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吃魚鱗可補膠原蛋白 魚身上4個部位別扔掉
大家都知道吃魚好處多,如經常吃魚有益於心臟,每周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36%,並減少17%的死亡可能。可是你真的會吃魚嗎?魚的哪些部位最營養?魚的哪些部位千萬不能吃?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關於吃魚的知識。
魚身上4個部位最營養,別扔掉!
吃魚前,必不可少的是刮鱗、開膛等步驟,有些人可能扔掉了魚身上的很多寶貝。
魚鱗
魚鱗是魚的外骨骼,富含膠原蛋白、鈣、磷、卵磷脂等營養物質,同時還含有甲殼素這種膳食纖維。因為膠原蛋白會在70℃~90℃的溫度下轉化為可溶性的明膠,常見的吃法是將其製成魚鱗凍。具體方法是:將魚鱗刮下,洗淨。下入放滿水的鍋中,加點醋,使水溫保持在70℃~90℃的將沸未沸狀態,小火慢燉。等魚鱗慢慢融化,湯汁黏稠之後,關火,將其晾涼,置於冰箱冷藏成凍。食用時,將魚鱗凍拌入調料即可。
魚骨
魚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魚刺,富含鈣等微量元素,經過軟化處理後,其營養成分會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非常小的帶骨小魚要使勁嚼碎,進入胃裡後,胃酸會將其魚骨部分軟化,促進鈣、磷等營養物質的溶出。大魚骨要吸它的骨髓,也就是魚脊柱中的白線。此外,魚骨還可以加醋熬湯,小火燜煮(2~4小時)。需要注意的是,用白水煮湯,魚刺很難變軟,多加點食醋燜燉,可利用醋酸的作用促進魚刺軟化。
魚鰾
古代有「海洋人參」之稱,與燕窩、魚翅齊名。魚鰾含有生物大分子膠原蛋白質,有改善組織營養狀況,促進生長發育,延緩皮膚衰老的效能,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海水魚的魚鰾壁較厚,通常製成幹品,稱為魚肚。魚肚製成的菜餚口感滑潤、細膩,有濃厚感。魚鰾裡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可能對血脂控制有益。常見的做法是:將魚鰾用清水洗淨,和魚一起清燉或紅燒。
魚肝
魚肝是魚身體裡儲存多種營養素的地方,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和鐵等微量營養素,但其中的膽固醇和嘌呤含量也很高,不適合痛風患者。魚肝和魚膽相連,在清洗魚肝時,別把魚膽弄破。肝臟有解毒的功能,特別容易集聚毒素。食用前,應確定魚沒有受到環境汙染。
注意:魚的這些不能吃
但是也並不代表魚的所有部位都能吃,魚皮、魚腦、魚膽等含有毒素,應果斷捨棄。
魚膽是一味中藥,中醫常用它來治療目赤膽痛、喉痺、惡瘡等症。民間也因此流傳吃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說法,所以儘管魚膽味苦,總有人躍躍欲試。擅吃魚膽極其危險,極易引發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專家指出,魚的膽汁中含有水溶性「鯉醇硫酸酯鈉」等具有極強毒性的毒素,這些毒素既耐熱,又不會被酒精所破壞,因而無論將魚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發生中毒。魚膽中毒發病快,病情險惡,病死率高。中毒較輕者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肝大、黃疸、肝區壓痛、少尿或無尿、腎區叩痛等症狀,如果搶救不及時,可造成肝腎功能衰竭直至死亡。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與魚膽的膽汁多少有關,因此吞食較大魚的膽更易發生中毒。
魚齡越大,魚腦和魚皮中蓄積的汞就越多。測定結果顯示,200克以下的鯽魚,魚肉、魚子、魚皮、魚腦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數值差異也不明顯,都低於0.02毫克/千克,遠遠低於國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隨著魚齡的增大,魚肉與魚子的汞含量沒有明顯變化,但魚腦和魚皮的汞蓄積量明顯上升。350克的鯽魚,其魚皮和魚腦的汞含量略有上升;而400克的鯽魚,其魚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魚腦的汞含量竟達20倍以上。
汞含量最高部位排名:魚頭>魚皮>魚肉>魚子。以400克鯽魚為例,魚腦汞含量達到了0.36毫克/千克,為魚子的20倍,魚肉的15倍,魚皮的6倍。不過這一規律在200克以下的鯽魚中並不適用。
魚子加熱後,汞含量降低。對生魚和熟魚的對比研究發現,魚腦、魚皮和魚肉內的汞含量並不能隨著加熱而降低。但魚子加熱之後,汞含量大大下降,降低到0.008毫克/千克以下。
什麼人不適合吃魚?
為了讓大家吃魚吃得更健康,下面再為大家介紹一些吃魚的禁忌人群。
1、鯽魚
性味甘、溫,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清熱解毒、通絡下乳等功能。鯽魚體內的脂肪有利於心血管功能,還可降低血液粘度,促進血液循環。忌口:不能與麥冬、沙參同用,不能與芥菜同食。陽虛體質和素有內熱者不能食用,易生熱而生瘡瘍者也忌食,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吃。
2、帶魚
性溫、味甘、鹹,有補脾、益氣、暖胃、養肝、潤膚、補氣、養血、健美的作用,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營養不良之人食用。忌口:多食易動風發疥,過敏體質者、有麻疹、風疹及原因不明的皮膚瘙癢者,不宜食用,咳嗽氣喘者也不宜食用。另外,帶魚不能用牛、羊油煎炸,否則食後更易動風。
3、鯧魚
性味甘、平、淡,具有益氣養血、補胃益精、滑利關節、柔筋利骨之功效,尤其適合消化不良、脾虛洩瀉、貧血、筋骨酸痛者食用。忌口:瘙癢性皮膚病患者應忌食。再者其魚子有毒,不可食用。另外,鯧魚也不能用牛、羊油煎炸。
4、黃花魚
性味甘、平,能健脾益氣,開胃消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忌口:胃呆痰多者、哮喘病人、過敏體質者、體胖內熱者應慎食。同時,黃花魚也不能用牛、羊油煎炸。
5、草魚
可以開胃、滋補,暖胃和中、平降肝陽、祛風、治痺、截瘧、益腸明眼目,很適合身體瘦弱、食欲不振的人吃。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而且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忌口:不宜多吃,多吃則易發瘡瘍。另外,女性在經期食用草魚容易產生疲倦感、出現水腫症狀。
吃魚也是一門學問,大家要多了解才能吃得健康哦!
(責編:曾璐、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