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上演四川通史!發現六千座古墓群 戰國末期郫戈出土

2020-11-30 騰訊網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在四川挖掘6000多座古物。(圖/川報觀察)

實習記者符芳萱/綜合報導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4日發布,挖掘「四川成都新川創新科技園」的10.34平方公裡區域內,發現超過六千座的古代墓葬和大量出土文物,都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等於地下埋藏了將近一半的「四川通史」。考古團隊還發現保存完整的漢末三國崖墓,這也是近年來三國時期文物的重要發現,建立四川對於三國文化等研究新方向。

根據《川報觀察》報導,這次出土的六千多座墓葬類型為崖墓、巖坑墓、磚室墓等,時代從戰國延續到明代,其中包括以戰國末期「郫」戈、西漢時期有著外文字母的「龍紋鉛餅」、新莽時期的錯金「一刀平五千」錢幣等多種古代文物。

考古項目領隊兼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左志強表示,漢末三國崖墓保存相當完整,因為在當時漢代墓葬厚葬形式非常流行,所以經常遭到盜墓賊的光顧且不易保存,稱為「漢墓十室九空」。另外,這個墓葬的隨葬器物數量高達86件和數百枚的錢幣,是個意義非凡的重大發現。

新川紅花溝戰國墓葬出土的「郫」戈是兩千多年前在成都郫縣的首次實物見證,也是成都平原進入秦代國家統治的實物資料。考古人員也發現,「郫」戈的價值相當於幾年前在成都地區考古發現「成都」。

▲出土的戰國末期「郫」戈。(圖/川報觀察)

考古人員在漢代墓葬中發掘,帶有外文字母的「龍紋鉛餅」,這可能是漢武帝時期發行的貨幣「白金三品」。專家識讀也發現,這種字母可能是古希臘文字或是貴霜國時期的文字,它之所以會出現在漢代貨幣之上,猜測是當時受到地域貨幣的影響。

