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全科科研 助力全科醫療——當真實世界研究遇上核心指標集

2020-10-23 中國全科醫學


近年來,真實世界的概念近乎火爆,真實世界研究、真實世界數據、真實世界證據對很多研究者來說耳熟能詳。一方面,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真實世界研究提供了條件,但另一方面,基於健康或醫療大數據的研究具有數據量大、指標多、參數不規範等特點,需要進行數據清洗並儘量減少選擇性報告偏倚,這其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指標取捨、指標測量工具或檢測方法的選擇等問題。

核心指標集(c o r e o u t c o m esets,COS)是健康或衛生保健特定領域中所有臨床試驗必須測量和報告的最小的、公認的、標準化的指標集合。2010年,全球範圍內一些知名的統計學、方法學和循證醫學領域的專家共同成立了「有效性試驗核心結局指標測量工作組」(COMET工作組)並致力於構建、實施、傳播和更新COS。目前COMET工作組已創建了一個免費、公開和可檢索的平臺,即www.comet-initiative.org,並已完成300多項涵蓋風溼免疫疾病、婦產科疾病、癌症、神經系統疾病等多個領域的COS。COS的概念最早被國內研究者引入中醫臨床研究領域,旨在構建具有中醫特色的COS,規範相關研究中結局指標的選擇,改變採用中間替代指標或主觀指標的情況,減少結局指標的隨意性及不一致、不規範、不重要、不公認等問題。問牛知馬,對於真實世界研究來說,要想結果具有可比性、實用性並且與患者、醫生和決策者息息相關,構建相應領域的COS至關重要,而作為研究者,進行真實世界研究時除考慮其創新性和可行性外,參考COS而科學、合理地選擇結局指標或許會事半功倍。

「善為器者,不易方圓之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教授曾說過,「做學術研究,很少有捷徑可走,但有方法可尋」,博觀而約取,去蕪而存菁,COS或可成為劈開真實世界研究大門的一把「利器」!

真實世界研究案例分享

01基於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注射用雷貝拉唑鈉臨床安全性評價:真實世界研究

摘要

背景 雷貝拉唑屬於質子泵抑制劑,而注射用雷貝拉唑鈉相對於口服雷貝拉唑具有起效迅速、對胃腸黏膜刺激小等特點。目前注射用雷貝拉唑鈉的已知藥物不良反應主要來源於藥品說明書、國家藥物不良反應中心反饋及現有的文獻報導,缺乏真實世界廣泛人群應用的安全性評價數據。

目的 通過真實世界研究方法,評估注射用雷貝拉唑鈉(奧加明?)在廣泛人群使用中的安全性,包括藥物不良反應類別、嚴重程度、發生率等,以期為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參考。

方法 採用單臂開放、非幹預性、病例登記、多中心臨床研究的設計方法,收集滄州市中心醫院、滄州市人民醫院、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新鄉市中心醫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使用注射用雷貝拉唑鈉的3 004例住院患者的病歷信息,5家研究中心的患者病歷信息由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系統)導出。收集患者病歷信息中的一般情況、生命體徵、臨床診斷、用藥情況(用藥劑量、用藥頻次、用藥時間)、藥物不良反應。

結果 3 004例患者來源於滄州市中心醫院600例,滄州市人民醫院385例,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198例,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1 322例,新鄉市中心醫院499例。3 004例患者臨床診斷,前4位分別是高血壓338例(11.25%),腸部腫瘤258例(8.59%),腸梗阻254例(8.46%),消化道出血199例(6.62%)。3 004例患者注射用雷貝拉唑鈉使用情況:單次劑量為10 mg/次13例(0.43%),20 mg/次2 949例(98.17%),30 mg/次5例(0.17%),40 mg/次21例(0.70%),80 mg/次1例(0.03%),有15例未記錄單次劑量;給藥頻次為1次/d 1 924例(64.05%),2次/d 911例(30.33%),3次/d 23例(0.77%),有146例未記錄給藥頻次;用藥時間為≤5 d 1 620例(53.93%),6~10 d 886 例(29.49%),11~20 d 405例(13.48%),>20 d 80例(2.66%),有13例未記錄用藥時間。61例(2.03%)患者在接受注射用雷貝拉唑鈉治療過程中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其白細胞計數降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肌酸激酶升高、收縮壓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穀氨醯轉肽酶升高、中性粒細胞計數降低、血小板計數降低、舒張壓升高的發生率均介於0.10%~0.50%,在注射用雷貝拉唑鈉的藥物不良反應說明書提供的參考範圍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的發生率為0.03%,低於注射用雷貝拉唑鈉的藥物不良反應說明書提供的參考值(0.10%);注射用雷貝拉唑鈉的藥物不良反應說明書中未提供肌酸激酶升高發生率的參考值,本研究中患者肌酸激酶升高的發生率為0.30%;未發現罕見、新的、非預期的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間相互作用。患者發生的藥物不良反應輕微,醫生均根據臨床經驗做出相應治療及處理。

