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侏羅紀公園》的伶盜龍嗎?伊朗發現了兩趾恐龍足跡| 果殼...

2020-11-26 果殼網

2017年7月13日,中伊等國古生物學者宣布他們在伊朗北部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區域的中侏羅世地層發現了神秘的二趾型恐龍足跡,這意味著一類長有羽毛的兇猛恐龍在1.7億年前曾經漫步在伊朗大地上。

化石的研究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伊朗贊詹大學的納斯魯拉·阿巴西(Nasrollah Abbassi)副教授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教授在最近出版的《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雜誌撰文描述了這批足跡標本。

阿巴西副教授在考察恐龍足跡。攝影:邢立達

伊朗處於連接中東、亞洲、歐洲的「心臟地帶」,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地形地貌高聳的厄爾布爾士山脈橫貫伊朗北部,東西長960公裡,平均寬90公裡,山勢陡峭。其中的達瑪萬德峰海拔5671米,是伊朗最高峰。在過去幾年中,伊朗的地質學者在巴拉代地區發現了一批恐龍足跡,並邀請中國同行一起做了大量細緻的野外調查。

「巴拉代的足跡非常棒!它們非常『新鮮』,是近幾年修建公路才暴露出來的,這對我們研究非常有利」阿巴西副教授介紹道,「這裡的足跡多數是圓形的蜥腳類足跡,三趾型的肉食龍足跡,但是,在和邢立達的一次考察中,我們意外在山腰發現了2個小小的足跡,足跡非常小,長還不到10釐米。更獨特的是,這批小足跡竟然只有兩根趾頭。」

恐爪龍類的代表——伶盜龍。繪圖:劉毅

兩趾的恐龍足跡非常特別,它們讓古生物學家馬上聯想到一類著名的恐龍——恐爪龍類。恐爪龍類中最著名的成員,是出演過《侏羅紀公園》系列的伶盜龍(又名迅猛龍)。

恐爪龍類的殺手爪。供圖:邢立達

這類恐龍的共通之處就是它們都長著碩大的彈簧刀般的第Ⅱ腳趾,這是它們捕獵的「殺手鐧」。有趣的是,該第Ⅱ腳趾在恐龍平時行走時並不與地面接觸,於是就留下了兩趾型的足跡,這些足跡統稱恐爪龍類足跡。

一個保存完好的恐爪龍類足跡。攝影:邢立達

「上世紀90年代初,恐爪龍類足跡首次發現於中國四川,但足跡非常少,只有寥寥數個。」邢立達回憶道,「此後,中國山東、甘肅、四川,韓國南部等地都有陸續發現,但這些足跡基本都發布在早白堊世,個別在晚侏羅世。伊朗的發現刷新了這個記錄,將這類恐龍足跡在世界上的分布提前到中侏羅世。」

這個發現也與中國東北部的化石記錄互相呼應。中國古生物學家在中侏羅世髫髻山組和九龍山組發現了豐富的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和植物化石,被稱之為燕遼生物群。燕遼生物群發現了一批馳龍類恐龍,這些恐龍雖然是樹棲的,但兩趾型的腳部非常明顯。「有趣的是,伊朗的恐爪龍類足跡顯示,它們的造跡者體長約1米,這與中國燕遼生物群,以及隨後的熱河生物群記錄較為吻合。」邢立達解釋說。

足跡化石點發現的蕨類植物化石。攝影:邢立達

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影響,大眾總是認為恐爪龍類為集群捕獵,就像現生的狼群一樣。但化石證據並不完全支持這點。「伊朗的恐爪龍足跡並沒有平行或密集出現,這表明它們可能是孤獨的獵手。」論文作者之一,權威恐龍足跡學者洛克利教授告訴記者。(編輯:婉珺)

參考文獻:

  1. Lida Xing, Nasrollah Abbassi & Martin G. Lockley (2017): Enigmatic didactyl tracks from the Jurassic of Iran, Historical Biology, DOI: 10.1080/08912963.2017.1339700 

