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帕黴素可以延緩表觀遺傳學衰老
停止甚至延緩衰老過程是一個吸引人的概念,幾千年來一直吸引著人類的想像力。但是即使有可能使我們的身體恢復活力或延緩衰老過程,我們如何衡量這一點呢?正如我們所知,年齡顯然是一個不恰當的測量,因為它完全是基於時間的流逝,而不考慮我們身體的生物變化。
-
雷帕黴素,可以延緩皮膚衰老!
最近,一項小型臨床試驗發現,在手背上定期使用雷帕黴素可以減少皮膚皺紋和下垂並能改善膚色。 該項成果最終以「Topical rapamycin reduces markers of senescence and aging
-
表觀遺傳學揭秘長壽,衰老有望被逆轉!
雖然關於其機制的研究主要針對能量代謝調控迴路(如胰島素/IGF1信號和mTOR),但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它也可以通過影響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和RNA剪切來延緩衰老導致的表觀遺傳變化。
-
Geroscience:雷帕黴素或許能夠延緩皮膚衰老!
Drexel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表在Ger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雷帕黴素(一種經過FDA批准的藥物,通常可用於預防移植手術後的器官排斥反應)也可能減緩人類皮膚的衰老。 以前研究曾使用過這種藥物來減緩小鼠,蒼蠅和蠕蟲的衰老,但當前的研究首次顯示該藥物人體組織特別是皮膚衰老有影響,其中衰老的跡象有所減輕。
-
Aging Cell:雷帕黴素或能有效抑制年齡相關的大腦功能退化
2019年1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Aging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聖安東尼奧健康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藥物雷帕黴素或能改善因年齡相關導致的大腦血流量(流向大腦)減少及記憶力下降的狀況;相關研究結果對於開發有效抑制或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新型療法至關重要。
-
劉光慧/湯富酬/曲靜/張維綺合作開發延緩衰老的「基因療法」
該研究首次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體系在人間充質幹細胞中鑑定出新的衰老調控基因,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可以延緩機體衰老的新型「基因療法」。這項工作大大擴展了人們對於衰老基因的認識,為延緩衰老、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幹預靶標與新型策略。
-
科學家揭示ZKSCAN3延緩人幹細胞衰老的表觀遺傳機制
該研究首次報導ZKSCAN3通過自噬非依賴性的方式延緩人幹細胞衰老。機制方面,ZKSCAN3能通過穩固細胞核膜蛋白與異染色質的相互作用,從而增強基因組穩定性並抑制重複元件表達。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發現ZKSCAN3在人類早衰症間充質幹細胞、複製性衰老間充質幹細胞,以及老年個體分離的原代間充質幹細胞中均呈現出下調表達,暗示著ZKSCAN3與衰老調控的潛在聯繫。
-
【盤點】衰老與疾病的關聯性研究進展
該研究結合多能幹細胞定向分化技術、基因組靶向編輯技術、以及表觀遺傳組分析技術首次揭示了異染色質的高級結構失序(disorganization)是人類幹細胞衰老的驅動力之一,為延緩衰老及研究和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和思路。
-
《自然》專題:表觀遺傳學
在基因組中除了DNA和RNA序列以外,還有許多調控基因的信息,它們雖然本身不改變基因的序列,但是可以通過基因修飾,蛋白質與蛋白質、DNA和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影響和調節遺傳的基因的功能和特性,並且通過細胞分裂和增殖周期影響遺傳。
-
曲靜/劉光慧/張維綺揭示ZKSCAN3延緩人幹細胞衰老的表觀遺傳機制
該研究首次報導ZKSCAN3通過自噬非依賴性的方式延緩人幹細胞衰老。機制方面,ZKSCAN3能通過穩固細胞核膜蛋白與異染色質的相互作用,從而增強基因組穩定性並抑制重複元件表達。儘管ZKSCAN3的缺失不影響人胚胎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但ZKSCAN3敲除的人間充質幹細胞則表現為加速衰老的表型。
-
Elife:機器學習與表觀遺傳學藥物發現
近日,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從顯微鏡圖像中收集信息,從而可以進行高通量表觀遺傳藥物篩選,從而可以開闢針對癌症,心臟病,精神疾病等的新療法。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eLife》雜誌上。文章作者,副教授Alexey Terskikh博士說:「為了識別誘導表觀遺傳學作用的藥物,科學家需要篩選數十萬種潛在化合物。
