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冢墓葬規模超過預期 發掘出百餘件玉器

2020-11-30 搜狐網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效忠蘇菱)引人注目的荊州熊家冢墓,從8月15日開始發掘,至昨日已出土玉器百餘件。雖然墓主身份尚未探明,但現場考古專家告訴記者,該墓規模超過預期。

  記者昨在現場看到,整個墓葬輪廓已經顯現,主冢南面為排葬坑,西面為車馬坑,北面為陪冢。

專家介紹,迄今已探明排葬坑96個,分成四行,每行24個。此前地面勘測表明,排葬坑僅為56個。

  目前,考古人員對主冢附近的4個排葬坑進行了發掘,從中出土百餘件玉器。這些玉器包括玉璧、玉環等,有的上面還有龍形花紋。不過,坑中的棺槨和人骨已經腐爛,僅存一些模糊的痕跡。專家分析,排葬坑中埋葬的可能是殉葬者。

  熊家冢墓區已圈地10萬平方米,周圍築起了院牆。據稱,從現有發掘情況來看,圍牆之外還有一些附屬設施。據此,專家判斷,熊家冢墓的規模肯定超過預期。

相關焦點

  • 石家莊發掘出17座商代墓葬
    周家莊墓地出土的青銅爵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近日,記者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近一年的勘探和搶救性發掘,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周家莊墓地已發掘墓葬22座,其中17座為商代墓葬,出土青銅簋、爵、觚、兵器及玉器等器物。
  • 有一個新疆邊境縣,發現百餘座古墓,竟然是戰國至漢代墓葬
    作為烏什縣文物工作負責人,林彥飛從歷史研究的角度分析,這個區域的古墓群規模大,墓葬數量多,屬於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青銅時代文化遺存,對研究新疆青銅時代文化,尤其是古溫宿國早期文化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考古價值。02、初步推斷古墓群的年代為什麼說這處是春秋時期的古墓群呢?又有什麼依據來佐證古墓群確切的年代呢?
  • 二里頭遺址發現高規格夏代墓葬 首次發現蟬形玉器
    央廣網鄭州1月11日消息(記者李凡)繼新發現的縱橫交錯的道路和牆垣把二里頭都城分為多個方正、規整的網格區域之後,二里頭遺址考古發掘又傳出好消息:不久前,二里頭遺址宮殿區5號基址院內發現了一座高規格的夏代墓葬,目前正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考古實驗室內清理。
  • 這個小城挖出兩周墓葬1300座,專門建了博物館,鎮館之寶有啥
    2004年,在韓城市西莊鎮,沉寂了2700餘年的梁帶村芮國遺址被發現,佔地近千畝,共發現兩周墓葬1300餘座,車馬坑64座。經過5年的搶救性發掘,七座大墓及百餘座中小型墓共出土金、玉、銅器等各類文物2萬6千餘件,僅珍貴文物就有3千餘件,其中國內首次重大發現的文物70多件。「芮」與姬周同姓,為西周初封的71個諸侯國之一。
  • 鹹陽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 其中一座規模較大墓葬隨葬品豐富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月22日發布的消息,鹹陽市渭城區龔西村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其中秦墓75座。兩座規模較大,其中一座隨葬品極其豐富。  63例人骨僅4例個體保存較好進行了古病理學研究  據該考古項目負責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耿慶剛介紹,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為配合鹹陽市汽車運輸技術培訓學校建設項目,在鹹陽市渭城區龔西村發掘一批戰國秦漢墓
  • 重慶發掘一批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巴文化墓葬
    2020年9月起,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九龍坡區文物管理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在本次發掘區內清理出一批代表性墓葬,共發現墓葬28座,磚窯1座,主體遺存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巴文化墓葬。
  • 河南義馬上石河春秋墓地考古發掘
    ,又發現了 110 餘座墓葬,絕大多數為方坑豎穴墓,第二次發掘工作於 2018 年 3 月 12 日開始。一件件文物的出土,牽動著考古隊員的心,特別是青銅器的出現,讓大家更為振奮且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M93 的發掘清理。 M93 是本次發掘面積最大的墓葬,面積 17平方米,於 6 月 12 日開始發掘,經過十餘天的清理,6 月 24 日棺槨終於顯現。由於時間久遠,木質的棺槨已朽為灰黑色,考古隊員們用手鏟與毛刷仔細清理,從灰痕可辨出木板輪廓。
  • 陝西寶雞旭光墓地搶救性考古發掘獲新進展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娓)陝西省寶雞市高新區旭光墓地搶救性考古發掘日前取得顯著成果,圍繞此次考古發掘的起因、經過及收穫等記者採訪了相關學者。原來,挖掘機在這裡破開混凝土層,挖了一個「十」字形溝槽,溝槽深約4.5米,東西溝槽長約9.5米,寬3.5米;南北溝槽超過10米,寬4米。溝槽回填物中有大量的大塊混凝土塊,工作難度極大。在清理東西向溝槽填土時發現青銅當盧1件、馬銜1件、馬鏢2件。在距地表深約2米處「十」溝槽交匯的東南角發現墓葬底部一角,應為被破壞的墓葬的東南角(編號M1)。推測青銅卣、車馬器應出自該墓葬。