相關焦點

  • 迅猛龍、伶盜龍和恐爪龍,傻傻分不清楚
    迅猛龍、伶盜龍和恐爪龍是三種恐龍,我之所以拋出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大多時候官方都把它們弄混淆了。就比如下面這張圖片,相信看過《侏羅紀世界》電影的人,對這個場景並不陌生,主人公面對三隻個頭跟自己差不多大的「迅猛龍」,但是,這裡面卻出現了兩個錯誤。
  • 侏羅紀公園又錯了:伶盜龍很可能是孤獨的獵手
    圖片:Mark Witton伶盜龍以及它鐮刀形的爪子在電影大片《侏羅紀公園》中一戰成名,電影將其描繪為兇殘狡猾、諳熟團隊狩獵技巧的頂級掠食者。不過電影中的伶盜龍形象從很多方面來看都是不科學和不準確的。電影中的伶盜龍形象伶盜龍團隊狩獵的想法最初來自於恐爪龍。恐爪龍的化石通常是成群被發現的,並且偶爾與腱龍(一種大型草食恐龍)一起被發現,這說明恐爪龍很可能是團隊合作狩獵的,儘管證據並不是非常充分。
  • 伶盜龍、實雷龍、蹺腳龍在這裡出沒過,承德避暑山莊發現大量侏羅紀...
    1992年的4月21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郭建崴和尤海魯對承德地區進行了調查並且在熱河泉附近的鋪路石板表面上發現了單個的足跡化石。而後,該區域發現恐龍足跡的新聞就經常在媒體上出現。2006年,科羅拉多大學(丹佛)馬丁·洛克利教授等學者描述了該地區發現的一塊厚石板上的四個鳥類足跡,歸入水生鳥足跡。然而,除了這四個鳥類足跡之外,承德地區的恐龍足跡幾乎是一片空白。
  • 科學網—山東發現首例群體小型恐爪龍足跡
    本報訊(記者李晨陽、崔雪芹)《侏羅紀世界》系列電影中,成群結隊、智力超群的伶盜龍(又譯迅猛龍)總是戲份滿滿。
  • 《侏羅紀公園》電影看過沒?如果有一部VR科幻恐龍動畫片呢?
    那麼《侏羅紀公園》四部多少人追尋?今天給大家講講恐龍這一龐大的生物物種,以前只知道有這麼樣的生物存在,還是屬於怪獸。《侏羅紀公園》的恐龍很多都是被誇大化的。被侏羅紀捧紅的恐龍就是迅猛龍。這個當紅炸子雞,其實有點虛,真實的稱呼伶盜龍。小說與電影版本對於伶盜龍的描述有誤。
  • 中國發現迅猛龍新種,「迅猛龍」與「伶盜龍」從此分家了?
    原創: 廖俊棋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作者:廖俊棋編輯:Yuki相信看過《侏羅紀公園》的朋友,對迅猛龍都印象深刻。電影中的迅猛龍是一種兇猛、狡詰且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
  • 恐龍出沒請注意!山東發現恐龍足跡,Toread熱推「恐龍衣」
    就在昨天中美澳恐龍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在山東郯城李莊發現了一個大型恐龍足跡點有300多個、7種類型的恐龍足跡其中包括熱映電影《侏羅紀世界2》中迅猛龍「布魯」所屬的恐爪龍類恐龍足跡且是四道平行足跡證明了其群居特性
  • 避暑山莊原來是「侏羅紀公園」……
    2007年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的團隊陸續對麻地溝、避暑山莊、須彌福壽之廟和普陀宗成廟(小布達拉宮)等地的大量恐龍足跡化石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不僅豐富了中國恐龍足跡化石記錄,同時也為承德侏羅紀最晚期的恐龍活動進一步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中國發現迅猛龍新種,「迅猛龍」與「伶盜龍」從此徹底分家?-虎嗅網
    相信看過《侏羅紀公園》的朋友,對迅猛龍都印象深刻。電影中的迅猛龍是一種兇猛、狡詰且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它的原型,其實是來自蒙古戈壁沙漠的「伶盜龍」,取自拉丁文「伶俐的盜賊」。美頜龍類恐龍對許多並非專業恐龍迷的朋友可能比較陌生,但人家其實大有來頭,而且跟迅猛龍一樣都曾加入過《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中的演出。不過電影中的設定其實是來自「三疊原美頜龍」,這是一種來自德國三疊紀的古老恐龍,以前認為它們是美頜龍類的祖先,但後來研究才表明它們和美頜龍沒有直接的祖裔關係,只是長得像而已。
  • 甘肅發現亞洲最多的恐爪龍類足跡
    甘肅永靖恐龍足跡化石群復原圖,恐爪龍類行走在蜥腳類恐龍旁邊,重點是地上的足跡,因為恐爪龍類要保護腳上第二趾的「殺手爪」,所以在行進時會抬起第二趾,從而在地上留下兩趾形的足跡,看上去很「V」。(繪圖/Emily Willoughby)2012年6月,中、加、美、日、韓等國古生物學者宣布他們在甘肅省永靖縣的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發現了亞洲最多、最完整的恐爪龍類足跡,該足跡被命名為永靖馳龍足跡( Dromaeosauripus yongjingensis ),為一種新種的恐龍足跡。
