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魚?注意魚身上這6個部位,別吃!
魚是一種好食材。它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脂肪含量不高,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但是,魚身上一個部位千萬碰不得,比砒霜還毒,還有6個部位,一定要少吃,最好從今天開始別再吃了!
魚膽
少尿型急性腎衰、胃腸道症狀
魚膽即魚的膽囊。位於魚類軀幹部腹側。主要用於容納魚類肝胰臟分泌的膽汁,起消化作用。吃魚膽治病的謠言一直在流傳,但事實是很多魚膽都是有毒的。魚膽中含有毒性很強的膽汁毒素,因膽汁毒素不易被加熱和酒精所破壞。因此,不論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成年人一次攝食超過2.5克,就極有可能導致中毒,甚至使中毒者死亡。一條1-2公斤的魚,魚膽就能達到甚至超過這個劑量。
魚頭
魚頭更易蓄積重金屬
「吃魚頭補腦」的說法,在民間也非常流行。魚頭肉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光是看著一盤剁椒魚頭就直流口水了。但其實這個跟「吃魚眼明」目一樣,都是不靠譜的「以形補形」幻想。魚頭最好少吃,魚頭普遍更易蓄積重金屬,兒童不宜長期吃。
魚皮
魚皮中有汞蓄積
魚皮分海魚皮和淡水魚皮 。剛剛實驗結果表明,隨著魚齡的增大,魚皮的汞蓄積量明顯上升,400克的鯽魚,其魚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多出5倍。不過,魚皮比魚肉少那麼多,就算有點重金屬,但總量少。實在愛吃魚皮,適量吃些無妨。
黑衣
含有大量組胺、類脂質及溶菌酶
大多數魚體腹內兩側,都有一層黑色膜衣。這層膜衣是魚體內最腥臭、泥土味較濃烈的部位,誤食組胺,會引起頭暈、噁心、胸悶、嘔吐、腹痛等症狀;溶菌酶則對食慾有抑制作用。據報導,深圳26人吃鮐魚中毒,而這種中毒都是組胺中毒。
魚籽
富含膽固醇
魚籽中含有相當多的卵磷脂,對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幫助,但吃多了容易發胖。而且魚籽同時富含膽固醇,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少吃。魚籽雖然個頭很小,但燒煮時一般也很難將其燒熟透,食用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因此,如果要吃魚籽,一定要煮熟煮透,吃的時候也不要過量。還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魚籽不能吃,誤食可能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
魚刺
魚刺卡喉嚨
大概有人會暗自思忖,這個就不用專家來提醒了,難道會有人傻到吃魚刺不成?那還真很有!因為有人說魚刺鈣含量豐富,吃了能補鈣呀。然而,魚刺、魚骨,大概是吃魚時最令人討厭的部位了。既不好吃,還容易卡著,著實難受。尤其是小孩,一旦卡著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為了這點鈣實在不值得冒險,魚刺卡喉了得不償失。
作者:莫昕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