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鱗可補膠原蛋白 魚身上4個部位別扔掉

2020-11-24 人民網

原標題:吃魚鱗可補膠原蛋白 魚身上4個部位別扔掉

  大家都知道吃魚好處多,如經常吃魚有益於心臟,每周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36%,並減少17%的死亡可能。可是你真的會吃魚嗎?魚的哪些部位最營養?魚的哪些部位千萬不能吃?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關於吃魚的知識。

  魚身上4個部位最營養,別扔掉!

  吃魚前,必不可少的是刮鱗、開膛等步驟,有些人可能扔掉了魚身上的很多寶貝。

  魚鱗

  魚鱗是魚的外骨骼,富含膠原蛋白、鈣、磷、卵磷脂等營養物質,同時還含有甲殼素這種膳食纖維。因為膠原蛋白會在70℃~90℃的溫度下轉化為可溶性的明膠,常見的吃法是將其製成魚鱗凍。具體方法是:將魚鱗刮下,洗淨。下入放滿水的鍋中,加點醋,使水溫保持在70℃~90℃的將沸未沸狀態,小火慢燉。等魚鱗慢慢融化,湯汁黏稠之後,關火,將其晾涼,置於冰箱冷藏成凍。食用時,將魚鱗凍拌入調料即可。

  魚骨

  魚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魚刺,富含鈣等微量元素,經過軟化處理後,其營養成分會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非常小的帶骨小魚要使勁嚼碎,進入胃裡後,胃酸會將其魚骨部分軟化,促進鈣、磷等營養物質的溶出。大魚骨要吸它的骨髓,也就是魚脊柱中的白線。此外,魚骨還可以加醋熬湯,小火燜煮(2~4小時)。需要注意的是,用白水煮湯,魚刺很難變軟,多加點食醋燜燉,可利用醋酸的作用促進魚刺軟化。

  魚鰾

  古代有「海洋人參」之稱,與燕窩、魚翅齊名。魚鰾含有生物大分子膠原蛋白質,有改善組織營養狀況,促進生長發育,延緩皮膚衰老的效能,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海水魚的魚鰾壁較厚,通常製成幹品,稱為魚肚。魚肚製成的菜餚口感滑潤、細膩,有濃厚感。魚鰾裡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可能對血脂控制有益。常見的做法是:將魚鰾用清水洗淨,和魚一起清燉或紅燒。

  魚肝

  魚肝是魚身體裡儲存多種營養素的地方,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和鐵等微量營養素,但其中的膽固醇和嘌呤含量也很高,不適合痛風患者。魚肝和魚膽相連,在清洗魚肝時,別把魚膽弄破。肝臟有解毒的功能,特別容易集聚毒素。食用前,應確定魚沒有受到環境汙染。

  注意:魚的這些不能吃

  但是也並不代表魚的所有部位都能吃,魚皮、魚腦、魚膽等含有毒素,應果斷捨棄。

  魚膽是一味中藥,中醫常用它來治療目赤膽痛、喉痺、惡瘡等症。民間也因此流傳吃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說法,所以儘管魚膽味苦,總有人躍躍欲試。擅吃魚膽極其危險,極易引發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專家指出,魚的膽汁中含有水溶性「鯉醇硫酸酯鈉」等具有極強毒性的毒素,這些毒素既耐熱,又不會被酒精所破壞,因而無論將魚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發生中毒。魚膽中毒發病快,病情險惡,病死率高。中毒較輕者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肝大、黃疸、肝區壓痛、少尿或無尿、腎區叩痛等症狀,如果搶救不及時,可造成肝腎功能衰竭直至死亡。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與魚膽的膽汁多少有關,因此吞食較大魚的膽更易發生中毒。

  魚齡越大,魚腦和魚皮中蓄積的汞就越多。測定結果顯示,200克以下的鯽魚,魚肉、魚子、魚皮、魚腦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數值差異也不明顯,都低於0.02毫克/千克,遠遠低於國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隨著魚齡的增大,魚肉與魚子的汞含量沒有明顯變化,但魚腦和魚皮的汞蓄積量明顯上升。350克的鯽魚,其魚皮和魚腦的汞含量略有上升;而400克的鯽魚,其魚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魚腦的汞含量竟達20倍以上。

  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魚頭>魚皮>魚肉>魚子。以400克鯽魚為例,魚腦汞含量達到了0.36毫克/千克,為魚子的20倍,魚肉的15倍,魚皮的6倍。不過這一規律在200克以下的鯽魚中並不適用。

  魚子加熱後,汞含量降低。對生魚和熟魚的對比研究發現,魚腦、魚皮和魚肉內的汞含量並不能隨著加熱而降低。但魚子加熱之後,汞含量大大下降,降低到0.008毫克/千克以下。

  什麼人不適合吃魚?

