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發掘出17座商代墓葬

2021-01-08 閃電新聞

周家莊墓地出土的青銅爵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近一年的勘探和搶救性發掘,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周家莊墓地已發掘墓葬22座,其中17座為商代墓葬,出土青銅簋、爵、觚、兵器及玉器等器物。經考古專家初步判斷,該墓地是商代後期具有一定規格的貴族墓葬群。

周家莊墓地位於石家莊市南部的欒城區西營鄉周家莊村南約200米,東距洨河約2000米。2019年年底,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家莊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欒城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聯合對周家莊墓地進行勘探和搶救性發掘工作。截至目前,以周家莊墓地為中心的勘探面積約40萬平方米,試掘遺址300平方米。已探明區域包含墓葬和遺址兩部分,搶救發掘的22座墓葬中17座為商代墓葬,包含兩座帶墓道的墓葬。墓葬規格較高,營造講究,槨室採用木條壘拼,歷經近3000年仍得以保存。

墓室及填土中發現殉人和大量殉狗,出土的青銅器、兵器、玉器等器物造型精美、特徵鮮明。此外,還發現了一定數量的青銅殘片。聯合考古隊廓清了墓葬具體分布情況,發現商代、漢代遺存分布的具體範圍,文化層疊壓情況。發現兩座外圍小型墓葬,發現古河道兩條,並對新發現的兩座小型墓葬進行了發掘,對發現的古河道採用探溝進行了局部解剖,確定了基本寬度及走向、疊壓、堆積情況。

根據勘探結果,2020年8月至10月,考古隊對墓地西南方向遺存較為豐富區域試掘300平方米,清理出多處灰坑及房址、窯址等。

除墓葬外,周家莊地區還發現了大量商代後期遺存,考古工作者初步猜測這些遺存應當是墓葬附近的小型生活區和手工業區,並不是跟墓葬配套的城址或者居址。

「根據我們這一年搶救發掘和勘探的結果,可以初步推斷周家莊墓葬包括遺址的主要部分都是商代後期的,墓葬的形制和隨葬品等,跟殷墟是非常相近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家莊考古隊執行領隊張鵬說,「綜合河北之前的考古發現,以欒城區周家莊為中心,其南面的邢臺市周邊地區發現商代後期的遺存點比較集中,向北到石家莊市北部、保定市南部(包括定州市等地)相關地區也有較多的商代遺存發現。恰巧石家莊市南部地區,商代考古發現近乎一片空白。」

此次周家莊商代墓葬的發現,填補了這一空白,並將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的商代後期考古發現串聯了起來,也有助於廓清商代太行東麓南北向和東西向的交通路線,為研究商周時期歷史、地理、文化及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據了解,鑑於周家莊墓葬被盜且破壞較為嚴重,對殘存文物、遺蹟亟需科技手段進行保護和加固處理。為進一步深入了解遺址的文化內涵,最大限度獲取資料和信息,聯合考古隊已著手實施對墓葬中發現的人骨、動植物標本、金屬殘片等進行科技檢測與分析,為考古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此外,聯合考古隊還正在對以周家莊墓地為中心的洨河流域地區開展田野調查,對區域遺存分布情況進行摸底,重點尋找是否有墓地所屬的聚落,是否還存在其他遺存和線索,同時對冀中南區域同時期相關發現和研究進行收集和整理。(記者陳元秋、耿建擴)

