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大玩家陳徵:短視頻科普,用自然之美打動人心

2020-12-02 TOM資訊

生動直觀、方便快捷、碎片化、信息量大等特點,讓短視頻在傳遞信息上佔據了天然優勢。語言通俗易懂、輕鬆幽默,科普類短視頻讓高深科學變得淺顯易懂。

2019年3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技館4家權威機構聯合字節跳動共同發起全民科普活動——「DOU」知計劃。第21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北京交通大學教師、抖音《加油向未來》科學實驗支持「陳徵博士」出席發布會,並以「用自然現象本身的美打動人心」為主題分享了他的短視頻科普之路。

(圖為《加油向未來》科學實驗支持陳徵)

短視頻能將抽象的科學直觀呈現

愛因斯坦關於科學發展的兩大基礎理論是陳徵創作科普短視頻的最初動機。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建立起來的用實驗來探究因果性的方法。陳徵認為,「科學實驗本身就是科學最重要的基礎,一切科學理論都應該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展開。」物理學同樣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將科學實驗通過短視頻這一更具顯像化的方式進行傳播,不僅可以提升觸達人群的廣度,也可以降低知識接收的門檻,助力推動全民科學素質。語言是抽象的,有些東西視頻可以表示,但語言無法形容。

隨著科普實驗類小視頻逐漸登陸抖音平臺,2018年陳徵也開通了自己的抖音帳號「陳徵博士——科學實驗大玩家」,開始分享自己的「科學實驗」。截至目前,陳徵在抖音的作品獲贊量累計高達26.6W,粉絲數高達2.4W。對於陳徵來說,大學物理老師和抖音上的知識科普達人,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內容。

實驗用自然現象的美打動人心

陳徵認為,人的好奇心與生俱來,但想像力卻構造在真實體驗的基礎上。科學實驗就是將抽象的科學還原回自然現象本身的過程。讓人們對科學的想像有所依據的過程。過去,實現這一過程不僅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滿足實驗的現實條件,而現在,我們只需要一個數十秒的短視頻就可以實現。

在陳徵的視頻中,人們可以看懂深奧的「磁阻尼實驗」、「鋁熱反應」,可以明白「束流樹」的原理、百慕達危險的原因,還可以觀看許多有趣的物理實驗,他的實驗沒有「高大上」的配音,沒有華麗的剪輯,只是簡簡單單的實驗過程,卻獲得了粉絲的廣泛好評。他分享的「利希騰貝格圖形」在抖音上已獲得7.4萬網友的點讚,在他的視頻中我們感受到了自然現象最原始的美。

短視頻讓受眾用碎片拼出科學圖景

談及短視頻與科學知識傳播的關係,陳徵表示,科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短視頻可以把一個完整的體系,按照規則進行系統的、有序的碎片化處理,令大眾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一個個碎片了解通透,再將碎片們貫穿起來成為他們心中完整的科學體系,「當受眾拿到足夠多的拼圖碎片的時候,就能拼出那個科學家們想傳遞給他的世界圖景」。陳徵表示,「抖音作為短視頻平臺在激發大眾科學興趣方面具有天然的的優勢,能夠使科學知識與科學家們走進普通大眾,讓大眾對深奧的科學知識有系統性的了解,抖音已經成為科學的迎賓者。」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未來陳徵也將以更嚴謹的態度對待短視頻科普,為觀眾構建更完整的科學圖景。

