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 ▍2500字,閱讀約5分鐘
01 上帝的「倖存者偏差」
世界是不公平的,同樣是大學輟學創業,上帝讓比爾-蓋茨、賈伯斯、扎克伯格一次性取得了成功,並且始終保有著自己的公司,即使微軟涉嫌壟斷,最後蓋茨還是保全了全部微軟——恰恰是「倖存者偏差」,讓人們誤以為上帝是寬宏大量的。
其實,上帝並不總是這樣的——上帝經常讓才華和古怪的個性相伴,甚至是乖戾、暴躁、讓人厭惡的個性。
常人從普通的角度去理解這個性,而天才是站在天堂的門口,用非普通人的思維去理解、去實踐這些個性。這些行為古怪的創業者,有些是上帝讚賞的,有些是上帝容忍的,有些是上帝厭惡的。
很明顯,上帝不喜歡特拉維斯-卡蘭尼克,甚至有些討厭這個網約車行業的締造者、Uber(優步)的創始人——但卡蘭尼克更不喜歡上帝,他偏要和上帝「對著幹」:歷經三次創業,打了商業史上最多的官司,被趕出自己創立的公司。
但這一切,都沒有攔得住頑強的卡蘭尼克獲得成功,他還是贏得80多億美元的資產,42歲的億萬富豪,並再度創業。
02 第一次創業與100萬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並非天生就是頑強的創業者,而是源於他的「壞運氣」。卡蘭尼克1977年生於舊金山,也就是矽谷在他的家鄉正式形成的年代。
他和其他矽谷大佬一樣,從小喜愛計算機,6歲就學會了編程,21歲輟學開始創業,「教科書」式的矽谷創業模式。
他邀了6位夥伴,創業的項目是網絡搜尋引擎。而就在同年9月,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創立了谷歌,同樣是做搜尋引擎——不幸的是,很明顯,上帝和谷歌的兩兄弟關係更好。
卡蘭尼克創立的搜尋引擎,鬼使神差地變成了世界第一個P2P文件下載資源的搜尋引擎,這下可是被「死神」附體了,無意中大量侵犯版權,被29家好萊塢公司起訴,索賠2.5億美元的天價。
這哪裡是創業,這就是自殺呀!卡蘭尼克的第一次創業,無異於向死神報到,不但一分錢沒賺到,最後賠償了100萬美元了事。
03 第二次創業與「9-11」
然而,這並沒有打倒卡蘭尼克,卻修煉了他頑強的本性。2001年,他捲土重來,還是原班人馬,創立了一家科技公司,為企業提供服務,節省伺服器費用。曾經起訴他的29家公司中,有23家成為他的客戶,他要把賠出去的錢再賺回來。
這回,上帝注意到了這個脾氣火爆的矽谷帥小夥,準備讓他倒點兒黴!公司起步,終於談好了一個不錯的投資人,準備前來最終敲定合作的時候——這個不幸的投資人所乘坐的飛機,恰恰就是被恐怖分子劫持的「9-11事件」的飛機,撞向了世貿大廈。投資人被上帝帶走了,連同給卡蘭尼克的投資一起帶走了。
正在卡蘭尼克不知所措的時候,他的合伙人「背叛」了他——帶著開發團隊跳槽到了索尼公司。上帝並沒有就此罷手,最大的投資人不再看好他,決定撤資。
卡蘭尼克被上帝打到谷底,他回到母親家,用「啃老」的方式辦公。自己沒有工資,沒錢參加拉斯維加斯的電子展,只好住在租來的汽車裡,到賭場的衛生間裡去洗澡。
焦頭爛額的年輕人,情急之下又犯了個錯誤——為節約費用,他沒有給員工交個人所得稅,投資人去天堂了,這回來的是稅務局,已身無分文的卡蘭尼克借錢交了罰款。
04 第三次創業做Uber與「發狂」
上帝不斷賜予他的惡運,徹底激發了卡蘭尼克的頑強鬥志:他自己跑業務,規定每天上門15家,這樣在前一天他就要打上百個電話,就這樣堅持了六年,以至於留下了後遺症,經常耳朵疼痛。
這一回合,上帝竟然沒有「鬥」過他,公司漸漸有了起色,2007年,一家技術公司看好他的項目,出資1900萬美元收購了他的公司。
