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為,如果宇宙中存在生命,距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

2020-08-01 星際科普

可能很多朋友都會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地球似乎是被超級文明創造的,或者是整個太陽系都是實驗室,甚至還有人懷疑,我們是活在一個虛擬的宇宙之中,不是「缸中之腦」,就是一串虛幻的代碼。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宇宙這麼大,地球在宇宙中渺小得甚至還不如一粒塵埃,可是一直到今天,除了地球之外,卻再也找不到其他任何形式的生命存在。多年來科學家們也不斷向宇宙中發射信號,卻一直都沒有任何的回應。

研究認為,如果宇宙中存在生命,距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

按理說,太陽並不是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而且和太陽系差不多的恆星系統,在宇宙的數量也是很多的,那麼,為何我們遲遲都沒有找到地外生命呢?研究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它們距離我們太遠了,我們根本就發現不了而已。

拿地球來說,生命的進化其實是一個非常漫長,而且其中也有著幸運因素在裡面的事情。雖然地球在大約42.8億年之前,就已經有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出現,可是一直到藍細菌出現,地球上才開始擁有氧氣。

研究認為,如果宇宙中存在生命,距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

而人類則是經過了40餘億年的進化,才最終出現在地球之上的,同時,就拿最早的人類能人出現,一直到現代人類的出現,這其中就已經出現過17個人屬物種,不過最後卻只有智人存活了下來,如果智人也因為某個原因滅絕了,現代人類就絕對不可能出現。

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在宇宙中尋找地外生命,那麼必須要是那些至少已經在宇宙中存在了20-30億年以上的恆星系統才可以,如果想要找到地外文明,那麼就需要50億年左右的恆星演化史才可以了。

研究認為,如果宇宙中存在生命,距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

銀河系中符合這個標準的恆星數量有多少呢?答案大約是1000億顆。不過,並不是這1000億顆恆星都具有恆星系統,其中一半都是雙星系統,這些系統基本上是不可能孕育出生命的,就連周圍出現行星都很困難。

所以,擁有行星的類似於太陽的恆星系統,在銀河系中的數量,則大約是400億顆左右。看起來是不是很多?不過這裡還需要繼續增加條件,因為生命如果想要誕生,拿地球作為參考,液態水、氧氣、適宜的溫度等一個都不能少,去掉不合適的恆星系統,數量便只剩下了100萬顆左右。

研究認為,如果宇宙中存在生命,距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

而這100萬顆還需要繼續增加條件縮減。如果想要尋找類似人類的地外文明,那麼,這100萬個恆星系統中,行星至少需要40億年以上的穩定運行,並且處於也就都之中,同時,地外文明也和人類一樣,已經在這個星球上出現,並且進化了上百萬年的時間,已經成功掌握了發射無線電信號的能力。

這樣算下來,符合標準的行星數量,就只剩下了250顆。放在銀河系中是什麼概念呢?簡單來說,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地外文明,他也有4600光年的距離。如果地球上發出信號,這個文明想要接收到,也是4600年之後的事情,而他接受到後破譯並且回復地球,也仍然需要4600年。

