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可以通過這幾處的表情,看穿對方的內心,屢試不爽

2020-12-05 百家號

通過人的表情,肢體就可以看穿一個人的心理世界。人類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記載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刻畫出我們的個性和經歷。我們的肢體語言也會表達出高興,傷心,期待,欲望等多種多樣的信息。

1、眼睛

我們都知道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人的眼睛會說話,能從眼睛中了解人的整個心理世界。

眼球轉動

眼球處在左下方表示一個人正在思考。

眼球向左、向右平視表示正在試圖讀懂別人的意思。

眼球迅速左右轉動說明一個人的大腦正在忙碌思考,也會是感到有壓力時。

眨眼頻率

當一個人在說假話的時候,眨眼頻率會先放慢後加快。當一個人作為聽眾對發言者的話題感興趣時,眨眼頻率會加快當聽眾的眨眼頻率變慢,那就說明他認為發言者的講話很無聊。

2、眉毛

眉毛的揚起、下垂、舒展、收攏可以反映出一個人喜怒哀樂的複雜心理。我們看見一個人眉毛上揚就表示她很高興,驚訝的時候也會表現出來也會伴隨著睜大眼睛,有時像人打招呼時都會輕抬眉毛,而皺眉就表示疼痛和不舒服的生理反應。

3、嘴巴

嘴巴是人體最忙碌的一個器官,既要吃喝又要說話。嘴巴變化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心理狀況,一般情況下,愉悅的情緒會讓我們肢體外擴,而不好的情緒會讓我們肢體收縮,當一個人心情放鬆時,嘴唇會呈現圓滿狀態,當心情不好時人會把嘴巴閉緊。

4、手部動作

我們的雙手既能寫字畫畫,又能打手勢。不同手勢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思想。

十字交叉時,通常是在有壓力或焦慮時。

緊握雙手時,通常表示進入防禦狀態,提防對方,我們經常看到當兩人對戰時,會彼此怒視對方,握著拳頭。

摸鼻子,當我沒遇到難以回答的問題時,為了掩飾內心的混亂,也會有摸鼻子的動作。這個動作可以幫我們鑑定這個人有沒有在說謊。

摸耳朵,當一個人感到緊張時會有摸耳朵動作,由此來排解內心的緊張情緒,被人說中心事,有些人也會摸自己的耳朵。有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在表達意見的同時摸自己的耳朵,說明他此時所說的話是言不由衷的。

試著去觀察一些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所表達的意義,就可以幫我們更好地了解別人和展現自己。

