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城挖出兩周墓葬1300座,專門建了博物館,鎮館之寶有啥

2020-12-05 田野旅行筆記

陝西韓城有著三千年的建城史,韓侯國、梁伯國、古芮國等等都曾在韓城地區設立國都。

2004年,在韓城市西莊鎮,沉寂了2700餘年的梁帶村芮國遺址被發現,佔地近千畝,共發現兩周墓葬1300餘座,車馬坑64座。經過5年的搶救性發掘,七座大墓及百餘座中小型墓共出土金、玉、銅器等各類文物2萬6千餘件,僅珍貴文物就有3千餘件,其中國內首次重大發現的文物70多件。

「芮」與姬周同姓,為西周初封的71個諸侯國之一。春秋中期的秦國國力愈發強大,不斷東擴,最終芮國也難逃被覆亡的命運。雖然芮國只經歷了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短短200餘年,但是梁帶村芮國遺址的挖掘續寫並填補了我國兩周時期的歷史空白。

2005年,梁帶村芮國遺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芮國遺址博物館開館,大眾得以走進消失的古芮國。博物館就建在梁帶村這個黃河岸邊的小村落,位於當年考古挖掘現場西側、梁帶村北側。

博物館建築外形為遺址內出土文物鏤空方盒簡化提煉,上面的銀色紋飾頗具現代感。博物館只設有以「古芮尋微·故國韶光」為主題的陳列,展出梁帶村周代墓葬遺址出土的六百餘件(組)精品文物,其中七鼎六簋、梯形牌組佩、玉劍金鞘、鷹首金韘等為國家一級文物。

博物館共分為上下兩層,展覽以考古成果為核心,從不同的角度,運用高科技手段,再現考古發掘現場和芮國歷史。因為梁帶村遺址的大墓基本沒有被盜掘且保存相對完整,展廳選擇按照考古發現的順序和每一座大墓的器物組合徐徐推進。

比如編號為M26的著名的芮國國君夫人大墓。該墓帶有一條墓道,呈「甲」字形,葬具為一槨兩棺。根據隨葬「仲姜作為桓公」銘文的青銅器及墓葬形制等,綜合判定墓主是芮桓公的夫人芮姜,亦稱仲姜。這個大墓的隨葬器物頗為豐富,有厚重古樸的青銅禮器、精緻小巧的青銅弄器、工藝精湛的玉器組合等,體現出芮姜夫人生前的地位。

M26出土的眾多文物中,有一件被定位鎮館之寶的「玉豬龍」顯得格外顯目。這個本屬於新石器時期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的玉器竟然出現在了兩周時期的墓葬中,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其尺寸14.2釐米。在當時可能就是作為收藏的「古董」而陪葬的,這也是我國目前發現出土地點最為偏南的玉豬龍,同時也是黃河流域發現的最大的一個,在全國已出土的玉豬龍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在遼寧省朝陽市所採集到的玉豬龍。全國第一大玉豬龍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這個玉料為遼寧岫巖玉,表面發黃的部分是長期掩埋在土壤中所產生的沁色。整體如「C」字形。頭部碩大,雙耳呈圓弧形狀豎起,圓睜大眼,口微張,面部有多道陰線皺褶紋,首尾以一條缺而不斷的口相隔,有明顯的切割痕。器身中央有一大圓孔。背部近頸際有一小圓穿,由兩面對穿而成。

同樣是M26中出土的這件梯形牌組佩,以梯形玉牌為中心,一面雕有紋飾,其上端對穿9個牛鼻穿與玉珠、瑪瑙管、料珠、玉方管、圓形玉牌依次相間穿聯成封閉狀,佩戴於墓主人頸部;其下端對穿有11個牛鼻穿與玻璃管、料珠、玉珠、玉龜、玉方管、瑪瑙管相間穿聯而成,復原總長度達105釐米。這件梯形牌組佩所用的組件都來源於不同時期,其中梯形玉牌屬於春秋早期,其他組件是來自西周中期、晚期的玉飾。可以說這件組佩是墓主人收集不同時代的作品重新串接而成的。

出土於梁帶村遺址M27號墓的七鼎六簋放在非常顯眼的位置。雖然芮國屬小國但在青銅工藝上鑄造的十分精美,它們都是芮國鼎盛時期的產物。西周時期,主人身份級別不同,鼎簋的使用就不同。據《周禮》記載「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此套七鼎六簋的出土,是判定該墓等級最具說服力的實物資料。