結論 注射用雷貝拉唑鈉常見藥物不良反應輕微,臨床應用安全性高,未發現嚴重的藥物間相互作用,可滿足臨床用藥安全需求。

02應用胰島素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臨床特徵:基於真實世界數據的分析

摘要

背景 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日益升高,胰島素治療是後期控制T2DM高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新診斷T2DM患者胰島素的臨床使用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目前研究較少。

目的 基於真實世界數據,分析應用胰島素(包括胰島素類似物)治療的新診斷T2DM患者的臨床特徵,為臨床醫生在T2DM患者中合理使用胰島素提供臨床依據。

方法 於2019年5月,回顧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住院的628例新診斷T2DM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臨床醫生開具的治療方案中是否包含胰島素治療將患者分為兩組:不使用胰島素組和使用胰島素組。收集患者的詳細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高血壓病史、肥胖病史、身高、體質量、腰圍、臀圍、血壓、血糖、C肽水平、糖化白蛋白(GA)、肝功能、腎功能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1c)等。採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T2DM患者使用胰島素的因素。

結果 納入研究的新診斷T2DM住院患者中女219例(34.9%),男409例(65.1%)。不使用胰島素組的患者194例(30.9%),平均年齡(54.0±13.0)歲;使用胰島素組的患者434例(69.1%),平均年齡(52.0±16.0)歲。不使用胰島素組與使用胰島素組患者高血壓患病率、肥胖患病率、腰圍、體質指數(BMI)、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後2 h C肽、GA、HbA1c、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尿微量白蛋白、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腰臀比、血壓、餐後2 h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餐後2 h血糖升高、餐後2 h C肽水平降低,以及HbA1c水平升高是新診斷T2DM住院患者使用胰島素的影響因素(P<0.05)。

結論 新診斷T2DM住院患者的胰島素使用比例較高,提示國內T2DM患者診斷晚,確診時血糖高導致胰島素使用比例較高。男性、血糖水平高、胰島功能差是影響新診斷T2DM住院患者使用胰島素的獨立因素,提示臨床醫生在制定新診斷T2DM患者降糖治療方案時,應參考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島功能情況,選擇合適的胰島素治療時機。

03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真實世界研究現狀

摘要

肺癌是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80%~85%,所以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治療藥物的臨床研究開展得如火如荼。隨機對照試驗被認為是評價藥物有效性的金標準,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應用於實際臨床時,常無法達到最「理想」的效果。近年來,基於真實診療環境下的真實世界證據逐漸被藥品監管機構採納。本文旨在探究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真實世界研究與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的差異,並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真實世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肺癌臨床循證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 E N D -

