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氣象樹」,能預報天氣,是製作長槍桿的好材料

2021-01-08 騰訊網

我國是植物種類非常多的一個國家,雖然說植物種類沒有澳大利亞和巴西多,但排在第三位是沒有問題的。

在我國的所有植物種類中,木本類植物就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最起碼有8000種之多。在這8000多種木本類植物中不乏存在一些比較神奇的植物,比如,會「咬人」的樹,會「纏人」的藤等,而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非常神奇的植物卻是會預報天氣的樹,這種樹也被稱為「氣象樹」。

被稱為「氣象樹」的樹叫做青岡樹,也稱青岡櫟,是一種常綠喬木,成年樹高可達20米以上,胸徑可達1米左右。

青岡樹的小枝上無毛,葉片為革質,呈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在枝條上分布生長,一般長6-13釐米,寬2-5.5釐米,葉片頂端漸尖或呈短尾狀,葉片基部呈圓形或寬楔形,葉緣的中部以上有疏鋸齒,側脈每邊9-13條,葉背支脈非常明顯,葉面上無毛,但葉背上有整齊平伏的白色單毛,老熟時,會漸次脫落,葉柄長約1-3釐米。

青岡樹的雄花序一般長5-6釐米,花序的軸上被有蒼色絨毛。果序一般長1.5-3釐米,果為堅果,呈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直徑約在0.9-1.4釐米之間,果上無毛或被有薄毛,果臍平坦或微凸起。花期為4-5月,果期為10月。

青岡樹為亞熱帶樹種,廣布於長江以南地區,在北方地區少有生長。

青岡樹的葉片非常奇特,對氣候條件的反應非常敏感,當樹葉變紅時,生長有青岡樹的地區會在一兩天內下雨,當雨過天晴之後,葉片又變為深綠色,當地農民就靠觀察樹葉顏色的變化來安排農業生產,效果非常好。因此,當地農民稱青岡樹為「氣象樹」,又稱「神樹」。

據專家介紹,青岡樹的葉片之所以會因天氣變化而發生顏色變化,應當與葉片中葉綠素和花青素的「比值」有關。如果遇到強光悶熱天氣,青岡樹葉片中的葉綠素合成就會受阻,從而導致葉片中的花青素比例佔據了優勢,最後導致葉片逐漸變成了紅色,而強光悶熱天氣就是下雨的前兆,因此,當青岡樹的葉片逐漸變為紅色時就預示著將要下雨。而當下過雨之後,土壤中的水分就會增加,當青岡樹吸收到大量的水分後,葉片中的花青素就會被衝淡,從而使葉綠素佔據了優勢,進而使葉片又變成了綠色。

青岡樹的木材質地堅硬且耐腐,是怒族傳統建築「千腳落地房」的重要建築材料,同時,由於其材質「硬中帶軟」、非常光滑且不易扭曲變形,因此,也是製作槍桿的優質用材。據稱,古代諸多名將的長槍桿就是青岡樹製作的。

另外,青岡樹的木材在農業生產中也有非常重要的用途,民間的許多農具和器皿都是利用青岡樹的木材製作的。同時,青岡樹的木材在工業生產中也有非常重要的用途,80%的鐵道枕木都是採用的青岡樹的木材。

由於青岡樹木材的用途非常廣泛,因此,大量的青岡樹大樹已經被採伐,現存的胸徑一米以上的大樹已經非常少見,所以,有關人士已經發出呼籲:不要再大量採伐青岡樹了,要讓這個神奇的物種能夠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以免我們無法向子孫後代交代。

