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泗地區計程車投放近半年 依舊亂象叢生

2020-12-05 浙江新聞

美院北路是上泗計程車最集中候客點。

  浙江在線02月21日訊 杭州的轉塘、袁浦、龍塢、周浦4個鄉鎮,統稱為上泗地區,該地區出行曾陷入過尷尬處境:「黃魚車」、小三輪這類「兩非」車輛當道,居民出行安全沒有保障,而當這類車輛被嚴打消失後,當地居民卻無法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去年9月3日,當地居民翹首企盼的上泗地區區域計程車終於上路了,起步價6元,還「招安」了部分原來開「黃魚車」的司機,收編為「正規軍」。

  近半年過去了,昨天記者再次對上泗地區的公共客運市場進行暗訪,發現有不少區域計程車不守規矩,拒絕打表、拒絕跑市區的生意;而原先的「黃魚車」、小三輪,也並沒有因為計程車的進入而銷聲匿跡,照樣見縫插針做著生意。

  部分「的哥」不願打表鄉郊野外「黃魚車」當道

  昨天,記者在轉塘街道、袁浦等地乘坐了多趟上泗區域的計程車,發現只有在轉塘街道,才見得到計程車,而且大多集中在美院北路附近,因為這裡有美院、有畫室,生意比較好做。其他地方幾乎沒什麼打車的人,除非路上回來「撈」到一兩個客人。記者打車到袁浦下車後,等了半小時都沒見一輛計程車,只有許多麵包車,也就是「黃魚車」在招攬生意。

  【暗訪】

  鏡頭一在記者要求下無奈打表

  「到袁浦。」昨天上午9點半左右,記者在美院北門打上了一輛上泗區域計程車。

  車子開出幾米後,記者發現的哥沒打表,並急忙提醒。

  的哥沒有反應,於是記者又重複問了幾遍:「你怎麼不打表?」

  的哥無奈地開始打表,並抱怨說:「本來想一口價的,到那邊回來根本沒生意,打表賺不到錢的,唉!」

  鏡頭二拒絕打表直接一口價

  昨天下午1點半,記者從美院北路附近,打車到江口大廈。攔下一輛計程車後,的哥聽了地址後,直接一口價:「10元。」

  「這麼近,不是一個起步價就到的嗎?為什麼收10元?」記者問。

  的哥笑笑:「打表,我們都要喝西北風了,到了那邊之後回來又沒生意的,6元等於白跑。」

  下午3點40分左右,記者在美院北路上攔下一輛空車,準備到市區,的哥一聽馬上表示,自己的車是上泗區域的計程車,去市區不太方便,空車回來不划算。「一般打車大概需要60元,要麼我們一口價70元。」最後,這單生意沒有做成。

  鏡頭三袁浦街頭到處是「黃魚車」

  昨天上午,記者從轉塘美院象山校區門口打車至袁浦大街,但當想要回來時,卻發現走遍袁浦大街,都沒有發現一輛計程車。

  當地人告訴記者,想要從袁浦出來,沒急事就坐公交,有急事就坐麵包車。

  而這麵包車,就是沒有相應營運資格證的「黃魚車」,袁浦街頭遍地都是,四五輛聚在一堆。

  司機在車裡坐著,看見有人經過就問:「去哪裡?要不要坐車?」

  鏡頭四「黃魚車」要價比計程車還兇

  而「黃魚車」開價比正規營運的計程車還要兇。

  從美院象山校區打車到袁浦大街,區域計程車打表價31元,但同樣的路程,袁浦的「黃魚車」開價40元。

  「最便宜35元。」一位「黃魚車」司機說,「我們這邊都是統一價,你找不到再低的了。」

  而轉塘江口大廈附近,同樣也是「黃魚車」聚集地,短途開價更高,短短2公裡的路程,計程車打表價最多7元,黑車司機開價15元。

  「我們起步價就是15元。」一名「黃魚車」司機說,「短途跑跑不划算,要不你就坐公交車去!」

  計程車司機說打表賺不到錢

  「黃魚車」接熟客搶去部分生意

  計程車不是都應該打表付費嗎?為什麼上泗的計程車不願打表呢?為什麼許多地方依然「黃魚車」當道?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的哥,他們抱怨道,辛辛苦苦做一天,如果打表賺不了多少錢。

