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世界末日可能只剩22年,聯合國剛給人類下了最後通牒,卻被99%的人視而不見……

2021-02-25 麥子熟了

本文轉載授權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

有束光(ID:onelight01)

如果醫生告訴你,你只剩22年可以活,如果繼續現在的生活方式。

你會大驚失色,你會深刻反省,你恨不得立刻就開始健康生活。

你一定不會無動無衷。

可就在前兩天,同樣的一個警告,由聯合國向全人類發出——《全球升溫需限於1.5℃,否則2040年世界將陷入危機》,它淹沒在中國錦鯉和明星動態之下,幾乎被所有人忽略了。

 

這條警告意味著什麼呢?

在2016年177國籤署的巴黎協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以內

 

僅僅兩年,越來越頻發的極端天氣,全球多地因高溫引發的大量死亡事件,讓科學家們意識到,2℃這個目標,已經不足以讓這具「病入膏肓的身體」,起死回生。

而1.5℃,將是全人類這個危症病人,所能承受的極限。

那我們現在已經用掉多少份額了呢?1℃。


各國把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1.5度的問題達成了協議

如果超出了這個份額呢?

那個所有人隱隱預感、

卻不敢設想的結果,

被一部紀錄片拍出來了

——《愚昧年代》。

 

  

科幻?現實!  

在影片的開頭,

我們跟著鏡頭「環遊」了全球。

曾經醉生夢死的賭城拉斯維加斯,

如今只剩斷壁殘垣,

被漫漫黃沙侵蝕。

 

曾經無數遊客慕名而來的雪梨歌劇院,

被大火灼燒。

 

美麗的泰姬陵前,

一隻禿鷲在啃食骨架。

 

難民們聚集在一起,

勉強求生的日本。

 

當然,還有片子沒有拍出來,

但是已經靜靜沉沒在海水之下的

上海、廣州、香港們……

 

海平面上升後被淹沒的城市,製圖:Jeffrey Lin

如果不告訴你,你可能以為這是一部科幻片。

 

然而,下一刻,坐在全球檔案館中的管理員看著你,告訴你,2055年發生的這一切,都是真的。

 

而如今我們周圍的這一切,已經成為了「歷史紀錄片」。

 

來自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文物、

動物標本、電影、書籍和科學報告,

被儲存在北極圈附近的這座巨大全球檔案館中。

管理員帶著我們翻揀出來自過去的影像資料,

告訴我們,

有多少我們可以拯救自己的可能,

但都被我們一一錯過。

 

雖然地球,

已經給了我們一次次警告。

 


片中用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展示了我們如何為了解決一個眼前的問題,而忽視另一個更遠的問題;

我們如何被更高一層的意志所統治,而隨波逐流;

我們如何付出所有努力,卻只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感

換句話說,我們如何自己毀滅了自己。

這裡沒有無辜的人 

第一個出場的是全法國最老的上班族,82歲的費爾南德,一生見證了阿爾卑斯山這座山脈的巨大變化。

 

在老人家年輕的時候,曾經有過很棒的夏天,動物夥伴們會走在冰川上,自由自在地吃草。

這裡冰河的快速消融,甚至不需要地質學家的數據,僅憑肉眼就能感覺出來。

 

還記得文豪海明威的《吉力馬札羅的雪》嗎?這座非洲第一山峰,從飛機上看已經是這樣。

 

 徐速繪/攝

當然,如果全球變暖,僅僅是影響到山川景觀和人類的生活方式,也不會被一再討論了。

 

讓我們看到這個經濟鏈條怎麼一旦轉起來,就無法停止的

圍繞著一種既油膩又骯髒卻充滿金錢氣味的「美麗」資源:

石油。

 

石油,一種如今的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資源,從CD到塑膠袋,從藥品到電腦,從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到手機到食物,都離不開石油。

1卡路裡的食物,從生產、包裝、冷藏到快遞到我們手上,大概要花80卡路裡的石油。

 

打開油泵就有源源不絕的石油,這似乎製造了一種富足的幻想,讓我們感覺她取之不覺用之不盡。

雖然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而在這個經濟鏈條底端,她的面貌是這樣的。

22歲的馬琳她所在的尼日三角洲的村落,沒有醫療系統,沒有中學,沒有電,也沒有水。石油公司在這裡開採造成的種種汙染,讓這裡接連有人感染死去。

她渴望當一個醫生,改善這裡的醫療條件。而讀醫所要支付的費用,迫使她捕魚來賺錢。

諷刺的是,因為石油,大魚基本死絕,捕獲的小魚也常常被石油所包裹,需要用洗衣粉來洗乾淨。

一個經濟學的殘酷定律「資源詛咒」發生在這裡:大量開採石油,不僅沒有使他們變富有,反而越來越貧困。

伊拉克的一對未成年兄妹,父親在戰爭中失去生命。

他們每天,分揀、修理來自英國、美國等國的大量鞋子,再用大編織袋帶去市場。

鞋子還能穿為什麼要扔?這讓他們困惑不解,卻也成了他們謀生的來源。

 

而經濟鏈條前端的光景是怎樣?

