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準生物:專注多次跨膜藥靶納米抗體研發,做中國版Abylnx
他們所創辦的晶準生物於2018年初正式運營,定位是以多次跨膜藥靶的納米抗體藥物早期研發為主的平臺型公司,通過合作與創新賦能新藥研發,加速創新藥產業發展。公司現階段的技術平臺包括藥靶抗原製備、藥物分子篩選、藥物分子生物學活性分析、結構生物學和藥物分子優化設計等五大核心板塊,既可以針對小分子藥物研發提供CRO服務,也可以針對大分子尤其是納米抗體藥物進行合作研發。目前,公司在這兩塊業務上的重視程度相當。事實證明,晶準團隊瞄準多次跨膜藥物靶點進行納米抗體藥物研發,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
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及市場現狀
B淋巴細胞只能產生一種專有的、針對一種抗原決定簇的抗體,所以具有理化性質高度專一、生物活性單一、與抗原結合特異性強等特點,單克隆抗體是由單個B淋巴細胞克隆所分泌的抗體。經過3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單克隆抗體藥物在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同時也成為了醫藥領域增長速度最快、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
針對GPCR家族的抗體藥物研發
因此,GPCR被視為重要的藥物開發靶點,GPCR抗體藥物研發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GPCR家族簡介GPCR的主體由7段跨細胞質膜的α螺旋結構構成。N端和三個loop位於胞外,參與受體與其配體的相互作用;C端和3個loop位於胞內。
-
目前熱門藥物靶點有哪些?研發趨勢是什麼?
藥物靶點是指藥物在人體內的作用結合位點,現代新藥研究與開發的關鍵首先是尋找、確定靶點,選擇確定新穎的有效藥靶是新藥開發的首要任務。以下是對目前部分比較熱門的靶點以及在我國上市的相關藥物進行的簡單梳理。EGFR單抗 目前,我國上市的抗EGFR的尼妥珠單抗由百泰生物研發,在2008年獲批上市,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EGFR類單克隆抗體藥物。目前,百泰生物正在開展3項Ⅲ期臨床試驗以拓寬其適應症。
-
首個納米抗體藥物獲批上市
2018年9月3日,EMA批准賽諾菲納米抗體藥物Cablivi(Caplacizumab)用於治療成人獲得性血栓性血小板紫癜(aTTP)。Cablivi成為首個特異性的aTTP治療藥物,也是首個上市的納米抗體藥物。此外,FDA已經授予Caplacizumab優先審評資格,目標審評決策時間為2019年2月6日。
-
聚焦抗體研發新思路新發現——2018新型抗體藥物論壇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結構複雜不穩定、大規模生產複製困難、研發周期長,生產成本高等。抗體工程等新技術的應用將抗體藥物研髮帶入了新的發展空間。目前人們通過對抗體結構的改造,發展出了抗體藥物研發的一些新方向,如抗體偶聯物、雙特異性抗體、單域抗體(又稱納米抗體)等新型抗體。多個新型抗體藥物已經在歐美同期註冊或開展臨床。
-
納米抗體Nanobody研發格局研究報告
編者按納米抗體近年來發展迅速,Ablynx是該領域的絕對領導者,自主開發的同時,與多家藥企開展了合作,旗下有40多個在研的納米抗體藥物。本文介紹納米抗體藥物的研發格局。2.2 癌症ALX-0651:ALX-0651靶向趨化因子CXCR4的兩個表位,是第一個進入臨床的針對GPCR的生物藥物。由於與標準療法相比沒有展現更好的藥效,已經停止開發。
-
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中和納米抗體藥物進入開發
五、 在優化的製劑處方條件下,該分子的穩定性好,適合開發吸入式給藥 更讓人驚喜的是,洛啟生物團隊利用公司自建的吸入式大分子藥物研發平臺,計劃開發全球首款吸入式COVID-19中和納米抗體藥物,經過多種嚴苛測試發現納米抗體的穩定性極佳,特別是霧化前後納米抗體仍然保持著優秀的穩定性,為後續進行吸入式
-
抗體類藥物投資還有這些熱點
單抗熱門靶點——PD-1/PD-L1、CTAL-4目前,在已經批准上市的抗體藥物中僅有27個靶點。PD-1是表達在細胞表面的一種重要免疫抑制跨膜蛋白,以PD-1為靶點的免疫調節對抗腫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均有重要意義。PD-1有兩個配體,PD-L1和PD-L2,PD-L1比PD-L2表達更為廣泛,主要在造血和非造血細胞中,由促炎症細胞因子誘導表達在腫瘤的微環境中,腫瘤細胞能夠表達PD-L1或者PD-L2。
-
抗體研發重中之重,靶點發現與篩選不容小覷
抗體藥物行業近年來發展十分迅猛,常年佔據全球銷售TOP 10藥物的半壁江山,成為生物製藥中複合增長率最高的一類藥物。抗體藥物具有靶向性強、療效好、副作用小等特點,是抗腫瘤領域及自身免疫病領域藥物中的新星,也是目前全球藥物研發的熱點。
-
B7-H3靶點腫瘤新藥!第一三共第四款DXd抗體藥物偶聯物DS-7300進入...
