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重大發現!雲南這個遺址發掘出大量遺蹟、文物

2021-01-12 騰訊網

昨天,你錯過了哪些新聞?

今天,想要關注些什麼?

邢晉蘇 攝

今天是2020年9月28日星期一

感謝關注云南網微信公眾號

1864年9月28日,第一國際成立。第一國際是第一個國際性的無產階級革命組織,它的正式名稱叫「國際工人協會」,簡稱「第一國際」。它是國際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產物。

雲南派出7個督查組開展國慶節中秋節消防安保專項督查

為深入推進消防安全責任制、重大火災隱患掛牌督辦整改等工作,雲南省消防救援總隊近日印發了《關於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暨國慶節中秋節消防安保專項督導檢查的通知》,自9月23日起至9月30日在全省範圍開展專項督查。【詳情】

首屆雲南省高校公益項目展在昆明舉行

近日,由雲南省紅十字會、雲南省志願服務聯合會、雲南省志願者協會聯合主辦的雲南省高校公益項目展、青年與志願服務論壇(交流會)、雲南省紅十字邊境翻譯志願服務總結會在雲南民族大學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共有15所高校的40個項目參加,經過獨立評委初審後25個項目通過初選進行公開展示。【詳情】

雲南祿豐第二屆茶馬古道文化旅遊節開幕

熱鬧的長街宴、精彩的民俗表演……近日,以「古道金山,茶馬盛世」為主題的第二屆茶馬古道文化旅遊節暨金山古鎮文瑞街北段開放慶典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金山古鎮內舉行,這意味著持續近10天的狂歡正式開啟,將吸引八方遊客與當地百姓共享節慶歡樂。【詳情】

雲南嚴厲打擊破壞野生植物行為

近日,雲南省打擊整治破壞野生植物專項行動全面啟動。其中,9月中旬為安排部署階段、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為集中整治階段、11月中旬至12月底為工作總結階段。通過嚴厲查處一批典型案件,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追究一人、震懾一群的效果。【詳情】

200餘份軍轉幹部檔案在昆明移交

9月27日下午,雲南省2020年中央垂管及省級單位接收計劃分配軍轉幹部檔案移交大會在昆明召開,72家中央及省級單位和省軍區轉業辦、武警雲南省總隊轉業辦相關負責人參加。此次共移交軍轉幹部檔案200餘份,佔入昆安置總數的70%以上。至此,雲南省2020年中央垂管及省級單位計劃分配軍轉幹部安置工作圓滿完成。【詳情】

奢華包裝月餅就該「減肥瘦身」!

過度包裝的月餅禮盒,耗費大量的人、財、物等資源。中秋一過,奢華的包裝變成廢品,一些不可降解的包裝材料只有填埋和焚燒,既浪費了資源還汙染了環境。月餅的過度包裝,需要「減肥瘦身」,需要整治了!【詳情】

警惕掉入網上抽獎的坑!

抽獎軟體的開發非常簡單,有固定的模板,獎品的內容、中獎的機率都可以後臺操作。讓消費者看似與大獎擦肩而過,實際上都是設定好的,甚至可以「指哪打哪」。如此隨心所欲的設置,能讓商家「牽著」消費者的鼻子走,不僅讓消費者「無力反抗」,更能從技術上實現「請君入甕」。這讓商家成為「上帝」,而顧客卻成了「待宰的羔羊」。【詳情】

名創優品指甲油致癌物超標1400多倍

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的抽檢質量公告顯示,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代理的一款名為「一步可剝指甲油」的化妝品,檢出三氯甲烷(一種致癌物)含量高達589.449μg/g,是國家標準限值0.40μg/g的1400多倍。該企業申請復檢,但經深圳市藥品檢驗研究院復檢,結果仍不合格。

社保第六險要來了

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險究竟是什麼險?今後我們養老能靠它嗎?舉個例子:在此前的試點城市中,上海的陳阿婆就已經用上了長期護理保險。陳阿婆今年89歲了,患有帕金森、生活不能自理。每周有5天護理員都會到家裡為她提供一小時的專業照護服務。根據政策,通過評估的老人,根據失能程度等級不同每周可獲得3到7小時的服務。陳阿婆每周5小時的上門醫療照護,費用65元1小時,自己只需掏6.5元,其餘90%由長護險基金支付。2019年,這項服務已惠及像陳阿婆這樣的失能老人近50萬人。

