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GPCR家族的抗體藥物研發

2020-11-24 健康一線視頻網

來源:生物製藥小編

GPCR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即G蛋白偶聯受體,是哺乳動物基因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1],廣泛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心血管、視網膜等器官和組織,參與機體的發育和正常的功能行使。而如果與其相關的細胞內通路調節發生異常,或者外源病原物以之為受體攻擊機體細胞,則會導致一系列疾病的發生。因此,GPCR被視為重要的藥物開發靶點,GPCR抗體藥物研發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GPCR家族簡介

GPCR的主體由7段跨細胞質膜的α螺旋結構構成。N端和三個loop位於胞外,參與受體與其配體的相互作用;C端和3個loop位於胞內。

特定的配體與GPCR結合,會引起G蛋白的活化,產生第二信使Ca2+或cAMP,將GPCR所接受的胞外信號向下遊傳遞;但GPCR也可以介導不依賴G蛋白的信號傳導,如通過與β-arrestin等分子相互作用調節下遊通路。

針對GPCR超家族的成員,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比較流行的有兩種:一是A-F分類系統;另一種是根據序列相似性和功能相似性,將GPCR分為Glutamate, Rhodopsin, Adhesion, Frizzled/Taste2, Secretin等5類(縮寫為GRAFS),絕大部分人源GPCR可被歸類其中[1]。

GPCR蛋白與疾病的關係

GPCR家族在人體內分布廣泛,功能複雜,因此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和進展過程有所關聯,或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根據截止到目前的較為清楚的研究,GPCR涉及到的疾病主要分為3大類:癌症、炎症和心血管/代謝疾病。

GPCR與癌症

研究表明,GPCR家族的多種成員參與了各類癌症的發生和進展[2]。激素受體類的GPCR參與了某些激素依賴的癌症。有些蛋白酶激活受體如PAR1,在MMP-1的催化下活化並激活下遊信號通路,促進癌細胞的侵襲和惡化。有些趨化因子受體,如CXCR2、CXCR4,在骨髓瘤、淋巴瘤細胞中高表達[3],也可能高表達在如胰腺癌等實體瘤細胞上,參與細胞的遷移、血管生成等[4]。

GPCR與炎症

趨化因子受體家族主要表達在免疫系統各類細胞上,參與免疫細胞的發育、遷移、生存、免疫功能的發揮等生理病理過程[5]。其中,炎症反應就是由免疫細胞上的趨化因子受體受趨化因子激活後介導免疫細胞發揮宿主免疫功能而產生的一類病理現象。如CXCR1、CXCR2主要表達於中性粒細胞上,當機體某處發生感染或出現損傷時,中心粒細胞會在相應趨化因子(CXCL1、CXCL2、CXCL8)的趨化下向病灶遷移,到達病灶後釋放炎症因子,從而產生局部的炎症反應[6]。

GPCR與心血管/代謝疾病

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GPCR成員主要分布於Class A家族的α亞類,如人體最重要的神經體液調節系統之一,血管緊張素系統(RAAS)中的AT1R、AT2R以及Mas-R。AT1R受體激活引起血管收縮,細胞增殖遷移、炎症纖維化、心肌再塑和肥厚、鈉水瀦留和ROS 生成等等;而Mas受體激活主導血管舒張、抑制細胞增殖遷移、抗炎症纖維化、抗凝、促EDRF、NO生成、抑制心肌肥厚和生長等等,兩者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共同維持人體的自穩態。

與代謝疾病相關的GPCR成員主要是分布於Class A家族中的脂肪酸受體,比如GPR120、GPR41和GPR43等,以及Class B家族中的Secretin受體家族,包括GLP-1R和GCGR等[7]。食物營養成分在腸道中可被分解產生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酸除了被吸收氧化分解產生能量以供機體利用之外, 還能通過結合脂肪酸受體激活信號通路, 參與多種生理功能的調節, 如維持能量平衡、代謝穩態、調節脂質形成與分解、監測菌群數量等。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通過激活GLP-1R,提高胰島β細胞的胰島素分泌水平,從而控制血糖;同時它還使人產生飽腹感,減緩腸道蠕動,降低食物攝入。胰高血糖素(GCG)通過與其受體GCGR結合而被激活,增強肝糖原降解,並調節葡萄糖的從頭合成途徑,抵抗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從而升高血糖。在二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糖的同時會伴隨高胰高血糖素症。

