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2021-01-10 收藏家雜誌

商代按照傳統的劃分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商早期和商晚期。「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從開朝國君湯開始,直到盤庚,一共延續了20位商王,最早定都於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後多次遷都,這一段歷史我們稱之為「商湯」;盤庚時期又遷都到了殷地(今河南省安陽小屯),史稱「盤庚遷殷」,在這裡延續了12位商王,我們把這段歷史稱之為「殷商」。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見,鑑定特徵不明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時期的製品。殷商是傳統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圖1 玉神人面

近幾十年的科學發掘發現,殷商時期的玉器,主要是用出土地周邊的雜玉、美石製作,真正和闐玉極其少見。並且是以安陽殷都為半徑,距離越近,和闐玉出現的可能性大;越遠,出現的可能性小。這說明了三個問題:

1.殷商時期的中原地區已經發現和使用了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未必一定是出產於新疆的和闐玉。畢竟中原與新疆兩地相距遙遠,且語言不通、道路不通。殷商時期的所謂「和闐玉」,很有可能不是來自新疆,而是距離殷都安陽較近的某個地方,與今天所見的新疆和闐玉屬於兩種產地不同但質地結構相近的材質,如同新疆和闐玉與俄羅斯玉之間的關係一樣,都是帶有透閃石關係的直系、旁系近親。由此,殷商時期和闐玉的玉質,就不能完全套用新疆和闐玉的材料特徵,而必須要建立以出土殷商和闐玉材質為標準的鑑定體系。

圖2 片狀玉人物佩

2.殷商時期已將「玉」與「美石」區分開來,因而和闐玉均在高級別的大墓出土。有意識地使用、收藏和闐玉,應該是在殷商時期。更早的陝西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公元前4600~前4400年),曾發現過一件類似於和闐玉質的器物,這是一個孤例,不能成為和闐玉使用的上限標準。

3.從出土器的玉質分類統計上看,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材料來源稀缺,主要控制在殷商的統治者手中。譬如目前最大的殷商王室墓(婦好墓)出土了一定數量的和闐玉製品,而在江西新幹大洋洲發掘的殷商高級別大墓,不是王室墓,和闐玉的數量僅有寥寥幾件;在近年出土的殷商一般墓葬中,基本上不見有和闐玉器的出土記錄。

圖3 岫玉

岫玉是僅次於和闐玉的第二種高級玉材質。殷商時期岫玉,介於和闐玉與岫巖玉之間,既有一定的脂性,又有稍高的通透性。在脂性上,有別於岫巖玉,而與和闐玉相接近;在通透性上,又更接近於岫巖玉而高於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這類岫玉雖說也是以蛇紋石為主要成分,但是從脂性與通透性上看,大概不是遼寧岫巖縣所產的岫巖玉。這種材質特徵的岫玉在東周以後就不復出現了。圖3是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琥局部,材質就是岫玉,具備了上述殷商岫玉脂性和通透性的基本特徵。

圖4 南陽玉

除了岫玉以外,殷商時期大量使用了石性較大的南陽玉以及墓葬地周邊地區的類玉美石。圖4是出土於河南省新鄭縣殷商墓的青綠色的南陽玉,圖5是出土於江西新幹縣大洋洲殷商墓的起領璧,所用材質就是一種當地的美石,帶有相對複雜的石紋,為殷商時期玉器所僅見。這些石性大的材質通透性都很差或者根本不通透,顏色比較複雜。