  的哥趙師傅是轉塘本地人,他告訴記者,他的工作一般從上午8點之後開始,晚上10點之前結束。聽著似乎挺輕鬆的,他卻跟記者算了一筆帳:「早上8點之前基本都是去市區的生意,去了回來就是空跑,不賺錢。晚上10點以後,街上就比較冷清了,基本沒什麼生意,可以下班回家了。」

  昨天上午,他接了三單生意去周浦,來回18公裡左右,每次都是去有客人,回來是空車,打車過去每次25元,三次來回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收到的錢是75元,而支出的錢是:油費0.8元/公裡×18公裡×3趟=43.2元;班費:12元/小時×1.5小時=18元。

  「最後的利潤是75-43.2-18=13.8元,一個半小時只賺10多元,還有什麼勁幹活?」趙師傅說,自己以前是在市區開計程車的,如果以後生意還是這麼難做,還不如回市區開計程車。

  正是因為空載率高,所以計程車都不願意去袁浦、雙浦等地做生意,這些空白區域就成了「黃魚車」的天下,「我們反正就等在那裡,有活多跑跑就多賺點,沒活就當休息。」一位「黃魚車」司機說。

  但的哥背負著班費,自然有些小情緒:「辛辛苦苦做一天,還不如那些黑車,他們還不用交班費,我們一天還要交230元至240元的班費。」

  而「黃魚車」跟計程車搶生意,讓計程車更難賺到錢。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般「黃魚車」司機一天可以賺兩三百元。「『黃魚車』太多了,他們大多是做熟客的,一個電話就過去接人了。我們爭不過他們的,做計程車的人少,所以就乾脆不打表了,想多掙一點。」的哥楊師傅坦言。

  的哥說,在上泗區域坐計程車的,基本都是學生和外來務工者,本地人大多家裡有車。「這裡以前沒有計程車,大家出行要麼是公交車,要麼是『黃魚車』,已經成習慣了。現在計程車進來了,『黃魚車』卻還沒有退場。」

  【調查】

  計程車公司

  20%的計程車司機辭職或被開除

  上泗客運市場還不成熟需要培育

  上泗區域的計程車是杭州之江汽車出租有限公司的,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的哥不打表的情況的確存在,他們也在加大力度整治。

  「你看,那上面都有告示,哪個計程車不打表,就停運幾天。」該負責人指著公司門口的一塊白板說。

  除了停班整頓,公司還加強了路面巡查,並舉行了多次營運服務專項會議。「我們這裡的不少司機以前都是開『黃魚車』的,現在被我們吸收進來,進行規範化管理。但從區域計程車開始投運到現在,司機流動性比較大,有些人覺得不如開『黃魚車』賺錢,就辭職做回了老本行。」該負責人無奈地說,大約有20%的的哥或者辭職開起了「黃魚車」,或者因為違章被公司開除。

  據他分析,上泗區域的客流比較分散,計程車的空駛率比較高,常常沒有回頭客,這也就意味著司機的運營成本提高了,所以,計程車大多集中在轉塘。

  他也給記者算了筆帳,打表的司機,一天收入是650元+50元燃油補貼-230元班費-250元燃油費=220元。「行業內,一般普通的哥一天的純收入在300元左右,至少有250元,但我們這裡不少司機的確賺不到這些錢。」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泗區域的客運市場還不是很成熟,需要經過一個培育期。公司有一個預約叫車的電話,剛開始的時候預約電話不少,但經常發生一種情況,等計程車到了目的地後,乘客已經被「黃魚車」接走了。預約好的車輛空跑一趟,司機積極性肯定受打擊。

  另外,今年上泗區域還將陸續投入50輛計程車,以提高該區域的運能。

  運管部門

  查處「黃魚車」取證難度大

  建議實現多部門綜合管理

  計程車議價,「黃魚車」出沒,作為運管部門,有沒有管一管?

