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直觀、方便快捷、碎片化、信息量大等特點,讓短視頻在傳遞信息上佔據了天然優勢。語言通俗易懂、輕鬆幽默,科普類短視頻讓高深科學變得淺顯易懂。
2019年3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技館4家權威機構聯合字節跳動共同發起全民科普活動——「DOU」知計劃。第21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北京交通大學教師、抖音《加油向未來》科學實驗支持「陳徵博士」出席發布會,並以「用自然現象本身的美打動人心」為主題分享了他的短視頻科普之路。
(圖為《加油向未來》科學實驗支持陳徵)
短視頻能將抽象的科學直觀呈現
愛因斯坦關於科學發展的兩大基礎理論是陳徵創作科普短視頻的最初動機。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建立起來的用實驗來探究因果性的方法。陳徵認為,「科學實驗本身就是科學最重要的基礎,一切科學理論都應該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展開。」物理學同樣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將科學實驗通過短視頻這一更具顯像化的方式進行傳播,不僅可以提升觸達人群的廣度,也可以降低知識接收的門檻,助力推動全民科學素質。語言是抽象的,有些東西視頻可以表示,但語言無法形容。
隨著科普實驗類小視頻逐漸登陸抖音平臺,2018年陳徵也開通了自己的抖音帳號「陳徵博士——科學實驗大玩家」,開始分享自己的「科學實驗」。截至目前,陳徵在抖音的作品獲贊量累計高達26.6W,粉絲數高達2.4W。對於陳徵來說,大學物理老師和抖音上的知識科普達人,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內容。
實驗用自然現象的美打動人心
陳徵認為,人的好奇心與生俱來,但想像力卻構造在真實體驗的基礎上。科學實驗就是將抽象的科學還原回自然現象本身的過程。讓人們對科學的想像有所依據的過程。過去,實現這一過程不僅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滿足實驗的現實條件,而現在,我們只需要一個數十秒的短視頻就可以實現。
在陳徵的視頻中,人們可以看懂深奧的「磁阻尼實驗」、「鋁熱反應」,可以明白「束流樹」的原理、百慕達危險的原因,還可以觀看許多有趣的物理實驗,他的實驗沒有「高大上」的配音,沒有華麗的剪輯,只是簡簡單單的實驗過程,卻獲得了粉絲的廣泛好評。他分享的「利希騰貝格圖形」在抖音上已獲得7.4萬網友的點讚,在他的視頻中我們感受到了自然現象最原始的美。
短視頻讓受眾用碎片拼出科學圖景
談及短視頻與科學知識傳播的關係,陳徵表示,科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短視頻可以把一個完整的體系,按照規則進行系統的、有序的碎片化處理,令大眾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一個個碎片了解通透,再將碎片們貫穿起來成為他們心中完整的科學體系,「當受眾拿到足夠多的拼圖碎片的時候,就能拼出那個科學家們想傳遞給他的世界圖景」。陳徵表示,「抖音作為短視頻平臺在激發大眾科學興趣方面具有天然的的優勢,能夠使科學知識與科學家們走進普通大眾,讓大眾對深奧的科學知識有系統性的了解,抖音已經成為科學的迎賓者。」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未來陳徵也將以更嚴謹的態度對待短視頻科普,為觀眾構建更完整的科學圖景。
據了解,字節跳動此次發起「DOU知短視頻科普知識大賽」,吸引包括「C9聯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學生群體在內的全體抖音用戶,通過抖音短視頻投稿方式參與比賽。除陳徵分享的物理實驗外,用戶還可以在抖音了解地理、生物、化學、天文等各個學科的科學知識。未來,抖音還將與更多的科研機構、科普專業人士建立合作,讓高深的科普知識源源不斷地走出實驗室、研究院,走進普通大眾的視野。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