  為了讓大家吃魚吃得更健康,下面再為大家介紹一些吃魚的禁忌人群。

  1、鯽魚

  性味甘、溫,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清熱解毒、通絡下乳等功能。鯽魚體內的脂肪有利於心血管功能,還可降低血液粘度,促進血液循環。忌口:不能與麥冬、沙參同用,不能與芥菜同食。陽虛體質和素有內熱者不能食用,易生熱而生瘡瘍者也忌食,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吃。

  2、帶魚

  性溫、味甘、鹹,有補脾、益氣、暖胃、養肝、潤膚、補氣、養血、健美的作用,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營養不良之人食用。忌口:多食易動風發疥,過敏體質者、有麻疹、風疹及原因不明的皮膚瘙癢者,不宜食用,咳嗽氣喘者也不宜食用。另外,帶魚不能用牛、羊油煎炸,否則食後更易動風。

  3、鯧魚

  性味甘、平、淡,具有益氣養血、補胃益精、滑利關節、柔筋利骨之功效,尤其適合消化不良、脾虛洩瀉、貧血、筋骨酸痛者食用。忌口:瘙癢性皮膚病患者應忌食。再者其魚子有毒,不可食用。另外,鯧魚也不能用牛、羊油煎炸。

  4、黃花魚

  性味甘、平,能健脾益氣,開胃消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忌口:胃呆痰多者、哮喘病人、過敏體質者、體胖內熱者應慎食。同時,黃花魚也不能用牛、羊油煎炸。

  5、草魚

  可以開胃、滋補,暖胃和中、平降肝陽、祛風、治痺、截瘧、益腸明眼目,很適合身體瘦弱、食欲不振的人吃。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而且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忌口:不宜多吃,多吃則易發瘡瘍。另外,女性在經期食用草魚容易產生疲倦感、出現水腫症狀。

  吃魚也是一門學問,大家要多了解才能吃得健康哦!

(責編:曾璐、羅帥)

