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臨床病理學特徵

2021-01-07 騰訊網

來源:為病尋理

臨床特徵:

脊索瘤被認為是一種源於脊索殘留或可能來源於骨內良性脊索細胞的局部侵襲性腫瘤,好發於成人,兒童少見。可發生於顱底、椎體和骶尾骨,也有發生在鼻咽、鼻竇、口咽和頸部軟組織的報導。總體中位生存時間為7年,去分化脊索瘤和低分化脊索瘤侵襲性強,預後更差。

大體特徵:

表現為分葉結節狀腫塊,切面灰白半透明膠凍狀或富於黏液,常伴出血壞死囊性變。低分化脊索瘤切面可呈魚肉樣。去分化脊索瘤切面腫瘤組織部分呈現經典脊索瘤表現,呈灰白色、黏液樣或膠凍樣、結節狀,質軟;部分呈現肉瘤結構,表現為魚肉樣成分,可見島狀黏液樣成分陷於肉瘤成分中,腫瘤周圍見假包膜。可見出血、壞死。

Figure. Low-power view of a lobular growth pattern in a chordoma.

組織學特徵:

經典型脊索瘤特點為分葉狀結構,小葉間為纖維間隔。腫瘤具有豐富的細胞外黏液樣基質,其中可見柱狀、條索狀和簇狀排列的大圓形或多角形腫瘤細胞。瘤細胞主要有兩種:一種細胞較小,核圓形,胞質紅染,似上皮樣細胞;另一種細胞空泡狀,稱為滴滴狀細胞,細胞質內大量黏液推擠胞核靠邊。

軟骨樣脊索瘤可見豐富的軟骨樣或軟骨組織,此型多見於顱底。

細胞性脊索瘤由典型的脊索瘤腫瘤細胞呈片狀分布,可見空泡狀細胞,但缺乏黏液樣基質和軟骨樣組織。

去分化脊索瘤是雙相性腫瘤,由典型的脊索瘤和高級別未分化梭形細胞肉瘤或骨肉瘤並存組成。

肉瘤樣脊索瘤指經典脊索瘤伴有梭形細胞成分,以及脊索瘤中存在顯著細胞異型性及多形性的區域。梭形細胞成分往往與典型脊索瘤區域相移行或環繞其周圍,但這種梭形細胞與去分化脊索瘤的梭形細胞肉瘤不相同:其細胞較一致、核小圓形,與液滴狀細胞核相似,胞質寬,紅染,異型性及多形性皆不明顯,且核分裂象不常見。當經典脊索瘤與梭形細胞混合存在時,梭形細胞也可形成Storiform 結構。另一種形態即顯著細胞異型性及多形性,細胞胞質寬大、或空亮或粉染,胞界清晰,常與經典脊索瘤細胞混雜存在,核分裂象不常見。肉瘤樣脊索瘤所有成分均一性表達CK、S-100 蛋白、Brachyury,與真正的去分化脊索瘤不同。

低分化脊索瘤缺乏脊索瘤典型組織學特徵,表現為圓形至卵圓形的瘤細胞呈實性片狀分布,瘤細胞異型性明顯,核空泡狀,可見核仁,核分裂象易見,胞質豐富嗜酸性。少數病例局灶可見橫紋肌樣細胞,部分病例局灶可見壞死。

圖1:經典型脊索瘤細胞形態;

圖2:軟骨樣脊索瘤細胞形態;

圖3:低分化脊索瘤:腫瘤細胞呈片狀分布,瘤細胞為梭形、橫紋肌樣形態(A);瘤細胞brachyury陽性表達(B);

圖4:低分化脊索瘤呈片狀分布,核空泡狀,核仁明顯(左);

瘤細胞INI1陰性表達(右)。

免疫表型:

幾乎所有的脊索瘤均表達CK和brachyury(脊索發育所必需的轉錄因子,目前除了血管母細胞瘤外,它是脊索瘤高度特異和敏感的標誌物);大部分病例表達EMA和S100,低分化脊索瘤可能S100多為陰性表達;INI1失表達多為低分化脊索瘤,兒童經典型脊索瘤INI1也可陰性表達。去分化脊索瘤中的去分化成分不表達CK、brachyury、EMA和S100,骶尾部去分化脊索瘤中的腫瘤成分和去分化成分均表達INI1。

鑑別診斷:

(1)腎細胞癌:當脊索瘤的腫瘤細胞含有單個大的空泡,呈印戒細胞樣表現,或為緻密排列的上皮樣細胞,可能被誤診為腎細胞癌;

(2)發生在兒童顱內的非典型畸胎樣/橫紋肌樣瘤INI1表達缺失,但非典型畸胎樣/橫紋肌樣瘤多可見典型橫紋肌樣細胞,細胞核偏位,胞質嗜酸性。免疫組化不表達brachyury;

(3)與INI1缺失的腫瘤(如上皮樣肉瘤和上皮樣惡性神經鞘瘤等)進行鑑別;

(4)其他鑑別診斷需考慮的疾病見表1。

參考文獻

[1] 劉彤華,主編. 診斷病理學[M].2013.

