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忽視的骨癌——脊索瘤

2021-01-15 腦醫諮詢

脊索瘤

惡性腫瘤

早期症狀較輕且不典型,往往被忽視

# 什麼是脊索瘤?

脊索瘤(chordoma)是一種起源於先前殘餘脊索組織的惡性腫瘤,多發生在顱骨和脊柱等重要區域。脊索瘤具有分化低級別、生長緩慢、局部浸潤和局部侵襲性等特點,早期症狀較輕且不典型,常常發展到相當大時才被發現。

脊索瘤屬於較為罕見的腫瘤,每100萬人中大約有1人患病,佔所有骨腫瘤的3%,約佔原發性脊柱腫瘤的20%。在任何年齡段都有患病可能,但大多數人被診斷出的年齡在40到70歲之間,男性發病多於女性。

# 脊索瘤的症狀

脊索瘤會壓迫脊椎或大腦神經,可能導致疼痛、麻木或無力。具體症狀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和大小。

顱骨中的脊索瘤可引起以下症狀:

頭痛頸部疼痛聲音嘶啞吞咽困難視力障礙面部肌肉運動異常鼻出血呼吸困難脊柱中的脊索瘤可引起以下症狀:

背部腫脹手臂或雙腿麻木或刺痛腰部疼痛大小便功能障礙行走困難# 脊索瘤的病因

子宮內的胎兒8周齡左右時,背部支撐著脊骨成長的脊索退化消失,最終成為人體髓核,但一些脊索細胞留在脊柱和顱骨的骨頭中。少數情況下,這些細胞癌變成了脊索瘤。

目前並不完全清楚導致脊索細胞產生癌變的具體原因,但國際上有部分醫生認為脊索瘤的發生是由於基因的改變,目前已知和脊索瘤形成相關的基因包括BRACHYURY基因、mTOR信號通路、磷酸酶和張力蛋白同源物(PTEN)基因缺失、INI-1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β(PDGFR-β)。

另外,少數報導脊索瘤有家族聚集現象,這表明其具有潛在的遺傳易感性,但目前尚無有力論據支撐這個觀點。

# 脊索瘤的檢查方法

首先醫師需詢問患者病史進行身體檢查,做出印象診斷,在此基礎上,患者需進行相關影像學檢查,主要項目包括:

1. X線檢查

X線平片顯示腫瘤以溶骨性破壞為主,不見鈣化及骨化,可見骶骨局部破壞及其鈣化斑塊,位於骶、尾椎的腫瘤自骶椎中央或偏一側產生局限性骨質破壞,可使骨質擴張,變薄,消失,位於胸、腰椎椎體者椎體破壞壓陷,但椎間隙保持完整。

2. CT檢查

CT對確定腫瘤具有定位和定性價值,可發現腫瘤是否有鈣化或斑塊形成,具有重要價值,並可指導手術,靜脈注藥後(增強CT)有助於闡明腫瘤的內容物及其周邊包膜特徵,骶骨脊索瘤的骨掃描檢查常為密度減低或冷結節,CT可清晰顯示脊索瘤骨破壞和軟組織陰影與馬尾神經,大血管及周圍組織的關係,注射造影劑可增強CT影像的清晰度。

3. MRI檢查

MRI檢查對腫瘤有定位和定性價值,是評價脊索瘤非常有益的手段,當CT掃描發現骨性破壞後,應常規進行磁共振檢查,值得提示的是磁共振可以區別腫瘤類型。

最終確診還需進行病理學檢查,即穿刺活檢或者切開活檢後顯微鏡觀察腫瘤細胞的形態,並結合免疫組化染色做出判斷。

# 脊索瘤的治療手段

脊索瘤的治療取決於腫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它是否侵犯了神經或其他組織。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手術治療

在患者身體條件滿足,且可以接受術後併發症的前提下,全切手術是脊索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整塊切除/完整切除患者術後復發率遠遠低於不完整切除或病灶內切除等手術方式,前者的持續無病生存期也明顯更長。

常規放射治療

質子重離子放療是不能或不願手術切除的脊索瘤患者的主要治療選擇,多項回顧性研究和病例已經證明,放療聯合手術改善了患者的局部控制和無病生存率。

放射外科治療

包括γ-刀、質子刀和X-刀等。其中,質子刀可採用大劑量分割治療,綜合放射外科和常規放療的優點,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適用於治療手術後神經血管重要區域的殘餘腫瘤。

靶向藥物治療

近年來,國外有文獻報導將靶向藥物應用於脊索瘤的治療中,結果顯示靶向療法可能有較好的治療前景。

即使經過手術和(或)放療治療後,脊索瘤仍可能在同一位置或在原發腫瘤臨近部位復發,患者一定要做到定期複查,一旦有復發跡象,需要加強放射治療,若放療沒能明顯控制病情發展,可能還需要再次進行手術治療。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詳情請關注腦醫諮詢,或者添加VX:shenwaizixunzhushou進行諮詢服務

