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人老珠黃」?研究揭示人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

2020-11-27 科學網

作者:劉如楠

皺紋、鬆弛、乾燥、暗沉……歲月在皮膚上留下的痕跡令人煩惱,還可能帶來一系列增齡伴隨的皮膚疾病。據估計,超過80%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皮膚問題困擾,從發病率高、危險性低的乾性溼疹到威脅生命的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不等。

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與合作單位在線發表於《發育細胞》的一項研究,繪製出人皮膚老化的單細胞轉錄圖譜,揭示出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並發現了2個促進皮膚細胞增殖、減輕炎症、抑制衰老的關鍵因子。而一種天然化合物——槲皮素,能夠延緩人真皮成纖維細胞衰老,這為幹預皮膚衰老提供了新策略。

薄薄一張皮,細胞類型十幾種

看似薄薄的皮膚,實則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層結構組成。最外層的表皮是抵禦外部環境的物理屏障;表皮之下是真皮層,這裡的成纖維細胞使皮膚富有彈性;皮下組織連接著皮膚和肌肉,使皮膚具有一定的活動能力。

「每層結構中,都有著不同類型的細胞,三層加起來可多達十幾種,每種又可進一步細分。這種高度的異質性,使傳統技術難以精確揭示在皮膚衰老過程中,不同細胞類型的變化規律和分子機制。」本文通訊作者之一、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曲靜告訴《中國科學報》。

面部皮膚容易衰老,而眼周皮膚又是其中最薄、最脆弱的部位之一。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與醫院合作,分別獲取了20歲左右、40多歲、70多歲三組女性的正常眼瞼皮膚樣品。

通過組織形態分析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皮膚厚度明顯變薄、真皮膠原密度降低。而後,研究人員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繪製了不同年齡段,多種皮膚細胞類型的基因表達圖譜,包括表皮基底細胞、有棘細胞、顆粒細胞、黑色素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等。

重要誘因:太陽光

在表皮深處,有一類具有自我擴增能力,可分化為表皮中多種功能細胞的細胞類群,即表皮幹細胞。它是否受皮膚老化的影響、如何受影響等問題目前尚不清楚。

通過轉錄組分析,該研究發現,包含表皮幹細胞的表皮基底細胞具有較高的異質性,並可被分為6個細胞亞群。相比於年輕個體,年老個體皮膚組織表現出炎症反應的增加和上皮維持能力的降低。

此外,由於眼瞼皮膚處於日常陽光的照射下,多種衰老皮膚細胞的基因表達特徵呈現DNA修復能力的降低以及生物大分子損傷的增加。

以上結果表明,光損傷和慢性炎症可能是眼部皮膚衰老的重要誘因。

「通過對不同年齡組各種細胞類群的比較分析,我們發現中年組跟老年組的轉錄組特徵已較為接近,而與年輕組相比,差異較大。也就是說,眼部皮膚在中年時期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衰老相關基因表達變化。」曲靜說。

抗老利器:槲皮素

曲靜介紹,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兩種生長控制轉錄因子,即表皮基底細胞中的KLF6、真皮成纖維細胞中的HES1的下調是引發皮膚衰老的驅動力。如果敲低它們,便可加速細胞衰老。而在老年組的原代真皮成纖維細胞中激活HES1,則可延緩細胞衰老。這提示著,HES1可能具有幹預皮膚衰老的活性。

「槲皮素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黃酮醇類天然化合物,在洋蔥、萵筍、蘋果等蔬果中都有分布。通過向年老組的真皮成纖維細胞中添加槲皮素,能夠增強細胞增殖能力,延緩細胞衰老。」本文通訊作者之一、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員張維綺說。

這與課題組此前的研究結果,槲皮素延緩人早衰症間充質幹細胞衰老,以及延長小鼠健康壽命的發現具有一致性。

「我們描繪了人類眼部皮膚衰老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系統地解析了人類皮膚中多種細胞類型的衰老規律。這為延緩皮膚衰老、防治相關疾病提供了潛在幹預靶點和途徑。」張維綺說。

