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正對21座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2020-12-05 瀟湘晨報

根據國家文物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要求,按照省政府「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總體部署,省文化演藝集團(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充分認識到基本建設考古工作在全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該集團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結合遼寧省100項「重強抓」項目和各地復工復產重大項目需求,克服疫情防控帶來的困難,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並多次與省文物局會商研究重點項目可行性操作方案。

朝陽下三家南遺址範圍內建設工程勘探區調查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現已完成大連、朝陽、鐵嶺、遼陽等市縣招商引資項目涉及的基建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十餘項,並正在對勘探發現的21座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考古工作者與建設單位和文物主管部門保持著密切聯繫與溝通,順利完成了各項目的考古調查工作,確保省政府「重強抓」項目如期開工。

針對新建瀋陽至白河鐵路工程遼寧段和撫順清原抽水蓄能電站500KV送出工程的考古調查工作,為確保疫情防控和考古勘探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省考古院先期與多家省外考古勘探隊伍溝通聯繫,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對工作現場採取了封閉式管理,聯繫當地防疫人員到駐地做好防疫工作,以確保能第一時間開展工作,為項目工期贏得時間。

大連市南沙磊子墓群考古調查現場

為保障工作順利開展,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院工作人員先後赴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考古評估區域、奈曼至營口高速公路福興地(蒙遼界)至阜新段用地區域進行實地考察,制定工作節點,推動工作進程。以項目制的管理方式壓茬推進各項基建考古工作。下一步,集團將組織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對因疫情積壓的基建項目突擊開展工作,並積極開展「重強抓」項目以及地方各級政府基建項目的文物保護實施工作,努力為我省基本建設項目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做到防疫工作和基建工作「兩手抓」,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今年基建考古工作任務。

