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觀遺傳時鐘——預測衰老、疾病及死亡的個體化生物時鐘

2020-11-23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時間對於生命意味著什麼?人有壽命,樹有年輪,燈塔水母具有不死之軀,而蜉蝣短暫的六小時生命也是一生。也許你聽說過一種流行很廣的說法,「狗一歲等於人七歲」。現在科學家們說——不,有一種更科學的算法!即表觀遺傳時鐘算法。

這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遺傳學家Trey Ideker團隊做得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引起了我們對表觀遺傳時鐘的關注。

背景:人類如何衰老是關於生命的一個重要課題,衰老是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例如心腦血管病、結直腸癌及代謝性疾病等。自20世紀中期以來,人類壽命有了顯著增加,然而慢性病死亡率卻並沒有相應地下降。也就是說,人類壽命的延長並沒有伴隨著生命質量的提高,很多人是在不斷加重的慢性病折磨下度過漫長歲月的。近十年來科學家們發現,表觀遺傳改變對於研究人類衰老這個課題不可或缺,並提出了表觀遺傳時鐘(DNA甲基化時鐘)的概念。

表觀遺傳時鐘:即建立在與時間或年齡密切相關(r?≥?0.8)的DNA甲基化標記基礎上的一種評估方法,它可以準確地量化與年齡相關的表型和結果。也就是說,每個人衰老的速率及對疾病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而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修飾可以準確地反應人類的生物學年齡。

所以同齡人不再是同齡人。

那麼人和狗如何進行年齡匹配?

在此背景下,Trey Ideker團隊對104隻拉布拉多犬(從4周至16歲)基因組DNA甲基化形式進行研究。他們之所以選擇狗這種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作為觀察群體,是因為它們和人類居住在同樣的環境並且接受類似的健康護理和治療。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該研究表明狗和人類在某些具有高突變風險基因組區域有相似的與衰老相關甲基化修飾,而且至少其中的某些變化在哺乳動物身上是進化保守的。

他們得到了一個新的人狗年齡換算公式:即將狗年齡轉換為人年齡大約等於16 ln(狗年齡) + 31(就是狗實際年齡的自然對數乘以16,再加上31)。研究團隊還發現狗的表觀遺傳時鐘開始走得比人類快很多——一個兩歲大看起來象小狗的拉布拉多實際上已經步入中年,而在其生長過程中表觀遺傳時鐘逐漸慢了下來。

如此看來,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表觀遺傳時鐘,DNA甲基化可以記錄人的生命軌跡,包括貧窮,飢餓的經歷,吸菸,腫瘤等都會引起相應的DNA甲基化改變。

Fiorito等對來自於12個不同國家18項研究的16,000個體進行meta分析(用教育程度來代表社會地位),結果顯示教育程度低與表觀遺傳時鐘的表觀遺傳衰老加速顯著相關,低教育水平是加速生物(表觀遺傳)衰老的獨立預測因子。

所以富人活得更久,也並不全是因為他們享受更加優越的醫療條件,表觀遺傳時鐘似乎能削弱富人與窮人之間醫療不平等帶來的負面影響。

[1] Morell, V. (2019). Here’s a better way to convert dog years to human years, scientists say. Science | AAAS. doi: 10.1126/science.aba2340

[2] Wang, T., Ma, J., Hogan, A. N., Fong, S., Licon, K., Tsui, B., ...Ideker, T. (2019). Quantitative translation of dog-to-human aging by conserved remodeling of epigenetic networks. bioRxiv, 829192. http://biorxiv.org/content/early/2019/11/04/829192.abstract

[3]Bell CG, Lowe R, Adams PD,et al. DNA methylation aging clocks: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Genome Biol. 2019 Nov 25;20(1):249.

[4]Fransquet PD, Wrigglesworth J, Woods RL,et al. The epigenetic clock as a predictor of disease and mortality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Clin Epigenetics. 2019 Apr 11;11(1):62.

[5]Fiorito G,McCrory C,Robinson O,et al. Socioeconomic position, lifestyle habits and biomarkers of epigenetic aging: a multi-cohort analysis.Aging (Albany NY). 2019 Apr 14;11(7):2045-2070.

