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SCAN3是具有SCAN結構域的鋅指蛋白家族成員之一,曾被報導作為轉錄調節因子抑制自噬相關基因的表達。然而目前國際上關於ZKSCAN3的研究主要基於腫瘤細胞系及模式動物,其在正常人類幹細胞等二倍體細胞中的生物學功能尚不明確。
5月19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曲靜研究組、劉光慧研究組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研究組合作,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為ZKSCAN3 counteracts cellular senescence by stabilizing heterochromatin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報導ZKSCAN3通過自噬非依賴性的方式延緩人幹細胞衰老。機制方面,ZKSCAN3能通過穩固細胞核膜蛋白與異染色質的相互作用,從而增強基因組穩定性並抑制重複元件表達。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發現ZKSCAN3在人類早衰症間充質幹細胞、複製性衰老間充質幹細胞,以及老年個體分離的原代間充質幹細胞中均呈現出下調表達,暗示著ZKSCAN3與衰老調控的潛在聯繫。進而利用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和幹細胞定向誘導分化技術,研究人員首次獲得了靶向敲除ZKSCAN3的人胚胎幹細胞和間充質幹細胞。儘管ZKSCAN3的缺失不影響人胚胎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但ZKSCAN3敲除的人間充質幹細胞則表現為加速衰老的表型。
研究人員進一步通過整合相互作用蛋白質譜(Co-IP/MS)、染色質免疫共沉澱測序(ChIP-seq)、染色質可及性測序(ATAC-seq)、DNA腺嘌呤甲基轉移酶互作測序(DamID-seq)及RNA測序(RNA-seq)等多層次組學分析,發現ZKSCAN3能與核膜蛋白(Lamin B1、LBR)和異染色質蛋白(KAP1、HP1a)相互作用。ZKSCAN3的缺失導致人間充質幹細胞中核膜蛋白同基因組相互作用減弱、異染色質丟失、基因組重複元件(LINE, SINE, Satellite family)轉錄水平升高,最終誘發人間充質幹細胞衰老。值得注意的是,過表達ZKSCAN3或通過CRISPRa系統激活內源ZKSCAN3表達均可延緩人間充質幹細胞衰老。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ZKSCAN3作為表觀調控因子,調控人幹細胞穩態並抑制其衰老的新功能與新機制。這一發現拓展了人們對鋅指蛋白家族新功能的認知,加深了對衰老表觀遺傳機制的理解,並為延緩幹細胞衰老、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思路。
該研究由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中科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等機構合作完成。動物所研究員曲靜、劉光慧,北京基因組所研究員張維綺和動物所副研究員王思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動物所博士研究生胡慧芳、碩士研究生季乾昭、研究員宋默識為並列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北京基因組所研究員任捷的合作與支持,獲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和北京市等的資助。
文章連結
圖:ZKSCAN3維持異染色質穩定性並延緩人幹細胞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