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最頑強CEO:四度創業,官司最多,被逐出公司,奮鬥身價86億

2020-12-05 趙貓貓砸職場

字數 ▍2500字,閱讀約5分鐘

01 上帝的「倖存者偏差」

世界是不公平的,同樣是大學輟學創業,上帝讓比爾-蓋茨、賈伯斯、扎克伯格一次性取得了成功,並且始終保有著自己的公司,即使微軟涉嫌壟斷,最後蓋茨還是保全了全部微軟——恰恰是「倖存者偏差」,讓人們誤以為上帝是寬宏大量的。

其實,上帝並不總是這樣的——上帝經常讓才華和古怪的個性相伴,甚至是乖戾、暴躁、讓人厭惡的個性。

常人從普通的角度去理解這個性,而天才是站在天堂的門口,用非普通人的思維去理解、去實踐這些個性。這些行為古怪的創業者,有些是上帝讚賞的,有些是上帝容忍的,有些是上帝厭惡的。

很明顯,上帝不喜歡特拉維斯-卡蘭尼克,甚至有些討厭這個網約車行業的締造者、Uber(優步)的創始人——但卡蘭尼克更不喜歡上帝,他偏要和上帝「對著幹」:歷經三次創業,打了商業史上最多的官司,被趕出自己創立的公司。

但這一切,都沒有攔得住頑強的卡蘭尼克獲得成功,他還是贏得80多億美元的資產,42歲的億萬富豪,並再度創業。

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

02 第一次創業與100萬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並非天生就是頑強的創業者,而是源於他的「壞運氣」。卡蘭尼克1977年生於舊金山,也就是矽谷在他的家鄉正式形成的年代。

他和其他矽谷大佬一樣,從小喜愛計算機,6歲就學會了編程,21歲輟學開始創業,「教科書」式的矽谷創業模式。

他邀了6位夥伴,創業的項目是網絡搜尋引擎。而就在同年9月,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創立了谷歌,同樣是做搜尋引擎——不幸的是,很明顯,上帝和谷歌的兩兄弟關係更好。

卡蘭尼克創立的搜尋引擎,鬼使神差地變成了世界第一個P2P文件下載資源的搜尋引擎,這下可是被「死神」附體了,無意中大量侵犯版權,被29家好萊塢公司起訴,索賠2.5億美元的天價。

這哪裡是創業,這就是自殺呀!卡蘭尼克的第一次創業,無異於向死神報到,不但一分錢沒賺到,最後賠償了100萬美元了事。

沒幹過谷歌那哥倆,還賠了100萬

03 第二次創業與「9-11」

然而,這並沒有打倒卡蘭尼克,卻修煉了他頑強的本性。2001年,他捲土重來,還是原班人馬,創立了一家科技公司,為企業提供服務,節省伺服器費用。曾經起訴他的29家公司中,有23家成為他的客戶,他要把賠出去的錢再賺回來。

這回,上帝注意到了這個脾氣火爆的矽谷帥小夥,準備讓他倒點兒黴!公司起步,終於談好了一個不錯的投資人,準備前來最終敲定合作的時候——這個不幸的投資人所乘坐的飛機,恰恰就是被恐怖分子劫持的「9-11事件」的飛機,撞向了世貿大廈。投資人被上帝帶走了,連同給卡蘭尼克的投資一起帶走了。

正在卡蘭尼克不知所措的時候,他的合伙人「背叛」了他——帶著開發團隊跳槽到了索尼公司。上帝並沒有就此罷手,最大的投資人不再看好他,決定撤資。

卡蘭尼克被上帝打到谷底,他回到母親家,用「啃老」的方式辦公。自己沒有工資,沒錢參加拉斯維加斯的電子展,只好住在租來的汽車裡,到賭場的衛生間裡去洗澡。

焦頭爛額的年輕人,情急之下又犯了個錯誤——為節約費用,他沒有給員工交個人所得稅,投資人去天堂了,這回來的是稅務局,已身無分文的卡蘭尼克借錢交了罰款。

投資人被「9-11」帶走,引發一連串厄運

04 第三次創業做Uber與「發狂」

上帝不斷賜予他的惡運,徹底激發了卡蘭尼克的頑強鬥志:他自己跑業務,規定每天上門15家,這樣在前一天他就要打上百個電話,就這樣堅持了六年,以至於留下了後遺症,經常耳朵疼痛。

這一回合,上帝竟然沒有「鬥」過他,公司漸漸有了起色,2007年,一家技術公司看好他的項目,出資1900萬美元收購了他的公司。

成為千萬富豪的卡蘭尼克,並沒有就此止步,多年的艱苦創業,鑄就了他積極奮進的性格。他和朋友去法國遊玩的時候,叫計程車很費勁,由此有了共享出行的想法——2009年,世界第一家網約車公司Uber誕生了。

做Uber的前幾年,可能是上帝環宇宙旅行去了,沒有注意到卡蘭尼克又創業了,所以他運營比較順利,融資也順利,估值一路攀升。沒過幾年,上帝回來,發現小卡的共享出行事業做得風生水起,於是把厄運再一次降臨到卡蘭尼克身上。

又被上帝盯上了?