據了解,字節跳動此次發起「DOU知短視頻科普知識大賽」,吸引包括「C9聯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學生群體在內的全體抖音用戶,通過抖音短視頻投稿方式參與比賽。除陳徵分享的物理實驗外,用戶還可以在抖音了解地理、生物、化學、天文等各個學科的科學知識。未來,抖音還將與更多的科研機構、科普專業人士建立合作,讓高深的科普知識源源不斷地走出實驗室、研究院,走進普通大眾的視野。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物理教師抖音演示精彩實驗,還原科學猜想
    最近,北京交通大學的物理教師@陳徵博士——科學實驗大玩家 就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段短視頻,通過實驗的方式還原了科學家們的這種猜想。視頻中,陳博士將一艘木船模型放在魚缸裡,又使魚缸下部均勻地冒出大量甲烷氣泡。隨著氣泡不斷上升,原本漂浮在水面上的木船開始傾斜、下沉。不斷上升的氣泡使水的密度變小,船隻浮力也隨之減小,最終沉船。
  • 「知識+短視頻」助推 「硬核」科普走向全民時代
    和陳睿一樣,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盧靜,北京交通大學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中科創星科普科教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陳徵等各領域「牛人」,也在抖音上通過短視頻講述他們各自研究領域的科普故事。
  • 知識短視頻 科普更走心
    她在業餘時間利用短視頻給網友們科普經濟學常識。  「珍大戶」發現,大眾的求知慾很強,但很多人沒有機會接受經濟學教育,缺乏對財富的基礎認知,對於風險和收益沒有概念。如果大眾可以多了解一些經濟學常識,可能就能避免一些損失。有網友在她發布的短視頻下留言:「幸虧看到了你講龐氏騙局那段才沒有被忽悠,身邊的朋友在某理財平臺壓了幾十萬元。」
  • 科學之光 璀璨之光——「科技列車懷化行」科普活動及「科學之夜」掠影
    陳徵老師帶領懷化的小朋友復原了最原始的儲電裝置《萊頓瓶》實驗。科學點燃夢想,創新助力前行。華燈璀璨的「科學之夜」讓科技之光點亮懷化。9月4日,「科技列車懷化行」啟動儀式後,一系列科普活動在我市舉行。當天,市民們在科技館裡探索科學,感受科技魅力,夜晚,「科學之夜」 懷化科技館圓形劇場如約上演,這是一場科技的狂歡。
  • 科學從未如此歡樂:北京昌平科技周舉辦科學綜藝秀
    本次科學綜藝秀分為「能源大比拼、小實驗大挑戰、生命奧妙多、抗疫真給力 」四部分內容。擔任本次綜藝秀的觀察員是科普大V,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北交大博士陳徵,他也是一位樂於實驗的「短視頻科普達人」,同時還是《科普時報》「物理雅集」的專欄作者。
  • 大眾化生產即時化傳播人格化呈現 知識短視頻科普更走心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發展,湧現出越來越多分享知識、傳播知識的內容創作者。他們是擁有知識、熱愛分享、熟諳技巧的科普達人。這些優質的內容供給,滿足並創造了巨大的知識需求。有網友在她發布的短視頻下留言:「幸虧看到了你講龐氏騙局那段才沒有被忽悠,身邊的朋友在某理財平臺壓了幾十萬元。」在短視頻時代,知識層次多元共生,既有權威的科學理論,也有生活小竅門、職場辦公技巧,以滿足不同受眾的不同知識需求。知識的分享者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專家學者,還可能是熟悉自身領域的生活達人。
  • 梁琰:用化學之美打動大眾—新聞—科學網
    不止於科普 將複雜深奧的科學問題可視化,梁琰的工作很容易被劃分為「科普」門類下。但事實上,科學可視化藝術家們所充當的角色,遠遠不止這麼簡單。 儘管在國內還很少聽到這樣的職業,但在美國,科學藝術家們的培養已經算是傳統。梁琰告訴記者,在著名的醫學聖殿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有專門的醫學插畫碩士專業。
  • 「科學之夜」點燃懷化科普熱情
    懷化新聞網訊(記者 李青青)「中國夢,科學夢,求真務實創輝煌,協作創新放光芒……」9月4日晚,在懷化學院向蔭躍老師的男聲獨唱中,「科技列車懷化行」系列之「科學之夜」活動在懷化市科技館開啟了一場知識性強、妙趣橫生、讓孩子們歡聲笑語的科普之旅。
  • 在中國「玩」科普的網紅洋教授:185個短視頻讓化學實驗秒變魔法
    自2018年2月起至今,「戴博士實驗室」發布了185個短視頻,單條視頻播放量最高超過1500萬。做實驗、錄視頻、開直播……戴偉成了「網紅」教師,他正嘗試用最有趣的實驗、最流行的平臺科普化學。在他的「科學秀」上,化學實驗被冠以可愛的稱呼——「阿拉丁神燈」「大象的牙膏」「法老之蛇」。但好玩的背後,是科學的思維。
  • 《流浪地球》熱了科普講座!中國科技館邀專家主講片中的基礎物理
    《<流浪地球>中的基礎物理》講座在中國科技館舉行,北京交通大學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陳徵主講。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流浪地球》中的黑科技,普及物理科學知識,2月17日,中科館大講堂邀專家舉辦《流浪地球》中的基礎物理科普講座。本次活動在中國青年網、未來網官方微博,團中央「青年之聲」PC端及APP、微邦「青年之聲」直播廳進行了同步視頻直播,在線觀看直播人次近7萬。