除了這3類疾病主要的疾病之外,還有其他疾病被證明與GPCR相關,如:CCR5參與HIV向T細胞的入侵,是治療愛滋病的一個重要靶點;如降鈣素相關基因肽受體CGRPR和其配體CGRP表達於三叉神經元區域,兩者的相互作用所激活的下遊信號通路被證明與偏頭痛相關[8]。

以GPCR為靶點的抗體藥物開發

GPCR作為抗體藥物靶點的可行性

目前認為,可以成為藥物靶點的GPCR約為370個。針對GPCR靶點,抗體藥物所起到作用主要是阻斷胞外信號對靶點的激活,調控由靶點介導的胞內信號傳導。

抗體藥物對於GPCR靶點的特點和優勢

相對於小分子,抗體在體內的清除率更低,作用時間更長,相應的給藥頻率更低;並且在給定劑量下,抗體的血漿濃度的個體差異更小。

而針對GPCR的抗體藥物治療的特殊優勢,可歸納為以下3個方面:

首先是抗體藥物的獨特成藥性。抗體可以阻斷GPCR與配體的結合,可以讓GPCR內吞,使GPCR下遊信號降低或終止。它還可以結合GPCR的特定表位,穩定GPCR活化時的特定構象,產生具有偏好性的生物學活性。

其次是抗體藥物的選擇性好。與受體之間保守度低的位點結合的藥物具有很好的特異性。例如,Secretin受體家族成員的胞外N端較長,而相近成員之間的序列差異主要集中在N端;而小分子結合的跨膜區域則相對保守[9]。

再者是抗體藥物的體內分布。許多GPCR在外周和中樞神經系統均有表達,而抗體藥物由於血腦屏障的阻隔,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穿透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對於在外周和中樞神經系統均有表達的GPCR,若只需針對外周的部分設計藥物,則可以開發治療性抗體,使藥物主要分布在外周區域,降低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毒副作用。

以GPCR為靶點的抗體藥物開發方法的發展現狀

GPCR的7個跨膜區的結構特點以及天然的低表達率,使得有生物學活性的可溶性GPCR抗原難以製備,篩選困難。目前GPCR抗原製備有多種方法,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10]。

英國Heptares therapeutics公司開發的StaR技術,通過向GPCR引入少量定點突變,在不破壞蛋白藥理學性質的情況下提高受體的熱穩定性,從而幫助純化出的GPCR穩定構象,或通過設計突變將GPCR固定成特定的失活或激活狀態,用於篩選特定的激活型或抑制型抗體。

荷蘭Pepscan Therapeutics公司的CLIPS (Chemical Linkage of Peptides onto Scaffolds) 技術通過化學修飾使一個或多個肽段以特定構象穩定存在,模擬複雜蛋白特定結構域的天然構象,替代全長受體進行藥物篩選。

鴻運華寧獨有的GPCR穩定高表達技術平臺克服了抗原製備的難題,能用於動物的有效免疫,克服了篩選高背景的難題,提升了抗體篩選效率。

除了通過抗原免疫動物篩選單克隆抗體,現在用於篩選的體外展示技術包括噬菌體展示、核糖體/mRNA展示、細菌展示和酵母展示[11]。它們雖然可以進行抗體高通量篩選或優化,但由於在不同於哺乳動物細胞的環境中表達,所產生的抗體在蛋白質摺疊、糖基化、二硫鍵形成和修飾都可能不同。此外篩選獲得的往往是抗體片段,並非全長抗體,還存在重組後全長抗體失活以及表達水平降低的問題,難以滿足抗體藥物研發的需求[12]。近年來,哺乳動物細胞表面展示系統的發展成為製備人源抗體的一個熱點,動物細胞中蛋白質的摺疊、分泌以及翻譯後修飾等過程與人體的最為接近,應用動物細胞表面展示系統展示全長人源抗體潛力巨大。但此技術尚不成熟,全長抗體庫構建效率低,庫容量小,難以滿足高親和力、高特異性的抗體的篩選需要[13]。