Uber在全球化的路上官司不斷,所到之處引起出租司機罷工,一些國家、地區,甚至出臺了禁止共享出行的政策。

在中國,Uber遭遇了比自己還強大的滴滴,補貼大戰把Uber打得頭破血流,30個月的血戰後,不得已「化敵為友」,優步中國與滴滴合併

但這並沒有擊垮卡蘭尼克的頑強,並沒有阻止Uber前進的步伐,公司估值一度到達1000億美元。於是,上帝祭出了最後一招——讓卡蘭尼克「發狂」。一如英特爾的安迪-格魯夫所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優秀的人都有偏執的一面,就如賈伯斯的完美欲與乖戾的性格一樣。

上帝放大了卡蘭尼克魔鬼的一面,這回卡蘭尼克「玩大了」。卡蘭尼克一貫我行我素、特立獨行,在Uber創業的後期超出了邊界,公司高層對他怨聲載道,幾個導火索事件使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Uber平臺的收費,一直被司機群體詬病,而在用車高峰時候加價,更是讓民眾大為不滿,可是卡蘭尼克卻很不以為然。

有一次,小卡居然在Uber的網約車裡,與一個普通司機大吵起來,大罵司機不應將生活的失敗歸罪於Uber。狗血的是,這段火爆的對話,被車內的視頻設備錄下來,這位司機一怒之下,將它放到了網上,立刻群情激憤,Uber的形象一落千丈。

滴滴收購了優步中國,Uber退出中國市場

第二件事,是他嚴重違背整個高管層的集體意見,一意孤行地收購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前谷歌員工創立的,疑似竊取谷歌自動駕駛技術。收購後,開發Uber的自動駕駛技術,結果招致谷歌的起訴。谷歌一直是Uber的投資人,此時兩家徹底撕破臉。

再有,是隨之而來的公司內部性別歧視問題。辦公室性騷擾普遍,員工擔心Uber的文化「墮落」,離職率增高。面對這一切,小卡沒有及時自省,反而是更加強硬,招致高管紛紛離職,公司估值下滑,公司在大眾的口碑如陰雲蔽日。

最後,董事會忍無可忍,準備將他逐出Uber。此時卻禍不單行,小卡的父母駕船出遊遇險,母親去世,父親受重傷。

痛之中的卡蘭尼克,宣布無限期休假,隨後宣布辭去CEO職務,此時是2017年7月21日。但你以為卡蘭尼克就此認命?你就大錯特錯了,他只是徹底放棄了Uber,盤算新的創業。

小卡是打不死的「小強」

05 頑強「四連發」,「小強」再戰江湖

上帝沒能打敗矽谷最頑強的CEO,他戰勝了上帝用以考驗他的種種厄運。2019年5月,Uber上市,儘管破發,沒有預期的輝煌,但還是為卡蘭尼克帶來了86億美元的身價。

一如當年賈伯斯被迫離開蘋果公司,賣掉幾乎全部蘋果股票一樣,禁售期一過,小卡就開始拋售Uber套現。其實,遠在上市之前,卡蘭尼克就將自己價值14億美元的股票賣給了軟銀。

