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人看重慶智慧財產權這五年—質量越來越高 申請越來越便利

2020-12-06 八戒智慧財產權

12月2日,兩江新區重慶豬八戒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八戒智慧財產權)辦公區,一塊智能大屏不斷閃爍,上面實時更新著公司來自全國的商標、版權、專利等業務數據。

31歲的袁克來在這裡工作了5年,主要負責專利代理服務。袁克來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過去5年裡,隨著國家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公司業務呈爆發式增長,同時作為執業專利代理師,自己也明顯感覺到重慶專利事業方面的三大變化。

▲2020年12月2日,在重慶豬八戒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袁克正在和同事探討申報專利的方案,他所在的部門平均每天都要幫客戶申報40多個專利項目。記者 羅斌 攝

 第一大變化是企業和個人對專利越來越重視,市場越來越活躍。

據稱,八戒智慧財產權2016年開始從事專利代理服務,主要包括前端專利布局、中端專利撰寫及申請、後端專利訴訟及交易等。袁克來告訴記者,近5年來,公司在專利等智慧財產權方面服務全國及海外僱主超255萬個,其中來自重慶的企業及個人僱主越來越多。2016年至今,八戒智慧財產權專利服務累計逾7.7萬件,重慶佔比10%左右。

現在企業對專利的重視,還體現在專利布局、覆審、交易等環節。「以前如果申請沒通過,很多企業都選擇放棄,現在若遭遇駁回申請,通過合規的修改材料等方法申請覆審的企業越來越多;同時企業也越來越重視專利布局,在研究立項時,就請專業團隊分析專利申請可行性等,避免重複研發,浪費研發經費,減少後患。」袁克來說,近幾年公司專利布局、分析、訴訟等衍生業務佔比越來越高,達到20%以上。

第二大變化是專利質量越來越高,平臺發明專利申請僅今年前11個月就同比提升10%。

在各類專利中,發明專利最能體現創新含金量。近年來,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我市對發明專利越來越重視,相關獎勵補貼政策逐漸朝此傾斜。

政府強有力的引導,也給市場帶來積極變化。「今年前11個月,重慶在八戒智慧財產權平臺上的發明專利申請量,佔比提升至25%,而去年全年這個比例為15%。」袁克來說。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2019年重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46件,增長15.2%,而2015年全市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只有4.3件。

第三大變化是受益於網際網路大數據智能化,專利申請越來越便利、效率越來越高。

袁克來告訴記者,之前專利申請是將申請資料郵寄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後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內部部門流轉,一般15天內相關部門收到資料。現在實現無紙化辦公,「一鍵直達」,由八戒智慧財產權等平臺公司將相關電子材料直接上傳到相關網上辦理平臺,再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內部部門流轉,當天即可收件。

「更重要的是,現在實現了進度可視化,也就是說申請辦理到哪個環節了,平臺系統可以隨時查詢。」袁克來說。

效率提升還體現在平臺公司內部。以八戒智慧財產權為例,現在該公司已實現材料撰寫模板化、業務分配智能化等,也就是說,在專利文件撰寫上,已做好一個個基礎模板,然後根據各專利業務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撰寫;同時,公司內部智能派單系統可針對業務類型,自動快速分配到相應專業人員,以進行接下來的材料撰寫等工作。

袁克來說,儘管專利材料撰寫具有較強專業性,但八戒智慧財產權已實現流程化、標準化作業,節奏快、效率高。正因為此,團隊成員現在都在25歲-35歲之間,是一支吸收知識快、工作效率高的隊伍。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八戒智慧財產權新申請專利數量快接近1萬件,疫情並沒有影響業務擴增速度。

而伴隨著專利行業的快速增長,袁克來也快速實現職業進階——5年裡,從專業技術支持到高級代理人再成長為團隊負責人。

「剛從事這個職業時,家人朋友都不明白我在幹什麼。這5年來,隨著智慧財產權專業人員正式納入國家職業分類,以及國家對創新的高度重視,我們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袁克來說,自己十分看好專利領域前景,未來自己將繼續紮根行業,實現更大人生價值。