相關焦點

  • 魚身上這個部位富含膠原蛋白,幾乎不含膽固醇,大部分都不知道
    大家好,歡迎來到虎子侃美食,魚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愛吃的一種肉食,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它的脂肪含量卻是非常低的,所以說魚肉是一種非常養生的食材,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吃魚,但是你覺得你吃對了嗎?有一個部位大家習慣性的直接都扔掉了,其實這個部位它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
  • 魚身上最有營養的部位在哪裡?吃對了,營養價值比一條魚還高
    老人常說吃魚的孩子聰明,身體虛弱的人,也經常用魚煮湯滋補身體,補充元氣。魚肉的營養價值豐富,常吃有利於強身健體,魚身上部位不同,養生價值也不一樣。但魚身上最有營養的部位,卻經常被扔掉,簡直是可惜了。吃魚一定要會吃,才是對身體好,因為魚身上有個最有營養的部位,吃它比吃一整條魚的營養價值還高。這個部位就是魚鱗,魚分為有鱗魚和無鱗魚,但人們吃魚前一定會把魚鱗颳得很乾淨。魚鱗在人們眼中是垃圾,只有濃濃的魚腥味,卻不知道是養生價值很高的食物。魚鱗是魚身上的甲殼,裡面都是蛋白質和鈣物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其他微量元素也不低。
  • 魚身上各部位的營養價值和使用方法
    好多人都喜歡吃魚,因為它有很多的好處,但是往往卻只魚肉,忽略掉了它其他部位有價值的東西,今天就教大家發現魚身上各部位的營養價值吧!魚鱗營養價值和使用方法營養價值:魚鱗是魚的外骨骼,富含膠原蛋白、鈣、磷、卵磷脂等營養物質,同時還含有甲殼素這種膳食纖維。因為膠原蛋白會在70℃~90℃的溫度下轉化為可溶性的明膠,常見的吃法是將其製成魚鱗凍。
  • 愛吃魚的要當心,這個部位有毒,千萬不能吃
    水煮、爆炒、清蒸、烤制……品類眾多的魚有各式吃法,多鱗多刺的魚身也考驗著大家的處理技巧。不過,魚身上有一個部分千萬不能吃,大家在處理時可要小心。01這個部位不能吃民間說法認為「吃魚膽能清火明目」,其實,不少魚的魚膽都是有毒的,包括常見的草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及胖頭魚(花鰱、鱅魚)等。我們在清理魚內臟的時候,一定要摘除魚膽。
  • 魚是好東西,但是魚身上的這些部位最好不要給孩子吃
    那對於汞含量不高的魚,可以隨便吃嗎?一整條魚,每個部位都能吃嗎?有人說吃魚頭會更聰明,吃了魚眼睛,寶寶眼睛就會亮晶晶?在糕媽小時候,我爸就很信這一套,最喜歡給我吃魚頭魚眼睛,覺得很補。真相到底是怎樣呢?糕媽今天就來講一講,關於魚身上各個部位的那些事兒。
  • 魚身上這部位很多人都扔掉,太可惜了,比豬肚還貴,吃起來有嚼勁
    魚身上這部位很多人都扔掉,太可惜了,比豬肚還貴,吃起來有嚼勁魚身上除了魚肉,魚肚子裡也有一個部位是可以吃的,那就是魚肚。不管是家禽還是家畜,他們的內臟都可以吃,而魚內臟有一個部位也可以吃,不過也只有魚肚這個部位可以吃。
  • 愛吃魚?注意魚身上這6個部位,別吃!
    愛吃魚?注意魚身上這6個部位,別吃!魚是一種好食材。它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脂肪含量不高,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但是,魚身上一個部位千萬碰不得,比砒霜還毒,還有6個部位,一定要少吃,最好從今天開始別再吃了!
  • 吃魚有益健康 各個部位營養不同
    適量吃魚有益健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然而除了魚肉,魚身上還有很多部位,它們能不能吃,其營養價值又如何呢?今天我就來講一講。   魚頭。魚頭含有一定量的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們屬於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嬰幼兒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有好處。
  • 魚身上這個部位千萬別吃,有劇毒!
    俗話說「無魚不成席」,魚是大家的餐桌上少不了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年關將至,中國傳統講究年年有餘(魚),大家吃魚的頻率會更高。說到魚體內的寄生蟲,想必大家都知道,但,魚肚子裡還有個部分也絕不能吃!魚身上這個部位有劇毒。
  • 魚鱗卵磷脂豐富,經常吃對大腦好?魚鱗到底能不能吃,今天告訴你
    喜歡吃魚的人有很多,但是喜歡吃魚鱗的人卻寥寥無幾。魚鱗口感較硬,所以大家通常會把魚鱗處理掉,可是近幾年來有傳言說吃魚鱗的好處有很多,補充膠原蛋白、健腦、增強記憶力等等。吃了這麼多年的魚,這麼好的東西都讓我扔了?」、「怎麼看魚鱗都不像是一種食物,更別提食慾了。」 魚鱗真的有這麼好嗎?我們一個個分析: 1、魚鱗中含有大量卵磷脂,能健腦?