-
研究揭示植物葉片衰老表觀遺傳學調控新機制
葉片衰老受到嚴苛的調控過程,是葉片發育的最後階段。葉片衰老時,葉綠素、核酸、脂類、蛋白質及其它高分子物質會被分解成營養物質,並會重新分配到生長旺盛的器官或貯存器官中。伴隨著葉片年齡的增長,大量葉片衰老相關基因會被誘導表達。
-
表觀遺傳時鐘——預測衰老、疾病及死亡的個體化生物時鐘
這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遺傳學家Trey Ideker團隊做得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引起了我們對表觀遺傳時鐘的關注。背景:人類如何衰老是關於生命的一個重要課題,衰老是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例如心腦血管病、結直腸癌及代謝性疾病等。自20世紀中期以來,人類壽命有了顯著增加,然而慢性病死亡率卻並沒有相應地下降。
-
表觀遺傳學變化促使細胞產生「永久性」癌變
表觀遺傳學改變是癌症的標誌,但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這些改變是否足以使健康細胞產生癌變。首席研究員Gabriella Ficz博士說:「令人驚訝的是,來自多個健康人體的細胞是如此輕易地接受這種表觀遺傳變化,並且來自表觀遺傳學編輯工具的「命中」足以引發這種表觀遺傳學的連鎖反應繼承。」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可引發異常細胞的早期表觀遺傳變化,以及疾病前狀態與癌症之間的轉變。
-
Aging Cell:新發現!「神藥」雷帕黴素或能幫助抗衰老
雷帕黴素的價值和細胞衰老直接相關,細胞衰老是細胞變老停止繁殖的一種狀態,當細胞衰老時其就會開始分泌損傷性的物質,最終導致炎症發生,而雷帕黴素能夠阻斷上述過程。當然這最終還是能與機體衰老聯繫上的;研究者Perez指出,細胞衰老的增加和機體衰老以及炎症的發生都直接相關,而這就會為一系列退行性疾病的發生做好準備,比如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痴呆症和阿爾茲海默病等;對實驗動物進行研究後研究者發現,當清除掉動物機體中的衰老細胞後,這些動物的壽命會延長,而且患病率會明顯下降,而且雷帕黴素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應。
-
Cell刊發新研究:逆轉衰老真的實現了
我們也許可以通過逆轉因衰老而改變的基因活性來減緩衰老進程,甚至逆轉衰老。Belmonte研究組的工作表明,短暫激活這四個基因的表達可以使中年小鼠受損的肌肉和胰腺恢復到年輕狀態,還可以使患有早衰症的小鼠壽命延長30%(早衰症會加速兒童的衰老)。由於山中因子的作用是改變基因的表觀遺傳狀態,因此一些科學家認為,Belmonte的研究為「衰老是一個表觀遺傳變化的過程」這一觀點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
Cell Reports:AMPK基因使得延緩衰老有望成為現實
2014年9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基因,當其在關鍵器官系統中處於激活狀態時可以延緩整個人體的衰老過程。 該研究目前發表在Cell Reports雜誌上,新研究可能對延遲人類衰老和治療疾病有重要影響。
-
保持年輕的心態能延緩衰老?
他還發現,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表觀遺傳時鐘的快慢可以反映其生理老化的速度究竟有沒有超過真實年齡。儘管生物年齡與衰老顯著相關,但這種相關性只適用於較準確地預測特定的組織和器官的衰老程度而不能用於反映整個人體的情況。生物年齡和實際年齡的差值可以小於零、等於零,或大於零,小於零表示組織或器官還很年輕;等於零表示組織正常衰老;而大於零則表示組織或器官較預期更老。
-
衰老生物學:尋找人生「不老藥」
2.科學家已經篩選出一些潛在的「不老藥」,並已取得研究進展 近年來,科學界在開發可能延緩衰老的新技術手段方面有了重要的進展,包括發現潛在可以延長生物體壽命的小分子化合物和藥物,比如二甲雙胍(Metformin)、雷帕黴素(Rapamycin)、白藜蘆醇(Resveratrol)、亞精胺(Spermidine)和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
Nature: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起來!
,研究者Bird等人則對其進行了進一步修改,即認為在DNA序列並未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可替換染色質的狀態是可以進行遺傳的。DNA的甲基化最早被提出是作為表觀遺傳學信息的載體,而隨後的研究工作表明,染色質蛋白和非編碼RNAs對於這一過程也非常重要,比如,組蛋白的突變和修飾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局部染色質的結構,而諸如此類修飾是可以遺傳的,且是可逆的,而且能被控制修改,最後,高階的3D染色質摺疊也被認為能夠調節基因表達從而促進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