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在海寧出現過,數量比大熊貓還少,現在要升級啦!

2020-12-06 浙江在線

2020-06-23 15:11 |海寧日報

還記得這種「水中大熊貓」嗎

它曾經在海寧出現過

2017年12月9日中午12點30分許,海寧市農業行政執法大隊(漁業主管部門)、黃灣鎮農技中心、市公安局尖山派出所以及海豹救援隊接到市民求助:錢塘江並塘頭南側200米處的沙灘上擱淺了一隻類似海豚的生物,情況危急……

四家單位的救援人員趕到現場發現,一隻類似海豚的生物在岸邊拼命掙扎。隨後,救援人員聯繫了省海洋研究所的專家。對方通過現場拍攝的視頻確認了這隻類似海豚的「大魚」就是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江豚。

江豚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這隻江豚個頭不大,專家推測,大約之前是退潮的時候來不及遊回深水區域,因此擱淺。

江豚離開自然水域的時間越長,其生命危險就越大。深諳此理的救援人員顧不得脫鞋子就爬下了江堤。

原本,大家想把江豚從就近的江邊放歸深水裡,但是由於正處於退潮期,閘口段錢塘江邊又有大量泥沙堆積,江豚掙扎著,卻怎麼也遊不回深水裡。

犯難之際,海豹救援隊隊長侯雪源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外套脫下浸溼,並招呼隊員一起將江豚裹在其中,趟著泥沙水把江豚拉上岸,準備換個地方放生。

幾百米開外的塔山壩直插江心,周邊水比較深,適合放生。大家爭分奪秒,抬著江豚往塔山壩趕。到達後,2名隊員抬著江豚迅速下堤,將其緩緩放入水中。此時,救援人員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據省海洋所專家介紹,江豚是一種小型鯨類,在地球生活已有2500萬年,因此也有「長江活化石」的美譽。是目前國內陸水域存活的唯一水生哺乳動物。

而這幾年在錢塘江裡看見江豚的次數則是少之又少。市農業行政執法大隊(漁業主管部門)大隊長許偉東說,從1986年起,錢塘江裡只偶爾會出現江豚的身影,至今有記錄的也只有20多隻。

哇哦~

現在這個超萌物種將要升級啦

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長江江豚等擬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此條消息一出

網友紛紛表示同意!

你被它萌到了嗎

先來一起認識一下長江江豚~

長江江豚

目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它腦袋圓圓,小眼烏黑

嘴角上翹,自帶治癒系微笑

被稱為 「微笑天使」

它喜歡旋轉、跳躍

喜歡吐泡泡、吃泡泡

喜歡吐水

《現代漢語詞典》對「豚」字的解釋是

「小豬,泛指豬」

長江江豚有「江豬」的俗稱

與豬同為哺乳動物

它是目前

長江中僅存的淡水水生哺乳動物

長江江豚的妊娠期可長達12個月

有意思的是

與陸生哺乳動物不同

小長江江豚出生的時候

是尾巴先露出來的

這樣可以使尾頁變得堅挺有力

一出生就具有一定的遊泳能力

小長江江豚出生以後

要母乳餵養

它需要一邊跟著媽媽遊動

一邊吸取乳汁

還要不時地到水面上換氣

可謂是「一心三用」

小長江江豚慢慢長大

便開始了戲水、捉魚的

幸福「豚」生

一起留住它的微笑

長江江豚

僅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幹流

以及通江的鄱陽湖和洞庭湖中

據2017年長江江豚

生態科學考察結果顯示

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僅約為1012頭

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而大熊貓通過多年保護

數量已經達到2000多頭

長江江豚的瀕危程度遠遠超過大熊貓

長江江豚極度瀕危

主要是受人類活動的幹擾

長江江豚並不挑食

以常見的小型魚類為食

然而,由於嚴重汙染和過度捕撈等

長江魚類數量銳減

長江江豚長期飢腸轆轆

在2012年到2014年之間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對各地送來的死亡長江江豚標本

