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變暖的先兆:此湖在22年內兩次乾涸,99%居民遷離

2020-09-05 行走在陌路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溫室效應,即地球表面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被統稱為溫室氣體,能大幅吸收地面輻射的紅外線使地球溫度逐漸上升,地球變暖又使全球氣候產生突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降水量被重新分配、冰川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等。

按照聯合國氣候大會曾經公布的數據顯示:1981-1990年之間,地球平均溫度上升0.48℃,升溫最嚴重的地區在南美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脈,1994-2016年間足足升溫2℃。更神奇的,安第斯山脈冰川大面積融化的同時,玻利維亞第二大湖波波湖卻在這22年裡兩次乾涸,使得沿湖數十萬居民被迫遷離。

1986年巔峰期,波波湖的水域面積超過3500平方公裡,但此後卻持續萎縮直至1994年完全乾涸。湖床被暴曬3年後,安第斯山脈迎來一場大雨,超過2.7萬平方公裡集水區的波波湖重新蓄水成湖,但平均水深僅2-3米,面積也一直保持在2500平方公裡上下。

2013年,NASA與歐洲航空航天局相繼發出警告:多顆衛星監測到安第斯山脈再度升溫,其最明顯表現就是波波湖再度萎縮。果不其然,2016年兩局宣布波波湖已徹底乾涸,絕對空氣溼度低到史無前例的0.07%。

0.07%的絕對溼度是什麼概念?簡單而言就是動物屍體還沒開始腐爛,水分就已經被完全蒸發變成乾屍,就連細菌壽命都被大大降低。

波波湖從2000多平方公裡水域變成一座枯湖,只花了不到3年時間,對人類而言,3年時間足夠換一個地方重新生活,但動物固有的依賴性和適應性,卻讓它們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做出遷移的決定。所以,波波湖的乾涸不僅導致湖中數千萬尾魚類全部死亡,就連依湖而生的鳥類與爬行動物也全部遭殃。

波波湖實際是鹽湖,其鹽度高達12%

波波湖誕生於新生代時期,此前的地質板塊活動導致安第斯山脈被迅速抬升變成高原,而波波湖所在區域恰好是一處低洼盆地,因而存續海水直至被蒸發殆盡。長期的雨水衝刷將海水遺留的鹽晶等礦物質衝刷到波波湖盆地內,最後才形成鹽度高達12%的鹽湖。

因此,波波湖乾涸後的土地依舊寸草不生,無法種植目前已知的所有農作物,即「廢地」一塊。

作為玻利維亞第二大湖,波波湖早早就被列為保護區進行保護,但真正受保護的只有三種魚和包括火烈鳥在內的34種鳥類。然而,玻利維亞卻忽略了保護水源和遏制採礦業帶來的水汙染,間接使波波湖出現生態惡性循環,到了2012年時,波波湖的生物數量就開始批量減少,但仍然沒有引起關注,直至2016年完全乾涸難以逆轉。

2016年是玻利維亞最乾旱的一年,以首都拉巴斯為中心覆蓋周邊上百座城鎮,全面陷入缺水的緊急狀態中。缺到什麼程度?全國九座水壩最高水量僅正常時的8%,部分主要水壩蓄水量不足1%,每三天只能供應4小時自來水。

為什麼在冰川消融、本不該缺水的時候,玻利維亞卻被當成「地球變暖的先兆」呢?

2017年,聯合國宣布玻利維亞是應對地球變暖能力最差的國家,其耕地面積以每年0.9%的速度逐年減少,與之相提並論的還有秘魯。對此,玻利維亞的解釋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是種與太平洋有關的反常氣候現象,即太平洋暖溼氣流遭遇氣壓帶高溫信風,導致原本攜帶足夠降雨的水汽還沒抵達目的地就蒸發了。令氣象學家備感為難的是,蒸發後的水汽最終在哪裡出現至今無法預判,而這股消失的水汽再次出現必會帶來強降雨,使當地出現大面積洪澇。簡單說就是:旱的渴死,澇的淹死。

城鎮缺水的原因也很「五花八門」,有說老舊的輸水管道浪費掉45%的淡水,也有說玻利維亞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導致居民用水量倍增等等。但研究南美氣候超過十年的聯合國氣候學家霍夫曼卻很不給面子,直接點出兩個最重要卻被刻意忽略的原因。

第一個是玻利維亞各大城市在過去20年裡人口增長翻倍,可集水區與相應設施沒有任何增長,與其他國家不太一樣的是,玻利維亞所有水費需上交給水利部,但修建水利設施的錢卻需要地方負擔,直接導致水利設施嚴重遲滯。

安第斯冰川大面積融化按理說暫時不應該缺水,但玻利維亞卻是個採礦大國,其礦業產值佔GDP總量的14%,而採礦最需要的大量淡水幾乎都截流自冰川雪水,因為雪水不用錢。

眾所周知,工業洗礦後的水是高度汙染水源之一,需經過層層過濾才能直接排放。但玻利維亞不存在這個說法,因為安第斯山脈有很多鹽晶「廢地」,原本就無法從事農業生產,就這麼被當成汙染水的最佳排放點。