研究認為,如果宇宙中存在生命,距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

一來一回,就是上萬年的時間。所以,並不是宇宙中不存在地外生命,而是我們的能力不足,根本就沒有辦法和他們取得溝通而已。

相關焦點

  • 是地球質量33.3萬倍,或是全宇宙最大中子星被發現,距離4600光年
    趣味探索訊 千百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探索浩渺宇宙,尋找那些不可思議的天體,渴望發現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尤其是最近幾十年,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日本,印度等發射了多個太空探測器。近日,美國科學家在一個距離地球4600光年遠星系中又有重大發現,因為發現了一個或是全宇宙「最大」中子星。
  • 宇宙浩瀚無邊,存在生命的行星會有多少?大數據分析給出答案
    可想而知,宇宙中圍繞著恆星運行的行星數量是多麼的可觀。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如果一顆行星想要孕育出生命,就需要滿足以下幾個基礎條件:適宜的溫度、濃厚的大氣層和豐富的液態水資源。同時,這顆星球上還需要包含可以構成生命的化學元素,此後在經過漫長的化學反應後,才有可能出現生命。
  • 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這種情況肯定是不正常的,因為宇宙138億年的歲月中孕育出了無數恆星系,只要每個恆星系孕育生命的概率不小於零,那麼在誇張的基數下生命的數量也會多到嚇人,宇宙中根本不可能如此「安靜
  • 超級地球距我們6光年 質量是地球3倍可能存在生命
    最近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rnar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
  • 宇宙存在一個中心點,地球距離宇宙中心區球體不超過10億光年
    傳統觀點認為,宇宙是不存在中心,或者說宇宙處處是中心,這種觀點其實是基於「宇宙無邊無際」的古老觀點,這種古老觀點早已經被「宇宙大爆炸」理論擊碎了。如果宇宙來自於奇點的膨脹被最終確定的話,那麼基於宇宙的各向同性,宇宙一定有個中心點及其中心天體,而正是基於這個宇宙中心天體的不斷流傳,宇宙得以生生不息。這個宇宙中心究竟在什麼位置,人類能發現它嗎?
  • 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貼近現實,人們認為人類目前使用的交流方式可能過於落後,就像21世紀狼煙的使用一樣。或者說宇宙中誇張的距離尺度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阻隔了文明之間的交流。簡單來說,技術徵服不了誇張的距離。其實目前主流科學界真的認為距離是一切的障礙。例如,比鄰星是宇宙中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離我們大約4.2光年。
  • 除了地球,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活?科學家:可能存在於恆星系
    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存在著很多的星球,但是目前除了地球之外,好像別的星球是沒有生命存在的,可是科學家們卻認為一定有生命體生活在宇宙之中,只不過是我們還沒有發現,不過大家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個想法,我們希望能夠研究出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的生命,起碼讓我們知道人類不是孤獨的。
  • 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僅4光年,其上是否存在生命才是科學家關注的
    1951年,天文學家羅伯特·伊尼斯在南非的約翰尼斯堡天文臺發現了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大約為4.22光年。因為它是太陽的「鄰居」,所以天文學家為其命名「比鄰星」。比鄰星位於半人馬座中,位屬第三顆星。
  • 銀河系中最孤獨恆星寶寶:距離最近天體上千光年
    網易科技訊 7月29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在銀河系遙遠的地方,有一顆堪稱最孤獨的恆星寶寶,它距離最近的天體也有上千光年之遠但是它正經歷井噴式增長,隨著它快速成長,內部噴出的物質正進入周圍的氣體和塵埃中。這顆恆星名為CX330,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2009年首次發現它。這顆恆星周圍有大量溫暖氣體環繞,肯定是恆星爆發產生的熱量所致。這顆孤獨的恆星看起來很像FU Orionis,它是1936年到1937年3個月的爆發形成的新恆星。但是CX330的結構更緊湊,溫度更高,質量可能也更大。
  • 離我們最近十大恆星,最近的距離4.4光年
    第十名【參宿七】是藍白色超巨星,距離地球863光年,大小為太陽的75倍。第九名【老人星】距離太陽系約310光年,亮度在恆星中僅次於天狼星,為全天第二亮恆星。西方聖誕老人的由來。在東方有南極仙翁之稱。直徑約為4800萬公裡,普遍認為其直徑是太陽的70倍以上,距地球196光年。
  • 27億光年外出現超大宇宙結構,質量高達太陽的4600萬億倍!
    星系就像漂浮在宇宙中的孤島,而我們就生活在其中一座孤島上——銀河系。不過,宇宙中的星系並非完全孤立,而是會通過引力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群,以及更大的星系團。這種結構十分巨大,比如距離我們27億光年的阿貝爾2163(Abell 2163)星系團,這是人類已知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