相關焦點

  • 脊索瘤臨床病理學特徵
    細胞性脊索瘤由典型的脊索瘤腫瘤細胞呈片狀分布,可見空泡狀細胞,但缺乏黏液樣基質和軟骨樣組織。去分化脊索瘤是雙相性腫瘤,由典型的脊索瘤和高級別未分化梭形細胞肉瘤或骨肉瘤並存組成。肉瘤樣脊索瘤指經典脊索瘤伴有梭形細胞成分,以及脊索瘤中存在顯著細胞異型性及多形性的區域。梭形細胞成分往往與典型脊索瘤區域相移行或環繞其周圍,但這種梭形細胞與去分化脊索瘤的梭形細胞肉瘤不相同:其細胞較一致、核小圓形,與液滴狀細胞核相似,胞質寬,紅染,異型性及多形性皆不明顯,且核分裂象不常見。
  • 解讀小劍鋒罹患的「脊索瘤」
    在祝福之餘,39健康網與你一同認識「脊索瘤」,看看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疾病?  治療脊索瘤:世界神經外科難題  根據國外文獻報導,脊索瘤發生率為1/100萬。有數據稱,該類患者大約存活3-4年,超過5年的生存率只有不到10%。到目前為止除了腫瘤生長在較為安全的部位,體積小之外,廣泛侵犯顱底骨頭的脊索瘤還幾乎沒有能完全治癒的案例。
  • 推薦閱讀:脊索瘤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
    推薦閱讀:脊索瘤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發布時間: 2017-04-01 10:39:05   |  來源: 攜康長榮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脊索瘤,雖然為被列為十大惡性腫瘤的範疇中,但它也有著奪人性命的「功能」。
  • 脊索瘤屬於惡性腫瘤,發生在脊柱中軸的任何部位,會存在復發性
    導語:脊索瘤屬於局部的侵襲性或者惡性腫瘤,是累及斜坡和骶尾部的腫瘤,它是屬於比較常見的硬膜外腫瘤,由胚胎殘留和異位脊索形成,這些腫瘤可以發生在沿脊柱中軸的任何部位,但是以斜坡嘴側和骶尾部比較常見,脊索是人類和其他高等脊椎動物已經退化的組織,脊索瘤的生長雖然比較緩慢,並且很少發生遠處轉移的情況,但是它的局部破壞性很強,如果腫瘤繼續生長可能會危害到人體健康,並且手術後特別容易復發
  • 百萬分之一的脊索瘤手術後還會復發嗎?
    脊索瘤是一種會生長在脊柱或者是顱內的罕見腫瘤,每100萬人中大約只有1人患病。雖說大部分的脊索瘤被認為是良性的,通常生長速度也非常緩慢。但脊索瘤就像一枚「體內的定時炸彈」,即使是生長緩慢的脊索瘤也會變得具有強大的侵略性和破壞力,並能在局部變得相當大,對大腦或脊柱的關鍵部位施加壓力或侵入,同時還會發生像肺部等其他身體組織進行轉移的情況。
  • 脊索瘤很罕見,但是患病後的危害大,其生長緩慢,且症狀很常見
    脊索瘤的症狀取決於腫瘤的位置。(二)典型症狀1、顱底脊索瘤脊索瘤可引起頭痛,視神經受壓,視力障礙,復視和異常的面部肌肉運動。也可能會出現流鼻血和呼吸困難等症狀,但相對較少。2、骶尾部脊索瘤骶尾骨脊柱中的脊索瘤主要表現為骶尾骨痛和壓痛。腫瘤向骶尾骨浸潤生長,沒有明顯的邊界。如果腫瘤向後發展,則骶尾骨可觸及腫塊。
  • 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內鏡下成功完成脊索瘤切除術
    近日,一名少見的脊索瘤患者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接受了神經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在北京天壇醫院專家的合作下,該院神經外一科張蓬海醫生熟練運用神經內鏡,經鼻腔入路,成功將患者位於鞍區的3*4*4釐米大脊索瘤完整切除。手術過程順利,僅歷時一個半小時,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 長徵醫院完成全球最長節段頸胸段脊柱腫瘤切除術 脊索瘤...
    01患病6年2次手術,病情卻越來越兇猛復發難治性脊索瘤是國際醫學界挑戰性臨床難題。該腫瘤好發於枕頸交界區域和骶尾骨,即脊柱的首尾兩端最容易出現。04致力探索進展期脊索瘤新治療方法多年來,除了手術一次次突破禁區,肖建如團隊長期致力於臨床外科技術攻關,通過臨床樣本全外顯子組測序、腫瘤疫苗、單細胞測序等多種技術手段,為進展期脊索瘤患者探索新的治療方法。
  • ...誠團隊研究登頂《柳葉刀腫瘤學》:原研藥阿帕替尼「解鎖」脊索瘤
    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脊索瘤的一些流病和臨床特徵。 肖建如教授:脊索瘤是一類起源於胚胎殘留脊索組織的,具有低度惡性的原發性骨腫瘤。據統計,歐美國家中的脊索瘤發病率為10萬分之0.08,而亞洲地區為10萬分之0.04。脊索瘤大約佔所有惡性骨腫瘤的1-4%,男性患者較女性多見,發病年齡主要為50-60歲。
  • 脊索瘤復發很難治療,攜康聯手質子中心實現新突破
    脊索瘤復發很難治療,攜康聯手質子中心實現新突破發布時間: 2017-02-17 16:40:53   |  來源: 攜康長榮   |  責任編輯: 郭江   【導讀】人在這個世界上免不了生病,普通的小病小痛,也往往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當你被查出患有重大疾病時,你的內心,一定會覺得百般痛苦。
