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有一半的時間交流是通過身體語言來進行的,
人類的身體是一種美妙無比的樂曲,它能以微妙的方式彈奏出「交流的樂章」,
如果我們學會了它獨特演奏技巧,那麼我們可以在與人交往過程中,
非常容易地了解對方的一舉一動,不會因為誤會而引發人際衝突。
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人的外貌還要靠衣飾來裝飾的。
古人識人法中除了「上看頭髮,下到雙足」外,還要「外觀著裝以內察心靈」。
衣服是一種不出聲的物體語言,它可以傳遞人的心態、性格、愛好及身份等多方面的信息,通過服飾穿搭我們可以揣測一個人的情感、心智與靈魂。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想要了解一個人首先是觀察他們的眼睛,眼睛是一個最明顯的也是最有效的部位,
人的個性是一成不變的,無論其修養功夫如何深遠。
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看人的個性還是簡單的,而情的表現則不然。
性為內,情為外,性為體,情為用,
性受外來的刺激,發而為情.情所表現最顯著、最難掩的部分,不是語言,不是動作,也不是態度,而是眼睛,
言語動作態度都可以用假裝來掩蓋,而眼睛是無法假裝的。
我們看眼睛,不重大小圓長,而重在眼神。
一、當一個人的眼神躲閃的時候
當一個人不願意和你直視的時候,肯定有什麼事情他不告訴你。
某人會因為不喜歡你,或者對你不感興趣,或者無法面對你,
或者害怕你而可能避免跟你對視。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說謊的時候會儘可能迴避目光的交流,
他們被一種愧疚的感覺所折磨,所以不想也不敢來面對你。
但是並不能因為某人眼睛看著別處就認定他一定在撒謊。
此人也可能當時正處於感冒狀態,身體感到不太舒服,或者此時正在進行自衛,或者有什麼別的事情要隱藏。
人們也許不想讓別人了解他們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人而避免跟別人直接對視,
他們也有可能缺少自信,所以眼睛看著別處,以此希望你不要把他們看透。
二、視線的變化也表示心理的變化
深層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視線上。
視線的移動、方向、集中程度等都表達了不同的心理變化。
因此觀察視線也跟著變化,便可知曉人們內心的狀況,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觀察一個人的視線可以採取不同的角度,首先,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這是一個關鍵;
其次,視線的方向,即對方是正視還是斜視觀察自己的;
再著,對方的視線如何移動,如視線剛接觸立刻就挪開與長時間才離開,其心理狀態是有所不同的;
還有,視線的集中程度,即是否專心致志地看自己;
最後,視線的位置,通過對方視線的方位移動,來考察他的內心動力。
三、生氣的眼神
生氣的眼睛一個生氣的人往往會直接盯著那個讓他生氣的人,
還會有緊張的眼睛對視,而且上下眼皮也都會很緊張,
並且眼睛眯得非常窄,雙眼看上去都快眯成一條縫了。
如果某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你看的話,
那麼他很可能是想嚇唬、嚇唬你,控制你,或者威脅你。
四、眼睛上揚,是假裝無辜的表情
這種動作是在佐證自已確實無罪,目光炯炯望人時,上睫毛極力往上壓,
幾乎與下垂的眉毛理合,造成一種令人難忘的表情,傳達著某種驚怒的情。
斜眼瞟人則是偷偷地看人一眼又不願被發覺的動作,傳達的是羞怯靦腆的信息。
這種動作等華於是在說:「我太害怕,不敢正視你,但又忍不住地想看你。」
五、驚訝的表情
當一個人很吃驚或者沒有任何防備的時候,這會很明顯地在他們的雙眼中表現出來。
很驚訝的人會把眼睛睜得特別大,
眉毛高高抬起,並且向上彎曲,而下顎下垂,雙唇分開。
在你了解了人的這種反應以後,你就能夠出其不意地恐嚇一下某人。
尤其是當你遇到的那個人正在喋喋不休地向你撒謊的時候,如果你看到了這種情況發生,
很有可能那個人就是在撒謊。
六、擠擠眼睛
擠眼睛是用一隻眼睛向對方使眼色表示兩人間的某種默契,
它所傳達的信息是:「你和我此刻所擁有的秘密,任何其他人無從得知。」
在社交場合中,兩個朋友間擠眼睛,是表示他們對某項主題有共通的感受或看法,比場中其他人都接近。
兩個陌生人間若擠眼睛,則無論如何,都有強烈的挑逗意味。
由於擠眼睛意包含兩人間存有不足為外人道的默契,自然會使第三者產生被疏遠的感覺。
因此,不管是偷偷地還是公然的,這種舉動都被一些重禮貌的人視為失態。
七、眼珠子轉得快
眼珠轉動快速表示此人第六感敏銳,反應快,能直覺迅速地看穿人心。這種人往往特立獨行,有情緒化的性格.
眼珠轉動遲緩則表示此人身體五官感覺遲鈍,感情起伏少,不易受他人影響,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有協調。
此外,眼珠轉動的方向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眼珠向左上方運動,
表示回憶以前見過的事物:眼珠向右上方運動,表示想像以前設好見過的事物;
眼珠向左下方運動,表示心裡在自言自語;眼珠向右下P方運動,表示正在感覺自己的身體;
眼珠左或右平視,表示正在盡力弄懂所聽到語言的意思。
八、目不轉睛的眼神
如果我們過於專注地盯著某個人看的話,很有可能說明兩種情況的其中之一正在發生:
一種凝視可以被看作是對異性的進攻,這在比較熟悉的朋友面前也許是受到雙方歡迎的,
但如果是在一個陌生的異性面前有這樣的舉動,
那多數是不受對方歡迎的,或者是一種敵意的行為。
不管你是人,還是貓、狗,等其他生物用雙眼盯著別人看總是不太好。
如果這種目不轉睛的注視在面部表情當中從頭至尾一點兒變化都沒有的話,
被盯著看的人會感到越來越不舒服,並可能帶有反感的跡象。
九、傷心悲痛的眼神
一個傷心的人、局促不安的人,或者很慚愧的人往往會眼睛朝下以迴避雙方目光的交流,並且額頭也會擰起來。
一般來說,如果某人不再盯著別人看的話,那麼他不是很悲傷,就是很順從。
十、眼瞳的變化
瞳孔的變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縮,真實地反映著複雜多變的心理活動。
若一個人感到愉悅、喜愛、興奮時,他的瞳孔就會擴大到比平常大四倍相反的,
遇到生氣、討厭、消極的心情時,他的瞳孔會收縮得很小,羶孔不起變化,
表示他對所看到的物體漠不關心或者感到無聊。
正因為眼睛傳達的信息勝過千言萬語,
所以許多藝術家在其作品中都是通過對眼睛進行刻畫來實現人物的心理描寫。
著名導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時甚至還要求演員在表演時把自己的動作姿勢降低到。
最低限度。要求「幾乎任何動作也沒有,只有眼睛在動」。
電影《克萊默夫婦》中,為爭得對兒子的監護權,夫婦倆對簿公堂,
當聽證與辯護對克萊默夫人不利時,她抬起那雙閃爍著淚花的眼睛,直勾勾地望著丈夫,
眼睛裡透露出處於絕望無授中,
渴望丈夫念夫妻恩愛之情的求助感。此時,任何言語,任何動作,
都不及這雙眼睛訴說的力量。
這正如愛默生所說的:
「人的眼睛和舌頭所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卻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整個世界。」
看圖猜英雄,看看哪位民間大神可以猜出答案,
不會也沒關係哦,評論666 會有神秘人來替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