[2] 回允中,主譯. 斯滕伯格診斷外科病理學[M].2017.

[3] Jason K,et al. Chord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A Review[J].2017.

[4] 馮佳燕,等. INI1缺失的低分化脊索瘤臨床病理學觀察[J].2017.

[5] Antonelli M,et al. SMARCB1/INI1 Involvement in Pediatric Chordoma: A Mutation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J].2017.

[6] Thompson L D.R., et al. Head and Neck Pathology:A Volume in the Series Foundations in Diagnostic Pathology[M].2018.

[7] 宮麗華,等. 骶尾部去分化脊索瘤的臨床病理學分析[J].2018.

[8] Shih A R, et al.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chordoma[J].2018.

相關焦點

  • 容易被忽視的骨癌——脊索瘤
    脊索瘤惡性腫瘤早期症狀較輕且不典型,往往被忽視# 什麼是脊索瘤?脊索瘤(chordoma)是一種起源於先前殘餘脊索組織的惡性腫瘤,多發生在顱骨和脊柱等重要區域。脊索瘤具有分化低級別、生長緩慢、局部浸潤和局部侵襲性等特點,早期症狀較輕且不典型,常常發展到相當大時才被發現。
  • 脊索瘤很罕見,但是患病後的危害大,其生長緩慢,且症狀很常見
    01這種病症的臨床分類是什麼樣的?可能多數人都不知道,患者朋友需要格外地注意1、按脊索瘤的病理表現分類(1)普通型也稱為經典型,最常見的類型,佔脊索瘤的80%至85%。腫瘤中沒有軟骨或其他間質成分。病理上可以有幾種生長方式,但是片狀生長是其特徵,其由液泡上皮細胞和粘液基質組成。細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EMA)的免疫染色呈陽性,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核小體。這些特徵有助於將該疾病與軟骨肉瘤區分開,軟骨肉瘤的免疫染色為陰性,在電子顯微鏡下沒有核仁。(2)軟骨型它佔脊索瘤的5%至15%。除上述典型發現外,其微觀特徵還包含數量不等的透明軟骨樣區域。
  • 解讀小劍鋒罹患的「脊索瘤」
    在祝福之餘,39健康網與你一同認識「脊索瘤」,看看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疾病?臨床表現因受累部位的不同而各異,始發症狀通常為頭痛、視力障礙及復視等,其他症狀如鼻塞、耳鳴、眩暈及步行不穩等。  治療脊索瘤:世界神經外科難題  根據國外文獻報導,脊索瘤發生率為1/100萬。有數據稱,該類患者大約存活3-4年,超過5年的生存率只有不到10%。
  • ...誠團隊研究登頂《柳葉刀腫瘤學》:原研藥阿帕替尼「解鎖」脊索瘤
    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脊索瘤的一些流病和臨床特徵。 肖建如教授:脊索瘤是一類起源於胚胎殘留脊索組織的,具有低度惡性的原發性骨腫瘤。據統計,歐美國家中的脊索瘤發病率為10萬分之0.08,而亞洲地區為10萬分之0.04。脊索瘤大約佔所有惡性骨腫瘤的1-4%,男性患者較女性多見,發病年齡主要為50-60歲。
  • 脊索瘤屬於惡性腫瘤,發生在脊柱中軸的任何部位,會存在復發性
    3、節段性灼性神經痛如果脊索瘤發生在胸椎的地方,腫瘤可能會侵犯相應部位椎體結構,然後經過椎間孔突入胸腔,從而破壞肋間神經,最終造成階段性灼性神經痛,甚至可能會引發肺部胸膜刺激症狀,如果要進行骶管脊索瘤臨床上查體,一般可以見到骶部飽滿,如果要進行肛診,可以觸及到腫瘤,這些腫瘤一般會呈現圓形,並且表面是光滑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彈性。
  • 推薦閱讀:脊索瘤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
    推薦閱讀:脊索瘤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發布時間: 2017-04-01 10:39:05   |  來源: 攜康長榮   |  責任編輯: 袁偉軒   脊索瘤,雖然為被列為十大惡性腫瘤的範疇中,但它也有著奪人性命的「功能」。
  • 顱咽管瘤的病理特徵及分子病理學研究進展
    特定的組織病理學和分子病理學特徵能為疾病復發的預測提供指導意義。本文就CP的病理特徵及分子病理學最新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1.罕見的CP可以表現出ACP和PCP的混合特徵,或者作為交替成分出現。PCP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超微結構特徵與ACP沒有差異。
  • 上海骨腫瘤專家率先成功切除巨大脊索瘤 為患者植入3D列印複合假體
    中新網上海9月2日電 (陳靜王根華)復發難治性脊索瘤是國際醫學界挑戰性臨床難題。記者2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率先成功為頸胸椎巨大惡性脊索瘤患者手術,並安裝了自主研發的8椎節跨度3D列印複合假體。他們在進展期脊索瘤靶向藥物臨床治療研究中亦取得了重大進展。
  • 黑龍江省醫院神經內鏡下成功完成脊索瘤切除術