進行解剖後發現

它們胃裡幾乎都空空如也

躍出水面捕食魚類的長江江豚。攝影:餘會功

長江江豚還很容易

被漁網等漁具誤傷

2018年,江西一湖中發現

一頭死亡江豚

全身被3層漁網緊緊包裹

2019年,短短5天時間內

兩頭長江江豚被發現死亡

它們身體多處有勒痕或擦痕

均為被漁網所困

掙扎窒息而死亡

長江江豚在江水中

主要依靠超聲波來辨別方向

但是各種船隻發出的噪聲

嚴重幹擾了長江江豚的超聲波

讓它們成為「瞎子」

在船隻密集和高速航行的長江中

它們隨時都面臨被船隻撞到

或者被螺旋槳打傷後致死的危險

如今

保護長江已成為共識

長江的環境正在逐步好轉

我們不時能看到

長江江豚嬉戲的身影

2020年1月1日,在長江南京老下關段,數十頭江豚在水中旋轉、跳躍。

2020年4月20日,在長江、鄱陽湖交匯處梅家洲附近,以及十八洲附近,均發現了幾頭江豚的蹤跡。

但這仍舊不夠……

長江江豚的生存形勢

依然非常嚴峻

要保住長江江豚的微笑

還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多努力

在長江裡面

原來跟它有兄弟關係或者親緣關係的

比如說白鰭豚

現在已經相當於滅絕了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案例在

所以我們更要付出努力去保護


這些珍貴的生命

除了長江江豚升級

這次新增或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的

還有哪些呢?

根據野生動物的瀕危性、珍貴性、相似性、預防性、兼容性和關注度原則,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進行了調整。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長江江豚等,因為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均考慮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中華鳳頭燕鷗

勺嘴鷸

因為數量稀少,被稱為黃河"最神秘魚"的北方銅魚,在此次名錄中,由目前的國家瀕危二級保護魚類升級為一級保護。

北方銅魚

此外,叢林貓、駝鹿、藍鯨、抹香鯨等數十種野生動物保護級別也將新增或升級到一級。而由於近年來保護成效顯著,包括熊猴、藏野驢、藏羚、北山羊、蟒蛇等五種,均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其實保護動物