  • 麗江「大具為都古墓群」考古出土商周時期遺物1000餘件,還引出新...
    經專家初步認定,這是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墓地葬俗較為特別,多座土坑出現分層葬,同時有二次葬,尚屬雲南考古中的首次發現。當前,考古發掘已暫告一段落,9月24日,作為此次考古發掘領隊的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閔銳來到麗江市圖書館,為麗江市文博工作者分享此次考古發掘收穫。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沿著歷史的長河,回到春秋戰國,感受考古魅力。
  • 長豐宋代古墓群發掘結束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50餘人。記者了解到,長豐埠裡宋代家族墓地的發掘,填補了江淮地區宋代墓葬研究諸多空白,是兩宋之際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實證,結合該墓葬元素和出土器物,體現了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新聞回顧 長豐下塘發掘宋代家族墓葬2019年4月12日傍晚,在長豐縣下塘鎮埠裡社區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現場,工人施工時挖掘出疑似古墓。
  • 目前見到的戰國玉器多為佩玉,也有少量的禮器用玉,種類較多
    目前見到的戰國玉器多為佩玉,也有少量的禮器用玉,種類較多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戰國時期玉器的。1974-1978年,河北平山縣發現古中山國墓群,出土文物一萬九千餘件,有大量玉器,約三千件。
  • 考古人員在湖南常德漢壽老墳山墓群發現屈原時代墓葬
    中新網常德6月13日電 「我們在湖南常德漢壽老墳山墓群驚喜地發現了與屈原同時代的一批墓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13日在常德表示,屈原在頃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遷江南,到公元前278年秦國佔領楚國郢都的這18年,屈原一直都在沅湘一帶。之後的數年,他也應該是在這一帶徘徊。
  • 熱水墓群發現結構最為完整高等級墓葬
    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是一座唐(吐蕃)時期的高級貴族墓葬。地表尚保留塋牆、祭祀建築、封土和迴廊等墓園建築,地下部分由墓道、照牆、甬道、墓門、墓壙、墓室組成。墓內出土金銀器、銅器、鐵器、漆木器、皮革、玉石器、玻璃器及紡織品等各類文物1000餘件。
  •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見,鑑定特徵不明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時期的製品。殷商是傳統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圖1 玉神人面近幾十年的科學發掘發現,殷商時期的玉器,主要是用出土地周邊的雜玉、美石製作,真正和闐玉極其少見。並且是以安陽殷都為半徑,距離越近,和闐玉出現的可能性大;越遠,出現的可能性小。
  • 青海都蘭考古驚現「五神殿」 千餘件文物出土印證古絲綢之路文化
    位於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墓群,於1982年發現,是公元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編號為「血渭一號墓」是規模較大的一座墓葬。2018年,熱水墓群發生被盜事件,涉案文物達到646件。同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開始對被盜的「2018血渭一號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近三年的發掘,這座大墓已經出土了各類文物1000餘件。最近,考古人員又獲得了重要發現。「五神殿」墓室結構 印證史料記載考古工作者在「2018血渭一號墓」的發掘過程中,發現墓葬為木石結構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兩部分組成。
  • 三星堆發掘不到10%,為何至今不敢再挖掘?無關外星人和西方文明
    到了現代,先後發現了超過5000年的大型遺址,比如太湖流域的良渚遺址、遼河流域的紅山遺址,以及今天要介紹的長江中下遊的三星堆遺址。事實證明,華夏文明的古老程度比歷史書上所記載的還要更為悠久。1929年,農民先到城在做農活的時候挖出了許多玉器,古董販子得知消息後立刻以高價收購,隨著這批玉器流傳到市場上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考古專家認為出土玉器的地方必定有大型墓葬,因此立刻上報高級部門申請對三星堆進行考古發掘。當考古人員趕到現場進行發掘後發現根本沒有什麼大型古墓,而這些玉器大多是漢代玉器,事情到此不了了之。
  • 根據盜墓事件,經考古發掘,找到了歷史上消失千年的芮國
    這一個地區發現的墓葬群是一個非常高級的墓葬群,所以對盜墓賊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使考古人員已經開始挖掘,但是盜墓的人依舊沒有放棄,所有能夠得到寶藏的方法,他們都不會放棄的。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開展,越來越多珍貴的文物出土,考古的人員和盜墓分子進行了多次的衝突,後來為了保證考古工作,保護文物的安全,專門派遣了武警部隊來駐守這個村子,這樣的局面才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