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植物也能預報天氣?

2020-08-28 墨跡天氣

人類一直有一種凌駕於萬物的驕傲:我能做的,別的動植物做不了!

我們何曾想過,那些站著不動的植物,也能做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

預報天氣?

先別急著驚訝,事情確實如此。

我們先按天氣來分,先說能預報晴天的植物,比如「含羞草」。

含羞草,就是那個被你輕輕一碰,葉子就會閉合起來的小傢伙!在不同的天氣情況下,含羞草葉子閉合和張開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通常含羞草的葉子閉合之後,1到2分鐘後就會再次張開。可是,有的時候,需要等待5分鐘,甚至更久。這種情況,就預示著未來兩天,可能都是豔陽高照,而且比較乾燥的大晴天。

是不是很神奇?

含羞草原本是一種生長在熱帶的植物。熱帶的雨季,那可真是一言不合就暴雨,而到了旱季又可能很久都滴雨不下。含羞草那小小的身板哪裡受得了這般暴雨和久旱呢?

植物們都很聰明,它們在不斷地演化,不斷地完善自己。有一些往體型巨大的方向去演化了,有一些把自己的根莖進化得越來越龐大。而含羞草,卻走向了另一條智慧之路,就好像現在所引領的智慧科技一樣。它在自己的葉片後面進演出了特別敏感的薄壁細胞。一旦含羞草遇到狂風暴雨,一旦它的枝葉被稍微觸動,葉片就會立刻緊閉起來,以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一旦進入漫漫旱季,它就會同樣利用那敏感的薄壁細胞,去感知空氣中的溼度,一旦溼度下降到自己無法適應的程度,它就會緊閉自己的葉子,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再嘗試重新展開,這個試探過程進行得「小心翼翼」。

如果它發現周圍的環境還是很乾燥,它就會繼續關閉葉片,或者,乾脆就變成蔫兒了的狀態。如果你在附近發現了含羞草,只要耐心觀察,你也能提前預知未來兩天是不是晴天了。

我們接著再來說說預報雨天的植物。

在夏天,經常會有那種突如其來的暴雨。除了用墨跡天氣的短時預報,你也可以看看路邊的柳樹。你可以觀察它們整體的顏色。如果不是往常的青蔥,而是白白的仿佛像打了霜一樣,那麼,你可要注意啦,這就預示著要下雨啦!

咦?柳樹還能變色?難道是植物界的變色龍?

其實啊,這是因為柳樹是比較「潮」的一種樹。柳樹可以說是樹裡的交際花,給自己配備了兩套衣裝!平時,柳樹對外展示葉片綠色的一面,這一面是用來呼吸和進行光合作用的。而柳樹葉子的背面,看上去白絨絨的,這一面是用來減少呼吸以保存能量的。

你可能會感到奇怪,沒見過柳樹像含羞草一樣動啊?!

其實,這是因為柳葉兩側都有線粒體和葉綠體,向光側的葉面葉綠體較多,背光側的葉面線粒體較多。下雨前呢,氣壓會降低,柳樹能感知到,於是,就把每片葉子背過來,減少呼吸作用,保存能量。只是這個動作行為比含羞草慢許多。

當然,溫度對植物來說,更不是什麼難事。

有種植物叫氣溫草,可以說是相當直白的名字。這種草呢,主要生長在瑞典。雖然我們平時不常見,但是呢,它幾乎算的上植物界裡,對氣溫感應數一數二敏感的了!

它能準確到什麼程度,說出來你都不敢信:氣溫在20℃以上的時候呢,它的葉片會向斜上方伸出;而到了15℃的時候,葉片就開始慢慢向下運動,直到與地面平行!當氣溫降到10℃的時候,葉片就向斜下方伸出。

簡直就活脫脫是個專業的觀測員啊,有木有?!一會向上,一會平行於地面,一會又向下,是不是像極了一個做廣播體操的翩翩少年啊!這真是「時代在召喚」(第二套廣播體操名稱)啊!

氣溫草還有個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三色堇!

三色堇在歐洲可以說是隨處都有。其實,只是因為它的生長習性確實是既怕熱、又怕冷,只能在10℃-20℃出頭的環境下生存,可以說是非常嬌貴了。

植物也能報天氣,emm,難不成動物也可以?

