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青魚是淡水魚中的上品,為何卻有「鬼魚」「索命魚」之稱?
在小學的課文中,就有介紹四大家魚,它們分別是青魚、草魚、鰱魚(白鰱)和鱅魚(花鰱),這四種魚在我國養殖範圍很廣,並且也是最常見的淡水魚了。而要說到四大家魚中生長最快、個頭最大的那就非青魚莫屬了。並且青魚的肉質緊實又鮮美,再加上刺也少,所以才名列四大家魚之首,並且還被評價為淡水魚中的上品。而在民間有些地方卻叫青魚為「鬼魚」、「索命魚」,這是為何呢?
在過去,青魚在我國養殖很多,當時很多的水庫、野塘裡面都有青魚,這種魚的壽命很長,個頭也較大,像一些100多斤的大青魚是很常見的。如今養殖青魚的很少了,而大個頭的青魚更是少之又少了。如果偶爾碰到一條,那運氣就爆棚了,把它釣上來更是價值相當可觀了。但是這樣美味又好吃的青魚,在有些地方卻有著「鬼魚」、「索命魚」的叫法,確實讓人費解。
這要從過去的社會背景說起,現在很多人喜歡釣魚,有些人更是以釣到大魚為樂趣。可是在過去很少有人釣魚的,就連撈魚的人也很少。畢竟當時的生活條件差,很多的農戶家裡面是沒有這些撈魚工具的,除非是一些養魚的人家。但是到了夏季的時候,南方地區的汛期也就到了,常常會在下暴雨以後,好多的大魚就被洪水衝走了,其中就包括青魚。
相比於其他的魚類,青魚的個頭要大很多,在當時一些100多斤重的大青魚是很常見的。而這些被洪水衝走的青魚,多數都會因為水流的衝擊而受傷,然後有些就會漂浮在水面上。當人從河邊、岸上經過的時候,看到水裡面有一條幾十斤重的大青魚,怎麼能不心動呢?尤其是在當時根本很少吃肉的時代,所以很多人就會去河裡面撿拾漂浮在水面上的青魚。
但是在汛期的時候,無論是魚塘裡面,還是河裡面,水都是很深的。在表面看起來可能是風平浪靜的,但是一旦到水裡面去了之後,下層卻是水流很急的。而這些超大號的青魚,看起來是漂浮在水面上,但是卻並不一定死去了。就算是死去了,要從水中把一條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魚拖到岸上來,這個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是還沒死的青魚,那稍微一用力人就會受傷,非常的危險。
不僅需要有超高的遊泳技術,而且還必須力氣大,不然就可能發生悲劇,別說是把魚打撈上來了,自己也有可能會被洪水給衝走。尤其是在汛期的時候,天氣變化莫測,雨水是說下就下,而洪水又是來勢洶洶,所以在過去就常有人因為去撿青魚,然後而丟掉性命,因此在民間慢慢地青魚就有了「鬼魚」「索命魚」的說法了。
古人之所以給青魚起這樣一個外號,其實是在提醒我們青魚的體重很大,不要輕易嘗試著去和它較量,就算是在河邊看到有死去的青魚漂浮在水面上,也不要貪圖小便宜而去想著撿回家做頓好吃的,這樣很容易因為貪小便宜而吃大虧。這個就和俗語「上山不撿雞,下塘不撿魚」是一樣的道理。同時也是在警示我們,在汛期的時候要遠離危險,不要去河邊、水塘邊行走。如今養殖青魚的少了,而超大號的青魚也少了,關鍵一點是生活條件好了,很少有人去撿死魚來吃了,所以也就很少有人知道青魚有「鬼魚」、「索命魚」這種叫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