2019年11月04日訊 /生物谷BIOON/ --日本藥企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與Sarah Cannon研究所(SCRI)近日聯合宣布,評估DS-7300的首個人體I/II期臨床研究已對首例患者進行了給藥治療。
-
抗體偶聯藥物國內研發現狀及企業布局分析
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已經成為國內外抗體藥物研發的新熱門方向,國內企業紛紛跟隨布局,已有二十餘款產品進入IND及臨床階段,抗體、連接子、毒素分子等方面的專利技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總日程——EBC2020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作為EBC四大主論壇之一,今年將特別圍繞「抗體產業化發展之路」、「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創新藥物前期研究及開發關鍵」、「抗體偶聯藥物開發全流程」」抗體藥物產業閉門會議」等抗體藥物產業最為關注的方向展開深入探討!
-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
要聞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藥渡經緯信息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李靖博士在「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做了《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進行中國抗體藥物研發的布局》的報告。抗體藥物發展概覽最近,藥渡做了大量的工作來梳理抗體藥物全球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研發情況。
-
99個可溶性配體靶點及291款相關藥物梳理
配體靶向藥物及配體靶點的總體情況自1998年FDA批准了靶向TNF-α的英夫利昔單抗(infliximab)和依那西普(etanercept)以來,配體靶向藥物獲批數量逐年增多,其中半數新分子實體(NMEs)在最近6年內獲批,特別是2018年與2019年,分別有6款和5款順利上市。
-
「鼠」一「鼠」二 這家企業的抗體藥物研發平臺厲害了
在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有這麼一家企業——北京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奧賽圖」),作為中關村高精尖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同時也是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該企業從「做鼠」到「用鼠」,建立起「一站式」抗體藥物研發平臺,助力新藥研發精準醫療。
-
醫藥生物之抗體偶聯藥物ADC專題報告
近年來,隨著新的接頭、小分子毒素、抗體以及靶點發現技術的不斷發展,ADC早期的問題不斷被克服,陸續有 ADC 藥物的上市,以及此類藥物在血液瘤、實體瘤中展現得良好臨床效果,ADC 市場在經歷了沉寂期後又獲得了資本新一輪的關注。1、 春風來不遠,ADC 市場漸入佳境大道且泛然,ADC 藥物研發步入火熱期。
-
盤點:國內學術界從事抗體藥物相關研發的科研機構和重點實驗室
在原研藥的研發如火如荼的同時,隨著重磅藥物專利到期,抗體生物類似藥的發展也迅速興起。整個抗體藥物行業一派欣欣向榮,市場規模將破千億美元大關。 在全球範圍內的全行業蒸蒸日上的同時,國內學術界和工業界也不甘落後,一方面選擇經典靶點開發Me-too、Me-better,選擇經典藥物開發biosimilar,另一方面也嘗試通過新靶點、新技術實現彎道超車。
-
科普來了 | 科學家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通道蛋白,是膜蛋白的一種,相當於這間屋子其中一扇窗戶,作為物質跨膜轉運的通道,它在神經信號傳遞、細胞程序性死亡等複雜的生理活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很多重大人類疾病的藥物作用靶點,也作為蛋白質工具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技術與研究。本次研究所設計的跨膜孔蛋白,就隸屬於通道蛋白。
-
天津大學探索新型納米藥物 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福音
日前,天津大學常津教授團隊探索研發新型納米藥物,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思路。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工程技術國際權威期刊《先進科學》。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老年痴呆症」。全球有將近 4000 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