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商代伏鳥雙尾虎「鼎」,在新幹鼎鼎有名

2021-01-15 朱文鑫攝影

初次到新幹縣。最初只是在網絡上知道這座歷史老城,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縣,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江西置縣最早的十八古縣之一。走進新幹縣的那一刻,我驚呆了——大街橋頭、廣場,處處都是「鼎」天立地的一口口青銅鼎的標識——原來呀,這裡是全國聞名的商代伏鳥雙尾虎出土之地。

於是,走進博物館,探尋商代這座伏鳥雙尾虎鼎之謎——商伏鳥雙尾虎出土於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墓,通長53.5釐米,重6.2千克,可謂虎之王者。博物館的介紹中這樣記錄,虎立體圓鑄,內空無底,商伏鳥雙尾虎四腿撲伏於地,抬頭平視,背直脊凸,腹部略垂,雙尾垂卷。背伏小鳥,尖嘴圓睛。其形象奇異神靈。我發現,虎的威武、勇猛的神情,栩栩如生,伏於虎背的那隻小鳥與虎的關係說不清楚,總之,留給人們不盡的想像。

一座博物館,據說有四件之寶。這齣土的四件之寶,是不是會推延新幹縣的歷史?1989年9月20日,新幹縣大洋洲鄉程家農民在修護贛江大堤取土時,發掘出了一座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商代晚期大型墓葬,在不到40平方米的墓室內出土了青銅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是繼河南安陽殷墟、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之後,又一次震驚世界的考古大發現。

新幹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據記載,金川鎮桁橋村委會的瑪腦山、牙牙山、木梓山發現多處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採集到石鑿、石鏃、石錐、石犁、石斧、硬陶器等許多新石器時期遺物。後來,江西省文物工作隊對這些文化遺址進行了調查,鑑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贛江中流的一個大洲上即荷浦鄉莒洲島西北臺地也發現一個同時期的文化遺址,所採集的石器、陶器與瑪腦山、牙牙山文化遺址器物特徵相近,也是一處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從商周開始一直到近代,新幹都有體現不同時期文化歷史的文物遺存,反映了新幹先民在這塊土地上長期生產生活的持續性,而其中地下文物以商周時期、南北朝時期、宋元明時期這三個階段為最豐富。地上文物則各有千秋。

在大洋洲墓中還出土有一件青銅人面。此器高60釐米,作兩面相同的人面形,中間有管上下通貫,可插入木質杆狀物。人面頂上有雙角,角上飾雲紋,雙目圓睜,尖耳闊鼻,張口,露出牙齒,有一對卷彎的獠牙。人面的造型與現藏於日本泉屋博古館的青銅鼉鼓紋飾中人形的頭部相似,富於神話意義。

在博物館,我發現青銅器農具的眾多,堪稱農業考古上的重大發現。其中鐮的形制,顯然是後來流行於長江下遊的鐮的前身。青銅犁的時代這樣早,也足以令人驚異。

而且,青銅的兵器的特色更多。戈均系直援無胡,有方內、曲內兩大類。其中曲內的,內作無角獸首形,顯示利齒。長刀形狹長,前端勾卷,背上有插入□內的片狀環,頗似山西石樓等地的出土品。戟為渾鑄,以直援的戈與長刀合為一體,與周初的勾戟類似而不同。

大洋洲墓的青銅器許多與中原商文化的器物相同或類似。但用中原的標準來觀察,又有不少明顯的地方特色。例如,在禮器的組合上,缺少了尊、觚、爵、角、斝等常見的酒器。即使是形制和中原類同的器物,不少也有特別的裝飾或花紋,如器耳上多附加虎、鹿一類動物形飾,紋飾間多有「燕尾」形的索紋、闊口的牛首紋等。

我查了一下館記,新幹共出土青銅禮器48件,計有鼎、鬲、甗、簋、豆、壺、卣、罍、瓚等,涵蓋了大洋洲所出土青銅禮器的全部類型。品種多,器類全,造型奇巧,鑄造精工,是本次展出的最大特點。從表現技法而言,有圓雕、浮雕、透雕和線刻數種,以細線刻最為常見,奇特的造型和豐富的紋飾,不僅反映了中原文化對江南地區的影響,也凝聚著土著居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反映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與審美。