圖5 新幹美石

殷商古玉沁色的優劣是一個比較感性的話題,審美標準不同,認識也就不同:譬如和闐玉質好,可是受沁的可能性要低於岫玉;岫玉的硬度低於和闐玉,更易受沁,而且最好的沁色往往就出現在岫玉器上。評判古玉沁色有個公認的標準:沁色貴在通透。這個標準實際上是對玉質的衡量,好的材質未必一定能形成好的沁色;而不好的材質一定不會出現好的沁色。我們看到一塊殷商古玉上面的沁色非常漂亮,首先是材質的上乘,脂性、通透度都能恰到好處;其次是掩埋的時間,第三才是周圍土壤元素成分的偶然巧合。如果玉器的質地石性很大,通透度很低,那麼即使掩埋時間足夠漫長、周圍土壤的元素成分也很好,所形成的沁色也會是一塊實實在在的色團,不會產生動人的誘惑力,收藏價值自然就會降低。殷商古玉收藏價值差別的根本,就在於玉質之間的差異。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905期《殷商玉器鑑定零拾(上)》作者:董立平

相關焦點

  • 殷商玉器中,常見的片狀玉動物都有哪些造型?
    殷商時期常見的小動物有魚、鴨、鳥、燕、虎、龍、象、牛、馬、兔等。圓雕、片狀都可以見到。在造型設計上,圓雕動物基本上造型寫實,也就是雕什麼像什麼,片狀小動物的造型比較複雜,主要有四種造型:1.皮影式造型殷商玉器普通動物造型的重要特徵,是輪廓外沿線走向生硬,缺少圓滑的轉折走向。生硬的轉折與折鐵線形成了一整套和諧的表裡組合,具有典型的皮影特點,即對器物細部結構忽略不計,不加刻畫,但其比例與勢態卻很準確生動。
  • 玉器7種常見沁色的真偽識別
    真正經過數千年傳世至今的玉器少之又少,只有明清件稍微多點, 其絕大部分均入過土, 被氧化、侵蝕, 所發生的非玉質本身的「次生「變化, 就是沁色或者沁相。比如: 綠色沁, 是被銅物質浸蝕的沁, 也叫銅沁。
  • 如何判斷紅山文化玉器的價值
    1,聞氣味:出土紅山文化玉器,放到嘴邊輕輕呼氣或是用溫開水浸泡一會,放到鼻子上聞,會聞到一股濃濃的土香,並且這種氣味每次實驗,生坑的紅山文化玉器都會存在。
  • 玉杯是基本玉器皿之一,獸首玉杯有特殊形式,多見於唐宋元明時期
    玉杯是基本玉器皿之一,獸首玉杯有特殊形式,多見於唐宋元明時期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幾件典型的宋元時期玉器。1.宋代獸首玉杯 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的玉杯,是漢代以後基本玉器皿之一。
  • 古代帝王為追求長生不老而特製的神奇玉器
    ,那麼它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當時國家和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並非僅僅是我們熟悉的儒家思想一種,而是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多元化特徵。尤其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諸子百家的「百家爭鳴」,中國文化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我們熟悉的儒、道、法、墨、陰陽、縱橫等思想流派,都是在這一時期發展形成的。
  • 數十件明清時期玉器精品將在加拿大上拍
    數十件明清時期玉器精品將在加拿大上拍     Lot81:清代白玉雕馬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加拿大超級生活網報導,加拿大樂得寶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將於9月7日在多倫多舉辦第七場中國藝術品拍賣會,拍品分別有瓷器、玉器、字畫和翡翠珠寶及各種雜項收藏品,共約251件。其中,乾隆時期和田白玉子料雕馬,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貫耳瓶,康有為楹聯,齊白石葡萄、稚雞等四小幅,將是拍賣之重點。
  • 紋飾,玉器上雕琢出各種花紋圖案,是鑑賞玉器的重要方面
    紋飾,玉器上雕琢出各種花紋圖案,是鑑賞玉器的重要方面玉器上往往雕琢出各種花紋圖案,即紋飾。紋飾的雕刻技法、構思、表現主題等方面是評價玉器及鑑賞玉器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歷史時期,紋飾的表現形式及雕琢技法,往往都有很大區別,所以紋飾成為玉器斷代及鑑賞的一個重要標準。
  • 從宋代玉器看宋人審美,不服不行(下)