她表示,後續將繼續探究生長控制轉錄因子的調控策略,篩選更多具有延緩皮膚衰老作用的小分子,為相關疾病防治提供依據。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devcel.2020.11.002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人類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
    皮膚是機體衰老過程中最先出現衰老表徵的組織之一。皮膚的衰老伴隨其屏障和防禦功能的降低以及皮膚衰老相關疾病發病率的升高。由於皮膚的細胞組成具有高度異質性,傳統技術難以精確揭示皮膚衰老過程中不同細胞類型的變化規律和分子機制。
  • 動物所等揭示人類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
    動物所等揭示人類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 2020-11-26 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皮膚的衰老伴隨其屏障和防禦功能的降低以及皮膚衰老相關疾病發病率的升高。由於皮膚的細胞組成具有高度異質性,傳統技術難以精確揭示皮膚衰老過程中不同細胞類型的變化規律和分子機制。
  • 為什麼會「人老珠黃」?劉光慧/曲靜/張維綺合作解碼人類皮膚衰老機制
    皮膚是機體衰老過程中最先出現衰老表徵的組織之一。皮膚的衰老伴隨其屏障和防禦功能的降低以及皮膚衰老相關疾病發病率的升高。由於皮膚的細胞組成具有高度異質性,傳統技術難以精確揭示皮膚衰老過程中不同細胞類型的變化規律和分子機制。
  • 為什麼會「人老珠黃」?
    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與合作單位在線發表於《發育細胞》的一項研究,繪製出人皮膚老化的單細胞轉錄圖譜,揭示出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並發現了2個促進皮膚細胞增殖、減輕炎症、抑制衰老的關鍵因子。而一種天然化合物——槲皮素,能夠延緩人真皮成纖維細胞衰老,這為幹預皮膚衰老提供了新策略。
  • Dev Cell|劉光慧/曲靜/張維綺研究組合作揭示人皮膚衰老新機制
    皮膚是機體衰老過程中最先出現衰老表徵的組織之一。皮膚的衰老伴隨其屏障和防禦功能的降低以及皮膚衰老相關疾病發病率的升高。由於皮膚的細胞組成具有高度異質性,傳統技術難以精確揭示皮膚衰老過程中不同細胞類型的變化規律和分子機制。
  • 【學術前沿】 劉光慧/曲靜/張維綺研究組合作揭示人類皮膚衰老新機制
    皮膚的衰老伴隨其屏障和防禦功能的降低以及皮膚衰老相關疾病發病率的升高。由於皮膚的細胞組成具有高度異質性,傳統技術難以精確揭示皮膚衰老過程中不同細胞類型的變化規律和分子機制。為進一步明確人皮膚衰老過程中的細胞和分子水平的改變,研究人員利用單細胞轉錄組學測序技術繪製了不同年齡段的多種皮膚細胞類型(包括表皮基底細胞、有棘細胞、顆粒細胞、黑色素細胞、真皮細胞等)的基因表達圖譜。分析表明,富含表皮幹細胞的表皮基底細胞具有較高的異質性並可被分為6個細胞亞群。此外,中年組與老年組的皮膚相較於年輕組具有更為相似的轉錄組特徵,提示眼部皮膚在中年時期已經發生顯著的衰老相關基因表達變化。
  • 找到「人老珠黃」的幫兇與剋星,尋找延緩衰老的利器
    11月25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與合作團隊為幹預皮膚衰老帶來了新策略,其發表於《發育細胞》的一項研究,繪製出了人皮膚老化的單細胞轉錄圖譜,揭示了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並發現了兩個促進皮膚細胞增殖、減輕炎症、抑制衰老的關鍵因子。
  • 眼睛神經元研究為人類進一步揭示了衰老機制
    據英國《自然》雜誌2日發表的一項逆衰老研究突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恢復。該研究為人類進一步揭示了衰老機制,同時為青光眼等年齡相關性神經元疾病的治療指出了新的潛在靶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是眼內的一種神經元,它們能將伸長的部分(稱為軸突)從眼睛連接到大腦。
  • 研究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對衰老理解更近一步!中外團隊研究揭示衰老的分子印跡
    該論文通過研究衰老過程中小鼠和人類不同組織中存在的分子印跡,揭示了衰老的重要調節因子。蒼老的頭髮變成灰白,衰老的肌肉力量衰弱,此外一系列衰老相關疾病也預示著機體在細胞和分子水平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於衰老影響機體不同組織的幾乎所有細胞,研究衰老的調節機制在我們對抗衰老這個永遠的敵人過程中具有重大價值。
  • 研究揭示渦蟲抗衰老機制
    regulated in asexual and sexual worms」的文章,揭示了一種渦蟲如何克服衰老過程,實現不老傳說的奧秘,這將有助於減緩人類細胞衰老,以及了解衰老相關的特徵,這一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
