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航空公司的市場定位與機型選擇

2020-12-04 民航資源中國網

  2013年5月6日,民航局網站上「關於擬批准瑞麗航空公司籌建的公示」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雲南景成集團申請籌建瑞麗航空公司的申請已通過了民航西南管理局的初審,這意味著經過多年沉寂後,瑞麗航空有望成為一家新的民營航空公司。可以預見,隨著我國國內航空運輸市場的持續繁榮,民間資本不斷湧入,民航局對新成立航空公司的管理更加規範,未來全國各地又將會有一大批新航空公司破繭而出。

  作為後來者,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且能夠健康地發展是擺在每位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本文擬從經營戰略、市場定位及機隊規劃等幾個方面就此問題做些分析,希望對這些新成立的公司有所幫助。

  一、新成立航空公司的經營戰略

  經營戰略是航空公司面對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市場環境,為求得長期生存和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總體性謀劃,它是企業戰略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經營範圍的科學規定,也是制定公司各項規劃的基礎。根據美國著名戰略專家波特教授的理論,企業經營戰略可分為三類:即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縫隙戰略(或稱利基戰略)。每種戰略都有其特點和適用的環境,沒有好壞之分。

  自航空業放鬆管制以來,波特戰略在航空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並產生了與之相對應的三種經營模式,即低成本航空公司、全方位服務的網絡航空公司和針對某些特定市場的地區航空公司。

  我國民航市場同樣可以找到三種經營模式的影子,如春秋航空公司堅持走低成本路線,華夏航空公司定位在支線市場等等。然而我們也遺憾地發現,許多航空公司在經營策略方面尚存不足,從各公司的廣告語中不難發現,很多航空公司都在以優惠的價格來取悅旅客,藉以達到擴大市場份額的目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航空公司產品單一化、同質化的問題非常嚴重。

  波特教授認為,差異化戰略是一種以企業內部條件為重心的企業戰略,它強調要依賴於公司現有的資源水平,向顧客提供在行業範圍內獨具特色的產品或服務,這種特色可以給產品帶來額外的加價。如果一個企業的服務或產品的溢價超過因其獨具特性所增加的成本,那麼擁有這種差異化的企業就將取得競爭優勢。

  對於航空公司而言,所謂「差異化戰略」是指將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差異化,形成一些在全行業範圍內具有獨特性的東西。實現差異化戰略的方法有多種,如品牌形象、客戶服務、營銷網絡、產品組合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獨特性。差異化戰略可以使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區別於競爭對手,擺脫血腥的「紅海」,開創無人爭搶的「藍海」領域。「差異化」航空公司依據「藍海」戰略,不是去瓜分現有市場,也不把競爭對手作為標杆,而是另闢蹊徑,尋求新的客戶群體和新的市場,擴大市場需求,並最終實現盈利。

  專注於某個特定市場是新成立航空公司致勝的另一種選擇,實現這點則需要航空公司有一個準確的市場定位。

  二、新成立航空公司的市場定位

  美國著名的西南航空公司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能夠被《財富》雜誌評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航空公司」,這與它準確的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是分不開的。由此可見,航空公司市場定位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它既是航空公司產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又是航空公司發展的邏輯起點及終極目標。

  美國捷藍航空公司(JetBlue)同樣如此。這家公司成立於2000年2月,翌年即實現盈利4100萬美元。究其原因,該公司準確的經營策略和市場定位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總結起來,藍色噴氣航空公司的市場戰略主要有以下三點:1、低運營成本,高服務品質;2、以差異化產品刺激新的市場需求;3避免與現有航空公司正面競爭。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航空公司普遍市場細分不明確,市場定位不清晰,航空產品開發與設計過於模糊,導致航空公司市場競爭力較弱。據民航局運輸生產統計,目前我國航空公司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運力投入佔到了總數的2/3以上,北上廣深四大機場的時刻資源更是可望而不可求。相比之下,中西部眾多機場卻航班寥寥。如果新成立的航空公司能夠避開在東部市場上與傳統航空公司競爭,將目標市場定位在中西部,併集中精力去開闢、深耕這一市場,相信一定能夠取得不俗的成績。