相關焦點

  • 考古專家發掘巫山高唐觀遺址 埋藏數十座古墓葬
    高唐觀建築遺址,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墓葬  這是一片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江邊臺地,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可能還不知道:他們腳下的這片臺地就是巫山神女的誕生地;同時,在這片土地之下,還埋藏著數十座從商代到明清時期的墓葬。  昨日,作為我市文化遺產宣傳月的重磅活動之一,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專家來到正在發掘中的巫山高唐觀遺址。  宋玉筆下的巫山神女在哪裡?
  • 這座大墓代表著不詳,墓葬群被發現後,立馬搶救式發掘
    很有趣的一點是,小說中很多墓葬在現實中都有他們的原型,比如說九層妖樓。很遺憾的是,和電影中相似的是,真實的九層妖樓,也早就被盜墓賊們光顧過,而且盜墓賊們對墓葬的毀壞程度非常嚴重。血渭一號大墓是青海地區古葬墓群眾中,最為華麗也最為壯觀的一座大墓,這座大墓於1996年被發現,還成了當年考古界公認的10大發現之一。
  • 重慶發掘一批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巴文化墓葬
    2020年9月起,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九龍坡區文物管理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在本次發掘區內清理出一批代表性墓葬,共發現墓葬28座,磚窯1座,主體遺存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巴文化墓葬。
  • 黃陂張黃家灣新發現32座新石器時代墓葬
    市文物考古所供圖  武漢晚報訊(記者萬建輝)考古人員在位於黃陂區橫店街張黃家灣東北部與漢十高速交會處,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墓葬群,在1000平方米範圍內已確定墓葬32座。  19日下午,記者隨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來到發掘現場。現場已挖掘出數十個10到20釐米深不等的探方,部分探方上蓋有黑色薄膜。因近日下雨,不少探方積水。
  • 石家莊發掘近三千年歷史古墓
    1.嫦五月球亮出五星紅旗!現場照片來了2.最新公示!河北要新增10個4A級景區3.贊!石家莊發掘近三千年歷史古墓 出土大量精美文物11月28日,河北省文物局組織國內專家,對石家莊市欒城周家莊墓地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進行現場檢查與驗收。周家莊墓地,位於欒城西營鄉周家莊村南約200米、東距洨河約2000米。2019年底,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家莊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欒城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聯合對周家莊墓地進行勘探和搶救性發掘工作。
  • 我省正對21座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朝陽下三家南遺址範圍內建設工程勘探區調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現已完成大連、朝陽、鐵嶺、遼陽等市縣招商引資項目涉及的基建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十餘項,並正在對勘探發現的21座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考古工作者與建設單位和文物主管部門保持著密切聯繫與溝通,順利完成了各項目的考古調查工作,確保省政府「重強抓」項目如期開工。
  • 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考古項目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和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成功入圍終評。 從遺址類型來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類型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圍的項目,主動發掘項目佔大多數,這充分反映了中國考古學近年課題性越來越強、多學科合作更加緊密、學術目標愈加明確等主要發展特點,並不斷推動中國考古學走向深入。
  • 鹹陽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 其中一座規模較大墓葬隨葬品豐富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月22日發布的消息,鹹陽市渭城區龔西村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其中秦墓75座。兩座規模較大,其中一座隨葬品極其豐富。  63例人骨僅4例個體保存較好進行了古病理學研究  據該考古項目負責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耿慶剛介紹,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為配合鹹陽市汽車運輸技術培訓學校建設項目,在鹹陽市渭城區龔西村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
  • 金堂發掘219座崖墓群 出土的藍色玻璃耳璫有什麼秘密?