  • 我國科學家發現延緩人類皮膚衰老新策略
    皮膚是機體衰老過程中最先出現衰老表徵的組織之一。皮膚的衰老伴隨其屏障和防禦功能的降低以及皮膚衰老相關疾病發病率的升高。由於皮膚的細胞組成具有高度異質性,傳統技術難以精確揭示皮膚衰老過程中不同細胞類型的變化規律和分子機制。
  • 動物所合作揭示靈長類視網膜衰老的分子機制
    由於視網膜結構具有高度異質性和複雜性,傳統的研究技術難以精確揭示視網膜退行性變化過程中的關鍵易感細胞,以及細胞類型特異的基因變化規律。10月14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曲靜研究組與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合作在Protein & Cell雜誌發表文章,該研究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繪製了非人靈長類視網膜衰老的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系統解析了靈長類視網膜及脈絡膜退行性演變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變化規律。
  • 動物所等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研究人員繪製「單細胞衰老圖譜」揭示靈長類卵巢衰老特徵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記者魏夢佳)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大學等多家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學術期刊《細胞》上在線發表封面文章稱,利用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繪製了食蟹猴卵巢的單細胞衰老圖譜,同時利用人類卵巢細胞研究體系,發現衰老伴隨的抗氧化能力下降是靈長類卵巢衰老的主要特徵之一,這為預警卵巢衰老及女性生殖力下降提供了新的生物學標誌物
  • 研究揭示植物葉片衰老表觀遺傳學調控新機制
    葉片衰老受到嚴苛的調控過程,是葉片發育的最後階段。葉片衰老時,葉綠素、核酸、脂類、蛋白質及其它高分子物質會被分解成營養物質,並會重新分配到生長旺盛的器官或貯存器官中。伴隨著葉片年齡的增長,大量葉片衰老相關基因會被誘導表達。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表觀遺傳時鐘 有望揭示人類大腦衰老分子機制
    儘管機體生物鐘決定了我們的睡醒節律,但一個相對更新的概念—表觀遺傳時鐘或許能告訴我們,機體衰老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以及我們老年時患病的風險到底有多高。人類的衰老速度並不相同,有些人要比其他人更早出現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和特徵,而更多地了解這種所謂的「生物學年齡」(biological age)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預防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比如痴呆症等。
  • ASCBAM:體細胞和卵母細胞衰老機制不同
    根據2011年12月6日在美國丹佛市召開的美國細胞生物學協會年會(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Annual Meeting)新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柯琳-墨菲(Coleen Murphy)博士的卵母細胞(oocyte)衰老新研究揭示生殖細胞和體細胞衰老不同的分子機制
  • 科學家揭示ZKSCAN3延緩人幹細胞衰老的表觀遺傳機制
    5月19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曲靜研究組、劉光慧研究組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研究組合作,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為ZKSCAN3 counteracts cellular senescence by stabilizing heterochromatin 的研究論文。
  • 人衰老的原因你知道嗎,健身真能延緩衰老?
    提到人為什麼會衰老,很多人會想到初中課本上學到的知識:細胞分裂速度逐漸比細胞衰老速度慢時,人就出現各種生理疾病,衰老。其實關於人為什麼會衰老,科學研究發現遠比我們所認知的要複雜的多。人為什麼會衰老目前來講,身體衰老的原因還存在一些爭議。例如說體細胞突變理論、蛋白質改變理論與廢料積累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