  • 上海醫生在進展期脊索瘤切除重建及靶向治療中獲重大突破
    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該研究團隊在進展期脊索瘤靶向藥物臨床治療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應用阿帕替尼治療進展期脊索瘤患者,發現無進展生存期(PFS)優於現有的國際研究治療方案,有效地控制脊索瘤的進展,改善患者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很好的臨床推廣應用前景。
  • 上海骨腫瘤專家率先成功切除巨大脊索瘤 為患者植入3D列印複合假體
    中新網上海9月2日電 (陳靜王根華)復發難治性脊索瘤是國際醫學界挑戰性臨床難題。記者2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率先成功為頸胸椎巨大惡性脊索瘤患者手術,並安裝了自主研發的8椎節跨度3D列印複合假體。他們在進展期脊索瘤靶向藥物臨床治療研究中亦取得了重大進展。
  • 南京脊索瘤女童善款遭質疑,網友以詐捐為由集體報警
    南京脊索瘤女童善款遭質疑,網友以詐捐為由集體報警 孫強/央廣網 2015-07-17 11:41 來源:澎湃新聞
  • 骨癌發病率與水鐳輻射有關
    進行該研究主要目的是明確新澤西中部和南部地區發現的一種罕見的骨癌是否和該地區高濃度的水質汙染有聯繫。在調查期間,小組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表明戈羅斯特縣供應的飲用水中的鐳含量超過政府規定的最高含量。   官方發言人表示,該報告是基於上面提到的美國-加拿大聯合研究結果,並由州健康服務機構擬定的。
  • 石藥集團(01093)在研治療骨癌新藥「ALMB-0168」1期臨床試驗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此項研究是一個在澳大利亞開展的單藥、多劑量、靜脈注射給藥的多中心、首次人體劑量遞增的1期臨床試驗,旨在評價ALMB-0168在骨癌及癌症骨轉移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以及初步有效性指標。ALMB-0168為一款同類首創(first-in-class)針對全新靶點半通道膜蛋白Connexin 43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激動劑,由AlaMab自主研發用於治療骨癌、癌症骨轉移及骨質疏鬆等臨床急需的重大疾病。ALMB-0168於2019年獲得美國FDA頒發的用於治療骨癌的孤兒藥資格認定及罕見兒童疾病資格認定,及於2020年獲得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臨床試驗許可。
  • 骨癌毀了很多孩子和家庭,家長要反思!醫生提醒:這種腿疼是前兆
    「醫生說孩子不是生長痛,是骨肉瘤,也就是俗稱的『骨癌』,這些天孩子太苦了,是我們做家長的疏忽啊。」待在病房裡,李亮的媽媽得知結果後悔恨不已的感嘆道。  「惡性骨腫瘤相對其他惡性腫瘤來說發病率並不高,多見於青少年患者,所以對很多人甚至是非骨腫瘤專科的醫生來說都比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容易出現誤診
  • 未滿8周歲的紹興囡被查出骨癌
    女孩查出骨癌馬婧瑤是蕺山小學教育集團迪蕩校區二(11)班的學生。「婧瑤平時是一個文靜的小女生,還是上學期的免考生。」婧瑤的數學老師施渭妃告訴記者。半年前開始,馬婧瑤斷斷續續出現了大腿疼痛的現象。上醫院檢查,一直誤診為是兒童身體發育過程的「生長痛」。
  • 恐龍身體內竟然診斷出晚期骨癌,科學家首次發現,或揭示更多奧秘
    我發現讓科學家非常震驚,同時也讓科學家感覺到不可思議。因為在以往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恐龍有類似癌症的病痛,可是這次的發現很明顯是說明恐龍確實存在著癌症這種情況。這些古生物學家發現三角龍在得到骨癌之後是屬於自然死亡,這說明三角農是一種群體性動物,他不可能因為骨癌晚期偶爾受到意外的傷害,因為群居中它會得到更好的保護,所以最終還是死於癌症病變產生的問題。
  • 盤點日常生活容易忽視的爆炸物
    如果覺得天津8.12大爆炸離自己遙遠,那你就錯了,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容易忽視的爆炸源、爆炸物,特別在違規操作或擺放不當等原因的誘導下,存在爆炸的風險,隨時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和生命,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下我們身邊容易忽視的爆炸物。
  • 選電氣工程專業,這所高校容易被忽視,實力卻是「槓槓的」
    其實除了這些關注度較高的大學外,瀋陽工業大學很容易被忽視,其電氣工程學科實力同樣非常強勁。 沈工大在遼寧省排名約18名,在全國排名約235名,排名並不佔優勢,這也是高考生容易忽視這所大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