鴻運華寧基於哺乳動物細胞展示技術所開發的高效GPCR全長抗體展示平臺能夠有效篩選抗體及提高親和力,獲得靶向性高、治療效果好、經濟效益可觀的抗體藥物。

針對GPCR的抗體藥物研發情況

目前,全球僅有日本協和發酵麒麟公司的Mogamulizumab(商品名為Potelieo)在日本上市。該藥物靶向CCR4,適應症為復發或難治型CCR4陽性的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

除此之外,有多個藥物症處於不同的研發階段,部分列表如下:

可以看到,在研管線中,靶點類型和適應症類型均較為多樣。

Erenumab、Galcanezumab、Fremanezumab和Eptinezumab均為治療偏頭痛的抗體,Erenumab靶向CGRPR,而後三者靶向CGRP。目前,前三者已經申請上市,Eptinezumab也已經處於三期臨床階段。可以預計,偏頭痛領域將會從沒有有效治療手段一下子步入巨頭競爭的狀態。

PRO-40靶向T細胞表面的CCR5,用於愛滋病的治療。若成功,它將是繼中裕新藥的Ibalizumab-uiyk(商品名為Trogarzo)之後又一款治療愛滋病的抗體藥物。

北京科信美德在研的REMD-477是針對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的抑制性抗體。通過抑制GCGR降低肝細胞上的胰高血糖素信號傳導,進而抑制肝糖原降解和內源葡萄糖的從頭合成途徑。目前,該項目針對糖尿病適應症正處於二期臨床研究階段。

Bird Rock Bio(更名前為銳意生物)與強生就一期臨床在研抗體RIY-018達成合作協議。該藥的靶點是CB1受體,適應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

重點企業介紹:鴻運華寧生物醫藥(Gmax Biopharm)

鴻運華寧是一家總部位於浙江杭州的致力於靶向GPCR的抗體藥物開發的生物製藥企業,由景書謙博士於2010年創辦。目前,除了位於杭州的總部和研發中心,公司在美國和澳大利亞設有臨床研發機構;另外,公司正在籌建的商業化生產基地位於河南鄭州。

鴻運華寧擁有GPCR抗體開發技術平臺。他們通過建立高通量的雜交瘤篩選、高通量抗體表達篩選、抗體功能檢測等一系列技術平臺,解決了靶向GPCR的抗體藥物的篩選、優化、人源化等難題,對這類靶點的抗體藥物開發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公司公布的研發管線涉及代謝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和癌症這三個疾病領域,其中代謝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系統疾病這兩個領域的候選抗體均出自GPCR抗體技術平臺。

附表 鴻運華寧研發管線

GMA102和GMA105

GMA102和GMA105為同一種分子(Glutazumab),是針對GLP-1R的激活型抗體,結構如下:

常規的GLP-1通過激活GLP-1R,調控其下遊信號通路,提高胰島β細胞的胰島素分泌水平,從而控制血糖。但高劑量的GLP-1會造成明顯的毒副作用,因為GLP-1R作為GPCR,其下遊的信號通路較多,且各信號通路的激活效果與受體-配體的結合方式直接相關(即信號調控的偏向性有所不同),GLP-1會開啟與調節胰島素分泌無關的信號通路,從而產生毒副作用。

而Glutazumab是由靶向GLP-1受體的人源化抗體與GLP-1片段融合而成,該分子利用其抗體部分的精確定位作用,實現GLP-1片段與受體GLP-1R以特定的方式(特定的結構域、特定的角度等)結合,從而對GLP-1R下遊信號通路的激活方式進行人為選擇和調節。這樣的設計理論上有助於控制GLP-1用藥後的副作用。因此,與GLP-1類的藥物(如度拉魯肽、索瑪魯肽等)相比,Glutazumab理論上有更好的安全性,這有助於該藥物在劑量上有更寬的選擇範圍。

體外實驗證明Glutazumab的效果好於度拉魯肽,食蟹猴上的實驗證明Glutazumab的安全性也好於度拉魯肽;一期臨床數據顯示Glutazumab的藥代性能和安全性數據均好於度拉魯肽的歷史數據。目前,公司為Glutazumab所選的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症這兩個適應症均在做二期臨床研究,二個項目編號分別為GMA102和GMA105。