咱們下期見分曉~

筆者:陳山,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氣象工程師。

相關焦點

  • 「神奇」天氣瓶不能預報天氣
    上周,記者用網購的天氣預報瓶進行了5天的觀測,結果發現天氣預報瓶常常「失準」。對此,科普作家、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後李汀介紹,天氣預報瓶裡的結晶只與溫度有關,並不能做到預測陰晴雨雪。[調查]天氣瓶網上賣得火熱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預報瓶在網上相當火爆。
  • 「天氣預報瓶」真能預測天氣?
    雖是晴天,但「天氣預報瓶」與陰天時樣子基本沒有變化。本版照片均由記者張剛 攝□本報記者 張曉園  9月10日,教師節,不少學生給老師送上一份創意禮物,剛剛大學畢業的小李就是其中一員。小李在購物網站搜索關鍵詞時,發現一款名為「天氣預報瓶」的禮物銷售十分火爆。「商家說天氣瓶不僅是創意禮物,還能根據氣壓變化預測出次日的天氣情況。聽上去十分神奇,卻不知是真是假。」隨即,小李通過微信向本報諮詢。
  • 沒手機也能看天氣預報?家門口的這些植物告訴你明天下不下雨!
    那麼在植物界裡,也有很多非常奇妙的花草,人們也能根據它們的特性得知天氣的變化。在我國廣西忻城縣有棵青岡樹,人們叫它「氣象樹」。它的葉子色澤會隨天氣變化而變化。晴天的話,它的葉子為深綠色;如果要下雨,樹葉就會變成紅色;等雨過天晴了,葉子又恢復到原來的深綠色。
  • 天氣瓶,真能預報天氣嗎?
    最近,一款名為「天氣預報瓶」的商品在網絡走紅。商家宣稱,瓶如其名,當這個神奇瓶中的液體清澈乾淨時,代表天空將晴朗無雲;當瓶中液體渾濁朦朧時,代表天空將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結晶時,代表降溫甚至下雪。天氣瓶,又稱為「風暴瓶」。它是不是真的這麼神奇呢?
  • 網購「神奇」天氣瓶不能預報天氣
    原標題:「神奇」天氣瓶不能預報天氣   賣家廣告裡稱不同天氣對應的不同晶體狀態據說,這種瓶子裝滿了神秘液體,其凝結出的結晶可以預報天氣晴朗還是雨雪。真有那麼神嗎?   上周,記者用網購的天氣預報瓶進行了5天的觀測,結果發現天氣預報瓶常常「失準」。對此,科普作家、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後李汀介紹,天氣預報瓶裡的結晶只與溫度有關,並不能做到預測陰晴雨雪。
  • 植物也能預報天氣?
    人類需要通過衛星觀察雲霧,才能提前知道天氣情況,但你知道嗎,自然界中,有些植物也是可以預測天氣的,比如生長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附近的這種「報雨花」,花瓣的大小比菊花大2倍左右,它通過花瓣可以檢測到空氣中的溼度
  • 天天叔要送神奇的天氣預報瓶了
    天天叔要送神奇的天氣預報瓶了 2014-01-01 08:44:59來源:錢江晚報作者:   關注「天知道」,新的一年颳風下雨全知道  天天叔要送神奇的天氣預報瓶了
  • 淘來的神奇瓶子可天氣預報?
    上周,記者用網購的天氣預報瓶進行了5天的觀測,結果發現天氣預報瓶常常「失準」。對此,科普作家、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後李汀介紹,天氣預報瓶裡的結晶只與溫度有關,並不能做到預測陰晴雨雪。  賣家廣告裡稱不同天氣對應的不同晶體狀態76 ℃
  • 神奇的植物「氣象員」有哪些?
    1、含羞草  含羞草在閉合與張開的過程中,就已經向人預報了天氣:如果它閉合快,張開還原慢,預示著天氣將晴朗;反過來,如果閉合慢,張開還原快,則說明天氣將轉陰雨。  2、紅花蔥蘭  風雨花(學名:紅花蔥蘭)的老家在墨西哥、古巴等地,在中國雲南省的西雙版納也能看到。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兩三天,這種植物會迫不及待地開出千萬朵小花。風吹雨打之時,百花殘敗,它們卻依然亭亭玉立。所以,人們看到風雨花開放,就知道不久將有大雨。
  • 有名的「氣象樹」,能預報天氣,是製作長槍桿的好材料
    我國是植物種類非常多的一個國家,雖然說植物種類沒有澳大利亞和巴西多,但排在第三位是沒有問題的。 在我國的所有植物種類中,木本類植物就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最起碼有8000種之多。
  • 你能看懂天氣預報嗎? 氣象符號你知多少?
    你能看懂天氣預報嗎? 氣象符號你知多少?時間:2016-07-13 12:29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能看懂天氣預報嗎? 氣象符號你知多少? 每天的天氣狀況影響到我們的工作、生活,因此,天氣預報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 網傳「神奇」天氣瓶能預報天氣情況 記者實測:只和溫度相關