左志強說明,漢末三國崖墓將幫助未來的四川「六朝時期」考古學文化的構建與探索,在考古學角度也能完整復原史籍無載的漢末三國蜀地崖墓喪葬行為、儀式及觀念等文化習俗。

左志強也說,被發掘6000餘座墓葬所屬年代沒有差距太大的時間斷層,能夠構建起蜀漢兩晉南朝的「六朝墓葬」考古學序列,充足四川地區唐宋墓葬的類型,增加明代早期品官墓資料。他也補充,這能幫助到成都平原崖墓的變化、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古代四川社會變遷等主要課題,完善了各式各樣的實物資料與歷史文化資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成都發現超6000座各朝古墓,都出土了哪些寶貝?
    14日,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成都發現了6000餘座古墓,年代延續跨度長達2000多年! 來源:中新視頻 古墓是如何發現的?都挖掘出了哪些寶貝?
  • 成都地底發現半部「四川通史」 漢末三國崖墓重見天日
    5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成果,成都新川創新科技園內發現了大量古代遺存,遺存年代延續跨度長達兩千多年,期間沒有大的時代斷層,堪稱埋藏於地下的半部「四川通史」,是四川地區珍稀的通史式的古代墓地。
  • 成都現罕見大型古墓群研究成果公布:6千座墓跨越2千年歷史!
    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宣布,考古隊在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地,由2015年至今共發現了6000多座古墓,跨度達2000多年,期間沒有大的時代斷層,堪稱埋藏於地下的半部「四川通史」,是四川地區通史式的古代墓地,非常罕見。
  • 這次考古見證成都自古就是開放之地
    出土的說唱俑 資料圖片墓葬全景 資料圖片出土的新莽時期錯金「一刀平五千」錢幣 資料圖片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對外公布,一項在成都平原東南緣的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建設地歷時5年的考古發掘,共發現了超過6000座古墓!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建設地歷時5年的考古發掘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對外公布,一項在成都平原東南緣的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建設地歷時5年的考古發掘,共發現了超過6000座古墓!這些墓葬遺存年代延續跨度長達2000多年,沒有大的時代斷層,堪稱埋藏於地下的半部「四川通史」,是四川地區珍稀的通史式古代墓地。
  • 四川成都發現西漢大墓,出土4臺提花機,填補了我國紡織考古空白
    眾所周知,成都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古代成都屬於古蜀文物的發祥地,2001年成都市區發現了著名的金沙遺址,而這也是繼四川三星堆遺址後有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金沙遺址復活了一段失落的歷史,再現了古代蜀國的輝煌,並與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遺址和戰國船棺墓葬共同構建了古蜀文明的發展演進。
  • 有一個新疆邊境縣,發現百餘座古墓,竟然是戰國至漢代墓葬
    01、發現龐大的古墓群在來烏什縣之前,林彥飛告訴我說:「前些年,縣裡進行公路改建時,因要經過一片古墓地,所以就報請了上級文物部門,對二十座古墓實施發掘工作。今年初在查看古遺址時,發現周圍的地形有點蹊蹺,我預感這片古墓群不是那麼簡單。」
  • 成都考古新發現 青羊大道旁出土75座古墓[組圖]
    2017年8月29日,近日,成都市青羊大道旁的西城花園小區考古工地接近尾聲,75座墓地陸續清理完畢。視覺中國近日,成都市青羊大道旁的西城花園小區考古工地接近尾聲,75座墓地陸續清理完畢。據現場考古人員介紹,墓地主要為戰國晚期到西漢早期的土坑墓、東漢時期的磚室墓、以及一批唐宋墓葬。此次發掘中,還出土了一份晚唐時期的紀年材料,將墓主人的身份和家庭情況作了詳細介紹,這也為考古人員判斷墓葬時間,提供了更可靠依據。
  • 成都工地發現古墓,考古隊趕來搶救挖掘,出土兩樣文物轟動中醫界
    成都工地發現古墓,考古隊趕來搶救挖掘,出土兩樣文物轟動中醫界成都老官山漢墓是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它之所以能入選這一考古界的奧斯卡,憑藉的就是其出土文物中兩件改寫中國醫學歷史的文物——醫學竹簡和人體經穴髹漆人像。
  • 四川瀘州發現兩座宋代古墓,正進行搶救性發掘
    原標題:四川瀘州發現兩座宋代古墓,正進行搶救性發掘澎湃新聞從四川成都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成都發布獲悉,日前,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羅漢街道邱坪村一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在工作中突然發現古墓,隨即通知了相關部門。
  • 金堂發掘219座崖墓群 出土的藍色玻璃耳璫有什麼秘密?
    專家組聽取發掘領隊龔揚民的匯報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7日訊(記者 戴璐嶺)記者今日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一年多的搶救性發掘,在金堂趙鎮中興村共清理出崖墓群219座。記者了解到,此次發掘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金堂縣中興村崖墓群進行的首次考古發掘,對釐清該遺址文化內涵與時代特徵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M65出土銅釜這219座崖墓是什麼時代的?在崖墓中又有哪些新發現?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龔揚民為網友們揭開了崖墓群的神秘面紗。
  • 四川搶救性發掘600座崖墓 多數古墓已被盜
    圖為2013年11月6日,成都新津縣鄧雙鎮大雲山,考古人員正在對被盜崖墓進行搶救性發掘。2013年11月7日消息,成都。600座崖墓,密布在山坡之上,甚至將一座小山包裹成「蜂窩」一般……近日,在新津縣鄧雙鎮大雲山,伴隨著開發建設前的搶救性發掘,一個被埋在綠樹和梯地之下的大規模崖墓群被清理出來。昨日下午,大雲山崖墓群裡,仍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考古人員和數十名工人,正在一東一西兩座山上忙碌。
  • 甘肅挖出100座古墓,一腐屍身上發現一張破紙,卻成為珍貴國寶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古時候的墓葬,在我們施工或者偶然之間顯現出來,一座座埋葬在地下百年甚至是千年的秘密被揭開。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豐富的文化以及各種瑰寶自然是不用說的,像是陝西、四川、北京,都是歷朝歷代王公貴族駐足停留的地方,發現些寶物也是不足為奇的。因為一次機緣巧合,一個施工隊在甘肅挖掘出了100座古墓,從一具腐屍身上發現一張破紙,考古工作者們卻把發現的這張破紙,視為珍貴國寶!
  • 成都發現距今兩千五百年戰國墓葬
    本報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李韻日前從國家文物局獲悉:成都商業街新近發現一戰國墓葬,初步確定為一處古蜀開明王朝晚期(約戰國早、中期)的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距今約2500年。此次發掘的大型戰國墓葬為多棺合葬的土坑豎穴墓,墓坑長約30米,寬約21米,面積約600餘平方米。
  • 麗江「大具為都古墓群」考古出土商周時期遺物1000餘件,還引出新...
    經專家初步認定,這是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墓地葬俗較為特別,多座土坑出現分層葬,同時有二次葬,尚屬雲南考古中的首次發現。當前,考古發掘已暫告一段落,9月24日,作為此次考古發掘領隊的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閔銳來到麗江市圖書館,為麗江市文博工作者分享此次考古發掘收穫。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沿著歷史的長河,回到春秋戰國,感受考古魅力。
  • 成都發現戰國時期生產的「蜻蜓眼 」
    近兩年來,這種玻璃飾品一直有在成都的考古工地被發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後在成都市範圍內發掘的青白江雙元村墓地、蒲江飛虎村船棺墓發現了蜻蜓眼。「蜻蜓眼」珠根據資料顯示,蜻蜓眼珠最初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埃及被發現,後通過歐亞草原向東,由遊牧民族遷徙或商貿等方式傳入中國內地,最初在春秋末戰國初傳入黃河中下遊及長江流域,在戰國時期頗為流行直至西漢初期,之後逐漸減少趨於消亡。
  • 埃及新發現7座古墓葬 出土貓和聖甲蟲木乃伊
    中新網11月12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考古學家在埃及開羅以南約30公裡的塞加拉古墓群,新發現7座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墓葬。這些墓葬裡發現了多個貓咪木乃伊,並首次發掘出聖甲蟲木乃伊。  埃及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日前宣布了這一發現。
  • 四川一座機關食堂下發現古墓,考古隊趕到搶救性發掘,越挖越興奮
    在今天的四川、重慶等地,主要流行土葬形式的船棺葬。根據考古發掘顯示,船棺體形碩大笨重,用整段楠木刳鑿或用6塊整板拼合而成,中部為盛屍處,上有木板為蓋。2000年夏天,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鬧市區的一條商業街,某機關正在一處工地修建食堂,在挖掘地基的時候,有工人挖出了一根巨大的木頭。在場的領導查看之後,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於是就上報給了成都市博物館。
  • 考古表明成都出土戰國時期玻璃珠為中國先民自製
    考古表明成都出土戰國時期玻璃珠為中國先民自製 2018-07-12 21:40: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埃及新發現7座古墓葬 出土貓和聖甲蟲木乃伊(圖)
    中新網11月12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考古學家在埃及開羅以南約30公裡的塞加拉古墓群,新發現7座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墓葬。這些墓葬裡發現了多個貓咪木乃伊,並首次發掘出聖甲蟲木乃伊。古埃及人還將貓等動物製作成木乃伊 ,考古學家曾在尼羅河畔一座神廟裡發現30萬個「貓木乃伊」,這些動物木乃伊用的材料和工序幾乎和人木乃伊完全相同。埃及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日前宣布了這一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