相關焦點

  • 「新進展」科學家開發新型「表觀遺傳時鐘」可洞悉人腦衰老進程 預測疾病風險
    進一步了解這一「生物年齡」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如何預防與年齡有關的疾病。近日,有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表觀遺傳時鐘」,可以洞悉大腦的衰老進程,並可用於預測痴呆症等疾病的風險。人類DNA甲基化數據已被用於開發表徵衰老的生物標記物,稱為「表觀遺傳時鐘」。但現有的DNA甲基化時鐘準確性較低。
  • 【新進展】科學家開發新型「表觀遺傳時鐘」可洞悉人腦衰老進程...
    導言:每個人衰老的速度各不相同,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現與衰老有關的特徵和疾病。進一步了解這一「生物年齡」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如何預防與年齡有關的疾病。近日,有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表觀遺傳時鐘」,可以洞悉大腦的衰老進程,並可用於預測痴呆症等疾病的風險。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表觀遺傳時鐘 有望揭示人類大腦衰老分子機制
    儘管機體生物鐘決定了我們的睡醒節律,但一個相對更新的概念—表觀遺傳時鐘或許能告訴我們,機體衰老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以及我們老年時患病的風險到底有多高。人類的衰老速度並不相同,有些人要比其他人更早出現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和特徵,而更多地了解這種所謂的「生物學年齡」(biological age)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預防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比如痴呆症等。
  • 浙江大學聯合耶魯大學揭示衰老相關DNA甲基化時鐘
    導言:衰老生物標誌物研究對基礎和轉化醫學均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近年來基於年齡與DNA甲基化(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修飾)之間的密切聯繫,學者們建立了可以表徵衰老的DNA甲基化時鐘(表觀遺傳鐘),後者成為目前衰老最具前景的生物標誌物。
  • 限制熱量可減緩生物「時鐘」運轉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7日發表的一篇小鼠和靈長類研究論文提出,熱量限制能放緩「表觀遺傳時鐘」。此前,科學家對蠕蟲、小鼠和靈長類動物等進行研究後均得出結論:熱量限制可延長壽命,而新研究將壽命與「表觀遺傳時鐘」關聯,並顯示該「時鐘」是研究衰老的重要生物標記。
  • 哈佛科學家開發預測壽命的「生命時鐘」
    哈佛大學團隊利用人工智慧,開發出兩款「生命時鐘」,可以在小鼠身上衡量其生理年齡,並預測出衰老的小鼠還能活多久。
  • Aging:雷帕黴素可以延緩表觀遺傳學衰老
    2019年6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停止甚至延緩衰老過程是一個吸引人的概念,幾千年來一直吸引著人類的想像力。但是即使有可能使我們的身體恢復活力或延緩衰老過程,我們如何衡量這一點呢?
  • 雷帕黴素可以延緩表觀遺傳學衰老
    停止甚至延緩衰老過程是一個吸引人的概念,幾千年來一直吸引著人類的想像力。但是即使有可能使我們的身體恢復活力或延緩衰老過程,我們如何衡量這一點呢?正如我們所知,年齡顯然是一個不恰當的測量,因為它完全是基於時間的流逝,而不考慮我們身體的生物變化。
  • 哈佛醫學院開發AI生命時鐘,能夠預測剩餘壽命
    研究人員發現,虛弱指數(FI)評分優於以上測量方法,因而可作為研究人類死亡率的強大預測指標。FIs 可對多達 70 項與健康有關的情況進行量化,包括實驗室檢測結果、症狀、疾病和日常生活活動等。為了識別小鼠壽命,David Sinclair 領導的研究小組對 60 只老年小鼠進行了一年多追蹤調查,直到小鼠自然死亡。
  • 假如可以預知能活多久,哈佛科學家開發預測壽命的「生命時鐘」
    畢竟,遺傳、營養、感染、壓力等種種因素會讓老化速度因人而異,每個人「顯老」的程度不一樣。研究衰老的科學家們希望,最終能構建出一套衡量「老」的全面指標,不僅可以預測出一個人還能健康活多久,同時有助於闡明哪些因素導致了老化相關的疾病,哪些方法可以延長壽命。 哈佛大學的David Sinclair教授是抗衰老領域的知名科學家,最近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了一步。