    2015年2月5日訊,最近,一種「天氣預報瓶」在網上火了起來。據說,這種瓶子裝滿了神秘液體,其凝結出的結晶可以預報天氣晴朗還是雨雪。真有那麼神嗎? 對此,科普作家、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後李汀介紹,天氣預報瓶裡的結晶只與溫度有關,並不能做到預測陰晴雨雪。 調查天氣瓶網上賣得火熱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預報瓶在網上相當火爆。一些網店賣家稱,天氣預報瓶起源於18世紀末的歐洲,其原理是在密封的玻璃瓶中注入蒸餾水、酒精、硝酸鉀、樟腦等混合液,天氣不同,液體結晶狀況也不同,從而達到預測天氣的效果。
  • 數值天氣預報——現代天氣預報的基石
    事實確實如此,2018年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87%,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8%。為什麼天氣預報能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呢?這主要得益於數值天氣預報的不斷發展。可能大多數人對數值天氣預報比較陌生,下面就為您揭開數值天氣預報的神秘面紗。
  • 天氣預報準確率能到80%?真的!
    大家都習慣了天氣預報帶來的便捷服務,但是否知道目前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多高?它的「前世今生」怎樣?未來的天氣預報會如何發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給大家作出了解答。預報準確率可達80%曾慶存介紹,目前的3天預報,在全球範圍可達70%至80%的準確度,如果是一定區域,比如我國華南地區的3天預報,準確度能高於80%。同時,國際上天氣預報的有效性已從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
  • 天氣預報瓶真能測晴雨?
    原標題:天氣預報瓶真能測晴雨?   「玻璃瓶、玻璃瓶告訴我,明天是雨還是晴。」如果你厭倦了天氣預報經常不準,請試試這個玻璃瓶靈不靈。這是一個集美麗造型和預報功能於一身的玻璃瓶,只要給她點帶顏色的水,她就會為你預報未來數小時的天氣———最近,網上各大論壇流傳一則《自製天氣預報瓶》的帖子,聲稱僅需一個塑料瓶、一支吸管和少許水,就能預測未來數小時內是否下雨。天氣預報瓶是否真能預測天氣?我們以實驗為證。  重慶晚報記者 彭洋 攝影報導  實驗目的:天氣預報瓶是否能預測天氣。
  • 農村五種常見植物,是預測天氣「好幫手」,有些比天氣預報還準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燕子低飛蛇過道,不就大雨就來到」等等,都是大家比較熟知的預測天氣的俗語,在農村裡老農民不僅會看雲識天氣,也懂得通過動物的反應來預測天氣情況,還有一些有經驗的老農民甚至能通過植物來了解近期的天氣情況。
  • 天氣預報預警中的「雨」你能讀懂多少?
    近日,強降水接連不斷暴雨、山洪地質災害預警齊發……進入汛期後的天氣並不太平從各種途徑正確了解天氣預報預警成為人們生活在汛期的「 必修課」在天氣預報預警這些耳熟能詳的用詞中總有些雖然十分熟悉仔細想來卻不甚了解的術語下面小編為您詳細解讀天氣預報預警中
  • 師太不同意第一期:天氣預報瓶,真能預報天氣?
    隨著天氣的變化,瓶子裡溶液的結晶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觀察結晶就能預報天氣。然後就是各種淘寶賣家的介紹,都說能預測天氣——「當瓶中液體清澈乾淨,代表天氣晴朗;當瓶中液體混濁朦朧,代表天空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大片結晶,代表將降溫甚至下雪。」
  • 天氣預報能100%準確嗎
    大氣系統為非線性系統,正是由於混沌現象的存在,天氣預報不可能100%準確。 其次,地面氣象觀測臺站很有限且分布不均,以致實況信息(大氣的真實狀況)不完備,中小尺度天氣現象如雷暴、龍捲、冰雹等經常成為「漏網之魚」,也是影響預報準確性的重要因素。
  • 天氣預報為何不能100%準確
    在天氣預報系統中,這場雨,14天前已被氣象工作人員鎖定和知曉,想來讓人感到神奇。然而,天氣預報也不總是準確的,偶爾也會出現預報中小雨,其實是個大晴天。天氣預報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為何會出現不準確?昨日我省舉行的紀念世界氣象日暨氣象災害防禦法規宣傳報告會上,這一問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省氣象專家表示:「天氣預報並不會100%準確,但氣象工作者正在進行100%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