    近日,一名少見的脊索瘤患者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接受了神經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在北京天壇醫院專家的合作下,該院神經外一科張蓬海醫生熟練運用神經內鏡,經鼻腔入路,成功將患者位於鞍區的3*4*4釐米大脊索瘤完整切除。手術過程順利,僅歷時一個半小時,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 長徵醫院完成全球最長節段頸胸段脊柱腫瘤切除術 脊索瘤...
    與此同時,該研究團隊在進展期脊索瘤靶向藥物臨床治療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9月1日,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頂尖雜誌《The Lancet Oncology》(柳葉刀•腫瘤IF=33.75),這是中國骨腫瘤界首次在國際頂尖刊物發表前瞻性臨床論著。中新社、解放上觀等媒體對這一成果進行了報導。
  • 上海醫生在進展期脊索瘤切除重建及靶向治療中獲重大突破
    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該研究團隊在進展期脊索瘤靶向藥物臨床治療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應用阿帕替尼治療進展期脊索瘤患者,發現無進展生存期(PFS)優於現有的國際研究治療方案,有效地控制脊索瘤的進展,改善患者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很好的臨床推廣應用前景。
  • 脊索瘤復發很難治療,攜康聯手質子中心實現新突破
    脊索瘤復發很難治療,攜康聯手質子中心實現新突破發布時間: 2017-02-17 16:40:53   |  來源: 攜康長榮   |  責任編輯: 郭江   【導讀】人在這個世界上免不了生病,普通的小病小痛,也往往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當你被查出患有重大疾病時,你的內心,一定會覺得百般痛苦。
  • [Nature] 開啟單細胞組織病理學新篇章,Hyperion助力臨床腫瘤分類...
    大量數據表明,臨床上的經典分類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個體間及個體內存在的細胞異質性,而現在單細胞水平上的病理學分析可以提供比經典組織學更高解析度的臨床亞型分類方法。研究人員計算了每個病例中各個元群細胞的比例,並據此進行聚類,將所有病例劃分為18個SCP亞組(single cell pathology subgroup,即單細胞病理學亞組*)。
  • 2020年後,WHO婦科病理學變化的格局
    對於卵巢癌,常規的光鏡檢查和基於細胞特徵的分類可以明確具有不同危險因素的腫瘤類型、分子特徵、轉移途徑和癌前病變。而子宮內膜癌卻與此不同,尤其是高級別腫瘤,尚不能確切地判斷其潛在的分子學改變。一項耗資逾1億美元的癌症基因組圖譜項目獲得了多種癌症類型詳細的分子特徵,最重要的發現是證實了子宮內膜癌的四種分子亞型,包括超突變和高突變亞型。
  • 百萬分之一的脊索瘤手術後還會復發嗎?
    脊索瘤是一種會生長在脊柱或者是顱內的罕見腫瘤,每100萬人中大約只有1人患病。雖說大部分的脊索瘤被認為是良性的,通常生長速度也非常緩慢。但脊索瘤就像一枚「體內的定時炸彈」,即使是生長緩慢的脊索瘤也會變得具有強大的侵略性和破壞力,並能在局部變得相當大,對大腦或脊柱的關鍵部位施加壓力或侵入,同時還會發生像肺部等其他身體組織進行轉移的情況。
  • 醫學新進展:根據病理學浸潤狀態...
    醫學新進展:根據病理學浸潤狀態分類而治  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不同種類磨玻璃結節預後效果又如何?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領銜團隊深入研究,揭示了「病理學浸潤狀態」是影響磨玻璃結節患者生存的獨立預後因子,不同類型磨玻璃結節應該分類而治,亞實性肺腺癌(影像學表現為部分磨玻璃的肺腺癌)具有獨特的臨床和預後特點。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肺癌研究權威期刊。  隨著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的普及,越來越多市民體檢查出磨玻璃結節。
  • 09西醫考試大綱解析之病理學
    這一節我們將繼續為大家進行大綱解析系列中的病理學。病理學09年大綱基本沒有變化,但是同學們也不要掉以輕心,病理學的內容和其他學科會有較緊密的聯繫。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對病理學中大綱所涉及的內容進行解析。
  • 海綿竇病變和臨床特徵及鑑別診斷
    本文中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田國紅教授將對海綿竇的解剖結構及海綿竇病變的臨床特徵及鑑別診斷進行詳細的闡述,有助於提高神經內外科和眼科醫師對該部位疾病的認識。1、海綿竇的解剖海綿竇前方止於眶上裂,向後至鞍背;可分為蝶鞍旁和蝶竇旁兩個部分,這兩部分並不連續。
  • 復用單細胞形態學可用於血液病理學診斷
    復用單細胞形態學可用於血液病理學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5 13:00:45 美國史丹福大學Sean C. Bendall團隊研究提出復用單細胞形態學可用於血液病理學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