  我們欣喜地看到,天津航空公司在成立之初既制定了準確的市場定位。這家公司的機隊以50-100座的支線客機為主,將其目標市場定位在了「省會城市與二三線城市之間及部分規模較小的省會城市之間,以及經濟較為發達的二線城市之間」。經過數年的發展,這家民航市場的後起之秀不僅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了腳跟,而且還有了巨大的發展,目前機隊規模已突破百架。

  三、新成立航空公司的機隊規劃

  飛機是航空公司的生產工具,也是其經營戰略和市場定位最根本的反映,只有制定正確的機隊規劃才有利於航空公司實現其市場和經營戰略,進而實現盈利。

  反觀我國航空公司現有的機隊,由於在歷史上受計劃經濟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較大,結構不盡合理,很難適應市場的需要。從統計不難看出,我國民航目前的機隊結構呈現典型的中間大,兩頭小,單通道幹線客機佔到了機隊總數的77%,而遠程寬體和支線客機卻分別只有9%(見圖1)。這也是造成我國民航業客貨不平衡、幹支不平衡和國內國際不平衡三大矛盾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由於機型相似、服務相似,不可避免地造成產品同質化的問題。

  尋求差異化的產品首先要在機隊結構上與競爭對手不同,巴西蔚藍航空公司(Azul Airlines)在這方面樹立了一個典範。這是一家新成立的航空公司,但發展速度卻非常驚人,在成立至今短短4年的時間裡已佔據了巴西國內10%的市場份額。在其總裁大衛·尼勒曼(David Neeleman)看來,蔚藍航空公司成功的秘訣主要在於「小處著眼」。

  巴西蔚藍航空公司在規劃航線網絡時刻意避開了與現有航空公司的競爭,而只在不通航的城市間開闢航線。目前在巴西國內有43個城市間只有蔚藍航空公司的航班。另外,蔚藍航空公司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巴西國內有83%的航班實際載客人數不到120人。為此該公司決定不採用波音737或空客A320等大型客機,而是選擇了巴航工業的E系列客機以及ATR渦輪螺旋槳飛機。由此一來,蔚藍航空公司不僅大幅提高了航班的客座率和盈利水平,還開闢了很多競爭對手無法通達的航線。

  分析民航局最近幾年的運輸生產統計不難發現,我國每年同樣有著大批的航班旅客人數不足百人(見圖2),而限於我國民航不合理的機隊結構,目前這些航線上使用的多為150座左右的幹線飛機,其經營效果可想而知。也正因如此,多數幹線航空公司不願涉足這一市場,許多航線上存在著運力供不應求的問題。如果新成立的航空公司能以座級更加合理的機型進入這一市場,不僅可以避開與現有航空公司的激烈競爭,而且還可以開闢出一片新的「藍海」,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四、總結

  新成立航空公司制定準確的經營戰略,找準目標市場是其成功的根本保證。我們強調「藍海」戰略,就是要強調創新精神,強調尋找或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的市場空間和全新的商機,努力創造新的市場需求,而不是與強大的競爭對手去爭個頭破血流。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民航市場逐步走向成熟,新成立的航空公司也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2薦聞榜