  • 科學真好玩 |「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家」第31期演講招募
    物理學家費曼曾遭朋友奚落:你們科學家,用分析的方法剖析一朵花,它就變得毫無趣味。費曼不以為然:普通尺度的花朵之美,我也能欣賞;但作為科學家,我還能想像一朵花的細胞裡有複雜運動,花為了吸引昆蟲授粉而演化出色彩,還會想到:昆蟲這樣低級的生物也有審美嗎?顏色為什麼會引起美的感受?
  • 「奇思妙想」短視頻大賽即將開啟,讓我們打開科學的奇幻之旅
    由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騰訊·大浙網承辦的「奇思妙想·科普有料」短視頻大賽將於9月15日正式啟動並進入作品徵集階段無論是人文社科領域,還是自然、科學範疇,不管你有冷知識、黑科技,還是獨家秘聞、搞笑趣事,統統都能參與進來,由你「奇思妙想」的科普來刷新大眾的世界觀!作品徵集將面向社會各界人士展開,這不僅是最具流量的賽事,更是最具關注度的賽事!耳聽為虛,眼見亦不一定為實,生活中的「不為人知」,一起來揭曉!
  • 短視頻可能成為行業標配
    短視頻讓知識實現普惠3月21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技館、字節跳動聯合發起名為「DOU知計劃」的全民短視頻科普行動,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據悉,科普類作者和內容已成為抖音內容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抖音用戶對科普內容的熱情,激發、提升了科普創作者的動力。「DOU知計劃」將有助於結合科學家與抖音短視頻的各自優勢,實現優質內容與趣味表達形式的結合,讓有用的科學知識更有趣,讓有意思的形式更有內涵。
  • 「鄞光溢彩」美麗鄞州短視頻大賽邀你釋放才華,就這麼帶感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如果你喜歡拍攝如果你善於發現生活的美如果你熱愛腳下的這片土地來吧,參加美麗鄞州短視頻大賽、傳播鄞州好聲音」的短視頻作品。【活動概況】(一)活動主題「美麗鄞州」(二)參賽要求1.作品主題:參賽作品需圍繞展現美麗鄞州方面展開,充分展示鄞州山水之美,城事之美,人文之美,用影像打動人心。
  • 「中科館大講堂」大自然的AB面——當詩詞遇見科學
    時間:5月4日(周六)14:00—15:30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題目:大自然的AB面——當詩詞遇見科學嘉賓:陳徵(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教師,第21屆茅以升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嘉賓簡介】陳徵 第21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 讓藝術之花在化學課堂上綻放 江蘇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講述「科學之美」
    「不,這是科學!」在青海省門源縣第二寄宿制初級中學的化學實驗課上,從前熟知的化學反應在微距鏡頭下變成了如夢似幻的奇妙世界,令初中生們大呼驚奇,圍著實驗臺興奮地又叫又跳。   日前,為了將科學探究與藝術創作一體化實施,指導學生用藝術的眼光鑑賞科學之美,江蘇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面向50餘名初中生實施了以「科學之美:鑑賞與創造」為主題的化學校本課程。
  • 宅家趣科普第四季3 | 酷實驗:微距鏡頭下的酷炫放電現象
    第四季*第三期酷實驗:酷炫放電上期科普視頻
  • 去北京天文館仰望星空,在國家重點實驗室領略前沿科學魅力
    雲遊科普場館之外,營員們還參與了兩場特色科普教育活動,其一是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青少年科普教育專家高雲峰為孩子們帶來的《身邊的趣味科學遊戲》。其二由北京交通大學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陳徵負責,主題為《我們身邊的聲光電——隨手可做的科學實驗》。
  • 去北京天文館仰望星空,在國家重點實驗室領略前沿科學魅力
    雲遊科普場館之外,營員們還參與了兩場特色科普教育活動,其一是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青少年科普教育專家高雲峰為孩子們帶來的《身邊的趣味科學遊戲》。高雲峰教授帶領科學通訊社「科學小記者」、中國科技館首屆科學故事大王張凌鋼利用身邊的工具和材料,開展了一些有趣的科學探究遊戲,如小熊爬繩、隔空取物、紙蜻蜓、有驚無險、懸崖勒馬、沉浮子等。
  • 科普活動點亮廣州「科學之夜」
    神奇:這些石頭會「發光」當晚,廣東科學中心的「科學之夜」開放了兩大展廳:自美國NASA引進的《星球奇境》展廳、低碳&新能源汽車體驗館,引領觀眾探究宇宙奧妙,體驗新能源汽車高科技。IMAX 3D巨幕影院放映科普電影《後院風光》,激發觀眾愛科學、愛觀察、愛探索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