96歲爺爺一邊賣菜一邊跳舞

前幾天,一位爺爺一邊賣菜,一邊手拿音響,翩翩起舞,搖頭晃腦,臉上掛著可愛的笑容,十分享受。視頻上網後,引發大家關注,許多人為老人家樂觀的心態點讚。這位跳舞賣菜的爺爺叫宋天雲,來自有「中國長壽之鄉」之稱的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別看爺爺已經96歲高齡,不僅耳聰目明,而且精神頭十足,幹起農活來更是手腳利索。

醫學生目睹車禍見血就暈

近日,「成都一醫學生見血就暈」的新聞在網絡刷屏。視頻中,隨著小唐「很乾脆」地倒下,同學們又熟練地把他扶起,這樣的場面,近一年來已經有許多次,讓網友們「好笑又心疼」:「簡直是用生命在學醫。」小唐是成都華大醫藥衛生學校中醫康復保健專業一名二年級學生。一年前,他目睹了一場車禍,從此留下心理陰影——見血必暈。而因為他是醫學生,課程中難免會看到血,所以「暈血」的事也常有。小唐表示,「很喜歡醫學,不會考慮換專業。」

世界上最小的魔方僅9.9毫米

近日,世界上最小的魔方在日本正式發售,以紀念魔方誕生40周年。這個世界上最小的魔方由「超精密金屬」製成,直徑只有9.9毫米,重2克,售價為19.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820元),將於12月交貨。據悉,匈牙利建築教授厄爾諾·魯比克1974年發明了魔方,美國一家公司1980年7月開始售賣後將其變成熱門產品。

6個月大的男嬰在湖上滑水

近日,美國猶他州一名6個月大的男嬰在湖面滑水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視頻中,一對父母帶著6個月大的裡奇在鮑威爾湖滑水,裡奇穿著救生衣站在滑板上,雙腳綁住,小手握住安全杆,被一艘船拉著划過水面,爸爸則坐在另一艘船上為他歡呼。隨後,媽媽將視頻分享在社交媒體上。這段視頻卻引發了一些網友的憤怒,他們指責裡奇的父母危害兒童,一些人堅稱,這種特技可能會對裡奇的四肢造成永久性傷害。

雲南一攝影作品入選《百名攝影師聚焦脫貧攻堅》畫冊

由中國日報社和中國畫報出版社策劃編輯的《百名攝影師聚焦脫貧攻堅》畫冊首發式暨精選圖片全國巡展開幕式將於9月29日在首都圖書館舉行。畫冊精選了281名攝影師306幅圖片,其中,雲南楚雄大姚縣人大常委會幹部陳維壽拍攝的作品《家住深山有遠親》入選畫冊,是楚雄州唯一入選作品。【詳情】

2020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啟動

2020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9月27日上午在昆明市博物館正式啟動,百餘名社會各界人士及騎友代表,見證了這項起源於義大利、落戶雲南的國際賽事,在中國正式進入第七個年頭。作為「格蘭芬多」品牌落地中國的唯一一個賽事,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是雲南省體育局著力打造的知名體育賽事品牌。經過六年的運營推廣,格蘭芬多已經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成為雲南規模最大、距離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大眾性、國際性自行車騎行盛會。2017年曾經榮獲「國家體育旅遊精品賽事」稱號。【詳情】

健身人群需合理攝入主食

健身人群為了增肌,很多人選擇不吃主食,而是大量進食牛肉、雞胸肉、雞蛋、蛋白粉,時間長了會加重內臟的負擔。大眾應樹立正確健身觀念,保持肌肉健康狀況的同時,不過分增加肌肉,合理補充蛋白,保證主食和微量元素的攝入。

曬被子的好處

在通風條件不好的室內,被褥容易出現受潮發黴的情況。特別是經常使用的被褥,由於人體睡覺過程中會揮發汗液,更容易讓被褥發黴。所以需要經常在陽光下曬一曬,避免發黴。而且經常曬被子,還能保持被子的保暖性和彈性,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