來自印度精英階層的小夥瓦迪亞,雄心勃勃地創辦了印度第三家廉價航空。還記得流行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的印度扒火車圖嗎?

小夥想要改變的就是那樣的局面,讓每個人都能付得起錢做飛機。

在1億人的出行需求前,碳排放量不會在考慮範圍內。

 

自稱是環保人士的阿爾文,退休前一直在石油公司工作。

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謀生是第一需求,自顧不暇的時候,哪還管的上自己幹的事是否和信念相悖?

但當卡特琳娜颶風來襲,他卻划著船,救下了包括一個95歲老人和6個星期大嬰兒的200多人。

 

正是這樣一個個普通人甚至稱得上好人的人,但都或多或少地捲入到全球變暖這場緩慢的災難中。

 

萬幸,也有人一直在做出努力

 

英國小夥皮爾斯在片中,一直在努力踐行環保的生活方式,同時推進風力發電替代傳統能源。

 

然而,卻遭到當地民眾的種種奇葩理由反對:開車時看到轉動的風葉會睡著啦,會有噪音啦……

在向當地發展委員會提議後,遭遇了一面倒的反對,理由也是荒誕不經。

 

投了反對票的人,自信自己是地球的一份子。


且慢,這不是大肆嘲笑別人的時候。

反過來看看我們自己,如果真的存在這一座全球檔案館,那我想,我們身邊發生的這些荒誕,也應該被收錄進去的。

 

我們希望用自行車替代汽車,來減少碳排放,卻製造了一個個「巨無霸」的單車墳場,

吳國勇用一張張照片,記錄下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屠殺」。

 

上海浦東。

合肥廬陽。

廣州天河。

在《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中,可以看到,我國的一次性能源消費比重仍然在90%以上。

 

新能源已經被發現超過50年,風力發電在我國也早早大力推廣了,為什麼還會如此?

 

也許看看這些停轉的風車,我們能找到答案

 

CARLOS BARRIA/ REUTERS

當全中國總計安裝了9.2萬臺渦輪機,幾乎是美國的兩倍時,卻因為缺乏從西部向東部輸送的線路而大量閒置。

以及更重要的,地方上為了照顧已經根深葉茂的煤炭產業,風能的生產配額被牢牢壓制,僅甘肅一省,就達到了39%的棄風率。

結果是我們風能發電佔比甚至還不如美國。


如果這場浩劫只有一個贏家,那就是消費主義

想想看,你有多少次因為一則誘人廣告、一個消費升級的好點子或是一個網紅營銷,而買了實際不需要的東西?

 

美國作家D.F華萊士有句,「很多欲望都是被發明創造出來的。」

自救行動  

還記得我們文章開始提出的目標嗎?1.5℃

而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不會太遠,也許在12年後,最晚34年後,全球升溫就將達到1.5℃。

 

而要讓全人類存活下去,到2030年,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需比2010年減少45%;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放。

我們真的什麼都不能做了嗎?當然不。

 

有些東西可以減少。

家電不用時,把電線拔掉,電器在閒置時的耗電量可以達到10%,每年就是100kg的二氧化碳。

多用公共運輸替代私家車,選擇新能源汽車。或是駕車時,越激烈的加減速度就會消耗更多汽油。

訂外賣時告訴賣家,自己有餐具,每年可以減少3.5公斤的碳排放。或是把包裝袋收集起來,二次使用。

仔細甄別可靠的二手衣物回收,不穿的衣服送去回收,能減少6公斤碳排放。

縮短洗澡時間,省水也省電。每天洗澡時間短5分鐘,每年能減少8公斤碳排放。

把鎢絲燈泡換成LED燈,假設每天用6個燈泡6小時,換成環保燈泡一年能減少552公斤碳排放……

很多人提起全球變暖的後果,都會提到:要保護地球,保護地球母親。

可是事實的真相是,地球不需要我們保護,地球甚至不需要我們。

所以即便人類滅亡,地球也會獲得喘息之機,慢慢修復自己。

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有我們自己。

所謂的防止全球變暖,最大的受益者和受害者都是人類。

我們做了什麼,也許就將決定《愚昧年代》這部片子,究竟是一部科幻片,還是像下面這一個個年份的走向一樣,成為一部紀錄片?

