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cici
編輯:橙子
本文共1700字,閱讀需要3分鐘。
隨著開學時間越來越近,兩個娃在工作室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中午總想著給他們改善改善夥食,橙子媽建議去市場給孩子買條魚來吃。但是媽媽們卻因為孩子吃什麼魚產生了爭執。
作為一個在廣東生活多年的內陸省份寶媽,經常會被群裡的姐妹們拎出來問怎麼給寶寶做魚。那麼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給寶貝吃魚這點事兒。
魚肉營養豐富,選擇是關鍵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2歲一下的孩子,每天吃肉、禽、魚共25-75g(隨著月齡逐漸增加);2-4歲孩子,每天平均吃水產品15-20g,相當於一周共吃105-140g。
這是因為魚肉內含有大量低脂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不僅營養豐富,還特別容易吸收,深海魚類還有對孩子們神經系統大有好處的「腦黃金」——DHA。但是,這麼優秀的輔食材料,卻因為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存在重金屬汙染等問題。
在給群裡的媽媽們安利「魚肉」的好處時,我往往還會加上一些選擇魚類的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點。
第一:選擇汞含量低的魚
在食品安全上,汞汙染一直備受關注,其中魚類最容易被汞汙染。由於汞能通過魚類的食物鏈富集,因此,越是大型食肉魚,就越容易汞含量超標。比如前段時間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就檢測出了劍魚樣本汞含量超標。
汞不僅能造成孩子腦神經功能損傷,如果孕婦食用還會穿過胎盤屏障,傷害胎寶寶的大腦。媽媽在選擇魚作為輔食材料時,建議要避開那些「大魚吃小魚」的魚。比如劍魚、鯖魚、紅魚、金槍魚、槍魚、旗魚、方頭魚。
第二:選擇刺少的魚
我小時候,就有一次被魚刺卡到的意外,被迫喝了一大罐醋才脫離危險。爹媽嚇出了一身冷汗,上小學之前不再敢給我吃魚。為了避免出現被魚刺卡到的風險,建議大家給娃選擇刺少的魚,避開鯉魚、鯽魚、草魚這類魚。
第三:選擇富含DHA的魚
為什麼我們建議常常給孩子吃魚呢?除了蛋白質比較優質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DHA,這種對孩子大腦發育有好處的營養素。寶寶的食量本來就小,吃下去的食物,當然要營養高易消化,因此建議大家選擇鱸魚、桂魚、帶魚、大西洋鱈魚和黃骨魚等。
Tips:大西洋鱈魚和銀鱈魚不一樣,銀鱈魚的汞含量比較高,買的時候要注意。
魚身上這幾個部位謹慎食用
有一次回老家探親,全家人去飯店吃飯,服務生端上來一條魚。有位嬸子說:「快,把魚眼睛給寶寶夾上,能明目。」嚇得我慌忙拒絕。老一輩大多有兩個錯誤觀念:
物以稀為貴吃啥補啥然而事實卻是,那些他們認為很有營養的部分,恰恰是魚身上汙染元素富集的部分。在給寶寶製作輔食的時候,尤其需要避開這幾個部位。
A.魚頭
很多人認為吃魚頭補腦,所以在宴會上,總會讓孩子吃魚頭。有些魚說是汞含量低,但是並不代表沒有,魚頭還是汞汙染的重災區。吃了那麼多魚頭,非但不會更聰明,或許還會變笨。
B.魚眼睛
表弟從小因為近視,被逼著吃了不少魚眼睛,說是「吃啥補啥」。但說來好笑,大部分的魚都是近視眼(人家生活在光線暗淡的水裡,不靠視力的好麼?)。並且魚眼睛並不比魚身上的其他部分更有營養。
C.魚膽
我在媽媽群裡聽過最荒唐的說法是讓孩子吃魚膽,說是可以下火。但是事實上,很多魚的膽是有毒的,吃了會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這個部位是一定不能給寶寶吃的。
兩道魚類輔食,讓娃光碟
有些媽媽說,我當然知道吃魚對寶寶好處多多,但是無奈我不但不會處理,也不會料理啊!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兩道我經常做給鏘寶吃的魚類輔食,快拿起鍋鏟來試試吧!
奶香三文魚(鱈魚)南瓜燴飯
對於不知道該咋處理魚,也不想看到整條魚的媽媽,三文魚或者鱈魚是一種很友好的選擇。在這道焗飯裡有奶香作為輔助,就算是不怎麼喜歡魚的寶寶,也能迅速光碟哦。
適合年齡:9月齡
原料:白米飯、南瓜、胡蘿蔔、三文魚(鱈魚)、番茄、牛奶或奶粉,或母乳。
製作方式:
南瓜、胡蘿蔔去皮切成丁,用蒸或煮的方式加工到軟爛。番茄去皮切丁三文魚(鱈魚)切成小丁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倒入米飯、牛奶翻炒混合。加蓋燜十分鐘,收汁盛出。
番茄沙巴魚白菜面
喜歡吃麵的寶寶,也可以用魚來作為配料,這次選的魚依然是比較方便的沙巴魚。
適合年齡:11月齡
原料:低鹽麵條、番茄、沙巴魚柳、大白菜一片。
製作方式:
番茄洗淨、去皮、切成小小的丁。大白菜切絲,越細越好沙巴魚柳自然解凍後,切成絲開水煮麵條,三分鐘左右撈出來鍋內放油,放入番茄炒出汁,番茄最好能炒到軟軟爛爛把魚柳和白菜一起放進去炒。澆頭倒在麵條上。Cici有話說:
看了這篇文章,你知道該怎麼給寶寶選魚做魚了麼?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人認為冷凍魚並不新鮮,但實際上,現在的技術手段,已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鎖鮮了,因此冷凍魚也可以放心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