同時,結合六簋及26號芮姜墓出土的青銅器銘文,說明芮國遺址27號墓主人是芮桓公,他是芮國最鼎盛時期的一代國君。金文為證,地書作傳,一段先秦古國史就這樣展現出來。

M27作為國君墓,它出土的金器,在那個時期的金器還沒有被大範圍使用,陪葬的金器也在三到五件,而國君墓一次性出土了48件金器,是全世界同一時期單個墓葬出土金器數量最多的古墓葬。第二個是單個墓葬出土金器數量最多,達到48件,第三個黃金純度最高達到了92%到98%,並且把金屬鏤空製造技術向前推進了270年的歷史。

博物館中還展示了芮國人的喪葬習俗。這具復原後的帷幔籠罩下的彩棺十分驚豔,同時帶有震懾感。考古遺址中提取的周代貴族棺飾柳翣和魚躍拂池葬儀就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些棺飾葬俗是春秋時期士大夫以上身份享有的葬儀。魚是一種魚型掛飾,池是棺槨上一種裝飾,形狀像水池。它裝飾在殯車外面,當殯車運行時,掛著的魚飾品因震動而跳躍擺動,好像在裝飾的水池背景下跳躍擺動一樣。所以稱為魚躍拂池。

既然王陵已經發掘,芮國的都城又在哪裡呢?在2018十大考古新發現中,陝西澄城劉家窪東周遺址位列其中。有關專家表示,從遺址所發現的居址和墓葬特點來看,可以確定這裡是一處芮國後期的都城遺址及墓地。這一發現填補了芮國後期歷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採邑地向東周諸侯國發展演變的典型案例。