  • 假如可以預知能活多久……哈佛科學家開發預測壽命的「生命時鐘」
    畢竟,遺傳、營養、感染、壓力等種種因素會讓老化速度因人而異,每個人「顯老」的程度不一樣。研究衰老的科學家們希望,最終能構建出一套衡量「老」的全面指標,不僅可以預測出一個人還能健康活多久,同時有助於闡明哪些因素導致了老化相關的疾病,哪些方法可以延長壽命。哈佛大學的David Sinclair教授是抗衰老領域的知名科學家,最近他領銜的研究團隊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了一步。
  • 保持年輕的心態能延緩衰老?
    via:Pixabay人們把目標重新放在了確定一個人實際的「生理年齡」上,「生理年齡」的目的是反映人體的生理隨時間的進程發育和衰老過程,並由此有理有據地預測患疾病以及死亡的風險。在科學家們努力研究人類生理年齡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人體的不同器官和組織的衰老速度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很難用一個簡單的數字完整地概括一個人的生理年齡。
  • 哈佛開發AI生命時鐘,能夠預測剩餘壽命
    FIs 可對多達 70 項與健康有關的情況進行量化,包括實驗室檢測結果、症狀、疾病和日常生活活動等。最終得分為 0-1 分,得分越高,則越虛弱。為了識別小鼠壽命,David Sinclair 領導的研究小組對 60 只老年小鼠進行了一年多追蹤調查,直到小鼠自然死亡。
  • 哈佛醫學院開發AI生命時鐘,能預測壽命
    FIs 可對多達 70 項與健康有關的情況進行量化,包括實驗室檢測結果、症狀、疾病和日常生活活動等。最終得分為 0-1 分,得分越高,則越虛弱。為了識別小鼠壽命,David Sinclair 領導的研究小組對 60 只老年小鼠進行了一年多追蹤調查,直到小鼠自然死亡。
  • 哈佛醫學院開發AI生命時鐘,能夠預測剩餘壽命
    研究人員發現,虛弱指數(FI)評分優於以上測量方法,因而可作為研究人類死亡率的強大預測指標。FIs 可對多達 70 項與健康有關的情況進行量化,包括實驗室檢測結果、症狀、疾病和日常生活活動等。最終得分為 0-1 分,得分越高,則越虛弱。
  • 科學家藉機器學習發現「微生物衰老時鐘」 腸道細菌或揭示你的真實...
    科學家藉機器學習發現「微生物衰老時鐘」 腸道細菌或揭示你的真實年齡  Emma Chou • 2019-01-18 14:40:46 來源:前瞻網 E1083G0
  • 美國科學家發現DNA生物時鐘
    原標題:美國科學家發現DNA生物時鐘   據英國《衛報》近日報導,一名美國科學家發現生物體內部的DNA生物時鐘,這種生物鐘可以測量生物體組織和器官的使用壽命。研究者稱如果能「重設」生物鐘,或將改變人體的衰老速度,永駐青春。
  • 人工智慧探測長壽人群的「心」密碼,「Deep Longevity」發表全球首個AI心理衰老時鐘
    在行業中,這類研究模型被稱為「衰老時鐘」,是長壽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能夠利用各種生物數據類型準確量化人類衰老過程,普遍開發於分子、低階特徵。Deep Longevity所發表的衰老時鐘,是基於DNA甲基化生物標記的研究模型。從行業視角來看,這種「衰老時鐘」的技術已經在各研究機構的推進下,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心理層面衰老的研究,長期以來嚴重不足。
  • 表觀遺傳學揭秘長壽,衰老有望被逆轉!
    已有兩項大型臨床試驗顯示,熱量限制可降低衰老相關的生物標誌物,並減少多種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更重要的是,它對成年人的多種幹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因此,細胞重編程可能具有重設衰老時鐘的能力。 從百歲老人和早衰症患者體內獲得的纖維母細胞都可以被誘導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s)。在體細胞重獲多能性的同時,端粒長度,基因表達譜,氧化應激和線粒體代謝功能等衰老相關特徵都會被重置。在表觀遺傳方面,OSKM的表達會引起大範圍的染色質重組。
  • 兩套腦部「時鐘」可預測毫秒之內的未來
    北京時間11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人腦有兩套內部「時鐘」,能夠預測近在須臾、毫秒之內的未來。有了這兩套內置時鐘,我們才能在放聲歌唱時,知道何時該唱起下一句。其中一套「時鐘」需依賴於我們的過往經歷,另一套則依賴於節奏。但我們要想在世間從容遊走,這兩套「時鐘」都必不可少。有了這兩套內置時鐘,我們才能在紅燈即將變成綠燈時,知道何時該踩下油門;才能在放聲歌唱時,知道何時該唱起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