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太空奧秘,領略中華航天文明

2020-09-22 百達文化

中華航天博物館坐落在北京中軸線天安門以南十多公裡處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內,是展示中國航天科技與成就的專業博物館。

圖片來源網絡

中華航天博物館共有三層展廳。一層和二層展廳為對外展廳,主要分為運載火箭、載人航天、人造衛星、月球探測、火箭發射演示、太空飛行器、中國航天形象、航天集團綜合簡介、古代航天探測、國際合作與交流、未來航天展望等十多個展示區域。這些展區以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為主線,通過翔實珍貴的歷史資料和豐富的實物與模型,以現代的展示手段生動的展示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過去和未來。

主體大廳內展示著我國自行研製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實物及模型,它們曾多次將國內外衛星送入太空。衛星區中排列著「風雲一號」、「東方紅一號」、「東方紅二號」等10顆呂類衛星。大廳西部依次排放著運載火箭發動機系列,這是運載火箭的心臟。除此之外,在這裡還可以領略到自天外歸來的返回式衛星回收艙實物的勃勃英姿,欣賞到著名的「長徵二號」捆綁式火箭發射澳星飛行全過程模擬演示的壯觀場面。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展廳內古代的文明與現代的輝煌交相輝映,展覽結尾,布展者獨具匠心地模擬出一幅奇妙的月球仙境,在彩燈輝映下意趣盎然,使觀眾浮想聯翩。沿扶梯而上,二層展廳展示了航天高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三層展廳介紹了各分類系統的專業技術。館內還育設備齊全的學術報告廳,經常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整個博物館,以4枚運輸火箭和6顆衛星實物,數百種模型和近千張照片,構成了一幅中華航天騰飛圖。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成就,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增強了實現&34;的信心!

自古以來,人類就嚮往太空,並為此做出過大量的探索。現代 航天技術的發展為人類遨遊太空提供了可能性手段。航天博物館更是以高科技手段展示人類航天曆程、開展科普教育的良好場所。