  「我們幾乎把處裡所有的力量都壓在那裡了,但壓力仍然很大。」杭州市運管局西湖管理處工作人員說。

  昨天中午,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北門口,就有三四個運管工作人員站在路口,督促候客的計程車規範運營,並對麵包車進行檢查和詢問。

  由於要有非法營運行為的前提,因此查處「黃魚車」取證很關鍵。

  「在上泗地區查處『黃魚車』,取證特別困難。」該工作人員說,「搭乘『黃魚車』的乘客和『黃魚車』司機大多是老鄉,就算被現場逮了個正著,盤問起來,乘客也會幫著司機說話,以親戚、不收錢等理由來搪塞,最後由於證據不足,就算明明知道是『黃魚車』,也沒法處理。」

  據了解,從去年9月份上泗地區投放計程車至今,西湖運管部門在當地政府的牽頭下共查處「黃魚車」91輛,已經落實處罰54輛,罰款均在1萬元以上。

  而上泗地區的計程車,已根據投訴查處15輛,基本上是議價和拒載。

  儘管有難度,但西湖運管處表態,仍然會嚴查「黃魚車」和計程車不規範運營行為,一方面要求計程車企業擔負起主體責任加大內部監管,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完善對計程車司機培訓,另一方面運管部門自身也會再度加大「黃魚車」整治力度。

  另外,建議通過健全公交線路完善出行方式,這也是疏導該問題的有效出口。「改善交通環境,單靠某一部門或單位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西湖運管處工作人員說,「建議當地政府牽頭,聯合多部門大規模整治『黃魚車』和計程車違規營運,實現綜合管理。另外也呼籲當地居民不要坐『黃魚車』和議價計程車,共同完善上泗地區的交通客運環境。」

