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波效應
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人腦接收到的所有信息中,其中87%來自眼睛,9%來自耳朵,4%來自其他器官。從這裡可以看出,在接收信息的時候,眼睛具有很大的作用,就是說,眼睛所表現出的目光也是一種身體語言。並且在這麼多身體語言裡,眼睛所表現出來的目光,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在和人的交往過程中,通過眼睛你能看出對方的情緒。比如一個人的眼睛裡含有淚水,你看見就會想要去安慰他;一個人的眼睛裡有光,你看見就知道他現在狀態不錯;一個人的眼睛瞪得很大,你看見就知道他現在心情不太好…從別人的眼睛裡,你能看出別人的情緒,那別人也可以從你的眼睛裡看出你的情緒。
所以你可以利用好這點,在和人交往過程中通過豐富的目光語言和別人交流,讓別人對你產生好感。
二、微笑法則
一張面帶微笑的臉,總能給人帶來更多的親切感。想要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親切自然比冷漠、刻板強的多。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微笑會迅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從而快速贏得對方的好感,給對方留下親切的印象,這就是微笑法則。
比如,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旁邊有兩個人,一個面帶微笑主動和你搭話,一個面容嚴肅沒有和你搭話。那接下來你會和哪一個聊得來呢?答案毋庸置疑是那個面帶微笑的,其中的道理就是,面帶微笑的人容易給人帶來一種親切感。
所以,面帶微笑地和人溝通,能夠表現出極好的親和力,這有助於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會讓別人對你產生好感。
三、握手的語言
握手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社交動作,也許因為過於司空見慣,所以很多人對它並不重視。殊不知,將握手當作例行公事的人,往往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所以如果想給人留下好印象,了解握手所表達的語言是十分重要的。
用很大力氣握手的人,往往喜歡逞強且自負,但這類人比較真誠、直率和堅強。不太積極握手的人,往往做事小心,比較古板。輕輕接觸一下就放開的人,往往比較內向,容易被悲觀情緒影響。握手比較遲疑的人,往往性格內向,缺乏判斷力。握手敷衍的人,往往做事草率,沒有誠意。握得很緊但放開的很快的人,往往比較多疑,不會輕易相信別人。握手會緊張的人,往往比較自卑,但是又不願意讓別人看出來。握手氣力不足的人,往往意志力不夠堅定,比較軟弱,缺乏幹勁。用雙手握住別人的人,往往不拘小節,不喜歡束縛。有規律擺動手的人,往往比較親切、隨和,做事很有魄力。握手特別用力的人,往往控制欲比較強,比較冷漠。所以,握手方式的不同,展現的內心世界也不同。為了讓別人對自己產生好感,握手的方式一定要注意。
今日問題:你的握手方式是什麼樣的呢?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刪除,謝謝!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大雨後初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