相關焦點

  • 2013年至今 新成立航空公司發展路徑分析
    其中東海與浙江長龍航空是在原有貨運航空公司基礎上擴大經營範圍所籌建;江西航空是在原廈門南昌分公司基礎上籌建;北部灣航空公司是在原天津航空南寧運行基地基礎上籌建。  成熟航空公司的參與極大縮短了新成立航空公司籌建期,並能為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提供成熟的運營與管理經驗;由貨運轉型客運的航空公司,其貨運業務的航線網絡規劃、航班時刻、飛機運營等方面的運營管理經驗能直接運用到客運業務中。
  • 湖南新增一家航空公司,主營短途航線,機型新舟60
    據悉,快線航空是湖南第一家專注於短途運輸的航空公司,總部設在湖南省會長沙,主營支線航空市場,飛機機型為30座級的國產渦槳支線客機新舟60。頒證儀式上,快線航空還與奧凱航空湖南分公司籤署了「幹支聯運」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幹線航空與支線航空聯運,不僅為網絡型航空公司與國內短途運輸航空公司拓寬了合作範圍,還優化了支線市場傳統的點對點模式,將對湖南省立體交通建設、支線航空的市場開拓,起到積極的作用。
  • 新成立航空公司靠什麼抗衡三大航?
    細數最近批覆的和申請的新公司,更印證了這個遍地開花的航企時代。圓通貨航、寧夏貨航、多彩貴州、江西航空、北部灣航空、龍江航空……客貨運市場的旺盛需求,相應政策支持,雨後春筍般的創建航企,不足為奇。  順豐的崛起,帶給航空快遞市場無限遐想,這個中國最大的貨主,在2014年登頂世界快遞件量的第一寶座。「沒有自己的飛機,談不上真正的快遞」。
  • 馬來西亞宣布成立新航空公司 使飛行更具人情味
    中新網3月18日電 據外媒報導,在經歷一系列航空災難後,馬來西亞政府17日宣布一項新計劃,成立新航空公司。據報導,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已斥資15億美元,與加拿大飛機製造商龐巴迪籤約,採購20架新飛機。未來,該公司還將花費29億美元,添購另外20架飛機。
  • 鼓勵新設立基地貨運航空公司
    日前,我市正式印發了《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扶持政策》(以下簡稱《政策》),旨在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鼓勵航空貨運市場主體(指航空公司和航空貨代企業)入駐成都,吸引航空貨運市場主體開行以成都為核心通達全球的全貨機航線,鼓勵航空貨代企業在成都建立國際貨運轉運(分撥)中心,
  • 對標春秋,攜程成立一家航空公司!
    對標春秋,攜程成立一家航空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OTA(在線旅遊)龍頭企業攜程第一次入股航空公司。四年前,攜程斥資30億元參與東航增發成為公司重要外部股東。相比第一次從二級市場入股航空公司,這次攜程在海南省新組建的本土航空公司中扮演的是發起人的角色。
  • 中國在2010年前將暫停審批成立新的航空公司
    出於對民航業發展過快的擔心,中國民航總局宣布2010年前將不再批准成立新的航空公司,並控制引進飛機的速度。這一消息是新任民航總局副局長李家祥,在2008年1月10日舉行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安全會議上透露的。  不過,李家祥表示,中國仍然鼓勵外商投資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民航。
  • 競爭慘烈的市場,究竟什麼最重要?
    6、好的戰略定位需要環環相扣的戰略配稱西南航空圍繞這個戰略核心,採取了一些列」斷舍離「的措施。更少的航線,更多的航班。機型的聚焦:大多數廉價航空,特別在初期,在機隊的設置上,偏向於選擇單一機型來節省成本。
  • 日航成立新型廉價航空公司 2020年投入運行
    人民網東京5月14日電(許永新)據時事通信社報導,14日,日本航空公司(JAL)宣布成立新的廉價航空公司(LCC)。新公司將以成田機場為基地,在東京奧運會召開的2020年投入運行,將爭取吸引更多的赴日外國遊客。
  • 谷歌新機Pixel XE曝光:定位中端機型市場
    Google 於 2019 年憑藉 Pixel 3a 和 3a XL 進入中端市場。後來,它在 2020 年繼續推出 Pixel 4a 作為迭代機型。雖然我們已經看到了有關下一代新機的報導,但據稱已經出現了一款名為 Pixel XE 的機型。
  • 10萬元家轎定位—ARJ21打破龐巴迪壟斷支線客機市場的局面
    航空公司提出,對ARJ21的定位要像別克賽歐一樣,「10萬元以下家用轎車」,只有這樣才有市場前景。當時,上海通用率先提出「10萬元家轎」,用賽歐在市場上投下一顆「重磅炸彈」,打破了捷達、富康等老車型佔據市場的局面。
  • 空客最成功的機型A320的前世今生