相關焦點

  • 30年前杭州計程車夜班司機能掙多少錢?看盡杭州有味道的夜生活
    計程車,一個城市流動的窗口。杭州第一輛計程車出現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叫做「惠康牌」,它是由「杭州市公交公司出租處」利用蘇聯M-20吉普車底盤和發動機,自製改裝的計程車,全杭州只有7輛,奢侈品。到1963年,杭城大街上出現了「上海牌」計程車,這是杭州計程車歷史上第一次使用真正的原產轎車。當時使用計程車,需要電話預約,客戶主要是到醫院去的孕婦、病人,還有新人。
  • 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凸顯標準缺失 騙補愈演愈烈
    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凸顯標準缺失 騙補愈演愈烈 2016-01-08 11:14:12:經濟參考報 參與互動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程度和產業規模弱於其他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亂象頻出
  • 「兩非」亂象依舊 兜客者:「風頭過了就沒事」
    執法人員盯上這輛車已不是一天兩天,即使黃師傅這般激動,甚至揚言「要把車燒了」,但最後在110、交警、兩非辦等部門的聯合執法下,司機和車輛分別被依法扣留。一旦確定其違法行為之後,1-5萬的罰款是跑不掉的。鬧劇已經結束,問號浮上心頭:杭州市「兩非」車輛綜合治理工作已開展近一月,為何還有黑車會如此大膽地攬生意?是打擊力度不夠,還是利益驅使,心存僥倖?
  • 國學培訓班亂象叢生,為何離國學越來越遠
    穿上漢服,捧起《論語》或《弟子規》,開始搖頭晃腦,口中念念有詞,這個場景經常出現在一些國學培訓班裡。有數據稱,目前,全國經營範圍包含國學教育的相關企業已達到4000餘家。照此測算,保守估計我國兒童國學教育市場規模達135億元。當「國學熱」吹進了少兒培訓機構後,又是番什麼景象?家長為何把孩子們送進國學培訓班?又會有何收穫?哪些內容才是真正的國學教育?
  • 養生行業亂象叢生:借養生「大師」之名騙消費者
    借養生「大師」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養生行業亂象叢生亟待規範  從綠豆「神醫」張悟本,到生吃泥鰍的「健康教母」馬悅凌……沒有行業標準,沒有科學依據,隨著養生熱的興起,千奇百怪的「養生大師」應運而生,以「養生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專家建議:健康教育應「提速」,行業監管待加強。
  •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隱私「裸奔」 行業混沌誰來監管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  近年來,基因檢測揭開神秘面紗,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基因檢測是指採集被檢測者的血液、口腔黏膜細胞,經提取和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基因晶片等技術,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進行檢測,並從中分析出包括疾病風險、用藥安全、營養代謝等方面的信息。
  • 《焦點訪談》曝光廠家混淆成份 冬蟲夏草亂象叢生
    《焦點訪談》曝光廠家混淆成份 冬蟲夏草亂象叢生 健康臺 央視網 2014年12月23日 09:25 A-A+   冬蟲夏草僅分布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甘肅五省區,以及不丹、印度、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部分地區。  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魏江春院士介紹:「冬蟲夏草菌在自然界只能在寒帶高山,別的地方不能長,冬蟲夏草可以人工繁殖人工培育,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有實驗室的實驗階段。」也就是說,冬蟲夏草目前只有天然野生的,只能在特殊區域特殊環境下才能生長。
  • 二手車交易亂象叢生 「調低裡程表數」成為行業潛規則
    【內容提要】二手車交易依然亂象叢生。其中,人為調動裡程表數似乎成為行業潛規則。消費者向《天天315》爆料,花費9萬元在大連易車精品店購買了一輛二手車。銷售員承諾這輛車是從沒過戶過的一手車,只行駛了6萬公裡,一直在正規4S店保養。
  • 醫美行業亂象叢生:美團商家可提供超範圍服務?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醫美行業亂象叢生 美團商家可提供超範圍服務?醫美行業亂像叢生,主要體現在「四黑」:黑醫生、黑培訓、黑場所、黑藥品器械。安信證券研報截圖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監管要求,一個合格的醫生必須要有《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醫療美容主診醫生職業資格證》。同時,無論是整形手術,還是打美容針,這些業務只能在有《營業執照》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開展,這些東西是判定醫美機構是否正規的重要依據。