相關焦點

  • 新華時評: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新華時評: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陳芳 胡喆/新華社 2019-01-03 19:36
  • 助力青少年航天科普「火星探險之旅」探索「天問一號」奧秘
    「火星探險之旅」通過專家科普、動手實驗等形式帶領青少年兒童一起探索關於「天問一號」的奧秘。全國航天科普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太空探索》雜誌前主編田如森還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帶領孩子「雲遊」本次「天問一號」的發射任務所在地海南文昌。「為什麼要在海南文昌發射?」「『天問一號』去火星要多久呀?」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 見證中國航天史
    ,中國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使太陽系探索不再是屬於歐美世界的特權,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和全球火星探索的裡程碑!中華航天博物館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航天科技大型綜合專業展館,館藏的都是中國航天事業的每一次「躍進」,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小型縮影。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見證中國航天史
    ,中國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使太陽系探索不再是屬於歐美世界的特權,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和全球火星探索的裡程碑!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徽寶套組《天問一號》耀世首發,一璽一箭,一飛沖天,由中華航天博物館官方權威監製,中國最強玉雕天團以國玉和田傾力打造,一經發行便引起了強烈的航天收藏熱!NO.0001《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徽寶套組由中華航天博物館永久館藏,意義非凡!
  • 中華航天博物館線上直播 「雲春遊」輸出航天文化
    5年來,中華航天博物館圍繞「航天日」主題,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突出的活動,影響力越來越大。受阿里巴巴邀請,中華航天博物館已於2020年3月14日、4月11日完成兩次「淘寶雲春遊」線上博物館直播活動,瀏覽量累計達40.06萬,反響熱烈。
  • 探索太空奧秘,這些旅遊目的地不容錯過!
    隨著旅行的多元化,太空不僅僅是天文學家的專屬,越來越多的普通遊客也開始欣賞星空之美。根據旅遊平臺數據,近一年來,搜索預訂國內外天文旅行相關產品的遊客人數,增加了大約60%。人氣較高的主題包括觀星、天文臺、天文博物館、北極光、NASA太空營、太空模擬探索等。
  • 新遊評測丨《坎巴拉太空計劃》——探索宇宙奧秘,學習航空知識
    火箭發射、載人飛船、探索太空……許多人都曾在童年做過一個航天夢深邃的星空、無垠的宇宙它們的是如此的神秘而充滿吸引力今天,小編將藉助功能遊戲的力量實現這個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指尖輕點,飛向太空!一進入遊戲,造型獨特、怪中帶萌的坎巴拉人便出現在加載畫面中。
  • 來康師傅太空美食課堂,解鎖航天技術的奧秘
    在航天科普展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環節——《太空美食家》,它是以航天STEAM課程理念開發的食品安全實驗課程,在課堂中通過「跨學科的知識融合」與「實踐創造」讓學生了解太空中的食品知識。▲學生親自動手參與STEAM太空美食家課課堂中資深航天科普教室帶領學生了解航天員太空就餐流程、以及太空食品的製作過程,了解太空食物發展的歷史。
  • 中國航天日:盤點值得一玩的太空探索類遊戲
    在49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0年的4月24日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為了紀念這個跨時代的日子,從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在這一天,我們應該向無數為祖國航天事業貢獻力量的英雄們致敬。
  • 探索宇宙奧秘,今天是第五個航天日
    兒子愛好航天,他的夢想就是當一個航天員,每天都看有關宇宙奧秘,航空航天的視頻,書本。今天是中國第五個航天日,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從此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序幕。
  • 爭奪太空?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爭奪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方願同世界各國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汪文斌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中國航天活動搶奪太空主導權?汪文斌:說法不正確
    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張素)針對一些媒體認為中國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的主導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種說法不正確、不符合事實。汪文斌表示,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探索火星之旅。這不僅是一個值得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時刻,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 探索宇宙奧秘,光伏在為航天事業保駕護航
    當地球上第一個人類仰望星空時,也就邁開了追尋文明和真理的腳步。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從來沒有停止對宇宙的浪漫想像和探索激情。飛船、衛星等太空飛行器在太空中飛行主要依靠電池提供動力,而這個電力供給主要來自太陽能電池帆翼。太陽能發電在太空發展進程中擔當重要角色,現在已成為航天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跟著能環寶一起來盤點一下光伏在探索宇宙中的身影。
  • TutorABC推出「航空航天」系列英語教材 探索太空的奧秘
    飛機成為常見的交通工具、載人火箭將太空人送往太空、國際空間站平穩運行接近20年……今年年初上映的硬核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更是激發了人們探索未知空間的熱情。5月29日,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在年度「DCGS教材更新計劃」中推出第六個興趣話題「航空航天」。
  • 【探索星空的奧秘】活動致辭稿
    衷心感謝各位領導、嘉賓來我校參與《探索星空的奧秘》活動!浩瀚的宇宙中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我們人類一直在探索、研究,希望能掌握宇宙的密碼,促進科學的進步、文明的發展。為了研究宇宙的奧秘,我們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空;發明了宇宙飛船,翱翔太空;發明了空間站,進行太空探索實驗。探尋宇宙奧秘的過程,也是人類科技不斷進步的過程。
  • 探索太空科技,傳播航天文化——志光中學研學活動圓滿結束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在讓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宇宙太空充滿了好奇!尤其對於孩子,天文世界就更加充滿了魔力,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和想像力。如果說有一場特別的體驗太空之行,帶你逃離地球乘著宇宙飛船去探索太空的奧秘,你願不願意呢?答案是肯定的!
  • 爭奪太空主導權?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朱超)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爭奪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方願同世界各國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汪文斌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中華美食如何衝上太空?李錦記登陸廣州科技周為您揭秘
    中華美食如何衝上太空?李錦記登陸廣州科技周為您揭秘金羊網  作者:  2019-05-21 金羊網訊 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科學技術,其實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2019年5月19日,「科技強國,科普惠民」——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暨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交流系列活動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
  • 肯德基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也是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五十周年紀念日。值此特別的紀念,肯德基宅急送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匯聚中國航天愛好者心中熱愛,致敬中國航天事業。
  • 「太空美食」的神奇奧秘 康師傅網課告訴你
    網絡課堂使用3D虛擬技術真實還原空間站的布局,結合實物的展示,給孩子們「沉浸式的體驗」;藉助5G傳輸技術和專業教學軟體,使全國多地師生可以同屏互動,交流航天科技給生活帶來的變化;超萌助教「康康」與孩子們一起開展實驗,揭開太空食品的奧秘;航天科普專家石磊老師的講座不僅讓孩子們了解到航天知識,還學習到了航天精神的內核。《太空美食家》網課不僅有趣更有料,中國航天員在太空中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