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12月18日,中國最早確認的巴文化遺址——重慶市九龍坡區冬筍壩遺址發布階段性考古成果。2020年9月起,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九龍坡區文物管理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在本次發掘區內清理出一批代表性墓葬,共發現墓葬28座,磚窯1座,主體遺存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巴文化墓葬。截至目前,考古隊已清理船棺葬4座、長方形土坑墓11座、方形土坑墓1座、磚室墓1座,時代涵蓋了戰國晚期、秦、西漢早期、新莽時期等幾個階段,出土銅器(包含了銅劍、銅矛、銅鉞、銅鍪、銅釜、銅甑、銅削、錢幣)、陶器(陶罐、陶釜、陶豆、陶甑、陶缽等)、琉璃器、鐵器(鐵鍤、鐵劍)等各類文物200餘件(套)。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重慶市繼上世紀50年代對冬筍壩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後,時隔70年首次對冬筍壩遺址開展科學系統考古和研究工作。圖為冬筍壩遺址發掘區局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冬筍壩遺址出土銅劍。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冬筍壩遺址88號墓葬部分隨葬品。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冬筍壩遺址88號船棺葬。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冬筍壩遺址89、90號墓葬。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冬筍壩遺址89號墓葬部分隨葬品。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冬筍壩遺址98、99號墓葬。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冬筍壩遺址墓葬清理工作。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冬筍壩遺址發掘區全景。(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