相關焦點

  • 如何通過面部表情看穿對方意圖?很簡單,沒學過心理學也可以!
    人們往往認為心理學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不是一般人能夠掌握的。其實這是錯的,心理學並不高深,它考驗的是人們對於細節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與其說它高深,不如說它細緻,對人性和現實事物了解的更加透徹的人就越是明白心理學的魅力。
  • 微表情心理學01期丨透過這幾個動作,看穿他人的真實想法!
    但表情、眼神、下意識的動作等,是人無法控制的,更是裝不出來的。這就是微表情、微反應。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這是我們的微表情心理學——01期。通過動作、姿勢看穿他人。動作篇經常拍打自己前額的人都非常心直口快,做人坦率真誠,但容易管不住自己的嘴,保守不了秘密。
  • 「微表情心理學」這項技能 讓你能一眼看穿別人的真實想法
    那我們如何在人際交往當中摘下他們的面具,了解到他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做出合適的舉動呢?無論是為了看出別人的真實想法,還是為了與大家相處的更融洽,你都要了解一些微表情心理學。我們經常在生活中聽到有人誇別人:"這孩子有眼力勁兒。」那麼什麼是有眼力勁兒呢? 就會察言觀色,說的話辦的事符合對方的心意。
  • 微表情心理學:一秒鑑定對方是否說謊,就看這8點
    從美劇《Lie To Me》開始,到後來的《讀心專家》,儘管影視劇對微表情的介紹有些誇大,但是影視劇的推廣也的確讓微表情進入了大眾的關注中。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學習微表情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幫助你判斷對方說話是否誠實、看到對方內心真實的想法。
  • 如何通過觀察男人的表情,就看懂他的內心?心理學家來教你
    男主人公可以根據身邊人一個不自覺託下巴的動作,就能夠判定出她有多緊張。其實這都是最為基礎的心理學知識,人會因為喜怒哀樂,而發出一些表情。同樣,我們也可以在一個人的表情裡,洞察一個人的內心。我們經常說男人是狡猾甚至虛偽的,你看出他究竟是不是再騙你,更看不出他內心究竟在想什麼。
  • 微表情心理學:讀心識人準到骨子裡
    《微表情心理學》內容分為六大板塊,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出發,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詳細講述了微表情心理學在人們實際生活與工作中所起到的神奇作用,以期讓讀者能夠真正了解到微表情心理學。 《微表情心理學》適合所有對微表情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閱讀、使用。什麼是微表情?
  • 幫你一眼看穿他/她的真面目 丨 實用心理學
    不就是那幾個老地方麼!你煩不煩,把我當犯人審啊」「今天你們一塊吃的有女人嗎?」丈夫無意識點頭,嘴裡答「沒有!」如果你是這位妻子,請注意,丈夫有問題,不一定是出軌,但他在說謊。我們來用微表情心理學一一分析下:1. 腳步停住了,甚至撤回一步。這是一個典型的回撤動作,而且恰好在敏感問題時出現時。
  • 幾個分析微表情的小技巧,教你如何看穿人心,越來越聰明
    雖然微表情持續的時間極短,但卻是人內心最真實的表達。通常,只有在攝像機的慢鏡頭下,我們才能看清楚微表情的全貌,但這往往不切實際。當然,也不是說我們完全看不出微表情,只是需要經過訓練才能看清它的面目,並解碼微表情的含義。現在,我就將這些心法一一拆解給你。如果你學會了通過微表情看穿人心的說法,你一定想利用它來辨識別人說話的真假。
  • 微表情心理學:如何通過細微的表情變化看透他人的內心
    人們在社交中,常常會使用一些虛假的表情來迷惑對方,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某些非常細微的表情變化,卻可以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感受。「微表情」最短只有0.04秒,雖然只是很短暫的時間,但因為是無意識的,往往會暴露出真實的情緒。掌握這些微表情,能讓你在社交中佔據有利地位。1.
  • 《微表情心理》入門必備書單!!!
    1、《微表情心理學》徐謙 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簡介: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某個表情裡,臉部會「洩露」出其他的信息。凡從事以上工作的人士以及對讀心術感興趣的大眾,均可以《微表情與身體語言:人人學得會的讀心術》作為學習該知識的入門讀物……5、《圖解微表情》文德 著/中國華僑出版社簡介:通過《圖解微表情》,你將得到一雙識人的慧眼、一把度人的尺。
  • 心理學:人為什麼會撒謊?其看穿方法和處理方法
    作為一種很好地處理事情的手段,「說謊也是一種權宜之計」,但謊言根據使用方法的不同,給對方的印象也會有很大的變化。那麼,人為什麼要說謊呢?本文將就說謊這一話題進行探討,介紹說謊的心理、說謊的看穿方法、被說謊時的應對方法。