【來源:遼寧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石家莊發掘出17座商代墓葬
    周家莊墓地出土的青銅爵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近日,記者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近一年的勘探和搶救性發掘,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周家莊墓地已發掘墓葬22座,其中17座為商代墓葬,出土青銅簋、爵、觚、兵器及玉器等器物。
  • 陝西寶雞旭光墓地搶救性考古發掘獲新進展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娓)陝西省寶雞市高新區旭光墓地搶救性考古發掘日前取得顯著成果,圍繞此次考古發掘的起因、經過及收穫等記者採訪了相關學者。 為搞清文物出土情況,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隨即進行考古勘探,但貌似黃土地面的銅器出土點周圍下面,有一混凝土層。於是先對開挖的溝槽進行清理。原來,挖掘機在這裡破開混凝土層,挖了一個「十」字形溝槽,溝槽深約4.5米,東西溝槽長約9.5米,寬3.5米;南北溝槽超過10米,寬4米。溝槽回填物中有大量的大塊混凝土塊,工作難度極大。
  • 四川瀘州發現兩座宋代古墓,正進行搶救性發掘
    原標題:四川瀘州發現兩座宋代古墓,正進行搶救性發掘澎湃新聞從四川成都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成都發布獲悉,日前,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羅漢街道邱坪村一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在工作中突然發現古墓,隨即通知了相關部門。
  • 金堂發現大型崖墓群 文物考古工作隊已入駐進行搶救性發掘
    【金堂發現大型崖墓群 文物考古工作隊已入駐進行搶救性發掘】天府文化據悉,該墓群位於一處工地,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正對此進行搶救性發掘。此前,在距該崖墓群幾公裡外的十裡村6組,也曾發現90餘座東漢至兩晉崖墓群,是四川地區同時發現成漢墓葬最多的考古項目。現該墓群的發現,對研究當時的崖墓喪葬習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 重慶發掘一批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巴文化墓葬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12月18日,中國最早確認的巴文化遺址——重慶市九龍坡區冬筍壩遺址發布階段性考古成果。2020年9月起,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九龍坡區文物管理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
  • 鹹寧博物館搶救性發掘一座清代古墓 發掘出土百年乾屍
    鹹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杜培清 通訊員 羅娟)近日,經過近一個多月的科學發掘,鹹寧市博物館已成功從鹹安區向陽湖鎮廣東畈村一處古墓葬中清理出一具清代乾屍。此次發掘是鹹寧市博物館自1976年成立以來,通過考古發掘發現的唯一人體保存十分良好的百年乾屍。
  • 考古人員在湖南常德漢壽老墳山墓群發現屈原時代墓葬
    中新網常德6月13日電 「我們在湖南常德漢壽老墳山墓群驚喜地發現了與屈原同時代的一批墓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13日在常德表示,屈原在頃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遷江南,到公元前278年秦國佔領楚國郢都的這18年,屈原一直都在沅湘一帶。之後的數年,他也應該是在這一帶徘徊。
  • 河南義馬上石河春秋墓地考古發掘
    勘探區域位於義馬市區南部石河西岸約 100 米處的原上石河村,北臨 310國道,南接新安故城遺址,勘探面積內僅發現小型方坑豎穴墓 9 座。第一次正式的搶救性考古發掘自 7 月 10 日開始,8 月 2 日結束,共清理方坑豎穴墓 7 座、馬坑 2 座,出土陶罐、銅削刀、骨管等隨葬器物。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的陶器判斷,這批墓葬年代為春秋時期。
  • 金堂發掘219座崖墓群 出土的藍色玻璃耳璫有什麼秘密?
    專家組聽取發掘領隊龔揚民的匯報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7日訊(記者 戴璐嶺)記者今日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一年多的搶救性發掘,在金堂趙鎮中興村共清理出崖墓群219座。記者了解到,此次發掘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金堂縣中興村崖墓群進行的首次考古發掘,對釐清該遺址文化內涵與時代特徵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M65出土銅釜這219座崖墓是什麼時代的?在崖墓中又有哪些新發現?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龔揚民為網友們揭開了崖墓群的神秘面紗。
  • 有一個新疆邊境縣,發現百餘座古墓,竟然是戰國至漢代墓葬
    亞科瑞克東古墓群,位於烏什縣亞科瑞克鄉亞科瑞克村南大約1.5公裡處的山前地帶,共有墓葬102座,東北部分布較密集,約有墓葬近40座,西北部集中分布有30座,中部偏南約有20座,其餘呈零星分布。我們在現場看到,這些墓葬封堆由礫石混合砂土堆砌而成,平面呈圓形,墓頂大多呈平坦形制,直徑4至10米、高大約0.5至2.5米不等。如果不仔細辨別,很難認出這些平常的土堆就是古墓葬。
  • "2013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七項系搶救性發掘【5】
    背景介紹: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和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位於成都北郊天回鎮老官山地點一處西漢時期墓地進行了搶救發掘,共發掘西漢時期土坑木槨墓4座,出土大量漆木器、陶器、銅器、鐵器等珍貴文物。 4座墓葬由南向北分布在蓉都大道兩側,分布範圍南北長約50米,東西寬約15米,均早期被盜。
  • 中哈聯合對絲路上重要遺址哈薩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央廣網西安1月12日消息(記者雷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12日)透露,2019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在2017、2018年工作的基礎上,第三次對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
  • 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列為「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
    ▲大浦通用機場搶救性考古發掘現場的遺蹟分布圖  在各考古單位自願申報、省考古學會擇優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專家評審、省文物局審核,全省共有10個考古項目列為「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衡東大浦洋塘山窯址與墓群為其中之一。
  • ...裡的西漢墓主墓室要整體搬走 考古專家建議對主墓室進行實驗室...
    為題,刊發洛陽市發現一罕見西漢墓葬的報導。「這座西漢空心磚券大墓墓主人是誰?身份如何?墓葬發掘之後要如何進行保護?」諸如此類疑問,是讀者最關心的問題。11月2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墓葬考古搬遷工地現場得知,目前這座西漢空心磚券大墓的主墓室已經基本完成打包,整體搬遷工作即將展開。
  • 考古專家發掘巫山高唐觀遺址 埋藏數十座古墓葬
    這是一片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江邊臺地,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可能還不知道:他們腳下的這片臺地就是巫山神女的誕生地;同時,在這片土地之下,還埋藏著數十座從商代到明清時期的墓葬。  昨日,作為我市文化遺產宣傳月的重磅活動之一,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專家來到正在發掘中的巫山高唐觀遺址。  宋玉筆下的巫山神女在哪裡?
  • 黃陂張黃家灣新發現32座新石器時代墓葬
    市文物考古所供圖  武漢晚報訊(記者萬建輝)考古人員在位於黃陂區橫店街張黃家灣東北部與漢十高速交會處,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墓葬群,在1000平方米範圍內已確定墓葬32座。  19日下午,記者隨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來到發掘現場。現場已挖掘出數十個10到20釐米深不等的探方,部分探方上蓋有黑色薄膜。因近日下雨,不少探方積水。
  • 漢代積沙防盜墓葬 墓主人或為王莽嶽丈
    核心提示國家文物局5月6日在北京舉辦了「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公布了4項重要考古成果,其中西安的漢代高等級積沙墓和兩座十六國墓葬項目入選。M1墓葬部分出土文物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供圖西安發現的西漢晚期高等級積沙墓葬,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辦北裡王村北側,儘管這兩座高等級墓葬以積沙墓這種高級防盜形式出現,但遺憾的是考古人員發現這兩座墓葬時,墓葬均遭過盜掘。
  • 這座大墓代表著不詳,墓葬群被發現後,立馬搶救式發掘
    很有趣的一點是,小說中很多墓葬在現實中都有他們的原型,比如說九層妖樓。很遺憾的是,和電影中相似的是,真實的九層妖樓,也早就被盜墓賊們光顧過,而且盜墓賊們對墓葬的毀壞程度非常嚴重。血渭一號大墓是青海地區古葬墓群眾中,最為華麗也最為壯觀的一座大墓,這座大墓於1996年被發現,還成了當年考古界公認的10大發現之一。
  • 嶽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成果出爐
    11月14日,在安徽阜陽嶽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成果介紹會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介紹,嶽家湖遺址主體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另有少量宋、明、清遺存,文化面貌與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相似,年代距今4500年至5000年,是阜陽市潁州、潁東、潁泉三區發現發掘的唯一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
  • 鹹陽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 其中一座規模較大墓葬隨葬品豐富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月22日發布的消息,鹹陽市渭城區龔西村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其中秦墓75座。兩座規模較大,其中一座隨葬品極其豐富。  63例人骨僅4例個體保存較好進行了古病理學研究  據該考古項目負責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耿慶剛介紹,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為配合鹹陽市汽車運輸技術培訓學校建設項目,在鹹陽市渭城區龔西村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