(來源:重慶日報)

相關焦點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中國申請註冊含有其英文縮寫的商標
    本文圖均為 中新網 圖4月25日,上海商標審查協作中心正式核准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簡稱WIPO)在中國申請註冊的「WIPO PATENTSCOPE」商標。這是該組織在中國申請註冊的第一件含有其英文名稱縮寫「WIPO」的商標。
  • 智慧財產權日裡的「雲開放」——寫在第二十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
    「雲開放」  ——寫在第二十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  今年4月26日是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雲開放日」虛擬展館在該局官方網站正式上線,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一次在網上舉辦開放日活動,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面向所有人的「開放」,公眾可以通過線上參觀體驗,「走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全面了解智慧財產權工作。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智慧財產權與技術轉移中心智慧財產權...
    談及國內智慧財產權交易現狀,中科院智慧財產權與技術轉移中心主任、上海盛知華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CEO縱剛告訴記者,中國的科學家做科研項目,常常以發表論文為終點,有時也申請專利,但多為滿足科研項目管理規定中的相關要求。由於科學家缺乏智慧財產權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也沒人提供專業服務,結果產生了大量低商業價值的專利,這些專利技術無法被有效利用,也得不到有效保護,最終無法轉化為生產力。
  • 什麼是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包含了哪些?
    什麼是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包含了哪些?專利(1)發明專利:審查嚴格、含金量高,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如機器、儀器、設備和用具等)和方法發明(製造方法)兩大類(2)實用新型專利: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低成本、研製周期短。
  • 智慧財產權訴訟頻發困擾科創企業專家呼籲完善智慧財產權制度及工作機制
    「卡點」的智慧財產權訴訟成為科創企業IPO的「攔路虎」,這一悄然蔓延的惡性競爭現象引發業界的高度關注。上海浦東新區智慧財產權協會主辦的「通往科創板的智慧財產權之路—科創板上市的智慧財產權合規準備及訴訟應對」2020「IP TALK」峰會,就此話題進行交流探討,共商治理之道。
  • 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保護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和意義(圖解)
    我們一方面要發揮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相關法律,完善權利人維權機制,合理劃分權利人舉證責任,提高損害賠償標準;另一方面,要完善快速確權、維權的方式手段,著力解決確權時間跨度長、維權成本高、侵權賠償低、懲處執行難等問題,從根本上解決人才創新成果得不到保護,創新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再次,要形成高效的智慧財產權治理體系。
  • 「保護智慧財產權,中國真的很用心!」
    出乎李小芳意料的是,這款產品面世後不久,市面上就出現了仿製品。「仿製的產品跟我們的一模一樣。」李小芳向記者說,「但我們拿它沒辦法。」因為李小芳沒有給他的產品申請專利。那時,他完全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這次遭遇後,李小芳開始意識到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之後,我們公司每年都要申請專利。到2020年底,我們已經擁有了15項實用新型專利。」李小芳說。
  • 《2017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中國智慧財產權申請量全球第一
    &nbsp&nbsp&nbsp&nbsp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日內瓦記者 劉素雲):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6日在日內瓦發布的《2017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再創新高,中國在這三個領域的申請量均居全球首位。
  • ...宣傳周】2019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還在本案判決中首次探討了判令停止侵害的部分判決制度和臨時禁令制度的關係,闡明了判令停止侵害的部分判決尚未發生效力時臨時禁令的價值,倡導人民法院在作出部分判決的同時,支持專利權人關於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的保全申請。通過裁判引領了提升司法保護力度和降低維權成本的良好導向。
  • 北京大學獲批2020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
    今年2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大力提升高校智慧財產權能力和水平,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印發了《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高校建設工作的通知》(國知辦發運字〔2020〕8號),開展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認定和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高校遴選工作。
  • 福建省智慧財產權部門:強化智力支撐 保障實體經濟
    省智慧財產權部門聚焦企業需求,靠前強化業務指導,精準提供優質便利公共服務,有力有序支持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復產  強化智力支撐 保障實體經濟  東南網3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 通訊員 黃文昭)  2月初,省知識產權局及時出臺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智慧財產權服務企業復工復產若干措施
  • 廣東省佛山市:「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廣東省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自身職能,發布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十二項措施,其中包括推出一系列智慧財產權優質便利公共服務舉措,實施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快辦快貸」、智慧財產權保險「快保快賠」、智慧財產權糾紛「快調快處」等,助力智慧財產權全流程管理,積極降低企業智慧財產權融資成本、維權成本和經營成本,與企業共同抗擊疫情,保生產、渡難關。
  • 智慧財產權人才發展論壇在連成功舉辦