42歲的卡蘭尼克,依舊像「小強」一樣頑強如初,依舊不把上帝的厄運放在眼裡,在離開Uber九個月後,就重整旗鼓,進入投資領域再戰江湖。

不知這一回合,上帝是否可以對他好一點——其實也無所謂,反正他自己是不在乎的。

卡蘭尼克襪子上印著:流血流汗,吃泡麵

趙貓貓砸職場,專注管理領域。品財經故事,學硬核管理,咱們下期再會。

相關焦點

  • 身價超30億美元,山東「碼農」的矽谷奇幻漂流
    「不需要出差」的視頻會議系統Zoom知名度此前並不高,4月18日上市首日卻大漲72%,此後數天市值一直穩穩站在 160 億美元以上,遠超過同一天上市的明星創業公司 Pinterest,受到資本市場的狂熱追捧。袁徵也成為身價數十億美元的新貴。
  • 這位身價705億的矽谷鋼鐵俠是如何煉成的?
    從創立PayPal和SpaceX,到運營世界上最具顛覆性的汽車公司之一,埃隆•馬斯克取得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且這位身價達705億美元的富豪今年僅只49歲。Zip2,為主流報刊提供線上城市旅遊指南;1999年,Zip2被康柏公司以3.41億美元收購,馬斯克獲利2200萬美元;同年,第二次創業成立X.com,推出「網上銀行」這一全新的概念,進軍電子支付領域;2000年3月,在多輪的燒錢式競爭之後,X.com與金融初創公司康菲尼迪
  • 埃隆·馬斯克也許是矽谷最能"演"的CEO|特斯拉|威爾|spacex公司|...
    他這種ICON體質,流量大戶,誰最青睞,當然是傳媒娛樂圈兒了。當然,他也需要貴圈,虛虛實實就把事兒給說了,便於讓大家搞明白他的宏圖大業。網際網路科技、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航天科技、未來經濟、環境保護、矽谷創業,最熱門的經濟和科技話題,都讓他佔盡了。你會發現有關這些話題的內容節目,五花八門,哪哪都有他。今天小昭就給大家盤點下埃隆·馬斯克曾經出演的那些影片。
  • 每年幫富士康賺百億,卻因請假1天遭郭臺銘開除,今創業身價22億
    曾經他是富士康最年輕的事業群總經理,為郭臺銘立下過汗馬功勞。因請假一天被郭臺銘開除,從而走上了創業的道路,短短兩年的時間,他就實現了華麗的逆襲,公司估值達到2億美元。為了給公司爭取蘋果的訂單,他足足在蘋果公司蹲守了2個星期,最後用15分鐘拿下了ipod訂單。 除此之外,他還從亞馬遜手中拿到了Kindle的訂單。他帶領設計、生產過iPad播放器、音響、Kindle電子書和聯想平板電腦等多種當紅產品,獲得的專利授權超過1000件。總而言之,謝冠宏在富士康時,每年為富士康賺取的營收一度高達100億!
  • 電子菸首富陳志平:初入職場被騙200萬,創業十年身價640億
    生命是一場名叫奮鬥的旅程,人生如逆旅,我亦為行人。江湖之行《2020年胡潤百富榜》,陳志平的出現驚呆了眾人,身價640億元,排名59,名副其實的中國電子菸首富,這位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人士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 矽谷之後是「矽山」: 美國科技公司追夢奧斯汀
    當地時間1月29日美股收盤後,蘋果公司公布「史上最重要財報」。由於近期iPhone銷量的持續下滑,市場普遍看淡蘋果公司增長前景。以非常重要的中國市場為例,2018年第四季度,蘋果的iPhone在中國的出貨量為1090萬臺,同比大跌22%,這是從2017年初以來到現在最差的一個季度。
  • 矽谷創業圈趨勢:說出你的失敗故事
    看到矽谷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取得成功,她感到很受挫,對於自己的創業前景也感到緊張不安。因此,她渴望從那些創業失敗故事當中獲得一絲慰籍。該為期一天的大會很成功。在FailCon創立的前四年裡,每年10月都會有多達500位創業者跟行業老兵聚集一堂,分享他們的失敗故事,進行諸如「當一切都偏離軌道時該怎麼辦」等主題的圓桌討論會。然而,今年,FailCon在舊金山的大會取消了。
  • 「八叛逆」之克萊納:矽谷創業推動者
    仙童半導體公司拋棄了頭銜觀念,開創了一種不拘小節的風格,這種風格成為了矽谷革命的標誌之一。科學家們擁有10 %股份以及股票期權,這在當時是非同凡響的。但這個模式的效果很好,六個月之內,仙童半導體就開始賺錢了。到1972年,克萊納手上有了足夠多的現金。他自己也想成為一名風險資本家。這一行當時還不常見,而克萊納希望投資給那些親自動手創業的「技術專家」。
  • 他在富士康幹10年,卻因請假被辭退,50歲創業,如今身價22億
    他在富士康幹10年,為郭臺銘拿下蘋果訂單,50歲創業,現身價22億 提到富士康,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是蘋果的代加工廠,的確,如今的富士康與蘋果幾乎綁在了一起,蘋果在印度投資,郭臺銘立刻在印度建廠,因為這事兒,郭臺銘被罵的夠嗆。
  • 他是矽谷華人「核彈之父」,創業27年,幹翻英特爾,就靠兩個字!