2018年幾場暴雨過後,波波湖沿岸生活的數萬居民喜出望外,因為賴以生存的波波湖又重新開始蓄水了,漁民們拿出積蓄購買魚苗放養湖中,期待明年能有更多收穫。

事與願違的是,這些魚苗還沒到收穫季節就開始成片死亡,經過檢測才知道,波波湖的水質含有工業劇毒成分,也就是俗稱的洗礦水。沒有魚,鳥類也消失了,鳥類消失讓周邊的動植物失去繁殖的可能性,居民也開始成群結隊的遷離家園,如今已有99%居民離開波波湖。

相關焦點

  • 資訊 | 非洲連續乾旱促使數恩加米湖即將乾涸 環境變暖的背後是動物滅頂之災
    這些年環境的不斷變化導致非洲越來越炎熱,自1980年起位於波札那的恩加米湖的湖水逐年減少,但這不妨礙恩加米湖依然是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恩加米湖:波札那北部淺水窪地。位於奧卡萬戈沼澤地(Okavango Swamp)西南角。面積10,400平方公裡(4,000平方哩)。海拔932公尺(3,057呎)。
  • 凡湖海岸線後退200多米,正面臨威脅
    土耳其最大的湖泊凡湖的海岸線已經開始逐漸後退,科學家們警告,由於全球變暖影響了水循環,年補充降水量已經不能維持之前的水位。凡湖位於土耳其東部的凡省和比特利斯(Bitlis)省。今年,凡湖某些地區的海岸線撤退200多米(220碼)。一艘舊漁船,像時代的幽靈一般,從蒸發的湖泊中出現,現在停在凡湖埃德雷默特區的乾涸的岸邊。
  • 如果某一天,海洋突然乾涸了,人類能支撐多久?
    大家好,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不爆胎的嗶嗶俠如果某一天,海洋突然乾涸了,人類能支撐多久如果海洋裡的水突然乾涸了,那麼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海洋生物了大部分的兩棲動物或許還能逃過一劫,但是對於海洋生物來說就是致命的打擊了。
  • 中國此湖泊乾涸了30多年,是恐怖的死亡禁地,如今卻起死回生了?
    中國此湖泊乾涸了30多年,是恐怖的死亡禁地,如今卻起死回生了?雖然我們中國也是山多水多的地方,但現在我們國家的湖水仍在萎縮,其中不少的湖水已經乾涸,應該說這實際上是一抔黃泉流回了一抔黃土,當人們說這個湖乾涸了的時候,許多人就會想到洛博,可是他在七十年代已經完全乾枯了,並且正是由於這一點,這個神秘的湖才被世界人民所知道。
  • 土星衛星泰坦上找到乾涸的河床
    泰坦星下的甲烷、乙烷雨積纂成湖,科學家觀測到的光點可能是乾涸的湖泊痕跡。這個猜測或將令十年來的謎團撥雲見日。21世紀之初,天文學家在土星的月亮──泰坦星上看見神秘的光點,每個光點都有3000多英裡寬。新研究如今指出,那些光點可能是乾涸湖泊的殘跡──這個結論大膽暗示著系內外星生命的存在可能。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科學家傑森‧霍夫加納(Jason Hoftgartner)告訴告訴《科學新聞》(Science News):除了地球,泰坦至今仍是我們所知,宇宙中唯一地表有液體的地方。泰坦,這顆太陽系中排行最大的月亮,長久以來令天文學家為之著迷。
  • 乾旱和汙染侵襲嚴重 洞庭湖退田還湖8年反思
    乾旱和汙染侵襲嚴重 洞庭湖退田還湖8年反思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9日 10:2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退田還湖8年後,洞庭湖給動植物繁衍帶來了欣榮,但因枯水、汙染和過度捕撈等問題,這裡的憂傷遠未治癒——
  • 代表著「希望」的敦煌,突現一大湖泊,在此之前乾涸了300年
    敦煌的環境大家都知道,成為沙漠中的珍珠,最離不開的就是水,人類也是水的起源,敦煌中的月牙泉,曾經幾乎是乾涸的月牙泉,我們花了很多資金和心血之後,終於挽回了那個,我知道了水資源在這裡不足多少,疲勞與珍貴。
  • 北極繼萬年一遇高溫後,又頻繁出現野火,是地球氣候要變先兆嗎?
    2020年出現了多個不愉快自然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洪災,野火,強降雨,極端高溫,颱風等,不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家園,搞得不少人都開始懷疑人生了,不僅聯想起物理學家霍金的世紀預言,俄羅斯火星男孩預言,還有盲眼神婆巴巴萬加的預言,難道說2020年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是地球氣候大變前先兆嗎
  • 地球危險了?西藏深處發出一聲「奇異巨響」,專家:居民趕緊搬走
    眾所周知,地球在茫茫宇宙當中有著億萬年的時光,而人類踏上了地球這一片土地也才幾千年的歲月,在這漫長的時間當中,人類逐漸在了解以及認知地球的種種神秘之處,也明白了地球為了營造出生態系統,而孕育出如此龐大數量的生物。
  •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我們的歸宿是什麼?西瓜視頻為你揭秘
    好吧,是曾經,但是你們卻不斷地使星球變暖,我試著警告你們,我的身體在融化,你們什麼都不做,海平面在上升,你們還是什麼都不做。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讓你們注意到我的變化。畢竟我已所剩不多了。這是來自冰川的一份獨白。