    ,推動智慧財產權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促進智慧財產權人才的高質量發展,為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中國智慧財產權研究會綜合部部長張健佳,華南理工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王巖教授,北京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教授,同濟大學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毛昊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宋偉教授,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智慧財產權學院院長朱方偉教授,上海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院長許春明教授,重慶理工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院長蘇平教授,中國智慧財產權培訓中心教務二處處長高強,華發七弦琴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平臺副總經理柴鵬等國內高校知名專家學者
  •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也為我們之後進一步探究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提供了很好的借鑑。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保護創新,強化中國經濟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國家對智慧財產權保護日益重視,不僅通過立法來加大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賠償額,也在司法實踐中嚴厲打擊侵權行為。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成為現代企業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向創造大國邁進;百度地圖和四維圖新早已暗戰多事
    這兩日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被央視再次提上議案,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建設成為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是上方的意見,將智慧財產權上升為國家戰略,從《綱要》的目標任務已基本實現,我國在智慧財產權創造方面實現了量質齊升,專利和商標等智慧財產權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正在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邁進。
  • 【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中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9)
    2019年,人民法院共新收一審、二審、申請再審等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481793件,審結475853件(含舊存,下同),比2018年分別上升44.16%和48.87%。 2019年,智慧財產權審判工作穩中有進,審判質效持續向好,呈現出以下特點。 案件數量再創新高。隨著全社會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不斷加強和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公信力的穩步提升。2019年,人民法院新收和審結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數量急劇增加,收、結案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增幅雙雙突破40%。
  • 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極大激發創新活力
    據新華社電(記者張泉)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帶動創新活力全面提升,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全鏈條」全面躍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部署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動、規劃,實行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堅決依法懲處侵犯合法權益特別是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2019年,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總體得分為78.98分,較2012年大幅提高了15.29分,極大激發了創新活力。
  • 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大深度力度廣度保護智慧財產權—新聞—科學網
    充分履行政府監管職責的體現 「《意見》的出臺是充分履行政府監管職責的體現,有利於維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賀化指出,近些年來,全國專利行政執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主動性強、程序啟動快、維權成本低、保護效率高等優勢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並被廣泛認同。
  • 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企業智慧財產權服務提出新思路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宣傳處長蓋玉云:    儘早建立我國智慧財產權維護運行體系    21世紀,智慧財產權已經成為國家之間、企業之間競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如何儘早建立我國智慧財產權的維護運行體系至關重要。這裡首先要說明,沒有申請發明專利不等於沒有智慧財產權。中關村是個高科技企業密集的地方,我們這裡隱藏著成千上萬的智慧財產權沒有申請,但沒有申請不等於沒有。
  • 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二維碼將推廣應用
    漢信碼應用推廣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二維碼將推廣應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羅 茗)12月16日,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辦的漢信碼應用推廣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對二維碼技術的應用需求越來越旺盛,僅靠國外碼制已經不能滿足我國二維碼技術的應用需求,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國外碼制中文信息編碼效率不高,不支持中國強制性國家標準GB18030中的全部漢字。    我國政府部門、軍隊、武警等基於信息安全方面的考慮,要求二維碼碼制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