每日詩詞

山居秋暝

唐 ⋅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相關焦點

  • 嶽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成果出爐
    11月14日,在安徽阜陽嶽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成果介紹會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介紹,嶽家湖遺址主體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另有少量宋、明、清遺存,文化面貌與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相似,年代距今4500年至5000年,是阜陽市潁州、潁東、潁泉三區發現發掘的唯一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
  • 農民淘沙發現珍貴遺址,出土大量珍寶,專家卻不敢繼續挖了
    在中國的廣袤的土地下,埋藏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在這片土地之下,有許多個朝代留下的文物,發掘古蹟,找尋珍貴的文物,發現悠久的歷史,是每一個考古學家畢生的追求,沒有考古學家可以面對古蹟而無動於衷。自1934年開始,中國許許多多的考古學專家相繼趕來,對三星堆遺址進行發掘、研究。不過,一直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才終於對三星堆遺蹟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在這次發掘當中,僅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已經出土了大量極其珍貴的文物。
  • 英國發掘1600年前遺址,專家發現簡體漢字文物,刻著:吉姆在這裡
    就比如曾經就有人在埃及法老的墳墓當中發現了類似蚩尤的畫像,有的人說這是中華文明西來說的有力證據,有的人則說這是世界文明東來說的有力證據。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更加神奇:英國突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文物,上書:吉姆在這裡。相對而言,中國的文物發現往往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比西方要高一些,因此中國哪裡挖出來什麼古墓,一般也不會引起多大的轟動。
  • 成都考古新發現! 市中心發掘出明代郡王府
    發掘工地現場明代郡王府遺蹟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6日訊(記者 李慧穎)今日,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2018年7月,為配合成都市興城建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擬建或擬出讓、劃撥正府街建設用地,考古研究院對正府街遺址進行了文物勘探發掘。
  • 四川成都:東華門遺址將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解說】經過近7年的發掘,考古人員在成都東華門遺址發現了從漢代到清代,穿越2000多年時光的文化遺存,見證了成都的自古繁華。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家揭秘東華門遺址的「前世今生」,展示文物修復的過程和技術。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2010年,神木縣文體局向陝西省文物局報告,石峁遺址發現了大量玉器、陶器等文物,被當地文物收藏家收藏。2011年4月,神木縣文體局專文呈報陝西省文物局,請求對石峁遺址開展考古發掘。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隨即派人考察,目驗了一批收藏於神木當地及榆林市的龍山晚期重要文物,尤以玉器令人矚目,特別是金玉合璧的銅齒環類器物。
  • 中國最早的「北鬥九星」遺蹟在鄭州:青臺遺址和雙槐樹遺址
    這個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何會命名為「北鬥」?你知道在河南考古發現的「古代北鬥遺蹟」嗎?「北鬥」對於古人意義重大。戰國文獻《鶡冠子·環流》云:「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通過北鬥七星,就可以在群星燦爛的夜空中,找到永遠在正北方向的北極星,也就實現了定嚮導航。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發掘?專家:看什麼文物出土,不敢研究
    ——米·左琴科(蘇)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79,閱讀約2分鐘三星堆遺址早在1929年就在四川廣漢市西北部鴨子河一帶被發現,村民們發現了這個神秘的玉坑,但由於當時社會處於持續動蕩之中,沒有人對這一發現感興趣,到了1980年,考古人員再次對三星堆進行考古發掘,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主要是青銅器。但出土文物與其他地方不同,文物保存相對更為完整。
  • 寧波鎮海應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發布:十二地層涵蓋史前時期
    新京報訊(記者 常卓瑾)12月2日,新京報記者從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獲悉,鎮海應家遺址考古發掘已完成。應家遺址發掘區平均下挖深度約250釐米,地層有十二層,由早至晚可分為史前時期、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和歷史時期等四個階段。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發掘?專家:看看出土了什麼文物,不敢研究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89,閱讀約2分鐘三星堆遺址早在1929年就發現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部的鴨子河一帶。村民們發現了神秘的玉坑,但由於社會持續動蕩,沒人對這一發現感興趣。1980年,考古人員再次對三星堆進行發掘,發現了大量文物,主要是青銅器。但出土文物與其他地方不同,文物保存相對更完整。三星堆遺址距今約3000年。這一遺址的發現推動了2000年四川文明向前發展,也為蜀國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但專家為何暫停三星堆遺址發掘?