新幹出土青銅器的發掘,充分證明贛江一帶在商代同樣存在著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為揭開三千年前長江流域文化之謎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也提升了江西新幹的歷史文化的厚重,並吸引更多的中外遊客來新幹探秘與文旅的「打卡」之地。

相關焦點

  • 問「鼎」南越,養一方人
    把自己的身體化作成為一群鳥——白鷳鳥。永遠的守護在山中,這一座山得到了神的庇佑。白鷳鳥就一直守護在山中。瘴氣和野獸都不敢靠近白鷳鳥飛過的地方,一直輻射到周圍的地方。曾經讓人回想起來都毛骨悚然的地方,竟然漸漸發的開始有人類在居住。在這裡,他們書寫著華夏歷史的長卷。自從瘴氣消散以後,在山頂上的湖泊也漸漸的出現,不再是曾經被瘴氣圍繞的山。
  • 商代青銅器真假如何鑑別?
    商代青銅器真假如何鑑別? 1,銘文也稱金文,吉金文字的簡稱。是指鑄造或鑿刻在商代青銅器上的文字。最主要的器形包括鼎、鬲、簋、簠、豆、敦、爵、斝、觚、觶、觥、尊、卣、彝、壺、盤等。這些名稱在宋代就已經定了,主要來源於青銅器的銘文,沒有銘文的就約定俗成,一直流傳至今。比如彝字,泛指各種青銅器,具體到某種器形就是指造型似小方房子、帶蓋的銅器。 3,鏽蝕辨偽。商代青銅器都經過漫長歲月的地下埋藏,由於受地下環境的影響,它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蝕。
  • 商代青銅器應該如何識別
    商代青銅器應該如何識別 1,與其他的投資項目不同,商代青銅器有著其他投資品種所沒有的歷史背景,同時它自身所獨有的政治色彩也更加成為了今天商代青銅器收藏投資的升值點所在。
  • 漢代神獸︱龍和虎是什麼時候成為「組合」的?
    從萌芽到成熟期的圖像演變龍是人造的想像性神獸,商代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龍字,其形象最早在紅山文化中就以玉卷龍的形式出現,以軀體捲曲為其特點。比如安徽淮北北山鄉出土的一塊畫像石,上刻一虎一龍左右相面,虎在左方,頭部昂起,頸項前伸,身軀壓低,尾向上揚,四肢立地略向後屈,如此頭向前往、四肢反向後伸的對比姿態,顯示出意在用力向前的動感;而虎的前方即為置身畫面右方的龍,龍頭豎雙角,齜牙怒目,身為獸形,弓身向前,尾巴上翹,四肢立地,與左方的虎呈相持欲鬥的狀態。
  • 【英語冷知識】星巴克的雙尾美人魚來源於哪裡?星巴克名字怎麼來的?
    星巴克的logo是一個雙尾美人魚,並非從一開始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圖案,而是經歷了幾十年的進化史。★星巴克進化史★初代標誌是借鑑了16世紀挪威木刻雙尾美人魚雙尾海妖是塞壬(Siren),並非普通的單尾人魚。這是希臘神話中人首鳥身(或鳥首人身、甚至跟美人魚相類)的怪物,經常飛降海中礁石或船舶之上,又被稱為海妖。
  • 陝西出土57件商代青銅器 創陝北考古史之最(圖)
    羊首青銅鉞青銅鼎出土的青銅器具有鮮明的商代晚期特徵,曲莖鈴首劍、鈴首匕和三銎刀也是典型的北方草原青銅器;2匹青銅馬造型準確,鑄造精美,極其罕見,馬背上有橢圓形的背墊,應為馬鞍的最初原始形態。考古人員還在這座商代晚期墓葬中發現了4鼎5簋的器物組合,非常罕見,有待進一步研究。專家表示,此次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銅器屬於商周北方文化體系———李家崖文化。
  • 平尾虎屬葉尾守宮圖鑑
    平尾虎屬 Uroplatus1、奧勒奧迪葉尾守宮 Uroplatus alluaudi2、枯葉葉尾守宮 Uroplatus ebenaui Spearpoint leaf-tail gecko/Nosy Be flat-tail gecko
  • ོོ森ོོ林ོོ童ོོ話ོོ|《雙尾山雀》
