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窗通辦」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縮短至58個工作日以內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劉國明、周禹佳 記者解麗達)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跑腿多、材料多、蓋章多、時間長」,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的痛點、難點。最近,廊坊市民崔增波辦理這項業務時,卻有了新感受:「過去辦理相關審批業務,要分別跑土地、規劃等好幾個政府部門,現在『一窗通辦』,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崔增波是廊坊崔氏電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近日,他來到大城縣行政審批局,辦理公司年產6000噸特種電纜材料項目審批。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類審批許可業務時,他沒有想到,原本半個來月才能辦好的事項,在短短3天之內就得到了批覆。
變化源於廊坊市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進行全流程、全覆蓋改革。近日,廊坊市行政審批局研究制定了《廊坊市全面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通過合理劃分審批階段,精簡審批環節,規範審批事項,壓減審批時限,提高服務質量。
廊坊市以政府投資項目、社會投資項目為對象,以房屋建築和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為主線,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將全流程審批事項整合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4個階段,大力整合審批環節,協調促進相關部門聯動,將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時間縮短至58個工作日以內。其中,小於2萬平方米的社會投資類小型建築項目審批時間更是縮短為37個工作日。
走進廊坊市行政審批局二樓大廳,發現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4個階段的業務都被統一歸併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專區」,統一收件、出件,各階段實現所有並聯審批事項的「一窗受理」。「目前,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已基本建成,信息平臺已與省級對接並上傳測試數據。」廊坊市行政審批局規劃建設科科長李松介紹。
「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廊坊市行政審批局對各階段所有審批事項所需申報材料進行了全面梳理,形成「廊坊市工程建設項目主要審批事項清單」,實現清單之外無審批。辦事群眾只需通過綜合窗口上交申請資料,工作人員會統一推送至各相關部門受理,並在規定時限內並聯開展審批,並將審批結果轉交至綜合窗口。
目前,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已在廊坊各縣(市、區)全面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