  • 幽靈湖:20年後出現在世界的另一端,地球內部有通道?
    「幽靈湖」:每12年消失一次,卻在地球另一端出現,聯合國都未知其原因。說起海市蜃樓,大家可能覺得很神秘,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呢?
  • 氣候變暖北遷? 成都周邊又現「印章蜘蛛」
    至於為何在成都周邊頻頻出現,趙力分析,氣候變暖是裡氏盤腹蛛北遷的一大因素。趙力表示,裡氏盤腹蛛從形態體徵上,是最符合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蜘蛛之一,這類蜘蛛最早是國外昆蟲學家1901年在東南亞地區發現的,國內首次發現是在2000年,地點在四川蘆山。為何現在成都周邊會頻頻發現這種蜘蛛?
  • 中國沙漠最大淡水湖未來10年或乾涸 跨省求水3年
    求了3年,被預測未來十年或將乾涸的「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鹼淖,終於在10月19日等來上遊內蒙古自治區的水庫開閘「跨省補水」了——100萬立方米,這意味著,湖的水位將上漲3釐米,而它年均下降速度則是30~60釐米。  這個毛烏素沙漠邊緣的湖泊地處內蒙古、陝西交界,近八成面積在陝西。
  • 全球變暖或將是未來地球災難的主要原因
    地球正在升溫,現在的陸地和海洋都比1880年開始保存記錄時要溫暖,而且溫度仍在上升。這種溫度上升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具體體現。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1880年至1980年之間,全球平均氣溫每十年平均以0.13華氏度(0.07攝氏度)的速度增長。
  • 衛星過頂受影響,地磁逆轉發生先兆?
    其實除了自身變化外,地球磁場還會受外界影響!2007年發射的THEMIS磁層研究衛星,就觀察到當太陽和地球的磁場相互對齊時,地磁場的強度會減弱。但是有的時期逆轉的又非常頻繁,最快的時候五萬年間發生了兩次逆轉。地球上一次地磁逆轉是在78萬年前,人們很擔心下一次地磁逆轉,會給我們帶來很大損失!
  • 離世界末日可能只剩22年,聯合國剛給人類下了最後通牒,卻被99%的人視而不見……
    如果醫生告訴你,你只剩22年可以活,如果繼續現在的生活方式。你會大驚失色,你會深刻反省,你恨不得立刻就開始健康生活。你一定不會無動無衷。自稱是環保人士的阿爾文,退休前一直在石油公司工作。1.5℃而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不會太遠,也許在12年後,最晚34年後,全球升溫就將達到1.5℃。 而要讓全人類存活下去,到2030年,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需比2010年減少45%;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放。我們真的什麼都不能做了嗎?當然不。 有些東西可以減少。
  • 地球發出一級警報,全球第五大瀑布幾近乾涸,人類還不醒醒嗎?
    地球發出一級警報,全球第五大瀑布幾近乾涸,人類還不醒醒嗎?地球對人類來說是何其的重要,它賦予人類生命,提供適宜的溫度、環境、水源、陽光等,它的地位無可撼動。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人類越來越覺得自己行了,開始對地球無止境的索取,破壞生態環境,如今比較嚴峻的問題處處皆是,例如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的上升,亂砍濫伐,各種各樣的汙染等,地球正在遭到潛移默化的破壞,持續這樣,未來地球的面貌不堪設想。
  • 全球變暖全方位影響人類 世界地球日關注環境
    全球變暖全方位影響人類 世界地球日關注環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2日 22:15 來源: 來源:湖北日報根據專家的解釋,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2攝氏度,地球上15%至40%的物種將面臨滅絕危險;如果不採取措施,到本世紀中葉,全球將有2億人口會因海平面升高、洪澇或乾旱而不得不放棄家園。實際上,氣候變暖造成的後果還遠不止這些,它對整個地球和人類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法國最新一期《科學與生活》雜誌發表文章指出,氣候變暖對經濟發展造成重創,尤其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業。
  • 衛星圖顯示中亞「鹹海」已近似完全乾涸(組圖)
    衛星圖像顯示出鹹海在1973年和1986年的乾涸狀況衛星圖像顯示了鹹海在2001年和2004年的乾涸狀況該衛星圖片顯示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的乾涸狀況【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調查顯示,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相接壤的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