    結果山雀成了雙尾的樣子:尾巴分成了兩部分在身後翹著。謝爾蓋心想:「我怎麼弄了個雙尾貨。小夥伴們會嘲笑說,把這個拔了毛的東西拿去煲湯吧。」  於是,他打算把這隻山雀放生,再捉別的鳥。留給他的時間只有兩天了。可是這隻山雀在籠子裡像猴子一樣在橫杆上跳來跳去,還不時地扭動著小腦袋啄下面的吃食。陽光照進屋子,它唱了起來:  「喳喳喳,喳喳喳!」  歌聲愉快而嘹亮。
  • 實證表明:殷商鑄造過比司母戊鼎更大、更重的青銅器
    今年10月10日,在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研究員何毓靈告訴記者,在多年的考古中還發現殷商時期鑄造過比司母戊鼎更大的青銅器。 1939年,司母戊鼎由安陽武官村的村民在耕地中掘出。據中國國家博物館公布的數據,司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該器高大厚重,氣勢雄偉,紋飾莊重,工藝精湛。
  • 南京綠博園現美麗紅脅藍尾鴝鳥
    揚子晚報網1月22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武家敏)紅脅藍尾鴝,有著五顏六色的羽毛,非常美麗漂亮,是食蟲鳥,所吃食物多是一些重要森林害蟲,在森林保護中具有重要意義。這不,最近幾天來,在南京綠博園就發現了十幾隻,真是難得一見,也吸引了許多愛鳥護鳥人士前來拍攝。
  • 文物知識:青銅器中的「鼎」,該如何辨別真偽?
    至於什麼是「鼎」呢?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中記載「從貞省聲。古文以貞為鼎,籀文以鼎為貞「。也就是說,在甲骨文以及金文中,」鼎「與「貞」是同源字,意為」盛大「。  其實不然,鼎本來的作用是炊具,也就是說這是用來做飯的。  只不過,隨著歷史的進程,鼎不僅用於做飯,而且還用於祭祀。關於祭祀用鼎,古人也有很大的講究,比如在先秦古墓下葬時,規定天子享用的是九鼎八簋,諸侯為七鼎六簋。除此之外,其他階層人士也有很嚴格的規定。
  • 國家博物館不僅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這20件文物也都是鎮國之寶
    中國國家博物館司母戊鼎,又稱「后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也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商后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
  • 劍齒虎介紹,劍齒虎和老虎簡筆畫
    我們常說的劍齒虎主要指的是貓科下面的劍齒虎亞科下的史前動物,其中最有名是斯劍虎,刃齒虎 Smilodon,舊稱美洲劍齒虎,音譯斯劍虎,大約生存在距今3百萬至1萬年前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在洛杉磯的拉布雷亞瀝青坑中保存了大量的刃齒虎化石,因此斯劍虎成為最為人所知的史前貓科動物。雖然人們都稱之為「劍齒虎」,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老虎。老虎屬於貓科的另一個亞科:豹亞科,劍齒虎則屬於劍齒虎亞科。
  • 商代青銅器鑑定技巧
    商代青銅器鑑定技巧 1,白礬與硼砂都是可溶性物質有人也提倡用舌頭嘗商代青銅器鏽的味道,白礬的味道非常澀,其 他結晶狀的偽鏽有時是苦的或鹹的,而真 正的古銅鏽幾乎沒有味道。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偽鏽有毒,最 好不用這種嘗味道的方法。將水噴灑到銅鏽上,觀察銅鏽的親水程度,古銅鏽是親水的,那些油漆、 膠水的親水性則較差。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銅鏽的結晶形態及生長狀態,可以發現新銅鏽和老銅鏽有很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