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不要讓這些可愛的生命

只出現在書本裡了

希望生活在錢塘江畔的海寧人

還能有幸見到「水中大熊貓」

現在它變得更金貴啦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杭州交通918

編輯:姚家瑩


1592896295000

相關焦點

  • 青頭潛鴨數量比大熊貓少得多 系國際極度瀕危物種
    一大波「鴨中大熊貓」現身黃陂青頭潛鴨數量比大熊貓少得多,系國際極度瀕危物種上個月,67歲的攝影愛好者——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張全茂先生與攝友們一道,兩次前往黃陂祁家灣一湖邊拍鳥時,拍到了成群「青頭潛鴨」安居樂業的溫馨場面,他與攝友們對著照片一隻一隻地數,發現至少有200隻「青頭潛鴨」。
  •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升級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長江江豚被稱為長江中的」微笑天使「 ,他們性格活潑,智商相當於3-5歲人類孩童。根據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僅存約1012頭,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 降級保護尚早
    [摘要]針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保護級別降低一事,國家林業局回應表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對此,中國國家林業局昨天回應表示,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和保護形勢來看,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總幹事盧思騁表示,我們的確應該為現在所取得的這一成就感到欣喜,但與此同時,必須清楚,野生大熊貓依然面臨嚴峻的生存風險,仍需更廣泛的保護措施。
  • 「瀕危」等級降低的物種 不只大熊貓 還有藏羚羊
    大熊貓受威脅程度「降級」追蹤  9月5日(當地時間9月4日),最新版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夏威夷舉行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公布:雖然依然受威脅,但中國政府的有效保護,使得大熊貓和藏羚羊瀕危級別降低。大熊貓從「瀕危」降為「易危」,藏羚羊從「瀕危」降為「近危」。
  • 國寶大熊貓已經不再是瀕危動物啦!
    中國日報網9月5日電(高琳琳)據英國廣播公司(BBC)9月4日報導,經過環保主義者的多年努力,中國國寶大熊貓已經不再處於世界瀕危動物之列。由於中國境內大熊貓數量的增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已將該物種的現狀由「瀕危」改為「易危」。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熊貓不再瀕危 國家林業局:還早著呢
    據澎湃新聞9月5日報導,今天(當地時間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美國夏威夷宣布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中國的保育努力證實了我們可以扭轉瀕危物種的命運。但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組負責人簡•斯瑪特說。9月5日下午,國家林業局向澎湃新聞發來回應聲明,其認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
  •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看看哪裡還出現過?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桃花水母是什麼?還有哪些地方出現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知識點,快來get~桃花水母(學名Craspedacusta):是水螅綱、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的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
  • 大熊貓作為動物界的頭號明星,是怎樣從瀕危物種變成易危物種的?
    眾所周知,直到上個世紀末的時候野生大熊貓還是處境非常危險的稀有動物,已經接近功能性滅絕,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全國各地開始出現呼籲保護大熊貓的口號,各種帶有大熊貓形象的商標和周邊物品層出不窮,也是從那個年代開始,大熊貓開始走進幾乎所有中國人的家裡,我還記得小時候農村老家雖然條件不好,但牆上還有印著大熊貓的掛曆,跟86版西遊記的海報緊挨著,左邊是大聖,右邊是大熊貓。
  • 中國土豬竟成瀕危動物,有的種類數量比大熊貓還少,到底是為何?
    不過讓你絕對想不到的是,中國土豬目前竟然成為了瀕危動物,有的種類數量比大熊貓還少。中國土豬其實不是一種動物,而是中國所有豬種的一個簡稱。中國總計有88種的地方豬,每一種豬都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我們常常看到的黑豬,那就是中國土豬的一種,曾經被全國各地大肆圈養。不過最近幾年,中國土豬的全部種類都在急速萎縮。
  • 瀕危物種名單上不再有動物,大熊貓終於脫離了瀕臨滅絕
    大熊貓(不再瀕危:2016年)1961年,當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次選擇大熊貓作為他們的標誌時,大熊貓幾乎已經滅絕。當時大熊貓就是瀕危動物的代表,截至2016年9月,大熊貓已經扭轉趨勢,不再面臨瀕臨滅絕。我國現在有67個熊貓保護區,保護著1.4萬平方公裡的棲息地。到2004年,大約有1500隻生活在野外。今天這個數字超過2000。雖然大熊貓仍在「脆弱」名單上,但幸運的是,它不再瀕臨滅絕的邊緣。斯特勒海獅(不再瀕危:2013年)斯特勒海獅是一種巨大的野獸,生活在在阿拉斯加西部寒冷多巖石的海岸上,是美國土生土長的動物之一。