  • 銀河系也有「雙胞胎」?距離太陽系120億光年之外,有個類銀河系
    宇宙的浩瀚無邊決定了人類對宇宙的了解是局限的,我們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不可思議的天文現象,它們的存在或許超過了我們現有認知,甚至可能對現有的天文理論體系發起挑戰。但這也是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所在,只有不斷發現超出認知範圍之外的事物,我們才能對宇宙有更深入的了解。
  • 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宜居帶內,生命仍有存在的可能!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上的宜居帶內有一顆行星,生命仍然有存在的可能!為什麼要用「仍然」兩個字呢?其實這個研究要從2016年說起。2016年8月,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天文學家宣布,在鄰近的半人馬座比鄰星系統中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科學家稱它為Proxima b,即比鄰星b。這一消息讓人興奮不已,因為這是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一顆巖石行星,距離僅4.23光年,它也在其恆星的宜居帶內運行。從那時起,人們進行了多項研究,以確定這顆行星是否真的能支持生命存在。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的大多數研究都表明,宜居性的可能性並不高。
  • 研究表明:銀河系至少有3億個地球,最近距離僅20光年!
    #銀河系#1965年4月,美國科學院發布了一份報告草案:「鑑於目前所取得的一系列證據,我們認為火星上存在生命」,但三個月後水手4號傳回的第一張火星地表照片,卻顯示出了一個堪比月球表面的荒涼環境,沒有任何生命跡象存在。
  • 6光年遠「超級地球」或存在生命 質量是地球3倍
    科學家認為Barnard b地表下存在液態水,或能支持生命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2日消息,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維拉諾瓦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愛德華·裘那(Edward Guinan)在美國天文學會一次會議上說,「地熱可以支持地表下的『生命帶』,就像南極洲的地下湖一樣。」論文稱,「我們知道,木衛二的地表溫度與Barnard b相似。但由於存在地熱,木衛二冰冷的地表下可能存在液態水。如果存在水,地熱可能使冰冷地表下存在有液態水的『生命帶』。這種情況與冰冷的木衛二極其相似。」
  • 另一個地球距離1400光年 我們如何徵服?
    雖然所用的觀察方法依然是間接方法,而且從理論上說,搜索到與地球相似的行星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不論如何,發現迄今為止與我們的家園最類似的行星依然是一件重要的事,這證明地球並不是宇宙中的「孤兒」,與地球類似的行星在宇宙中是廣泛存在的,進一步說,生命存在的條件在宇宙中也是廣泛存在的。儘管這些想法從概率論角度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從科學方法角度而言,有實證才能說明理論的正確,其意義依然是很大的。
  • 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宇宙|行星|星系|恆星|法蘭克·德雷克
    「有時候我覺得在宇宙中存在智能生命最可靠的跡象就是它們當中沒有一個嘗試過聯絡我們。」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當然還有待猜測,因為在我們真正找到它之前,答案只能是我們不知道,因為即使沒有找到它也不能排出它存在的可能性。當我們思考包含著數百萬顆行星的宇宙之巨大,很難想像我們的星球是唯一有生命的。
  • 科學家發現「鏡像地球」,距離3000光年,上面可能也有「人」
    「當你在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當我們看向宇宙,觀測其它星球的時候,又是否同樣也有誰在看著地球、看著我們呢?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宇宙中去尋找和地球相似度極高的星球,其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1400光年之外的克卜勒452b了,不過近年來的研究卻表面,克卜勒452b已經渡過了最佳宜居期,它如今的生態環境已經和地球差距很大了。
  • 孤獨恆星CX330距離最近天體上千光年 其誕生只有100萬年
    孤獨恆星CX330距離最近天體上千光年 其誕生只有100萬年時間:2016-07-29 15:5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孤獨恆星CX330距離最近天體上千光年 其誕生只有100萬年 7月29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在銀河系遙遠的地方,有一顆堪稱最孤獨的恆星寶寶,
  • 宇宙可能存在半徑一光年的恆星嗎?聊聊宇宙中的「恆星之最」
    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有多大呢?是否可能存在半徑為一光年的恆星呢?這個問題是筆者在網上看到的,其實這個問題十分簡單,那就是「不存在」。在人類目前的研究中,宇宙中是不可能存在這麼大的恆星的。但是宇宙中確實存在半徑為一光年的天體,甚至比這個範圍還大的天體也存在,那麼宇宙如此之大,為什麼不可能存在半徑一光年的恆星呢?