  • 中哈聯合對絲路上重要遺址哈薩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央廣網西安1月12日消息(記者雷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12日)透露,2019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在2017、2018年工作的基礎上,第三次對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
  • 雲南遊客景區撿到陶片,引出神秘遠古墓葬群,價值不輸元謀人遺址
    雲南遊客景區撿到陶片,引出神秘遠古墓葬群,價值不輸元謀人遺址中國有句老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用在雲南某個山洞裡,可謂是恰如其分,因為本來僅僅只是一個普通旅遊景點的山洞,卻意外成為了雲南第二個元謀人遺址,雲南的遠古歷史遠比人們想像的要早得多。
  • 鄧家灣遺址宗教因素分析
    關鍵字:鄧家灣遺址;宗教祭祀遺蹟;史前宗教;文明起源鄧家灣遺址文化內涵豐富,跨越了五、六百年,發現了大量墓葬、灰坑、少量房子等遺蹟,包含屈家嶺文化因素和石家河文化因素。屈家嶺文化期的祭臺和大型筒形器遺蹟,石家河文化期的套缸遺蹟,以及大量陶塑動物、紅陶杯等,同樣引人注目。這在迄今已發掘的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諸遺址中,屬於罕見現象。
  •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石器時代考古又獲重要新發現
    中國文物報記者 徐秀麗中國北方地區已知最早的具備完整防禦體系的石城是怎麼布局的,滕州崗上遺址南部墓葬區發現哪些器物,七星墩古城遺址又有哪些新發現,孫家崗遺址墓地出土陶器有哪些特點……12月29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召開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獲悉
  • 石家莊發掘出17座商代墓葬
    2019年年底,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家莊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欒城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聯合對周家莊墓地進行勘探和搶救性發掘工作。截至目前,以周家莊墓地為中心的勘探面積約40萬平方米,試掘遺址300平方米。已探明區域包含墓葬和遺址兩部分,搶救發掘的22座墓葬中17座為商代墓葬,包含兩座帶墓道的墓葬。墓葬規格較高,營造講究,槨室採用木條壘拼,歷經近3000年仍得以保存。
  • 三星堆遺址外8公裡再現重要遺址 為周邊一重要聚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近日,在距離三星堆古城遺址約8公裡處,考古人員發現一處綿延近5000年的遺址。  7月2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成果,這座被命名為廣漢聯合遺址的地方,發現了極其豐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漢、魏晉、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遺存,堪稱成都平原通史型遺址。
  •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2日 09:44 來源: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1月11日,國家文物局網站發布消息,「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當日啟動,由全國各考古發掘資質單位申報的31項參評項目被列為初評候選項目,湖北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項目位列其中
  • 大遺址保護「成都模式」在全國領先:完整保護城市文脈
    改革開放40年來,寶墩遺址、商業街船棺遺址、金沙遺址、邛窯遺址、東華門遺址等重要歷史遺蹟相繼發現並得到保護……在《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送審稿)》中,明確對24處35個遺址點進行重點保護。成都的大遺址保護,逐步探索出全國領先的「成都模式」。
  • 三星堆遺址為何被禁止挖掘?考古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我國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四川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王國遺址,其中出土的文物更是讓人震驚,這個遺址就是三星堆文明。翻遍古籍,也找不到關於三星堆文明的記載,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顯現,也許是年代久遠,關於它的記載已經失傳了;或是當時還沒有產生文字。原因有很多種,可奇怪就奇怪在,三星堆文明發現了很多與華夏文明不相符合的文物。 三星堆文化的發現
  • 史前考古又有新發現!5項成果揭示早期中國文明基因
    史前考古又有新發現!5項成果揭示早期中國文明基因9月24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等五項考古工作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