相關焦點

  • 沒手機也能看天氣預報?家門口的這些植物告訴你明天下不下雨!
    那麼在植物界裡,也有很多非常奇妙的花草,人們也能根據它們的特性得知天氣的變化。在我國廣西忻城縣有棵青岡樹,人們叫它「氣象樹」。它的葉子色澤會隨天氣變化而變化。晴天的話,它的葉子為深綠色;如果要下雨,樹葉就會變成紅色;等雨過天晴了,葉子又恢復到原來的深綠色。
  • 天氣預報瓶的製作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網售的「天氣瓶」能準確預報天氣
    有淘寶賣家介紹,這種天氣瓶據傳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是當時用來預測天氣變化的重要工具,從結晶的形態還能看出天氣的變化。  天氣瓶在網上不僅有成品售賣,還有材料包出售,可供自己動手製作。用蒸餾水、酒精、硝酸鉀、氯化銨和樟腦等化學品,按照一定比例和步驟,就可以製作成功。  記者也按照網上說的製作方式,成功製作出一個天氣瓶。
  • 古代長槍槍桿是什麼材料做的?看完真漲知識了,這才符合實際情況
    大家都知道,槍在中國的古代是非常常用的兵器,適合於騎兵馬上作戰,也是和步兵作戰,長槍招式較為靈活,讓習武之人都比較鍾愛,從古至今,戰場上最為常見的兵器就是長槍,歷史上很多的武將都因為使用長槍而被天下人所熟知,比如趙雲和嶽飛。
  • 師太不同意第一期:天氣預報瓶,真能預報天氣?
    隨著天氣的變化,瓶子裡溶液的結晶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觀察結晶就能預報天氣。然後就是各種淘寶賣家的介紹,都說能預測天氣——「當瓶中液體清澈乾淨,代表天氣晴朗;當瓶中液體混濁朦朧,代表天空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大片結晶,代表將降溫甚至下雪。」
  • 科普│如何精確製作出天氣預報
    我們在觀看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的時候,看著節目主持人三言兩語就把未來兩天的天氣娓娓道出,顯得輕鬆自如。其實,這短短幾分鐘的節目,凝聚了我國數萬氣象工作者、甚至包括全球氣象工作者的勞動和心血。,得到天氣圖、數值預報圖等產品,為預報員提供預報依據。
  • 福建省氣象臺增加製作釣魚島精細化天氣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芳 通訊員張盈盈報導 9月11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後首次播出釣魚島天氣預報。福建省氣象臺增加對釣魚島站點預報的製作頻次,一天五次製作釣魚島的0-168小時城鎮天氣預報,內容包括溫度、降水、風向、風速等天氣要素,除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外,釣魚島天氣預報還通過中國氣象局網站、福建氣象網站、「知天氣」手機軟體及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等渠道對社會公眾發布。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與福建的關係尤為密切。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_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天氣預報》節目開播最初,每天的文稿都是由氣象臺負責撰寫,然後傳真給電視臺;所用的圖就一張24小時預報圖,它是整個節目的「當家花旦」,播報員就是圍繞著它說話的。那時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金量,每天都用手繪完成(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 1985年,觀眾看到了由衛星拍攝的颱風動畫雲圖。
  • 天氣預報瓶真能測晴雨?
    原標題:天氣預報瓶真能測晴雨?   「玻璃瓶、玻璃瓶告訴我,明天是雨還是晴。」如果你厭倦了天氣預報經常不準,請試試這個玻璃瓶靈不靈。這是一個集美麗造型和預報功能於一身的玻璃瓶,只要給她點帶顏色的水,她就會為你預報未來數小時的天氣———最近,網上各大論壇流傳一則《自製天氣預報瓶》的帖子,聲稱僅需一個塑料瓶、一支吸管和少許水,就能預測未來數小時內是否下雨。天氣預報瓶是否真能預測天氣?我們以實驗為證。  重慶晚報記者 彭洋 攝影報導  實驗目的:天氣預報瓶是否能預測天氣。
  • 觀測數據與天氣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從簡單的溫溼度計到複雜的能見度儀,從藍天中的探空氣球到大海上的浮標站,從矗立在地面的天氣雷達到遊弋於太空的氣象衛星,各種各樣的氣象觀測手段織成了一張精密的大網,忠實記錄著氣象數據。而這些寶貴的數據,正是預報員用以製作天氣預報的第一手材料。
  • 央視《天氣預報》:5分鐘背後的30年
    這景象讓王世平吃驚不已,日方代表說,這就是日本的電視天氣預報,這些氣象信息由國家提供,由公司加工製作成電視節目,再通過電視向公眾發布。就是小小居酒屋裡剎那間安靜的幾分鐘,讓中國氣象人第一次見識到以電視傳播氣象信息的巨大效應,在回國的路上,代表團就開始討論,中國的天氣預報也應該有電視版。