一件器物代表一段歷史,一座王陵就是一段文明,用文物講述一個文獻缺乏的歷史謎團,讓世人慢慢了解神秘的芮國到底經歷過哪些風雲變幻,又是如何續寫了盛世傳奇。

相關焦點

  • 山東濟寧這座明代親王第一陵,曾出土山東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1970年春至1971年,山東省博物館、濟寧市和鄒縣(現鄒城市)考古工作者在有關部門配合下,對這個墓道地宮進行了發掘,專家們是越挖越心驚,這一挖不僅挖出山東省發現最大的地下宮殿,而且是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宮殿。後經驗證這是明鹿王墓,堪稱明代親王第一陵。魯王即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朱檀生於洪武三年二月十七日,於同年四月初七日冊封為魯王。
  • 天津博物館建館百年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新華社天津6月1日電(記者 周潤健)天津博物館1日迎來建館100周年。為慶祝百年華誕,天津博物館推出四大展覽,其中,西周太保鼎、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軸、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這三大鎮館之寶真跡真品齊亮相。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文/姜松  [題記]有許多人每到一地,一定要去到當地的博物館看看。而有的博物館。那我們為什麼要逛博物館呢?第一,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城市,沒有比博物館更能貼近這個國家、這座城市的原始脈搏,博物館裡有這個國家或這座城市的基因;第二,博物館裡的文物是歷史最具象的體現,文物跨越時空,是我們存在過的唯一證據。第三,博物館可以提升人的品位。蔣勳先生在《美的沉思》中說:這些瑩潤斑駁的玉石,這些滿是鏽綠的青銅器,這些夭矯蜿蜒的書法,這些縹緲空靈的山水畫,卻逐漸使我開始思考起它們形式的意義。
  • 「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 」雲博這件鎮館之寶大有來歷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很高興在#百家文瀾:博物館探秘#活動中給大家接著分享一些博物館館藏國寶的故事,今天是第七期,今天我們聊一下雲南省博物館館藏的鎮館之寶,也是雲南古文明的代表之作--牛虎銅案的故事。
  • 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
    #禮遇中國濟南行#山東博物館有一隻「小豬佩奇」,還是鎮館之寶!穀子山東博物館這幾年因館名書法被調侃而增加了太多的關注流量,這也許是個好事,畢竟有太多人來濟南有了到山東博物館打卡的動力。「山東博物館」五個字原來是郭沫若的手書,那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聚先秦文明之精華」
    依託如此豐厚的歷史資源,山東博物館所藏文物,包羅萬千,陶器、青銅、竹簡、書畫等等不一而足。八角星紋彩陶豆(大汶口文化)2011年的時候,山東博物館進行了一次「鎮館之寶」的評選活動,從當時館藏的150餘萬件藏品中,通過層層的評選,最終確定了10件文物作為「鎮館之寶」。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古琴絕品,大唐雷威親斫之天風海濤琴!
    流傳至今的唐琴也不足二十張,由大師雷威親手所制的唐代古琴能留存到現在的也不過館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九霄環佩琴,館藏於浙江博物館的彩鳳鳴岐琴,館藏於臺北故宮的春雷琴等寥寥數件,而每一件雷威古琴都堪稱鎮館之寶級別。
  • 在著名的山東博物館,你知道第一「鎮館之寶」是什麼嗎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曾見證了無數文明的興盛與衰落,文藝瑰寶、歷史古典乃至人文盛景,興起於斯,流傳於此,山東博物館便是集大成者。現如今,各種省級市級的博物館不在少數,但要說像山東博物館這樣歷史悠久、藏品豐富的,還真是不多見。
  • 細數山東六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
    山東一共6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上篇文章談了前3家的鎮館之寶,今天我們來看看另外的3家。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一為東平漢墓壁畫2007年發現於山東泰安東平縣,是山東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藝術水平最高的壁畫,填補了我省漢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早期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國極為罕見。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全球僅有3件,其中一件流落日本
    近期逛了逛山東博物館,趕緊補上斷更許久的「博物館鎮館之寶」系列文章,本期跟大家要聊的是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西周裸人青銅方奩[lián]!在西遊記中,孫悟空騙取了妖怪的法寶後經常會說一句:「你的寶貝是雌的,我的是雄的!
  • 來看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你有沒有被震撼到?
    如果還沒有也沒關係,今天,小新就帶你看看,這些精美的「鎮館之寶」:  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  朝代:商  大小:上口最大徑44.4釐米、高58.6釐米、重34.6千克四羊方尊。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網站  四羊方尊在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型最大。
  • 山東一土坡終年寸草不生,村民挖出大量青銅器,下面有商周大墓
    在山東青州市有個小山村叫蘇埠屯,山村的外面還有個小土山叫東埠嶺,面積也還算是很大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山真的是終年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的植物,一點生機都沒有,雖然有許多的專家前來進行調查,取土化驗,但是沒有得出任何的答案,反正山上也種不出活物,因此東埠嶺就變成了村民們專門用來取土的地方。
  •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位於都江堰市的華希昆蟲博物館是西南地區唯一的昆蟲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昆蟲博物館,自6月1日正式開館以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截至昨日上午,已累計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
  • 西安這個博物館堪稱「中國第一座」,史前的聚落遺址,令人意外
    博物館,是一段跨越時空的歷史穿越,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精髓濃縮,當我們站在博物館前,當我們推開歷史的大門,千百年的風風雨雨像是一陣無聲的呼喚,呼喚著我們回望過去,追溯根源,思考未來。作為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刷新了我的對古都西安的又一番認識和審視。
  • 舌尖上的成都川菜博物館 鎮館之寶是個泡菜罈子
    但是一大夥人圍著一個泡菜罈子轉悠,這在博物館界也是難見的景象。在成都川菜博物館,一個泡菜罈子就成了鎮館之寶。這個全國首個以單一菜係為主題的博物館,陳列著不少老四川、老成都的寶貝。泡菜、火鍋、郫縣豆瓣、宮保雞丁、麻婆豆腐……你知道這些美食都是怎麼來的嗎?快走進這個舌尖上的博物館,品味一番川菜的別樣味道。
  • 故宮的珍寶館裡的鎮館之寶,不是那些珠寶首飾,而是這兩座山
    對於故宮,我們都知道是曾經的皇帝和他的家人住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肯定有許多的值錢的金銀首飾一類的,而且清朝有這麼長的歷史,那麼在位的這麼長的期間,肯定有許多的寶物,除了自己發現探索的寶物,一定還有著別人所進貢的寶物,而且就看看清朝當時的貪官和珅的屋子的屋裡堂皇的程度,都足以令人咂舌,就連地板磚都是用的金器所打造
  • 他用75兩銀子,從敦煌「買」到了哈佛大學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外國人對於中華文物有覬覦之心的,不在少數。這其中湧現出太多的盜賊,打著文化交流的旗號,奪走寶物。其中有一位,簡直就是真正的強盜。因為他的目的就是來中國盜取文物。這個人名字叫蘭登·華爾納,是一位美國人,畢業院校是哈佛大學。
  • 雲觀展|為自閉症兒童講解上博鎮館之寶
    雲觀展|為自閉症兒童講解上博鎮館之寶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在第五次藏品清理中,工作人員發現了兩個上面寫著「乾隆詩稿」的箱子,內有28000首乾隆詩稿,既有御筆稿,也有大臣謄寫稿。單霽翔介紹,在此次文物普查中,乾隆詩稿將是一個重要的整理研究方向。
  • 中國各地博物館鎮館之寶!讓你一次看個夠!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那麼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你了解嗎?大開眼界的國寶揭秘,趕緊收藏!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