  • 如何通過一個人的眼神,看穿他的想法?心理學家教你
    微表情心理學家認為,人可以通過眼神變化,表達情緒波動,當然,這個過程是不受意識控制的,自身往往很難察覺這個過程中細微的心理變化,因此,很多時候,眼神的變化往往會流露最真實的情感。表情的作用關於人類面部表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達爾文時期,除了《物種起源》之外,達爾文還寫過另一本書——《人與動物的表情》。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在人際溝通過程中,表情的作用佔到了55%。而眼神作為表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 自我心理學:教你如何看穿別人的內心世界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有一半的時間交流是通過身體語言來進行的,人類的身體是一種美妙無比的樂曲,它能以微妙的方式彈奏出「交流的樂章」,如果我們學會了它獨特演奏技巧,那麼我們可以在與人交往過程中,非常容易地了解對方的一舉一動,不會因為誤會而引發人際衝突
  • 心理學:面部微表情有什麼秘密?怎麼通過面部微表情去觀察人?
    微表情是一門神秘且高端的心理學,是人們對他情緒,感情進行識別的線索,在人際交往中,微表情是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人的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身體姿態等幾個部分。在社會交往中,人最好學會察言觀色,具有在他人表情中準確捕獲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那麼就先來說一下面部微表情的秘密吧!
  • 微表情心理學
    微動作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最有利線索,人在瑣碎的小事上,才表現出真實的自己。手勢、肢體動作和表情默默都地傳達著人們的每一種情緒——從權威、自信到自我保護和自我意識,細微處洩天機。巧用心理學,不僅能讓你在人際交往中更得心應手,也讓你有一個比較科學、高效的方式,去實現目標。
  • 心理學:通過說話時的面部表情,看破對方是否在說謊!
    那麼說謊的時候,你們的內心都在想什麼呢,你們的面部表情,你們的肢體會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人們說謊時面部表情的不同,除非經過特訓,不然說謊時面部表情相對於語言來說是很難控制的。一般判斷對方是不是在說謊,光聽說話的語言內容和語氣還是不夠的,如果能配合面部表情結合起來判斷的話,我相信會更準確,畢竟面部表情的微變化控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我們學會這些,我相信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中對我們都有很大的幫助。
  • 獵心者:一部涉及微表情心理學的影視劇,歡快還能學知識!
    獵心者:一部涉及微表情心理學的影視劇,在笑聲中學到知識的喜劇在《愛情公寓》第五季中,李佳航因張偉一角走紅,演技可圈可點,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戴萌不僅推理能力強,情商高,還具有專業的微表情識別技能,據說當時劇組還請了著名微反應專家姜振宇作指導,使劇情更加專業化。雖然《獵心者》屬於懸疑類題材,但是該劇有很多喜劇色彩,戴猛的飾演者李佳航延續了他在愛5的搞笑風格,使觀眾笑聲不斷,在輕鬆的氛圍中和他一起踏上這趟歡樂的拆謊旅途。
  • 《墨菲定律》中10句愛情理論,看穿對方內心,真不愧是心理學
    墨菲定律其實是一種心理學,它是愛德華 墨菲在偶然間發現的,當時,他們的小組正在做一個實驗,因為在這個實驗中出現了一小點差錯,所以導致結果也就錯了,當時他就直接得出結論稱,但凡一件事情有出錯的概率,只要是這個概率大於零,那麼它就一定會發生,後來墨菲定律,便運用到了心理學上,讓很多人,產生了更多的信任感。
  • 心理學:讀懂微表情,正在對你撒謊的人,往往逃不出這4種情態
    微表情最能直觀展現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但有的時候表情也不能和實際的內心活動趨於一致。換句話說,微表情也是會說謊的。那麼我們怎麼通過微表情來知道對方心底到底是什麼想的呢?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在說謊呢?學習會以下幾點讓你可以輕易知道別人內心怎麼想的。
  • 迅速看穿別人的心理學小技巧?這一招就夠了
    有的人就是天生撲克臉,哭笑一個樣兒;有的人個性坦率,開心就笑,難過就哭;如此林林總總的人類們,用一個小技巧就想看透他們,這也太瞧不起人類這個物種了吧。發哥有部經典老電影,《賭神》,相信很多90後應該都看過的。大反派自以為看透了發哥,知道他每次偷雞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轉動手指上的玉環,結果便洋洋自得,以為找到了發哥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