    其實不然,宋代的仿古玉器,與我們所理解的贗品大有不同。宋代的玉器並非是純粹的仿製,而是以古典藝術為基本素材,在繼承前朝(夏商周和漢代)玉器的器形與形制的基礎之上,融入當代玉器的創新風格與雕刻技藝。本質在於文化的復興與回潮,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
  • 實證表明:殷商鑄造過比司母戊鼎更大、更重的青銅器
    今年10月10日,在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研究員何毓靈告訴記者,在多年的考古中還發現殷商時期鑄造過比司母戊鼎更大的青銅器。 1939年,司母戊鼎由安陽武官村的村民在耕地中掘出。據中國國家博物館公布的數據,司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8釐米,重832公斤。該器高大厚重,氣勢雄偉,紋飾莊重,工藝精湛。
  • 古玉:漢代常見的玉蟬特徵
    中國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經驗最豐富的國家,從迄今為止的考古成果來看,大約有一萬多年的歷史。古代人民在創造玉器時不僅顯現出了高超的技巧,而且表現出精巧的藝術構思和美的理想。中國人對玉的審美觀是中國人審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其基礎。
  • 簡說宋代玉器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統一中國,結束了五代十國長達200年左右的社會大動蕩(陋室居註: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佛教及其雕刻藝術在此時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宋代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時期,有319的歷史。
  • 玉璧、玉環、玉瑗的區別和新石器時代玉璧的特徵
    齊家文化玉弦紋出脊環我們經常在電視和書籍中提到玉璧、玉環、和玉瑗,其中玉璧提到的最多,但是我們一打眼看上去都是圓形中間有個孔,到底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目前主流的意見是:周邊呈正圓,體扁平,中心的圓孔(古代叫「好」)的直徑小於玉質(古代叫「肉」)的寬度的叫璧。
  • 上博賞玉器:炫巧爭豔的元明清玉器上篇
    第六部分  炫巧爭豔的元明清玉器 上篇  (公元1271年~1911年)  在商品經濟繁榮的大背景下,玉器社會化程度和琢制業規模不斷加深和擴大。皇家貴族用玉範圍甚廣,日用、佩飾、陳設、文玩等各種玉器的品種和數量都超越了此前任何一個時期。民間用玉也非常普遍,富商、文人等各階層都尚玉器。元明清三代玉器藝術風格不盡相同,元代琢工善深雕技術;明代則質直剛樸,清代流於繁縟纖巧,乾隆玉器為最。  元代由遊牧民族主政,元代玉器注重氣勢,富有層次感,體現了藝術與實用的完美結合。
  • 宋代動物造型玉器玉器,雅俗共賞,有著濃鬱的民俗色彩
    在宋代以前玉器是貴族的專屬,普通百姓想擁有一件玉器除非是富甲一方的家族。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帶動經濟也快速發展起來,到了宋代玉器慢慢地進入了尋常百姓的家中,只要稍微有點經濟實力的家庭就能夠用得起玉器。宋代有商品經濟十分的繁榮,玉器也在其中頻繁地流通,這個時候的玉器就不再屬於官玉而帶有了民玉的屬性。
  • 玉質護身符可以抵禦新冠?美國科學家這一研究被罵到撤稿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的一篇論文暗示,新冠肺炎是由地磁偏移引起的,因此可以用玉質護身符加以防範。這篇論文在科學界引來嘲諷、憤怒和批評,如今已從網上撤下。科學家們稱,這篇論文的研究不但錯誤理解了它所涉及的概念,而且錯誤百出。
  • 宋代玉器小知識
    宋代玉器帶給世人的感覺是雕琢精緻、形態優美。此時,玉器不再是皇家貴族所壟斷的專用品,而是也可以進入民間市場,從而使得玉器市場更加繁榮昌盛。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宋代玉器小知識,使您賞析宋代古玉,品鑑它的特色之處。一、宋代玉器-玉材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宋代玉器的玉材多選用新疆和田玉。和田玉溫潤細膩,質量上乘,是宮廷玉材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