    在美國矽谷,曾經有不少華人書寫過輝煌歷史,例如雅虎楊致遠、YouTube陳士駿、zoom創始人袁徵,但大多數都退出一線舞臺。現如今,在美國矽谷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當屬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創業27年,他為了幹翻英特爾,經常不服就懟,永遠在Diss一切,牢牢確立了「毒舌」的地位。。
  • 甲骨文公司CEO 拉裡-埃裡森 玩心十足的矽谷天才
    拉裡-埃裡森好像並不為大多數人所了解,他的甲骨文公司是國際上最大資料庫軟體公司,是繼 Microsoft 後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拉裡-埃裡森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這個說起來就有點雜亂了,有點惡劣,有點腦筋,有點貪玩,有點自負。
  • 臉書,谷歌及矽谷頂尖創投對哪些大學、專業的畢業生最青睞?
    矽谷洞察特別策劃,用數據說話,深挖了全球科技巨頭在招聘人才時對候選者學校、專業的喜好及傾向。本文中,我們將回答這幾個問題美國科技巨頭FLAG最喜歡哪些學校的學生?福布斯全球Top 2000公司的CEO教育背景是怎樣的?矽谷頂尖VC最喜歡招哪些學校的學生?矽谷VC投資初創企業時,看重創始人教育背景嗎?
  • 印度人統治矽谷,中國人淪為打工仔?
    印度政府傾其所有培養這些精英,但印度理工2/3的畢業生卻選擇到美國留學,闖蕩矽谷。這些人中的相當一部分通過努力,從底層一步步奮鬥,成為矽谷高管。但他們幾乎很少再返回印度,以至於印度的人力資源部部長大聲疾呼:「我們希望看到人才增長,而不是人才流失。」
  • 2017年該如何創業?四位矽谷頂級風投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倫敦審計公司Ernst & Young(EY)報告稱截至第三季度,2016年美國創業公司共募集了413億美元,交易數量共計2802次。僅在舊金山灣區就有916次投資交易,交易數額達169億美元。
  • 放棄矽谷工作,江蘇女神CEO回國創業,2年打造3款中國芯,獲數億融資!
    而有一位女性,她為打造一款專門適用於中國汽車使用的晶片,放棄美國矽谷工作毅然回國創業。僅僅2年,公司團隊發展近200人,成功攻克3款智能晶片,並受邀加入全球半導體聯盟-女性領導力委員會。她就是東南大學 92 級校友仇雨菁女士,現任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CEO。
  • 江西"天才"富豪:創業幹虧30億,身價暴漲145億,還要上市圈144億...
    這意味著,這家連年虧損32億的創業公司,即將衝擊科創板上市之旅。  深圳柔宇科技成立了8年,從來沒有盈利過,連續虧損了32億元;每年的營業額還不足3億元,卻獲得了577億元的估值,要在A股市場上融資144億元。  巨差的業績,奇高的估值,超高的融資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這家科技界的未來之星,成立之初,就受到了資本的瘋狂追逐。
  • 為什麼印度程式設計師可以「稱霸」矽谷而自己國家卻沒有「矽谷」?
    哪個國家的程式設計師最受外國人喜歡?回答:印度。印度程式設計師大多都是外包出去給其他國家,特別是英美這樣的網際網路發達國家,他們都希望能得到一名優秀的印度程式設計師,所以在美國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都有印度程式設計師的身影,像谷歌這樣的公司更加喜歡招聘印度程式設計師而非美國本地程式設計師。矽谷是美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科技城,類似中國的北京中關村。
  • 41歲創業的百億富翁,不通英文8次拒籤,他才是真華人之光
    ▲疫情爆發以來,Zoom是蘋果商店下載次數最多的免費應用程式 從年初到現在的短短幾個月中,Zoom用戶從單日1,000萬人次,瘋狂增長至單日2億人次。 而Zoom的創始人袁徵,因持有公司20%的股票,身價跟著水漲船高。 從年初到現在,遇言姐眼看著他的net worth以億為單位增長,最近一個月生生從30億美元飆到63億美元,登上福布斯億萬富翁排行榜。 50歲的袁徵一夜間成為矽谷首屈一指的華人網際網路創業大神。
  • 吳軍博士解密矽穀神話背後的秘密——《矽谷之謎》
    世界上竟然有公司之間因為沒有相互挖牆腳而遭到罰款。2011年加州政府狀告蘋果、谷歌、英特爾和adobe四家公司。他們發現四家公司之間很少主動去挖對方的員工,加州政府的理由是這4家公司不挖牆腳,影響了員工的收入。經過三年的訴訟加州地方法庭最終判4家公司敗訴,並且要求他們賠償3.24億美金的罰金,蘋果等4家公司不服,提出上訴,結果遭來了更重的罰款4.15美金。
  • 他放棄高考,三度創業身價高達億萬,成功的背後是必然還是偶然?
    對於李想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他是標準的80後創業者,在1999年放棄高考,選擇從興趣出發,輟學創業,也是一位有魄力,任性的創業者。在2005年的時候,李想帶領團隊從之前的IT產品轉戰汽車業,汽車之家從此誕生了。汽車之家可以稱得上是行業內的一匹黑馬,在它創立之初,國內的汽車類網站已經有上百個,競爭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