目前,二型糖尿病領域競爭非常激烈。胰島素經過多年的改進已實現長效化,而改進版的艾塞那肽、度拉魯肽以及索瑪魯肽也將GLP-1類藥物帶入長效時代。目前索瑪魯肽的勢頭最盛,該藥物在與艾塞那肽和度拉魯肽的頭碰頭試驗中顯示出了更好的降糖效果和減輕體重的效果,另外,它的心血管獲益效果也得到了證明。因此,希望Glutazumab能體現自己在安全性和降糖、減重這幾個主要的方面顯示出自己的優勢,達到預期的高度,為患者提供一個更好的治療選擇。

GMA301

肺動脈高壓是指肺動脈壓力超過一定閾值的病理狀態,它可以是獨立的疾病,也可以是併發症或症候群。肺動脈高壓可導致右心衰竭。按照WHO對罕見病的定義,肺動脈高壓屬於罕見病,但從國內人群的健康狀況結合肺動脈高壓的發病原因(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血栓等)來看,肺動脈高壓在我國的患病率並不低。

GMA301是全世界首個靶向內皮素受體ETaR的單克隆抗體藥物。GMA301與ETaR的結合,降低內皮素導致的血管壓力增加,從而緩解肺動脈壓力過高的症狀。相比於同靶點的小分子藥物,抗體的靶向性更好,藥物作用時間更長,並且可以避免小分子藥物導致的肝毒性。GMA301已獲得美國的孤兒藥資格認證,目前正在澳洲開展一期臨床研究。

治療肺動脈高壓的小分子藥物的研發頗為不順,成功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小分子藥物的選擇性較差,毒副作用較大,作為抗體藥物的GMA301,能夠很好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並能夠體現出明顯的治療效果。

除了這兩個藥物之外,公司還有數個靶向GPCR的抗體和Bibody藥物處在早期發現和臨床前研究的階段,可見公司的研發管線在未來會有很好的延續性。

小編總結

鴻運華寧作為在本土創立的生物製藥企業,沒有扎堆研發靶向免疫檢查點等熱門靶點的抗體,而是堅持將針對GPCR家族的抗體開發作為公司的重心,並且開發了相關的前沿技術,走出了一條研發領域和研發技術均體現出差異化的研發之路。同時,公司的研發布局也增強了全球工業界在靶向GPCR的抗體開發方面的能力,很好地推動了整個領域的發展和進步。相信針對GPCR的抗體新藥在相關疾病的治療方面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造福全球的患者。

參考資料

[1] Fredriksson R, Lagerström MC, Lundin LG, et al. The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in the Human Genome Form Five Main Families.Phylogenetic Analysis, Paralogon Groups, and Fingerprints. Mol Pharmacol. 2003; 63(6): 1256-72;

[2] Dorsam RT, Gutkind JS.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nd cancer. Nat Rev Cancer. 2007; 7(2): 79-94;

[3] SchinkeC, Giricz O, Li W, et al.IL8-CXCR2 pathway inhibition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against MDS and AML stem cells. Blood. 2015; 125(20): 3144-52;

[4] Zhang Q, Xu F, Shi Y, et al. 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 promotes tumor angiogenesis in gastric cancer via activation of JAK2/STAT3. Cell Biol Int. 2017; 41(8): 854-62;

[5] Griffith JW, Sokol CL, Luster AD. Chemokines and chemokine receptors: positioning cells for host defense and immunity.Annu Rev Immunol. 2014; 32: 659-702;

[6] Bennouna S, Bliss SK, Curiel TJ, et al.Cross-talk in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neutrophils instruct recruitment and activ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during microbial infection.J. Immunol. 2003; 171(11):6052-8;

[7] Paulsen SJ, Larsen LK, Hansen G, et al. Expression of the fatty acid receptor GPR120 in the gut of diet-induced-obese rats and its role in GLP-1secretion. PLoS One. 2014; 9(2):e88227;

[8] Edvinsson L. The Trigeminovascular Pathway: Role of CGRP and CGRP Receptors in Migraine.Headache. 2017; 57 Suppl 2: 47-55;

[9] Lagerström MC, Schiöth HB.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ndsignificance for drug discovery. Nat Rev Drug Discov.2008; 7(4): 339-57;

