塌。有科學家曾做過計算,當地球上的山超過1.5萬米時,山體可能會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崩塌;而火星上的山理論上可以增長到3.75萬米以上。而且,火星上沒有板塊運動,這意味著火星內部的熱量只能集中從以熱點分布的火山釋放,熔巖的不斷堆積使火山越來越高。高度超過2萬米的奧林帕斯山就是由於大量熔巖噴發和熔巖層疊堆積而形成的。
  • 為什麼有人認為金星是地球的過去,火星是地球的將來?
    為什麼有人認為金星是地球的過去,火星是地球的將來?金星和火星的公轉軌道和地球相鄰,從這來說可以說是地球的鄰居,不過由於公轉的周期不同,也只能算是周期性的鄰居。2、太陽會不斷膨脹金星是緊鄰太陽的第二個行星,半徑和地球極為相近,表面有著濃密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到了96%以上,表面溫度常年為465℃~485℃,現在看來簡直是水深火熱,地球上的生物根本無法生存。但實際上地球形成之初和這個環境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
  • 人類為什麼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人類50年前就實現了載人登月,而且可以從月球返回,那麼人類登陸火星是否也可以安全返回地球呢?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以我們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現在載人登陸火星,只能是一個單程車票,太空人將會留在火星上而無法返回地球。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聽聽科學家的解釋。
  • 火星與木星之間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
    那就是本來在火星和木星為什麼會存在小行星帶?有些學者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的行星碎裂的結果。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一個行星碎裂而來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存在著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其他行星之間的距離都處在一個平均值內,但是唯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一個比較大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