  • > 氣象百科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_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
    《天氣預報》節目開播最初,每天的文稿都是由氣象臺負責撰寫,然後傳真給電視臺;所用的圖就一張24小時預報圖,它是整個節目的「當家花旦」,播報員就是圍繞著它說話的。那時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金量,每天都用手繪完成(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 1985年,觀眾看到了由衛星拍攝的颱風動畫雲圖。
  • 什麼是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有哪幾種?
    什麼是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有哪幾種?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11-08 17:00:23 天氣預報就是對未來時期內天氣變化的預先估計和預告。「天有不測風雲」,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天氣預報的難度。
  • 數值天氣預報——現代天氣預報的基石
    事實確實如此,2018年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87%,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8%。為什麼天氣預報能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呢?這主要得益於數值天氣預報的不斷發展。可能大多數人對數值天氣預報比較陌生,下面就為您揭開數值天氣預報的神秘面紗。
  • 世界氣象日專家科普知識 天氣預報是咋製作出來的
    手機上3個天氣預報咋都不一樣 「手機上的天氣預報為何與氣象局發布的不太一樣?」市民李先生說,之前,他經常在報紙或者電視上了解天氣預報。前段時間,兒子幫他在手機上下載了天氣預報軟體,隨時隨地想看就能看。 李先生對比後發現,手機上的3個氣象數據,經常不一樣。
  • 天氣預報背後的秘密
    天氣影響著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從古至今,有諸多如「諸葛亮巧借東風」之類的典故,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利用天氣的步伐。天氣預報的出現,給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那些看似簡單的預報,實際上是複雜而尖端的現代科技的結晶。那麼天氣預報為什麼能預報天氣呢?其背後又隱藏著哪些高科技呢?
  • 安卓天氣預報軟體哪個好?手機天氣預報軟體大合輯
    首頁 > 通信 > 關鍵詞 > 安卓最新資訊 > 正文 安卓天氣預報軟體哪個好?今天,凌少就給大家推薦4款安卓手機天氣預報軟體。這4款手機天氣預報軟體在市場的口碑與反響都是非常不錯的,有了他們,大家就能很好的預知天氣,從而做好各種準備,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的便利。
  • 化學讓生活更美好丨一隻超有情懷「天氣預報瓶」介紹篇
    怎麼辦,好期待!!!化學文化節就要來了,是不是有些激動呀~還依稀記得去年好玩的實驗,嘿嘿!小編不會告訴你本次化學文化節開幕除了好玩的實驗之外還推出新花樣——手工天氣瓶的製作。  納尼!前期還可以體驗親自動手製作天氣瓶?好奇寶寶:得益於科技進步,天氣已經可以用具體數值衡量:溫度、風力、溼度、穿衣指數、紫外線指數、化妝指數等等。
  • 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逢暴雨或高溫預報之後,似乎總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的說「天氣預報越來越準,說下雨就真的下雨了」,有的卻說,「又被忽悠了,說好的暴雨為何遲遲不來」「說好的暴雨為何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些爭議的背後,是否有人們認知上的差異以及主觀感受的不同,客觀上的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我國天氣預報的水平又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天氣預報瓶」真能預測天氣?
    這樣一個神奇的瓶子,真的如它的名字那樣,可以準確預報天氣嗎?記者用網購的「天氣預報瓶」進行了多天的觀測,結果發現「天氣預報瓶」預報天氣並不準確。業內人士表示,天氣預報瓶可用於觀賞,但拿它預報天氣,並不科學。[疑問]長啥樣?呈水滴狀「顏值」高  「天氣預報瓶」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