[10] JoM, Jung ST. Engineering therapeutic antibodies targeting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Exp Mol Med. 2016; 48:e207;

[11] Hoogenboom HR. Selecting and screening recombinant antibody libraries. Nat Biotechnol. 2005; 23(9): 1105-16;

[12] Aires da Silva F, Corte-Real S, Goncalves J. Recombinant antibodies as therapeutic agents: pathways for modeling new biodrugs. BioDrugs. 2008; 22(5): 301-14;

[13] Beerli RR, Bauer M, Buser RB, et al.Isolation of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by mammalian cell displa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8;105(38):14336-41;

[14] ClinicalTrials.gov 等資料庫;

[15] 鴻運華寧官網。

相關焦點

  • 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及市場現狀
    B淋巴細胞只能產生一種專有的、針對一種抗原決定簇的抗體,所以具有理化性質高度專一、生物活性單一、與抗原結合特異性強等特點,單克隆抗體是由單個B淋巴細胞克隆所分泌的抗體。經過3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單克隆抗體藥物在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同時也成為了醫藥領域增長速度最快、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 瞭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突破
    得益於研發團隊反應速度快、企業介入研發過程早、主管部門支持力度大等原因,我國團隊可能在全球第一批拿到中和抗體藥物臨床試驗批文中和抗體藥物可能具備了在沒有疫苗時被動預防感染,以及感染後有效治療的雙重效果中和抗體藥物主要應用於中、重症患者,如果能夠防止中等症狀患者向重症發展,使用中和抗體藥物相當划算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扈永順
  • 抗體偶聯藥物國內研發現狀及企業布局分析
    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已經成為國內外抗體藥物研發的新熱門方向,國內企業紛紛跟隨布局,已有二十餘款產品進入IND及臨床階段,抗體、連接子、毒素分子等方面的專利技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金斯瑞解讀|藥物發現新維度:靶向GPCR複合物
    前言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ptor, GPCR)是人類最大的膜蛋白家族,因為它們能夠調控多種生理過程,GPCR一直是藥物研發的關鍵靶點之一。據統計靶向GPCR藥物銷量佔全球市場的27%。然而,隨著對新型和改良藥物的不斷探索,開闢了靶向受體複合物的新策略。
  • 抗體藥物研發,或是疫苗成功前的最大希望!
    再生元、禮來、安進和Vir Biotechnology正在領導一場抗體藥物研發競賽,為的是開發出能夠短期保護人群免受SARS-CoV-2感染或幫助治療暴露或感染者的療法。它們可能比目前的治療標準——瑞德西韋更有效。 不可否認,即使抗體藥物研發成功,也無法解決這一流行病。因為這類藥物的療效是暫時的,而且對於生產製造工藝有一定的要求。
  • 課代表上線:抗體藥物研發又一熱點——CD40 | 醫麥新觀察
    該藥物是我國企業獨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PD-1抑制劑藥物,它的成功上市預示著國內生物創新抗體藥物的研發即將進入黃金階段。現在,國內外成功上市抗體藥物大多針對抑制性免疫檢查點(如PD-1,CTLA-4等)的,此外,另一類針對共刺激性檢查點(CD27、CD40、OX40、GITR、ICOS等)的激動性抗體藥物研發正呈井噴式上漲!
  • 聚焦抗體研發新思路新發現——2018新型抗體藥物論壇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結構複雜不穩定、大規模生產複製困難、研發周期長,生產成本高等。抗體工程等新技術的應用將抗體藥物研髮帶入了新的發展空間。目前人們通過對抗體結構的改造,發展出了抗體藥物研發的一些新方向,如抗體偶聯物、雙特異性抗體、單域抗體(又稱納米抗體)等新型抗體。多個新型抗體藥物已經在歐美同期註冊或開展臨床。
  • 「鼠」一「鼠」二 這家企業的抗體藥物研發平臺厲害了
    打個比方,假如把入侵人體的病毒、細菌等抗原看作是一把鎖,那麼免疫系統就是一個鎖匠,能夠針對不同的鎖配出對應的鑰匙——抗體。人們一旦擁有了這些鑰匙,再次碰到這些鎖侵入人體,便能夠輕易打開這些鎖。而這些抗體的形成,都離不開「模式小鼠」。
  • 國內抗體藥物研發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而重組蛋白以及抗體藥物是近20年內興起的新興的生命科學技術。國外的抗體藥物最早的於1992年上市,整個商業進程不過短短20多年。國內的生物技術的發展則有賴於21世紀初期培養的大量的生物技術型人才、國家政策的扶植以及大量資金的湧入。本文將說明國內抗體藥物的研發現狀以及目前存在的相關問題。
  •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
    要聞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藥渡經緯信息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李靖博士在「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做了《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進行中國抗體藥物研發的布局》的報告。抗體藥物發展概覽最近,藥渡做了大量的工作來梳理抗體藥物全球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研發情況。