  • 中國專家:隕石歸屬有爭議 「黑市」亂象叢生
    然記者採訪多位中國業界專家表示,在中國境內,天外飛石歸屬問題存在爭議,地下交易市場亂象叢生。  「我認為隕石歸口管理應是國土資源部」,南京地質博物館館長章其華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認同:「在土地上挖掘的化石,應該歸國家所有,上交給隕石專業科研機構,個人領取獎勵。」  也有人不同意。
  • 斑馬線亂象拷問汽車社會文明 人和車如何講「禮」?
    小小斑馬線上,為何規則明確還亂象叢生?汽車社會裡,人和車如何在路上講「禮」?  多地出奇招整頓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  今年10月1日起,駕考新規的實施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新標準規定:駕駛員在通過斑馬線和直行通過路口、路口左轉彎、路口右轉彎項目中,明確不按規定主動避讓優先通行的車輛、行人、非機動車的,不合格。
  • 石斛:價差百倍亂象叢生 石斛好不好咬咬便知
    然而,興旺的市場背後卻亂象叢生。近日,記者對廣州市面上銷售石斛的滋補品店與批發市場進行調查,發現「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非常嚴重。  文、圖/記者曾繁瑩 實習生劉展萍  市場調查  亂象一  開口埋口「鐵皮石斛」?  廣州日報記者走訪了市面上多家滋補品店,許多店鋪打出「鐵皮石斛」的招牌。
  • 圓通奪命快遞事件調查:小件化學品運輸亂象叢生
    日前,在某著名網購平臺上,打開搜索框中輸入酒精、雙氧水等常用化學品,都能找到多家店鋪在銷售,並且交易仍然開放,很多都有不俗的銷售業績。網易財經通過詢問多位賣家得知,購買酒精物品,跟普通物品是一樣運送的,快遞的價格也是一樣的核算。
  • 手機應用市場不正當競爭亂象叢生 該如何治理?
    應用軟體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屏蔽信息惡意描述等問題頻出  手機應用市場不正當競爭亂象何時終結  在手機軟體安裝過程中,反覆彈出「非法軟體」「可能含有病毒」等提示;一些軟體無法下載、安裝;安裝一款軟體,同時出現其他兩三種軟體;手機越用越慢……  不少智慧型手機用戶可能都遇到過以上情形
  • 豪橫「的哥」恐嚇乘客「去個好地方」 出租行業亂象你遇到過嗎?
    除了遇到計程車司機「蠻橫」搶客外,還有不少人反映,在秦皇島打計程車時常遇到繞道、拒載、不打表、隨意要價等情況。不只在秦皇島,2020年12月,河南焦作也有類似事件發生。兩輛計程車前後夾住一輛網約車,乘客無奈被「驅離」。計程車司機這種霸道的做法,一時間成為了網民們聲討的對象。
  • 海王星辰整改疑雲:藥房管理亂象叢生
    據說明書顯示,適應症有「用於急性智齒冠周炎、局部牙槽膿腫、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等」,同時,分析員發現藥品說明書上亦顯示「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的字樣,且說明書上有「本品最嚴重不良反應為高劑量時可引起癲癇發作和周圍神經病變,後者主要表現為肢端麻木和感覺異常」等以及四類人群禁用此藥的提示信息,但在購買藥物的過程中,海王星辰的工作人員並未向分析員作以提醒。
  • 央視曝光藥品廠家混淆成份 冬蟲夏草亂象叢生
    冬蟲夏草僅分布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甘肅五省區,以及不丹、印度、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部分地區。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魏江春院士介紹:「冬蟲夏草菌在自然界只能在寒帶高山,別的地方不能長,冬蟲夏草可以人工繁殖人工培育,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有實驗室的實驗階段。」也就是說,冬蟲夏草目前只有天然野生的,只能在特殊區域特殊環境下才能生長。
  • 植物偉哥瑪卡亂象叢生 保健品但凡涉及壯陽都熱銷
    資料顯示,自2011年至今,國內從事與瑪卡相關產業鏈的大小企業就已近千家,大多數來自廣東、江浙等地。此外,還有更多資本開始湧入這個行業,熱炒概念,給瑪卡行業吹起了一個大大的泡沫。  張羽表示:「第一,該違法廣告由煙臺地區藥監部門上報,而拉摩力拉瑪卡片的合法代理商距離煙臺最近的位於青島,煙臺地區沒有授權代理商;第二,CFDA通報中所說的「消除更年期障礙」廣告詞是針對女性用戶,而去年9月份,拉摩力拉的女性款瑪卡產品已經停止銷售,但經銷商手裡可能還有存貨;第三,拉摩力拉瑪卡片於2014年已獲取廣告批文【滬食健廣審(文)第2014110161
  • 眼鏡行業暴利是誤解,眼鏡市場亂象叢生是事實,需要治理
    在外界流傳的暴利行業排行榜上,眼鏡行業總能排在前幾位。到底眼鏡業的利潤有多大,眼鏡店的經營狀態如何,真的是所謂暴利行業嗎?一直以來,眼鏡行業都被冠以暴利行業,理由無非是進價與售價之間差額巨大。但實際上眼鏡行業暴利是一種誤解,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眼鏡行業的淨利潤其實並不高,眼鏡店生存不容易。數據顯示,眼鏡行業毛利潤高達70%,淨利潤卻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