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在第二屆「中國好水」水源發布會上表示,大氣汙染乾濕沉降已經成為新型城市水汙染來源,華北地區包括北京一平方公裡一年鉛沉降量達到6到8公斤,對水質有很大影響。
環保部原總工程師、研究員萬本太稱,地下水方面,國土部在31個省的225個城市裡採了6214個點,得出的結論是「較差和極差比例佔60%」。關於治理汙水的道路問題,一定要走汙水多級循環利用之路,從汙水的排放口,到水資源的利用口,乃至到水龍頭的喝水口多級循環利用。「一年排水735億方,如果700多億方能夠重複利用50%,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5地入選第二批「中國好水」水源地發布
為了更好地配合國家對「水環境」問題的高度重視,2014年,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與生活》雜誌共同發起開展----「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名單於2015年7月發布,吉林省靖宇縣白漿泉水源地、江蘇省沛縣微山湖湖西水源地、浙江省千島湖水源地、湖北省丹江口水源地和廣東省萬綠湖水源地,入圍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
2月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國家水質學中電實驗室副主任單保慶在「中國好水」水源地發布會上介紹,第二屆「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於2017年4月在貴州赤水河啟動,通過權威科學機構的評測,結合水質數據、當地綜合環境等因素,對各水源地做出評估,最終獲得第二批「中國好水」優秀水源地名單。最終貴州赤水河水源、青海三江源水源、江西崇義陽明湖水源、湖南張家界澧水水源、安徽霍山佛子嶺水庫等水源地入選第二批「中國好水」水源地名單。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彭賓表示,目前我國水汙染突發事件不斷,入選「中國好水」水源地的當地政府、環保工作者和廣大群眾,用實際行動保住了家鄉的好水源,保住了中國的好水源。
大氣汙染乾濕沉降已經成為新型城市水汙染來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在發布會上介紹,大氣汙染乾濕沉降已經成為新型城市水汙染來源,華北地區包括北京一平方公裡一年鉛沉降量達到6到8公斤,對水質有很大影響。
傳統城市水汙染來源主要集中在工業汙染排放生活汙水排放。近幾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城市不斷擴張,城市垃圾的不當處理、管網溢流、大氣汙染乾濕沉降等新型汙染源也逐漸對城市用水造成威脅。
王浩舉例說,華北地區包括北京一平方公裡一年光是鉛沉降就達到6到8公斤,硫沉降達到14到16噸。這些是城市水汙染的新型汙染源。
環保部原總工程師、研究員萬本太分析了目前中國的水資源現狀。他指出,當前國內從檢測採點來看,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等水汙染情況都不容樂觀。珠江和長江水系的水質水平屬於良好情況,但其他水系情況堪憂,比如松花江水系檢測了108個斷面,滿足三類水的比例只有60%,而諸如黃河滿足三類水的比例只有59%,淮河只有53%。
更嚴重的是黑臭水體,2015年,有關部門曾經做過一次調查,在295個城市當中,發現有221個城市存在黑臭水體,總計找出了1891條黑臭河,加到一起長達7000公裡。
地下水方面,有國土部和水利部的兩個數據。國土部在31個省的225個城市裡採了6214個點,得出的結論是「較差和極差比例佔60%」。
關於治理汙水,一定要走汙水多級循環利用之路,從汙水的排放口,到水資源的利用口,乃至到水龍頭的喝水口多級循環利用。「一年排水735億方,如果700多億方能夠重複利用50%,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