  • 晶準生物探索多次跨膜藥物靶點的納米抗體研發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7日電 (周卓傲)「納米抗體具有易生產、易改造、穩定性強、特異性好等特點,其在新藥研發領域的應用也潛力巨大。」南京晶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談靜泉在2020藥物開發者合作大會上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抗體藥物研發技術路線解讀: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
    原標題: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研發技術路線解讀之一科技日報2020年4月22日訊 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找到對症的藥物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 全球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對中國的啟示
    6月22日,第三屆中國生物製藥峰會暨精準醫療發展論壇上,來自湯森路透的周峰博士,為我們帶來了《全球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對中國的啟示全球的生物藥,尤其單抗藥,普遍呈現非常好的趨勢,僅2014年,美國FDA就批准了40多個單抗藥物,2004年-2013年十年中,抗體藥在全球範圍內的增長趨勢為23%-24%,2014年十大暢銷藥中,生物藥佔了7個,其中6個是抗體藥,凸顯了抗體藥物的強勁趨勢。
  •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總日程——EBC2020
    第十屆抗體藥物及新藥研發高峰會作為EBC四大主論壇之一,今年將特別圍繞「抗體產業化發展之路」、「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創新藥物前期研究及開發關鍵」、「抗體偶聯藥物開發全流程」」抗體藥物產業閉門會議」等抗體藥物產業最為關注的方向展開深入探討!
  • 從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的作用機制,走進Polatuzumab的研發故事
    通過科普性的介紹,你將大致了解ADC藥物的作用機制;此外,以靶向CD79b的polatuzumb為例,從早期研發直至上市,你將更深入的了解一個藥物的誕生。因此從藥物設計的角度出發,另一撥以西雅圖遺傳學公司為代表的研發人員嘗試將小分子細胞毒藥物與抗體藥物結合,形成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ADC),既能保證靶向性,也能改善細胞毒藥物的治療窗。至此,這種新型抗癌藥物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並逐漸成為發展熱點。
  • 盤點:國內學術界從事抗體藥物相關研發的科研機構和重點實驗室
    >——  上海交通大學細胞工程及抗體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和中信國健(現為三生國建)籌建的生物藥研發機構,它結合學校的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技術,旨在構建生物藥物從實驗室研究到產業化的整個研發流程。
  • 科普|從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的作用機制,走進Polatuzumab的研發故事
    因此從藥物設計的角度出發,另一撥以西雅圖遺傳學公司為代表的研發人員嘗試將小分子細胞毒藥物與抗體藥物結合,形成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ADC),既能保證靶向性,也能改善細胞毒藥物的治療窗。至此,這種新型抗癌藥物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並逐漸成為發展熱點。
  • 重組蛋白和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及生產講座
    重組蛋白和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講座由利穗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於2015年4月24日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主辦。屆時將邀請100餘名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前來參觀交流。
  • 以色列研發「雞尾酒」抗體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2020-10-20 10:18:38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0月18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找到應對新冠病毒的「雞尾酒」抗體藥物,它既可以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又可以幫助高危人群和抗疫前線人員預防感染。未來數月中,他們將對抗體藥物進行臨床試驗。
  • 聚焦單克隆抗體藥物技術瓶頸
    2019年5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抗體是由B細胞轉化而來的漿細胞分泌的,每個B細胞株只能產生一種它專有的、針對一種特異性抗原決定簇的抗體。這種從一株單一細胞系產生的抗體就叫單克隆抗體(McAb),簡稱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