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關於百慕達「魔鬼三角」的傳說絡繹不絕。常有新聞報導顯示,有船隻和飛機在百慕達周圍莫名失蹤。
關於百慕達的傳說,有人認為是由於百慕達地區磁場特殊,船隻的羅盤在百慕達周圍會失靈;也有人猜測是因為百慕達上空聚集了容易引發雷電爆炸的特殊雲朵,船隻經過時如果使用無線電通信設備,就會引發雲朵爆炸。
在科學家們看來,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因為百慕達的海底會湧起大量甲烷氣泡。最近,北京交通大學的物理教師@陳徵博士——科學實驗大玩家 就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段短視頻,通過實驗的方式還原了科學家們的這種猜想。
視頻中,陳博士將一艘木船模型放在魚缸裡,又使魚缸下部均勻地冒出大量甲烷氣泡。隨著氣泡不斷上升,原本漂浮在水面上的木船開始傾斜、下沉。不斷上升的氣泡使水的密度變小,船隻浮力也隨之減小,最終沉船。
實驗視頻在抖音上發布後,獲得了網友們4.3萬次點讚,不少網友都在評論中對實驗原理進行了探討,也提出一些自己關於百慕達的猜想。陳博士表示,關於百慕達之謎,目前科學家們也還在猜想階段,但這個實驗本身很不錯,值得向網友們科普;下次他還要做一個單個大氣泡對船隻浮力影響的視頻發到抖音上,和這個實驗作對比參考。
陳徵博士曾經獲得第21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是一位大學物理教師。在抖音上,他已經發布了近40個段視頻作品,獲得了網友們13萬次點讚。他的視頻內容有通俗易懂的物理科普實驗,有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小玩具進行的物理知識講解,也有上課時和學生們之間發生的趣事,很受網友們的喜歡。
在抖音上,類似的科普視頻還有很多。今年3月,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技館就和抖音聯合發起了「DOU知計劃」的全民段視頻科普行動,號召全國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及其他有科普內容創作能力的機構和個人,基於抖音短視頻平臺積極創作和發布短視頻科普內容。
作為一款致力於記錄美好生活的短視頻APP,科學之美,同樣也是抖音內容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短視頻這種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不少難以用語言直接描述的科學實驗、科學現象,得以簡單直接地表現出來。截至2019年2月底,抖音平臺上科普內容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3500億,用戶點讚量已經超過125億。
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