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胡萬國,今年48歲,是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官和鄉江溪屯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
1996年,我23歲,得到父老鄉親的信任和支持,我有幸當選為村委會主任,一幹就是20多年。 當時,江溪屯村路差難行、產業落後、群眾矛盾較多、幹群關係不太和諧。為了扭轉這一現象,我和村委會加強了村「兩委」班子建設,並逐組逐戶走訪, 面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困難,我和村幹部一一記下。經過10年的努力,村裡各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胡萬國(左二)正在組織全村黨員集體觀看脫貧攻堅惠民政策大講堂
遺憾的是2016年,因身體原因,換屆選舉中沒能繼續擔任。2019年,在江溪屯村副支書和村主任相繼辭職的情況下,我再次回到村裡面,通過選舉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 這一次,我和村委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村幹部能力關乎整村的發展。因此,我們把村「兩委」班子建設緊緊地抓在手上,在提高班子執行政策水平和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上入手,針對一些黨員認識不清,方向不明的問題,我們開展了個別談話,幫助他們在認識上找差距,在行動上找原因,使黨員幹部在耐心細緻的工作中受到教育。 由於我村基礎設施薄弱,缺少一個合格的服務中心,並且道路坑窪,難以滿足農業產品的運輸需求。我與駐村工作隊及村幹部策劃立項,積極向組織申請資金,硬化了村級道路。
胡萬國(左一)正在查看通組路硬化情況
通過申報公益事業(一事一議)項目安裝村、組路燈共150盞,覆蓋了9個村民小組,方便了附近1000多名群眾的出行;籌集資金完成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改善了服務群眾的辦公條件;為70多戶貧困戶完成了危房改造或房屋修繕,為他們脫貧摘帽打下基礎。 同時,經過多方籌措,爭取到項目資金,建設籃球場、賽場5個,豐富村民的娛樂活動,提高了村民的身體素質。 近兩來,我村兩委班子拓寬工作思路,重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村「兩委」大膽創新,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由少變多的根本轉變。
胡萬國(右一)正在和村民植樹
如今,江溪屯村發展集體經濟達到了50萬元,看到村裡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得到很大的改善,產業發展也逐步發展起來,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我感到由衷高興。因為,20多年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濟 整理
編輯 徐微微
編審 王璐瑤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