  • 大熊貓「脫險」黑猩猩「瀕危」
    【據新華社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4日發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不再把大熊貓列為「瀕危」物種,原因是由於中國的努力,大熊貓的生存狀況已有改善。與此同時,東非大猩猩類人猿等則徘徊在滅絕邊緣。 目前,將近2.4萬種動植物被紅色名錄評估為「受威脅」,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努力仍任重而道遠。
  • 比大熊貓還瀕危的長臂猿,雲南啟動種群數量調查
    據云南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管護局消息,日前,來自國內相關院校的專家及當地相關工作人員一起,在雲南省景東縣啟動了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西黑冠長臂猿的種群數量調查。據了解,西黑冠長臂猿數量比野生大熊貓還稀少,絕大部分分布在雲南省無量山、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 明明是國寶卻被吃成瀕危物種?網友:還是太年輕,多學學大熊貓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寶,有的國家國寶甚至有好幾種,但每種國寶的待遇卻截然不同,有些國寶的待遇就非常好,被各種人員照顧,而且受到大量的關注和喜愛,但是有些國寶卻不見得如此,有些國寶甚至過的比一般動物還慘。
  • 最新瀕危物種名錄公布 中國大熊貓保護給力暫時脫險
    2016年9月6日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自1963年開始編制,每4年進行一次重要更新,被認為是記錄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也是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之一。由於中國持續不懈的努力,大熊貓的數量在緩慢增加,因此對大熊貓的評級從「瀕危」降為「易危」
  • 上野動物園除了中國的大熊貓以外,還有哪些瀕危的動物
    上野動物園被稱為「活的博物館」,有許多從世界各地召集而來的珍貴動物,現在已經成為日本動物園的代表。上野動物園已經成功繁育了許多動物,有100多年的動物養育經驗。現在在上野動物園除了熊貓香香以外,還有很多世界的瀕危物種,本文筆者就介紹一下日本上野動物園的瀕危物種們。什麼是瀕危物種?
  • 大熊貓瀕危等級降低為「易危」 藏羚羊降為「近危」
    大熊貓從「瀕危」降為「易危」,藏羚羊從「瀕危」降為「近危」。而全球僅存六種大型類人猿中的四種都已被列入「極度瀕危」(CR)物種,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  華西都市報記者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中國代表處獲悉,在本次更新的IUCN紅色名錄收錄的82954個物種中,有23928個正遭受滅絕的威脅,佔比28.84%。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熊貓不再瀕危 降級至易危
    但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組負責人簡· 斯瑪特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一個衡量全球主要物種生存狀況和受威脅情況的清單,將物種的瀕危等級劃分為7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和無危。其中極危、瀕危和易危物種又被統稱為受威脅物種。
  • 滿大街的銀杏,為何瀕危程度比大熊貓還高?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判斷一種生物是否瀕危,當然看的就是它的數量有多少了。大熊貓、雪豹等動物很少,所以是瀕危;然而我們平常隨處可見的銀杏,其實也是一種瀕危植物,甚至比熊貓還瀕危!這是什麼道理呢?或許對動物來說,從數量確實可以判斷它是否瀕危,但植物的生理構造和繁殖方式都和動物不同,所以並不能這樣簡單地來看。可以說,植物的基因多樣性越高,它的瀕危程度就越低。這就要涉及到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者之間的區別問題。大家對於一般動物的的繁殖方式都很熟悉,那就是需要兩性的生殖細胞形成受精卵才能產生新的生命,人類也是其中之一。
  • 滿大街的銀杏,為何瀕危程度比大熊貓還要高?
    >據估計,目前地球上存活的生物多達850萬種,其中包括700萬種植物、150萬種動物和唯一的一種高智慧生物人類,人類是地球上繼恐龍之後出現的第二代生物霸主,由於人類在地球上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因此人類這種物種的數量非常多,現在有多達75億的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理論上來說,除了人類自己,沒有任何生物能夠威脅到人類的主宰地位,但是相對於人類來說,其他處於食物鏈中末端的生物就沒有那麼好運了,由於人類生存空間不斷地擴張
  • 滿大街的銀杏樹,為什麼要比大熊貓還瀕危?基因揭露古老秘密
    滿大街的銀杏樹,為什麼要比大熊貓還瀕危?基因揭露古老秘密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有著許許多多瀕臨滅絕的生物,比如說我們國家的國寶大熊貓,除了動物以外,也有很多瀕臨滅絕的植物,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銀杏樹,對此很多人都會不認同,因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往往都能夠看到許多的銀杏樹,無論是在校園和子啊公元當中,都會有銀杏樹的身影,但是實際上,這生機勃勃的銀杏樹確確實實是瀕臨滅絕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