  • 魚鱗卵磷脂豐富,經常吃對大腦好?魚鱗到底能不能吃,告訴你答案
    喜歡吃魚的人有很多,但是喜歡吃魚鱗的人卻寥寥無幾。魚鱗口感較硬,所以大家通常會把魚鱗處理掉,可是近幾年來有傳言說吃魚鱗的好處有很多,補充膠原蛋白、健腦、增強記憶力等等。很多網友們聽到後不禁感嘆:「什麼?吃了這麼多年的魚,這麼好的東西都讓我扔了?」、「怎麼看魚鱗都不像是一種食物,更別提食慾了。」魚鱗真的有這麼好嗎?
  • 魚腦、魚鰾、魚鱗 魚的這些部位最營養
    魚最營養的部位TOP2:魚腦   富含俗稱「腦黃金」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還有磷脂類物質,有助於嬰兒大腦發育,對輔助治療老年痴呆症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魚腦膽固醇含量較高,應控制食量。   魚最營養的部位TOP3:魚鰾   古代有「海洋人參」之稱,與燕窩、魚翅齊名。
  • 魚身上哪裡最嫩?內行人透露:吃魚先吃這4個部位的,才是真行家
    推薦語:一直以為魚肚才是最先招人吃的呢?結果會吃的人不是這樣,月牙肉、魚明骨,這到底是哪個部位您知道嗎?那麼魚身上哪裡的肉最嫩,內行人透露:吃魚先吃這4個部位的,才是真行家,那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到底是哪4個部位,首先第1個部位就是魚身上的月牙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是什麼地方,它是魚鰓後面的那塊紅白相間的一塊肉,看起來像是月牙一樣,所以才叫這樣的名字,這個也是魚身上比較爽嫩的一塊肉。
  • 缺少膠原蛋白 多吃花膠補回來
    原標題:缺少膠原蛋白 多吃花膠補回來   小仙女們想要漂亮,膠原蛋白少不了。要知道很多女明星為了美美的臉蛋,可是專門去注射了膠原蛋白。其實不用那麼費勁,只要吃就能幫我們補膠原蛋白。那麼吃什麼好呢?花膠就是不錯的膠原蛋白補品。   什麼是花膠?
  • 都說吃魚聰明,但魚身上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說起吃魚,無非就是吃對魚、選對魚、做對魚,那咱們一步步來說。 吃對魚 魚還能吃出啥錯嗎? 是滴!魚,真不能隨便吃。 很多媽媽覺得,魚既然這麼好,豐富的DHA還能讓娃越吃越聰明,那就可勁吃吧!
  • 魚身上這個部位,有大量寄生蟲,很多人還不知道,把它當美食
    兒童經常吃魚類生長發育快且智力發展好,成年人經常吃身體變得更加強壯,而且能延長壽命。但吃魚時要警惕,身體上的某些部位是不能吃的,以免導致胃穿孔。 魚肚子裡發現有這東西,馬上停筷? 魚肚中容易有寄生蟲,這被稱為舌狀絛蟲,容易感染草魚鯉魚,鯽魚或鰱魚等。看起來確實很噁心,但對身體沒有交叉性危險,只要清理乾淨,煮熟之後可以吃。
  • 這種被老外當垃圾扔掉的「魚泡」營養價值比魚肉還高,一斤30元
    就好比下面這種食材,在國內人們把它當成寶貝看,而在國外外國朋友卻把它當成垃圾扔掉。殊不知現在這種食物在國內的市場價格一斤可以賣到30元左右,而且它的營養價值可是比魚肉還高呢。想必朋友們看到圖中就知道這一種食物是什麼了,沒錯,它就是我們平時在市場上能買到的魚泡。魚泡也就是魚鰾,說白了就是魚在水中用來呼吸的部位。
  • 女人吃什麼補充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有哪些好處
    1、魚類膠原蛋白含量很高都說吃魚會變得非常的聰明,其實魚類中含有的膠原蛋白也是很豐富的,其實最意想不到的就是魚鱗富含更多的膠原蛋白,但是魚鱗基本上沒有人去吃,除了魚鱗,魚皮也是富含膠原蛋白的,所以平時多吃魚肉、多喝魚湯,不會發胖,還能補充到含量很高的膠原蛋白。
  • 吃魚的禁忌有哪些?魚身上這個部位萬萬不能吃
    它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語言和記憶障礙等。魚身上一個部位千萬碰不得,比砒霜還毒,還有4個部位,一定要少吃,最好從今天開始別再吃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魚膽萬萬不能吃!魚膽萬萬不能吃!魚膽萬萬不能吃!草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及大頭魚等,千萬不要吃,丟得越遠越好!另外在清理魚內臟的時候,一定要摘除魚膽。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乾淨,也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進眼睛。
  • 魚的4個部位毒素最強,不要隨便吃!幸虧賣魚老闆提醒,漲知識了
    我的2020#魚的4個部位毒素最強,不要隨便吃!幸虧賣魚老闆提醒,快告訴家人。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魚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美食了,因為它的個頭比較小,生長周期比較短。所以它的價格也就一直平穩在八九元一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