    專家組聽取發掘領隊龔揚民的匯報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7日訊(記者 戴璐嶺)記者今日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一年多的搶救性發掘,在金堂趙鎮中興村共清理出崖墓群219座。記者了解到,此次發掘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金堂縣中興村崖墓群進行的首次考古發掘,對釐清該遺址文化內涵與時代特徵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M65出土銅釜這219座崖墓是什麼時代的?在崖墓中又有哪些新發現?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龔揚民為網友們揭開了崖墓群的神秘面紗。
  • 2000多年商代伏鳥雙尾虎「鼎」,在新幹鼎鼎有名
    最初只是在網絡上知道這座歷史老城,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縣,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江西置縣最早的十八古縣之一。走進新幹縣的那一刻,我驚呆了——大街橋頭、廣場,處處都是「鼎」天立地的一口口青銅鼎的標識——原來呀,這裡是全國聞名的商代伏鳥雙尾虎出土之地。
  • 陝西出土57件商代青銅器 創陝北考古史之最(圖)
    羊首青銅鉞青銅鼎  本報訊(記者 李彪)經考古人員鑑別,一座商代晚期的墓葬日前在甘泉縣下寺灣鎮閻家溝村露出全貌  據了解,發現墓葬的閻家溝村位於該縣西北部,距縣城36公裡。村子坐落在一座古城遺址上,又名西縣城。據明嘉靖本《延安府志》載,此城為北魏太文帝孝和元年所治的因城縣故城。  該墓葬共出土銅、金、骨、石各類器物70多件,其中57件青銅器,包括青銅禮器15件。
  • 熊家冢墓葬規模超過預期 發掘出百餘件玉器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效忠蘇菱)引人注目的荊州熊家冢墓,從8月15日開始發掘,至昨日已出土玉器百餘件。雖然墓主身份尚未探明,但現場考古專家告訴記者,該墓規模超過預期。  記者昨在現場看到,整個墓葬輪廓已經顯現,主冢南面為排葬坑,西面為車馬坑,北面為陪冢。
  • 有一個新疆邊境縣,發現百餘座古墓,竟然是戰國至漢代墓葬
    亞科瑞克東古墓群,位於烏什縣亞科瑞克鄉亞科瑞克村南大約1.5公裡處的山前地帶,共有墓葬102座,東北部分布較密集,約有墓葬近40座,西北部集中分布有30座,中部偏南約有20座,其餘呈零星分布。我們在現場看到,這些墓葬封堆由礫石混合砂土堆砌而成,平面呈圓形,墓頂大多呈平坦形制,直徑4至10米、高大約0.5至2.5米不等。如果不仔細辨別,很難認出這些平常的土堆就是古墓葬。
  • 這座古墓發現歷史上最早手術刀,經過研究,它竟仍然可以使用
    臺西村的村外,有三座高大的土疙瘩,以前的時候,有村民也在土疙瘩裡,也發掘出了商代磚、陶和瓦當等等的殘件,面對這些文物價值不大的「文物」, 藁城的文物管理部門並沒有過多的在意,今天真的不同,發現了青銅器,用一句歌詞來表達他們的心情就是——今天是個好日子,打開了家門(墓門)迎春風(找文物)。
  • 西安一工地又挖出「高密度」戰國墓葬群!
    工地裡的雜草都長了老高而導致工地停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墓葬而且這個墓葬的密度之大著實看得小編密恐都要犯了記者了解到,這個工地屬於北沈家橋城中村改造項目,在去年3月份的時候,由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勘探,發現了古墓葬736座,近代墓18座,現代窯3座,現代擾坑
  • 這個小城挖出兩周墓葬1300座,專門建了博物館,鎮館之寶有啥
    2004年,在韓城市西莊鎮,沉寂了2700餘年的梁帶村芮國遺址被發現,佔地近千畝,共發現兩周墓葬1300餘座,車馬坑64座。經過5年的搶救性發掘,七座大墓及百餘座中小型墓共出土金、玉、銅器等各類文物2萬6千餘件,僅珍貴文物就有3千餘件,其中國內首次重大發現的文物70多件。「芮」與姬周同姓,為西周初封的71個諸侯國之一。
  • 河南義馬上石河春秋墓地考古發掘
    勘探區域位於義馬市區南部石河西岸約 100 米處的原上石河村,北臨 310國道,南接新安故城遺址,勘探面積內僅發現小型方坑豎穴墓 9 座。第一次正式的搶救性考古發掘自 7 月 10 日開始,8 月 2 日結束,共清理方坑豎穴墓 7 座、馬坑 2 座,出土陶罐、銅削刀、骨管等隨葬器物。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的陶器判斷,這批墓葬年代為春秋時期。
  • 四川瀘州發現兩座宋代古墓,正進行搶救性發掘
    原標題:四川瀘州發現兩座宋代古墓,正進行搶救性發掘澎湃新聞從四川成都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成都發布獲悉,日前,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羅漢街道邱坪村一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在工作中突然發現古墓,隨即通知了相關部門。
  • 漢代積沙防盜墓葬 墓主人或為王莽嶽丈
    公布了4項重要考古成果,其中西安的漢代高等級積沙墓和兩座十六國墓葬項目入選。M1墓葬部分出土文物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供圖西安發現的西漢晚期高等級積沙墓葬,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辦北裡王村北側,儘管這兩座高等級墓葬以積沙墓這種高級防盜形式出現,但遺憾的是考古人員發現這兩座墓葬時,墓葬均遭過盜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