影片中,最終人類停擺的時間,是2055年

你有什麼低碳生活的好方法?歡迎在評論區評論,讓更多人知道。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們和孩子的未來。

* 本文轉載授權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有束光(ID:onelight01),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授權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背後科學奧秘:我們離世界末日只剩21年?
    》外還有《瘋狂的外星人》22億,《飛馳人生》16.3億。但人類造出了同樣龐大的行星發動機,足以在5年左右將地球推進到逃逸速度(脫離太陽引力的最低速度)。 聯合國警告:離世界末日或許只剩21年! 不少網友評論稱,《流浪地球》的故事一再強調「故土」、「回家」的概念,這非常符合中國的傳統理念,確實,人類最終無法離開地球,就像嬰兒無法離開母親。
  • 人類為什麼喜歡意淫世界末日?
    文丨(苦笑)眾所周知,人類有一個奇怪的癖好:意淫世界末日,以及末日後的世界。在眾多的末日世界裡,有隻剩人類苟延殘喘的,有人類和機器人一起苟延殘喘的,以及機器人代替人類苟延殘喘的。「世界末日」這事兒歷史上還真發生過,且不止一次。人類歷史上的「末日時刻」比如,大家都經歷過的2012。
  • 聯合國警告:人類只剩12年阻止全球氣候惡化帶來的災難
    純素6年,愛環保愛動物。對新興事物充滿好奇心,被身邊男性朋友評價為女生中少見的知識面廣。01拯救地球的時間可能只剩12年了2017年,川普乾脆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在這種形式下,溫控範圍當然越寬鬆越好,能頂住壓力把它從2℃降到1.5℃,充分說明了全球暖化問題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留給人類的升溫配額不多了。
  • 迷戀世界末日的人類
    1999年其實真的發生了世界末日的場景,也就是「千年蟲」事件,這是一個程式設計師拯救世界的故事,而且是真·拯救世界於末日。我們距離世界末日並不遙遠,所以這個話題對人類來說,才永遠具有魅力。各個文明的傳統社會,普遍認為這個世界是早先「創造出來」的,一切觀念知識,飛禽走獸,都是先驗的。歷史會平穩地重演自己,偶有道德的墮落,或黃金時代的輝煌。但並非什麼螺旋式上升,還是會中值回歸。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直到世界末日的來臨。有的民族認為它是末日的審判,有的民族認為它是諸神的黃昏。
  • 1947年設置的世界末日鍾,被科學家再次調快,離末日100秒?
    筆者:三體-小遙上個世紀初期,愛因斯坦聯合數名科學家創辦了一份雜誌,創辦的初衷就是向人們傳播和平,並且在1947年設置了一個十分特殊的欄目——世界末日鍾。實際上,這個鐘並不存在實體,是科學家特意設置的虛構物體,並不受到人們傳統思維中的時鐘概念限制,所以沒有任何刻度,科學家會根據每年地球上發生的各種大事來判斷人類文明何時會走向終點。這聽起來十分詭異,不過為了讓大部分人理解,科學家還是為其設置了時針和分針,並且將時間定格在零點之前7分鐘。
  • 川普讓世界離末日更近? 科學家撥快「末日時鐘」
    「末日鍾」撥快了半分鐘,距離象徵人類滅亡的「午夜」只剩下兩分半鐘,是1953年以來最接近「人類終結」的時刻。1947年,《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校園內設立了「世界末日鍾」,它是一個象徵性的為世界敲響的警鐘,用以提醒人類可能將面臨世界末日。  核武是主要參考依據  「末日鍾」提醒人類警鐘長鳴  「世界末日鍾」只有鐘擺,沒有任何機械結構,錶盤上也僅在左上方15分鐘的地方有刻度。
  • 末日時鐘再次調整: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有100秒
    【ALENG 自媒體】1月24日午間自媒體專稿,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有100秒了,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由一個由科學家和相關人士組成的科學團體對於人類文明即將毀滅的一個判斷。這個被稱為末日時鐘的組織剛剛更新了時鐘的指針,數據顯示,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100秒時間,這是自1947年該時鐘設置以來,其顯示值最小的一次。
  • 一文看懂背後科學奧秘:我們離世界末日...
    聯合國警告:離世界末日或許只剩21年!  不少網友評論稱,《流浪地球》的故事一再強調「故土」、「回家」的概念,這非常符合中國的傳統理念,確實,人類最終無法離開地球,就像嬰兒無法離開母親。  雖然《流浪地球》中「人類流浪計劃」順利進行,但其中反映給我們卻是一個環境被嚴重破壞地球家園滿目瘡痍的場景。