相關焦點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單獨評價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的首創。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我國全科醫學發展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有了獨立評價體系
    深圳全市共有註冊全科醫師5378人,其中,在社康中心執業的全科醫師有4378人。近年來,各地出臺不少措施,完善全科醫師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在深化醫改的過程中,深圳也出臺了一系列幫助全科醫學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開展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對新聘用到社康機構工作的規培畢業生安排生活補貼,打破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聘用高級職稱的職數限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舊存在不足。
  • 全科醫生不再唯手術論英雄
    辦法將於2月1日正式實施,適用於在深圳市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含中醫全科醫師),在其他醫療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參照執行。  打破考核「窄」傳統  全科醫生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近年來,全科醫生們遇到一個共同困境:做得很寬,考核很窄。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全科醫學科/康復科病房啟用
      半島網12月1日消息   為滿足患者就醫需求,提升醫院慢病及康復醫療服務水平,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在第二住院部新開設全科醫學科/康復科病房,於12月1日正式啟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副院長張彤,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郭媛出席啟用儀式並分別為「全科醫學科/康復科病房」「帕金森病康復治療中心」和「骨質疏鬆專病治療中心」揭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全科醫學科主任譚東、康復科副主任於少平參加活動,由譚東主持儀式。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
    根據該《管理辦法》,深圳將在全國率先組織成立全科醫學專家委員會,為全科醫師發展做好「頂層設計」。深圳改革了全科醫師的崗位管理和績效考核內容,除了完成基本醫療服務的數量與質量,還納入健康管理服務範圍的居民數量與健康管理質量、完成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數量與質量、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等。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及其舉辦醫院將根據全科醫師績效考核結果核定其薪酬。
  • 不唯「手術」論英雄,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
    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首創。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我國全科醫學發展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
  • 全科醫學 美國模式在中國的前途
    全科醫生立足於社區,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綜合、持續、優質的全方位基本醫療與保健服務,是社會醫療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是世界上開展全科醫學最早的國家之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與積累,目前已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末引進全科醫學後,在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界的支持與關心下取得了很大發展。
  • 做全科or強專科?基層醫療走到了十字路口
    8月1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四屆基層醫療衛生大會上,國家衛計委基層衛生司社區衛生處處長劉利群提出了從「服務環境、服務功能、服務質量、服務管理和動員社會參與」五個方面的理念,通過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強化人文關懷,為分級診療制度打下基礎。劉利群強調,基層醫療在發展全科的同時,也可以嘗試進行適宜基層的專科建設。
  • 從真實數據出發,助力真實世界研究,臨度科研一直在路上
    最近幾年,「真實世界研究」的概念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真實世界研究最核心的問題——如何獲得高質量的真實世界數據?美國FDA在真實世界證據框架中強調,要得到符合監管要求的真實世界證據,一要有相關可靠的真實世界數據,二要有科學合理的研究設計,三要合規的開展研究,三方面缺一不可。臨度科研在九月份,共參加三場醫學盛會,不斷感受各位專家學者思想的碰撞,同時賦予真實世界研究新的力量。
  • 縣第一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正式開科
    為促進全科醫師人才培養,加強全科醫學基礎建設,經過前期緊鑼密鼓的籌備,1月4日,縣第一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正式開科。縣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皮楊德、黨委書記柳海鳴、副院長朱徵宇、院委李徵及有關科室負責人參加開科儀式。
  • 構建完善全科醫師人才培訓培養體系 武漢協和醫院全科醫學科提供...
    當得知武漢協和醫院有全科門診可以為他詳細解讀並綜合治療時,喜出望外的陳爹爹掛了一個全科的專家號,協和醫院全科專家通過詳細問診,為其「私人定製」了一套綜合性的醫療方案,大大提高了治療效率。武漢協和醫院全科醫學門診以「全科首診、全程管理、專病專治、多科協作」為特點,門診時間為周一上午、周二到周四下午、周五全天,門診地點為協和醫院門診五樓全科門診。
  • 【音頻解讀】《廣州市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
    針對當前我市全科醫生隊伍建設中的招人留人用人機制不健全、全科醫生隊伍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市衛生健康委會同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教育局等部門,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求,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開展深入調研,廣泛聽取了各區政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人員以及有關專家的意見,形成了《方案》,並經市人民政府同意,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實施。
  • 營造全社會尊重關心全科醫生的氛圍
    營造全社會尊重關心全科醫生的氛圍——專訪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全科醫學,這一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才從國外引入的概念,隨著我國家庭醫生制度的逐步推進,居民對全科醫生的接觸和了解也與日俱增。但是,全科醫生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還沒有得到足夠提升。就此,記者專訪了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
  •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科醫學導論試題
    26.全科醫療與專科醫療的聯繫表現為( )A.全科醫療在專科醫療指導下開展服務 B.服務態度和宗旨相同C.各司其職 D.互補互利E.「接力棒」式服務27.基層醫療保健服務的特徵有( )A.首診服務 B.綜合性C.協調性 D.持續性E.負責性28.病人的宏觀世界包括( )A.生態環境 B.社會文化C.家庭經歷 D.個人E.器官29.社區護士的主要責任有( )A.提供部分健康諮詢 B.社區組織和社區發展
  • 全科醫生真的不如專科醫生嗎?
    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全科醫生的學習當中,為基層醫療貢獻一份力量,使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更加完善。 近年來,全科醫生的概念在各種報導中被不斷提及。但大多數人都不明白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的區別,為什麼要鼓勵大家先去全科醫生處就診,難道不是專科醫生更加專業嗎?
  • 全科醫生是幹嘛的?前景如何,快來看看吧!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全科醫生是幹嘛的,甚至連全科醫生這個職業都沒有聽說過。但是,隨著我國經濟水平越來越發達,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之際,全科醫生所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明顯且強烈。近些年來,國家也逐步地重視全科醫療的發展,給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很多政策性的支持和鼓勵。並且也頒布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去大力培養全科醫生,比如廣受社會關注的臨床醫學定向生項目便是其中的傑作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都有數萬名全科醫生走向醫療崗位,為基層衛生的建設添磚加瓦。
  • 解讀《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意見》
    取得執業(助理)資格的衛技人員、擬在或已在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全科醫療工作,且尚未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可通過參加轉崗培訓、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等方式取得全科醫師資質。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 渝擴大碩博招生 向全科、兒科等緊缺方向傾斜
    擴大碩博招生 向全科、兒科等緊缺方向傾斜重慶確定三大類十五項具體任務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1月4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人民政府網獲悉,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醫藥創新能力,市教委和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制定了《重慶市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中國電科深度解析:軍工電子國家隊,自主可控核心力量
    2019 年《財富》世界 500 強中中國電科位列第 370 位,較 2018 年上升 18 位。在建設過程中,中國電科將有助於加快推進關鍵核心元器件自主創新,構建中國電科的智能基因、智能單元系列,通過打造「物聯、數聯、眾聯」三位一體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進一步支撐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中國電科適用於「新基建」的物聯標準體系「中國電科開放物聯網通用體系」目前已經公布並實現應用。由此標準體系架構做指引,中國電科將助力我國「新基建」發展.
  • 大觀樓街道:全科共享家訪心得 共學助力社區治理
    大觀樓街道:全科共享家訪心得 共學助力社區治理 2020-11-21 09:3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影 譚玉玲)18日,大觀樓街道仁和社區召開「全科網格員」七人普家訪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