  • 恐龍之馳龍科:馳龍,伶盜龍,小盜龍,猶他盜龍,中國鳥龍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虛骨龍類\手盜龍形態類\馳龍科馳龍科的恐龍特點,後腳的每第二個腳趾都是銳利鐮刀狀趾爪,著地只有第三第四2個腳趾,見下圖。好多品種發現都有羽毛,推測可能馳龍科都有羽毛覆蓋。
  • 臨沂郯城發現首例群體性小型馳龍類恐龍足跡
    「恐龍獵人」的意外發現:300個足跡齊聚 「侏羅紀公園」現世唐永剛是國內知名「恐龍獵人」,這片震驚世界的群體性小型馳龍類恐龍足跡就是他發現的。知名古生物學者、臨沂大學古生物研究所所長王孝理教授被此地恐龍足跡的多樣性震撼,「這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白堊紀恐龍公園!」
  • 請問唐老師看過侏羅紀公園嗎?會不會很期待恐龍復生的場景?如果...
    X 請問唐老師看過侏羅紀公園嗎會不會很期待恐龍復生的場景?如果真實發生了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嗎?
  • 河北5A級景區發現恐龍足跡!數量大!保存完好!
    這次在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內發現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而且保存完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和地球氣候變化有重要價值。避暑山莊恐龍足跡成為國際古生物學者研究關注的焦點,這讓「多元化」的避暑山莊再次呈現在世界舞臺。經過詳細的考察該區至少保存了以下幾種類型的恐龍足跡一、恐爪龍類足跡馳龍類足跡造跡者為小型馳龍類產於麻地溝足跡點,平均長度為8.7釐米,足跡具有兩趾印痕(第III 趾和第IV 趾)和圓形腳跟,這種形態表明了其與恐爪龍類的親緣關係,被歸入伶盜龍足跡
  • 侏羅紀世界2新混種恐龍登場 狂盜龍戰鬥力體型長相介紹
    電影《侏羅紀世界2》中的新混種恐龍引起不少觀眾的好奇和期待,據了解,《侏羅紀世界2》中新混種恐龍名為狂盜龍,和《侏羅紀世界》第一部中的混種恐龍暴虐龍相比,此次的狂盜龍各方面都有升級,看來是一個難以對付的大傢伙啦!
  • 伶盜龍與阿根廷龍,誰更厲害?為什麼?
    事實也是如此,伶盜龍生活在距今約8300萬年前到70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亞洲地區(以中國、蒙古國數量較多)。從已發現的伶盜龍化石看,它的體長平均在2米左右,臀高在50公分左右,體重在15公斤左右。從身長和臀高的比例看,伶盜龍非常的細長,事實也是如此,這也正是伶盜龍靈活的原因。
  • 侏羅紀猜想證實 山東郯城縣發現「群居恐爪龍」
    陸勇 攝  原標題:侏羅紀猜想證實 山東發現「群居恐爪龍」  郯城縣發現300個恐龍足跡,其中70個為小型恐爪龍類足跡,系世界首例  《侏羅紀世界2》正在熱映,暴走的恐龍、狂奔的人類給人視聽震撼,影片中的帝王迅猛龍讓人眼前一驚。
  • 禮物|亡命侏羅紀,發現與恐龍有關的一切
    禮物|亡命侏羅紀,發現與恐龍有關的一切時間:2015-06-20 13:59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據悉《侏羅紀世界》已經創造了全球票房紀錄,這也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恐龍的熱潮。這種從沒有人親眼見過的古代生物如今已經變得和飛鳥爬蟲一樣深入人心。
  • 好萊塢大片背後的真實故事:復活恐龍真的可行?侏羅紀公園主角確有...
    其實我的意思是:一說到恐龍就想到侏羅紀公園,這部好萊塢經典之作科普票房兩開花。憑《侏羅紀公園》的大名,應該不再需要多介紹了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這部電影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好的恐龍題材科幻作品,但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人把裡面情節和設定當真。可實際上,這部作品中還真的有很多內容是有真實來源的,甚至連主角都有真實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