  • 末日時鐘警示-2020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如果時鐘的分針指向12,也就是到達午夜24點,那就意味著毀滅性的災難爆發,也就是人類文明消亡的時刻。首次設立時,「末日時鐘」被設定在,「距離午夜7分鐘」的位置。之後,每當世界發生一些重大事情,就會有人把時鐘進行「撥快」或「撥慢」,這意味著離「世界末日」更近或更遠。
  • 末日時鐘逼近午夜—新聞—科學網
    在一座特殊時鐘上,人們距離「末日」可能只剩
  • 末日時鐘警示-2020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如果時鐘的分針指向12,也就是到達午夜24點,那就意味著毀滅性的災難爆發,也就是人類文明消亡的時刻。首次設立時,「末日時鐘」被設定在,「距離午夜7分鐘」的位置。之後,每當世界發生一些重大事情,就會有人把時鐘進行「撥快」或「撥慢」,這意味著離「世界末日」更近或更遠。
  • 末日時鐘-2020年人類最接近毀滅的時刻
    大家好,我是火宗君,今天來聊聊末日時鐘2020年1月24日,在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的見證下末日時鐘人家撥鐘不是隨便撥動的末日時鐘的撥動(這鐘是可以逆向撥動的)是由十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委員會根據世界局勢和世界大環境商議後決定的要是想撥動這鐘先去獲得個諾貝爾獎或當個科學家吧,在我這敲鍵盤也沒用今年的撥動是自1947年該時鐘設置以來最接近午夜24點的一次自1947年設置末日時鐘以來
  • 「世界末日」還有1分40秒到來?末日時鐘再次撥快,人類該警醒了
    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已經爽約了好幾次。1999年沒有發生,2012年沒有發生,人類似乎越來越不相信這個說法了。但就在上個月,美國的「末日時鐘」再次被撥快,距離世界末日的「零點」還剩100秒,也就是1分40秒。
  • 「世界末日」還有1分40秒到來?末日時鐘再次撥快,人類該警醒了
    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已經爽約了好幾次。1999年沒有發生,2012年沒有發生,人類似乎越來越不相信這個說法了。但就在上個月,美國的「末日時鐘」再次被撥快,距離世界末日的「零點」還剩100秒,也就是1分40秒。
  • 毀滅人類的5大可能,世界末日離我們還遠嗎,能否逃過一劫?
    已知的史冊中,地球經歷了奧陶紀大滅絕、泥盆紀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以及白堊紀大滅絕這五次世界末日,每一次末日地球上都有超過80%的物種消失,澳洲山火、東非蝗蟲、全球新冠,面對近年來災難頻發的人類世界,地球命運看起來顯得是岌岌可危,這一切的發生不禁讓人感慨屬於我們人類的世界末日似乎正在上演,世界末日的第一大可能就是遠古病毒大爆發。
  • 2018年剛過,關於2019年的「末日預言」就來了
    然而,在過去一年裡發生的一系列明顯的聖經事件被作為天啟的關鍵標誌被排除後,2019年剛來,就有人引用聖經預言。末日預言者們聲稱,2019年才是地球末日。聖經上的符號明顯出現,預示著彌賽亞的到來--至少有些人是這樣認為的。聖經先知以西結宣稱,死海--中東一處高鹽水域--將在世界末日之前復活,也就是恢復生機,有魚類誕生,這就實現了《聖經》中預言的目標。
  • 現在是11點58分,距離人類毀滅,只剩2分鐘
    --- 我是廣告 ---距離人類文明的最後終結,只剩2分鐘了……
  • 地球變暖的先兆:此湖在22年內兩次乾涸,99%居民遷離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溫室效應,即地球表面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被統稱為溫室氣體,能大幅吸收地面輻射的紅外線使地球溫度逐漸上升,地球變暖又使全球氣候產生突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降水量被重新分配、冰川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等。
  • 2032年人類或將面臨世界末日,人類能躲得過嗎?
    每個世紀結束的時候,都會有出現世界末日的說法,像1999年過渡到2000年的時候,就出現過很多關於世界末日的說法,大家在聽到這些傳聞的時候都變得人心惶惶,同時也覺得這是十分恐懼的事情,而且還挺擔心如果真的世界末日了怎麼辦呢?對於這樣的傳聞,大家甚至都不知道該問不該問,所以還是挺害怕的,人的膽子其實都是很小的。
  • 離象徵性世界末日僅有100秒!"世界末日鍾"究竟是什麼?它加速了
    如今,有科學家認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在加速。《原子科學家公報》將其象徵性的&34;的指針移近午夜,科學家稱,現在離&34;還剩100秒。「末日之鐘」再次調整這是自&34;設立以來的最高風險水平。那麼,什麼是&34;?它真的可以預測世界末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