成為千萬富豪的卡蘭尼克,並沒有就此止步,多年的艱苦創業,鑄就了他積極奮進的性格。他和朋友去法國遊玩的時候,叫計程車很費勁,由此有了共享出行的想法——2009年,世界第一家網約車公司Uber誕生了。
做Uber的前幾年,可能是上帝環宇宙旅行去了,沒有注意到卡蘭尼克又創業了,所以他運營比較順利,融資也順利,估值一路攀升。沒過幾年,上帝回來,發現小卡的共享出行事業做得風生水起,於是把厄運再一次降臨到卡蘭尼克身上。
Uber在全球化的路上官司不斷,所到之處引起出租司機罷工,一些國家、地區,甚至出臺了禁止共享出行的政策。
在中國,Uber遭遇了比自己還強大的滴滴,補貼大戰把Uber打得頭破血流,30個月的血戰後,不得已「化敵為友」,優步中國與滴滴合併。
但這並沒有擊垮卡蘭尼克的頑強,並沒有阻止Uber前進的步伐,公司估值一度到達1000億美元。於是,上帝祭出了最後一招——讓卡蘭尼克「發狂」。一如英特爾的安迪-格魯夫所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優秀的人都有偏執的一面,就如賈伯斯的完美欲與乖戾的性格一樣。
上帝放大了卡蘭尼克魔鬼的一面,這回卡蘭尼克「玩大了」。卡蘭尼克一貫我行我素、特立獨行,在Uber創業的後期超出了邊界,公司高層對他怨聲載道,幾個導火索事件使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Uber平臺的收費,一直被司機群體詬病,而在用車高峰時候加價,更是讓民眾大為不滿,可是卡蘭尼克卻很不以為然。
有一次,小卡居然在Uber的網約車裡,與一個普通司機大吵起來,大罵司機不應將生活的失敗歸罪於Uber。狗血的是,這段火爆的對話,被車內的視頻設備錄下來,這位司機一怒之下,將它放到了網上,立刻群情激憤,Uber的形象一落千丈。
第二件事,是他嚴重違背整個高管層的集體意見,一意孤行地收購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前谷歌員工創立的,疑似竊取谷歌自動駕駛技術。收購後,開發Uber的自動駕駛技術,結果招致谷歌的起訴。谷歌一直是Uber的投資人,此時兩家徹底撕破臉。
再有,是隨之而來的公司內部性別歧視問題。辦公室性騷擾普遍,員工擔心Uber的文化「墮落」,離職率增高。面對這一切,小卡沒有及時自省,反而是更加強硬,招致高管紛紛離職,公司估值下滑,公司在大眾的口碑如陰雲蔽日。
最後,董事會忍無可忍,準備將他逐出Uber。此時卻禍不單行,小卡的父母駕船出遊遇險,母親去世,父親受重傷。
悲痛之中的卡蘭尼克,宣布無限期休假,隨後宣布辭去CEO職務,此時是2017年7月21日。但你以為卡蘭尼克就此認命?你就大錯特錯了,他只是徹底放棄了Uber,盤算新的創業。
05 頑強「四連發」,「小強」再戰江湖
上帝沒能打敗矽谷最頑強的CEO,他戰勝了上帝用以考驗他的種種厄運。2019年5月,Uber上市,儘管破發,沒有預期的輝煌,但還是為卡蘭尼克帶來了86億美元的身價。
一如當年賈伯斯被迫離開蘋果公司,賣掉幾乎全部蘋果股票一樣,禁售期一過,小卡就開始拋售Uber套現。其實,遠在上市之前,卡蘭尼克就將自己價值14億美元的股票賣給了軟銀。
42歲的卡蘭尼克,依舊像「小強」一樣頑強如初,依舊不把上帝的厄運放在眼裡,在離開Uber九個月後,就重整旗鼓,進入投資領域再戰江湖。
不知這一回合,上帝是否可以對他好一點——其實也無所謂,反正他自己是不在乎的。
趙貓貓砸職場,專注管理領域。品財經故事,學硬核管理,咱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