    世界民航史上最成功的機型無疑是波音737,雖然最新的波音737max停飛了,但這也也改變不了737是人類客機製造歷史上最成功的機型。A320憑藉電傳操縱,側置操縱杆,單通道飛機最寬客艙,複合材料應用等諸多第一開創了一個單通道飛機的新時代。這是A320相較於737質的飛躍。迄今為止A320系列飛機共獲得訂單超過13000架,是目前世界上最暢銷的單通道飛機之一。每天有超過1300架A320客機翱翔在中國的天空,他們穿梭於幾乎所有國內大中型城市,是中國民航的絕對主力機型。
  • 意外打卡即將停用的機型!南航支線飛機公務艙,在國內真的很少見
    南航在這個航段使用的是巴西EMB190機型,這是一款比較成熟的支線飛機,但是在中國仿佛只有南航在使用,而且南航也準備逐步將這種機型封存,改用國產的ARJ21,支持國產支線飛機。個人認為,國產ARJ21支線飛機固然要支持,但是航空公司選用機型一定要適合航空公司自身的定位,比如春秋航空,就只用空客320系列,事實證明春秋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規模,自身定位是關鍵……這次選擇公務艙,說實話,主要是為了保級衝航段,但卻意外打卡了即將退出的機型,那就請各位大咖一起來看看支線飛機的公務艙吧
  • 波音公司與空客公司民用機型對比
    新產品開發的重點是波音7E7,這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機型,預計2008年投入運營。全球現役的波音民用飛機達14000多架,約佔全球機隊總量的75%。  波音717-200  波音717-200是目前波音民機系列的最新成員。它由非常安靜的BR715高函道比發動機提供動力,是為滿足全球市場對於乘坐舒適、運營成本低、籤派可靠性高的支線飛機的需求而推出的。
  • 這家航空公司直接宣布退出日本市場
    本月直接宣布退出日本航空市場!據報導,由於經營困難,日本亞洲航空公司已決定終止航空業務,這也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家宣布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但以失敗告終。
  • 10萬元家用轎車定位—ARJ21打破龐巴迪公司壟斷支線客機市場的局面
    中航商飛要想取得商業成功,不僅僅要把ARJ21支線客機賣出去,同時要讓航空公司在運營ARJ21的過程中獲得贏利。航空公司提出,對ARJ21的定位要像別克賽歐一樣,「10萬元以下家用轎車」,只有這樣才有市場前景。
  • 西捷航空將成立超低成本航企 會成功嗎?
    史密斯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Ken Wong表示,成立超低成本航空公司將允許西捷航空維持現有的競爭優勢。「總體來說,他們這麼做是符合邏輯的。近期西捷航空開始在思考一種類似』人民的航空公司』的概念並且已經嘗試踐行這樣的理念,但是他們在擴大自己的經營範圍時面臨著一些挑戰。」西捷航空一開始的定位是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但是近年來開始提供較高的票價選項。
  • 印度新成立航空公司已獲印度民航局批准
    印度塔塔集團和新加坡航空公司計劃推出的新印度全服務型航空公司日前已獲得了印度民航局頒布的「不反對」證明,使得該航空公司距離正式推出更近一步。這家尚未命名的航空公司是一家合資企業,其中塔塔有限公司控股 51%,新加坡航空公司控股 49%。這兩家合作夥伴計劃在推出該航空公司時使用從新加坡航空集團租賃的空客 A320飛機。
  • 印度尼西亞鷹記航空公司 (PERSERO) 選擇霍尼韋爾 INTUVUE(TM...
    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航空公司事務副總裁邁克.馬德森 (Mike Madsen) 表示:「選擇 IntuVue 證實了鷹記航空公司對安全問題的重視。霍尼韋爾 IntuVue 天氣雷達在湍流和風切變探測領域處於業內領先地位,而湍流和風切變探測功能對於預防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致力於為航空合作夥伴提供提高安全係數、降低運營成本的設備,以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 連續墜機的波音737MAX復飛,「致命機型」你還敢坐嗎?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737 MAX復飛也很難產生新訂單。2013年1月,波音787客機因電池問題,在十天內出現7次事故,導致全球大範圍停飛,包括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波蘭航空公司、英國湯姆森航空公司、卡達航空公司等多家航司都向波音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